解惑篇

    後學近拜讀 貴刊《解惑篇》【淨土法門、念佛】章( 226-252頁);對其中闡述,頗多不解,對若干論點,怵然驚惕,故冒昧修函,懇求開示解惑。

  • 文:若知出處:解惑篇期數:368期2021年08月

解惑篇
/釋若知

 

刊登雜誌稿:

後學近拜讀 貴刊《解惑篇》【淨土法門、念佛】章( 226-252頁);對其中闡述,頗多不解,對若干論點,怵然驚惕,故冒昧修函,懇求開示解惑。

覆函

敬啟者:

《解惑篇》一書出版於2002年7月,五版於2013年9月,是編輯部應信眾之請,將雲老禪師為信眾歷來釋疑的總整理。

佛法的傳播主要在啟發人的覺性,所以講究應機。佛法總說有八萬四千種法門(此乃概數之比喻),相應人就有八萬四千種根機,所以適合別人的不見得適合台端,同樣,適合您的也不見得適合別人;希望您早日遇到投緣的善知識。

台端所提數則,有的可以幫忙答覆,有的屬老禪師的修養和智慧的發揮,則恐無法滿足你。

下面是您的問題及答覆:

一、226 頁: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與申請移民美國明顯不能相提並論;用作比喻,難免不倫不類,甚或褻瀆之戚。如隨機作喻,或可不必深究。

既已知道「如隨機作喻」,為什麼還加一句「或可不必深究」?請問自己的身分立場是什麼?如果是已皈依的佛門弟子,你的重點應放在何處?

學佛是學覺悟,看書是參學知識,尤其相應與否很重要。相應,你就從中得到好處;不相應,表示法師的講法不適合你,你就無法從中得到法樂與解脫。佛法從恭敬中求,共勉之。

雲老不是法師,法師的修養要具足五明十德;天上的要知道一半,地上的要全知道——你是不是又要問這句話出自何經?如果您能七歲出家,在禪海裡泅游一輩子(雲老恰巧九十年),精通三藏,法接禪宗臨濟、溈仰二宗,古梵密法傳人,人生閱歷豐富,我想您的智慧也當如雲老,句句可成箴言。

老禪師認為他自己不夠格當法師,稱他禪師則是道道地地、名副其實的,他很歡喜。禪師是已經明心見性的大修行人,行履「無相、無住、無念」的達者(注意:無不作「沒有」解),「上求下化」自由自在,隨和行願,是利世濟民的禪和子。

在大經如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及《妙法蓮華經》中皆言「智者以譬喻而得解」;你覺得「不倫不類」的比喻,別人卻可心開意解,得大解脫。因為把持得住的修行人,他不忙著這一期生死畢就趕往極樂,因為五濁惡世的塵緣尚未了,待度的眾生有如恆河沙數之恆河沙眾,雲老曾殷殷囑咐弟子們:「別先跑了!」

人因無明,執著於「相」,所以分別心起,煩身惱心,不能自已。《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云:「離一切相,即名諸佛。」亦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學佛人請益,當問自己覺悟了多少!而不是質問法師「語出何經、何論?是否自己的知見等等」,多所不宜;要知道你所說的,不也代表你的知見嗎?所以人的問題立場都是相對的,學佛就是修心養性,突破相對入於絕對。

雲老禪師弘揚的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有其度眾的方便 (方便波羅蜜);凡能讓信眾當下心開意解者,皆可用之,用的比喻是你自己不相應,不是禪師說法過。

學佛人一般都比較明理,明白生命因業而入輪迴,造作業因即受業果,故三皈之後即學五戒,目的在清淨身口意三業而出輪迴,進而悟取「自性即佛」、「生佛不二」之理,坐擁天機,享受光燦燦、明爍爍的菩提大道之修因內涵。

其實法師若錯說法,自當負因果責任,古有錯說一字獲五百世野狐身報之例,因果分明,不勞您擔心;但若舉大乘法師說法之過者,該當何罪?

請讀《大乘方廣總持經》(大正藏法華部NO.0275),茲引述部分經文如下:

「爾時世尊作如是言:如是如是!汝亦曾於過去然燈佛所,在彼法中出家修道。是然燈佛滅度之後,時有比丘名曰智積,汝等爾時謗是比丘。因是已來,不得見佛,不能發菩提心,不得陀羅尼及諸三昧。後共汝等,同時安住菩提之道,汝等善男子,此賢劫最後佛所當獲無生法忍;復於後時,過三阿僧祇劫行菩薩道,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善男子,若菩薩見餘菩薩,不應生於彼此之心,當如塔想、如見佛想。是故菩薩見餘菩薩,莫作異念,謂非佛想。若起異念,為自侵欺;當受持此,莫作異想,共相和合。我今觀初發心菩薩不如佛想者,我便欺誑十方現在一切無量阿僧祇諸佛。

是故善男子,菩薩未來於五濁世中,得陀羅尼三昧者,一切皆是佛之威力。是故善男子,若有誹謗其法師者,即為謗佛等無有異。善男子!佛滅度後,若有法師善隨樂欲,為人說法,能令菩薩學大乘者,及諸大眾有發一毛歡喜之心,乃至暫下一渧淚者,當知皆是佛之神力。若有愚人實非菩薩假稱菩薩,謗真菩薩及所行法。復作是言:彼何所知?彼何所解?

彌勒!我憶過去於閻浮提學菩薩時,愛重法故,為一句一偈棄捨所愛頭、目、妻子及捨王位,何以故?以求法故。如彼愚人,專為名聞,耽著利養,自恃少能,不往如來傳法人所聽受正法。

彌勒!若彼此和合,則能住持流通我法;若彼此違諍,則正法不行。阿逸多!汝可觀此謗法之人,成就如是極大罪業,墮三惡道,難可出離。」

故云:「於善知識,當觀其德,不觀其過。」

二、226 頁:

「修淨土法門可以帶業往生,是發願以前的業帶得走,沒有消業往生的說法。」對此論說,請教如下:

a.後學孤陋,未知此論說根據為何。請問這是出於何經、何論?還是作者的個人知見?

b.「發願以前的業」是何定義?於231 頁,作者說「(願)可以改,還可以重頭再來」;故此,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的願才算數,以前的業帶得走?

c.「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於三經一論中,似無明確闡述,而從來討論不休。以「多聞闕疑」態度處之,或更合適?

三、229頁:

眾生在「蓮花苞裡,只能聽得到聲音,卻不清楚阿彌陀佛講經的內容」。請問道是出於何經、何論?還是作者的個人知見?

四、228 頁等:

作者強調,眾生在西方極樂世界「暗無天日」、「苦不堪言」;這明顯是指娑婆世界眾生的「求不得苦」。然而《佛說阿彌陀經》說:「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清楚明白,毫不含糊。佛經所載,或非世間知見所能夠推斷、理解,但豈可隨便曲解?

淨土法門,首重「信」以及「願、行」;不信佛經,或無有是處?

以上數題併答如下:

「禪」是即身成就的法門,雲老的願心是在娑界度化眾生,此生(活著)就可成辦,不必等死後到極樂世界,待在蓮台裡慢慢爬升,一直到上品上生花開見佛,那是極樂世界修行的方法;於眼前而言,不切實際,若懂釋迦牟尼佛的法,為什麼要乾耗生命,不自覺、自悟,而等阿彌陀佛來接引?可以讀讀《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清楚記載著佛陀介紹〈極樂世界〉的緣起,有誰像韋提希夫人的悲慘際遇?生緣已了,不戀娑婆;那是釋迦牟尼佛悲憫心起,權現介紹給韋提希的往生修行法門。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第一願就是「我若證得無上菩提、成正覺已,所居佛刹,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莊嚴,無有地獄、餓鬼、禽獸、蜎飛蠕動之類,所有一切眾生以及閻摩羅界三惡道中,來生我刹,受我法化,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更墜惡趣;得是願,乃作佛,不得是願,不取無上正覺。」阿彌陀佛的願是如此高、大、上!「其佛壽命四十二劫」,以白話來說,他所成就的佛國已達「無量光、無量壽」,能夠救度無邊無量無盡無數的眾生。可是回到佛教的原點,我們本有的佛性呢?難道現在就不能覺醒、行願娑婆?還要早早去極樂世界享清福,自不自私?所以老禪師就是要喚醒行者的自覺意識,激起人類覺知的本能,在娑界成就道業。

「帶業往生」、「三根普被」都是一般對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形容詞。什麼是九品蓮台?自然是依業的輕重而分等第,業越重者品位越低,請問業能消嗎?這是佛的「三不能」之一,佛可以說是萬能的,眾生起一念他都知悉,卻有三不能,其一就是不能了眾生之業,也就是眾生之業不能消,自作必須自受;但阿彌陀佛卻有一極其廣大的悲願,他成就的佛國可以讓想去的眾生「帶業往生」,但不是「消業往生」,業是消不了的,業是要受報的。這兩個詞彙——「可『帶業往生』,但不是『消業往生』」,是明其道理,便知其所以,這正是雲公老禪師的智慧法語,不見經論,但不離經論;須知所謂的「論」,就是菩薩的心地發明;是老禪師以我們能懂的道理在對我們說法。

《阿彌陀經》裡有一句經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還說「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可想而知,只有業淨了、徹悟了,達上品上生、花開見佛了,才是極樂世界正式的一員,「得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眾生「帶業往生」之後,當然就只得住在自己的蓮台裡去承受一切呀,因為造作的業是不會憑空消失的;所以老禪師用「住在蓮花苞裡」、「暗無天日」、「苦不堪言」等形容,無非都是善巧方便的說詞,用意就是叫你不要先開溜、急著去享極樂世界之福;只要覺醒了,哪個佛國不都一樣?可以行願。您不是老禪師的弟子,所以不懂這些妙喻。

在雲老禪師編的《彌陀淨土簡易修行法》一書中,有提供給淨土行者的發願文。當然,一旦淨土行者發願要去〈極樂世界〉之後,身口意肯定是不能再造作了,這是最起碼的認知。阿彌陀佛已經方便你,過去造的業讓你可以「帶業往生」,發願之後,怎麼還能再造作呢!此喻是警惕發願往生的佛子,不要一邊念佛一邊造業。經已明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唯有行善、持戒、修福、一心念佛以莊嚴自己的蓮台啊,不是嗎?

學釋迦牟尼佛的法,講究信、解、行、證;學極樂淨土的法,則必須是信、願、行三資量具足而後證;這是兩者間的差異處。

五、233 頁:

「發菩薩心, 行菩薩道,比成佛還難。」請問這是出於何經、何論?還是作者的個人知見?或似有倒果為因之嫌?

請不要動不動就質問「這是出於何經、何論?」乃至加一句「還是作者的個人知見?」甚而評論一句「或似有倒果為因之嫌?」有聽過禪門裡,「禪堂」就是「選佛場」的說法嗎?「禪堂就可選佛」?那莘莘學子豈不白修了!仁者可知頓悟來自於漸修的道理?!只能說「功不唐捐」!有修必有證,遲速而已。

經中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的境界就是「覺」的境界,有聽過「一念迷即眾生,一念覺即佛」之語否?佛須向自性、自心中求,能做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佛了,佛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禪門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你說簡單不簡單?還有學禪的人說「見佛就像翻掌一樣的容易」,就怕我們分別心大,挑過來、揀過去,還要雞蛋裡挑骨頭,可就是不肯照鏡子,迴光看看自己,站在幾層高樓危處!

菩薩的修行,是要經三大阿僧祇劫修的,須從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起修而後入住十地,好不容易進到四地,但四地不圓滿都隨時會退失;突破了四地才能到提昇位,而後到增上位,入等覺、妙覺;在無量阿僧祇劫中,必須修六度萬行、四無量心、四攝法,必須要以眾生之心為心,不能有一點點的自我,要財捨財、要眼捨眼、要頭捨頭、要肉捨肉、要血捨血、要髓捨髓、要命捨命、要妻捨妻、要子捨子、要所有捨所有,所謂「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你說容易嗎?

一般都認為,「佛」是最終的圓滿,「菩薩」是修行的過程,所以認為「菩薩」是成佛的因位,「佛」才是修行最後的果位。可是您知道嗎?佛的境界是沒有分別心的,佛在《金剛經》說:「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的境界;再看須菩提問:「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都說了「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那又怎麼去界定呢!佛說過:「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華嚴經》裡,佛宣說的旨義更是「心、佛、衆生,三無差別」!總之,修無修修、證無證證、「無實無虛」,「法界如虛空」「虛空生妙有」,必須盡破除其執著,還說什麼佛可證得呢?明明說「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發」,也無「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得」,卻明確的說「要發救度衆生—四生九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以不能以「有所得」之心去談佛果。再說倒駕慈航來救世的觀音菩薩呢,(菩薩這是不是倒果為因?)所以凡夫俗子如我們,一開口就錯,不如多用心,勤修「戒、定、慧」,建立自己覺知的正修行路是為修行之首要,大家共勉是幸!

六、237 頁:

「西方極樂世界是法音世界」。請問這是出於何經、何論?還是作者的個人知見?

請問身為居士身分的學佛人,可以這麼無禮的質問出家師父嗎?

你有讀過《佛說阿彌陀經》嗎?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趣。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以上這麼清楚的描述,極樂世界是不是〈法音世界〉?還是仁者根本就不懂甚麼叫「法音」?你對「法音世界」的理解是什麼?連鳥聲、風聲都在傳播法音了,這不是「法音世界」是什麼?!

佛法不宜以現代西洋的邏輯觀念,或考據學來判定是非對錯;例如趙州和尚答狗子有無佛性的公案,對某甲說:「有」,對某乙回:「無」;吾人不能說禪師是妄語。佛曾說:「善問」、「正思惟」;古德說:「凡事當作道來修」、「凡事要在道上會」;仁者若能領悟本有佛性、自性真如之理,或能貫通一切。

  以上敬覆,祝法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