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六章忍惡無瞋(下)

    人與人之間相處,問題一發生,最怕的就是一個不服一個,就會產生對立,當然就會起衝突。這種硬碰硬,最後是兩敗俱傷,誰也得不到好處。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75期2022年4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六章忍惡無瞋(下)
/白雲老禪師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人與人之間相處,問題一發生,最怕的就是一個不服一個,就會產生對立,當然就會起衝突。這種硬碰硬,最後是兩敗俱傷,誰也得不到好處。常常會看到這種現象──有時愈想愈氣,就找這個人發一頓脾氣。結果這個人呢?反而顯得很自在,一點都不生氣。那個人呢?開頭是很大的脾氣,後來愈罵脾氣愈小、聲音越小,罵到最後就罵不下去了。想想看,這就是從內心的善,去面對外面的惡。可是要把握一個重點,就是後面那兩句話:人家以惡的方式對你,你先要想到,自己本身曾經的惡。絕不會有人從來沒有怎麼樣就對付你;即使是誤會,也有個誤會的存在,對不對?如果不曾有什麼言語行為表現的話,他也不會有誤會!

 

誤會就是個問題!一定要解釋清楚:「唉,某某你不要生氣,這是誤會。」可是有時他不認為這是誤會,如果真是誤會,他就不會生那麼大的氣了。所以遇到這種情況,一定先要給個空間,要有緩衝的餘地。當然這需要修養,這裡告訴你最好的修養就是後面那兩句話。從中就可以發現──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是如此;可是學佛的人認為,佛法上「就是如此」,並不是好的就是圓滿的。因為圓滿的是要化解問題,而眼前的問題暫時像是擺平了,可是並沒有化解,佛法是要能化解問題的。我常說:「世間法幾乎是一連串的為什麼?佛法就是要去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

 

譬如「人從哪裡來?」不談別的宗教,只談佛教;佛法裡:「人從哪裡來?」「人從父親、母親而來。」這話講了等於沒有講,誰不知道是從父親母親而來!因為要探討的是:「人究竟是從哪裡來?要找到一個開始」;那我們去推,剛剛講一連串的為什麼──有父親、母親,我是從父母而來,父親之上也有父親、母親;母親也有父親、母親……這麼一直推,推到最後,它叫做無明!為什麼?搞不清楚,太多了;終歸就是父親、母親而有人。所以就是人從哪裡來?從父母而來。那麼究竟的最初呢?佛法談最初,是談因跟緣的關係;這種因跟緣的關係,還是談到父與母的問題。在緣起法裡,一開始就是講「無明」,依於人的能力所不能明了的,就叫做無明。

 

其實無明也是有差別的,為什麼?從知識經驗與智慧的差別就可以顯現出來。如果一定要探討,人的惡業從哪裡來?「是過去世」,一定要問哪一世?這裡面就有個問題了。佛法是說:即使找出來是哪一世,對你有什麼幫助?已經過去了的,已經存在了,否定也沒有用;即使知道了,它依然存在,不知道,它還是存在!佛法著重的是「現在」,現在不好的不去做,好的則儘量去做!這就是佛法的理論基礎,強調「去惡向善」,也就是「不好的要怎樣轉變為好,好的要使它更好」。但這只是修養的過程,一旦到達究竟的結果,是什麼呢?「連好的都不需要存在了」!為什麼?不好的很容易理解,不需要保有它,可是好的不是很好嗎?以因果的解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為善的、惡的都要受報;不好的,所謂惡的是受苦報,善的受樂報,或叫做福報。

 

常言道:這個人有福報,過去怎樣好,因為有善行,所以這一生都過得很好。可是話又說回來,學佛最終的目的,是要成佛成菩薩,要成佛成菩薩,若還有善的存在,就得去天道享受那份福報,還是在三界內,六道中。所以最後要連好的都要捨,不要去保有它。就可以發現:人的業裡本來就有善有惡,一開始我講過,如果善的就得意忘形,惡的就受不了,都會出問題。事實上人本來就是如此,帶著業來到世上,不好的能去改變,善的能夠使它更好,好到最後連善也無所謂善了,這就是最後究竟了。

 

人與人之間相處時,本來見面相互都看不順眼,反正就是不歡喜,聽他講話都討厭;遇著這個情況該怎麼去面對?去惡向善,怎麼去惡、怎麼向善呢?用什麼樣的態度、方式去面對?在武俠小說、武俠電影裡常有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始終結的都是惡緣,不是善緣,要化解惡緣,最好的方法就是改變自己!改變自己,憑什麼?我曾經說過:「不要以自己的個性去要求別人,要用自己的修養去影響別人。」就可以使惡緣轉變為善緣!如果只是用個性在善惡裡面分別,就永遠離不開善惡。如果自己能表現修養,對方也會感受得到。

 

人是會想的,表現的都是好的,開頭可能認為是不是故意這麼造作?時間一久自然就會瞭解。我曾經講過人生問題:一個經常喜歡吹牛皮誇大的人,如果到死還能夠維護他的牛皮與誇大,這個人了不起!因為吹牛皮也要有本事,誇大還要有內容,到死還能維護這一些,表示他具備這些條件。因為喜歡吹牛皮誇大的人,在人前他吹噓,可是不在人前的時候,也會想到「哪一天戳穿了怎麼辦?」就會想辦法具備這些條件,結果就會愈來愈好。可是要瞭解,我講的吹牛皮誇大,是到死還能維護這些條件,還能吹得起來、還能誇大到人家都相信,是要有條件的。所以有時可以要求自己,不妨把自己的標準建立得高一點,如果把自己的標準擺在一下就做得到,那沒有什麼!如果擺得比較高一點,不容易做到,就必須多下一點工夫,工夫下得愈深當然修養就愈高了。

 

所以去惡向善,如果只用這種方式:「唉,惡的不要!善的就擁有它、保有它。」面對人與事,只是一味的否定或接受,這還是世俗的人,不是學佛的人。學佛是要從惡的裡面去認識、了解,去發現什麼;對善的也一樣,要去認識、了解,發現什麼!所以經典上面特別強調:去惡向善,善者增上;不好的慢慢去掉、減少,慢慢轉變為好;這都要靠修養,不是唸一唸就可以做得到的。

 

人跟人之間相處,現實擺在眼前,怎麼去面對就能看出有什麼修養。所以通常說:順境很好過,逆境難消磨。為什麼?人都不喜歡聽不好聽的話、看到不好的事,尤其關係到自己;人就是如此,是依於自我意識而去面對的;可是不要忘了,你依於自我意識,別人也有自我意識,要建立起你的自我意識,難道人家就應該放棄他的自我意識嗎?如果對方能放棄,表示對方已經超出了你的標準了!就是他的智慧比你高、他的修養比你好!這是談別人對你怎樣,同樣後面兩句話又可以做這種解釋:「你應該怎麼去對人家呢?」如果認為別人這樣對你,你也這樣對別人,那就完全以誤解的方式去做事。

 

我們面對人,四攝法裡有「愛語攝」,很多人解釋為「要講人家喜歡聽的話」,那不叫做愛語。愛語是什麼現象呢?用愛心所講出的話,才是不會造成傷害的話,而且對方還能得到利益才叫做愛語。千萬不要把「愛語」當成講好聽的話,那叫討好人家,叫做阿諛、奉承,最後所謂卑躬曲膝,那不是修養!因為修養的本身,就是怎樣不傷害別人,反而讓人家能得到利益;自己也不會受到傷害,也能得到利益。不管修什麼道理、方法,什麼法門,目的都是如此。

尤其剛剛講逆境、順境的問題,逆境不好受,人人都能理解;順境很好受,可是同樣是不好受。為什麼有人會被金光黨騙?他表現的境界是順境,不是逆境啊!搶錢的手法是逆境,而金光黨的手法就是順境。可能會產生一個問題,這樣不是都把人當成壞人了嗎?不要忘了前面講的話:「待人不要傷害別人,自己也不受到傷害;別人能得到利益,自己也要能得到利益。」如果不把握這原則,人人都是金光黨,人人都是強盜。再不然,人人都是好人。 

 

什麼是好人?以前在軍隊時,假期我都會到同事家走一走。在當教官時有個助教,他跟我一起去同事家,走到人家門口,看到一個中年婦女用手在打十多歲的孩子;我的助教就沈不住氣了,想要過去,我就拉著他。當然這中間他就有一個空間了,就能發現對方在幹什麼了。剛好那個中年婦人看到我們走過,就沒有再打小孩,進屋去了,可是孩子還站在門外哭泣。

 

這個助教就問我了:「她怎麼這樣不講道理,大人打小孩?」我就一笑,他說:「你笑什麼?」我說:「你知道他們是什麼關係?」這時他才想到:「哦!什麼關係....。」因為他根本不知道,中年婦人就是小孩子的母親。他把她當成一般人來看,認為是大人在欺負小孩子。這就是什麼?以自我意識去看問題。

 

可是在這種環境,你如果馬上告訴他,他得不到好處:「你管什麼閒事?根本不瞭解人家是媽媽打孩子。」雖然講得很有道理,但他本來能夠得到好處的,反而心裡會起反感,為什麼?你用的不是愛語,是教訓他、責備他的話。我拉他一把,人家走了他還不服氣,我只是告訴他,提醒他:「知不知道,他們是什麼關係?」是人都會去想,如果給他來一大堆話,好像滿有道理,顯得你很了不起,因為他本來就不知道對方是什麼關係,也沒有人提醒他,所以我們要先考慮人家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相處,你對別人好,別人對你也好。後面那兩句話,是最受用的兩句話:「別人對你好,是曾經你對別人好;如果別人對你不好,是你曾經對別人不好。」這兩句話千萬不要誤解,因為照文字很容易誤解。這是講別人對你,你對別人,這都可以看出來,雖是一些表相,可是表相中間還有內涵,內涵就是講它的境界。

 

過去有很多佛門中的禪師,都喜歡用很不好的表現來對人家,譬如講:「一部大藏經拿來擦屁股,還嫌它有字。」這話簡直是好大的污辱,對佛陀大不敬!大藏經拿來擦屁股,還嫌它有字。從中能發現什麼?提大藏經目的何在?為什麼要跟他提大藏經?如果本身對大藏經都不瞭解,甚至根本不知道佛教的道理方法,跟他談大藏經有什麼用!他當然就告訴你:「一部大藏經,要擦屁股都嫌它有字。」為什麼?大藏經不是拿來當裝飾品擺看的,或當成什麼武器。你對它瞭解多少?在中間又得到什麼利益?所以對禪師們講的話,不要在語言上去打轉,如果在語言上面打轉,最後,什麼好處都得不到!

 

以前在佛學院上課,我常常舉例都離不開吃飯「飽,餓」的問題。學生們聽了會反應:「師父都把我們當飯桶,舉例都離不開吃、飽、餓的。」真正的問題在哪裡?人從生下來就吃,飽、餓一直到死!直到死前的那一刻還在吃,還在餓,還在那裡飽!吃飯真是那麼簡單的問題嗎?如果把吃飯搞清楚了,就什麼都會搞清楚。當然,這是很值得去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