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經要解 - 九十波羅蜜(不失)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的第十七個波羅蜜,「不失波羅蜜」。

“失”是損失,失去了一些什麼,失不能誤解為滅,因為滅與失是兩回事,「滅」是依於「生」而言,「失」是依於「得」來論,世人所言是「得失」,這裡談「不失」,因為人會執著於“得”,好比:成就感、榮譽感......等各式各樣的現象,那都是一種「得」,佛法不否定這些。於佛法談「不失」,就是因為人總是執著於「有得」,如果這些“得”不存在了,並不表示這些東西就消失了,談“不失”必須這麼去解釋。

試以“鈔票”為例:假使你得到了一百萬而後,把這一百萬用完了,請問這一百萬是不是沒有了?於你而言是沒有了,但因為你花掉了這一百萬,可能有更多的「我」得到了一百萬中的多少,所以一百萬其實並沒有減少,只是以個人而言,分別「有得有失」而已,事實上依法而言,它是一個「不失」的現象。經典上有這樣的比喻,就像泉水,中國大陸到處都有泉水,泉水的水流量不是很大,有的儲水池是由石頭圍起來的,下面有一個石洞,泉水始終維持一定的水量,你再舀還是那麼多,你不舀也是那麼多,這中間究竟如何分別其得與失呢?

如果說沒有「得」,那水一舀一舀取出來就已經有了,為什麼不舀它還是那麼多?水應該會溢出來啊!道理在哪裡?以現在的科學知識來看,它的水位就是那麼高,在早期千佛山菩提寺也有一個這麼的泉水,永遠維持差不多一尺八左右高的水位,可見,這是基於水位的高低,不是水本身的得失差別,而人往往會執著其中的得失,再說人從小慢慢長大,一直到老,如果以得失來看,會說我的童年消失了,或我的壯年消失了,現在老了,好像失去了許多,但事實上有沒有得?應該有,可是得到了多少就很少去談;有沒有算算從小開始就有所得,一直到現在,你究竟得到了多少?!如果以財物表相來看,可能很明白,若以知識經驗而言呢?所以談「失」、「不失」,其實是談它的精神層面,不是以物質層面來說,如果了解這個道理就知道: “得與失”不可以物欲而言,是要以精神來說,你就會了解「失」與「不失」的道理,談「得」也好、「失」也好,就會更容易把握。

再看下一個「夢波羅蜜」。「夢」是作夢的「夢」,其實,它是告訴我們,人往往會執著、計較於人事緣境,事實上很多事情都像作夢一樣,但是“夢”是已經過去了的事,不是指「未來」,所以佛法要我們把握現在,不能夠把夢擺在未來,如果時間不能把握,那就是作「白日夢」了。如果以實際上作夢的現象而言,你在作夢的時候撿到了錢或吃好的東西,一旦醒來呢?錢在哪裡?吃了什麼?可是在夢裡卻很真實的;其實,不一定是作夢,人生幾十年的過程也是如此,好比:曾經受過苦,現在生活情況好轉了,再看過去也不過像一場夢一般,如果因為以前受苦,為了不忘本,現在還是過苦的生活,請問你捨不得花錢存著幹什麼?

相反的,如果有了錢就猛花,花了再說,那也等於是作夢,為什麼?因為錢花完了將來怎麼辦?可見不能把夢擺在未來,“夢”是現在的過去,所以「夢波羅蜜」道理是教你理解,就像人作夢,在夢中吃了好東西,撿到了錢或發財了,實則醒來以後呢?所以說,人生一輩子像一覺夢醒,常會有所感悟;事實上夢的道理是告訴我們,不要去執著、計較一些什麼,但也不要完全不在乎,“夢”雖然不實在,可是曾經有實在的時刻,就像你的人生,過去也有實在的時刻,這些都不要捨棄,但也不要執著,如夢一般,如此而已,你就會變得淡然自在了。

再看第十九個「響波羅蜜」。“響”是聲響的「響」,像聲音一樣,不是恆常的。比如:寺院裡的鐘,敲時會有聲響,但這聲響並不會永遠停留住,它會慢慢消失。法也是如此,當你需要用的時候就顯現,幫助你排除障礙、化解問題;譬如煩惱來了能有顯現菩提的機會,因為菩提一旦顯現,煩惱就沒有了,這個道理就跟「響」的意思差不多。但其中還有一層意思,因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只是表面,好比鐘,如果不敲它是不會響的,佛法的道理方法是一種智慧,本來可以幫助你覺悟,但如果你不去接觸它、學習它、運用它,就等於是不響,所以「響」的本身是一種發生的效用,因此談這個波羅蜜法,除「聲響」的道理之外還可以發現,不論是「管樂」、「弦樂」或其他的打擊樂器,所發出來的都是一種聲響,但如果本身沒有這種技巧與知識經驗,即使響了,但敲打起來會變成五音不全。

看看寺院裡早晚敲鐘,必須按照規律,有快有慢、有節奏,尤其所謂的「敲鐘偈」,除了敲還要唱念,必須互相配合。假使換了一個人不懂規矩,亂敲一通,聽到的鐘鼓聲便有很大的差別,可見“響”有主動的、還有被動的。不管主動也好、被動也好,當知是誰在分別?還是人的那個「我」在分別?為什麼要談這些呢?假使原本是一個小孩子在敲鑼打鼓,換成一個成年人或者一個從事音樂的專業人才,前後兩者能不能混為一談?不能!因為人是這麼成長的,在什麼階段有什麼表現!所以「響波羅蜜」還有另一層深義,並不表示只是一個聲音而已。你若認為沒有什麼嘛!不過是分別罷了,消失了就算了!如果用這種方式,那就不是波羅蜜法的境界,因為你至少要從「響」的現象上,知道其音域的高低,音質的好壞,必須仰賴專業的素養,有的是成長經驗的累積,因為時空的不同,而有其差別,這是「響波羅蜜」的義諦。

再看下一個「影波羅蜜」。“影”就是講影子、影像,「影波羅蜜」一般說是影像也好,影子也好,其實在佛法中,經常聽到一句話:“業”,如影隨形。是說業像影子一樣,隨時跟著我們,只要一遇色塵緣境就會顯現出來。這裡談影絕不是談說天上有個月亮,地上有河流、有水、有池塘,反映什麼影子來,不是要你看那種幻象,那只是幻象不叫影;影是一個假相,事實上還有一個實體的存在,如果否定了實體,那請問假怎麼能顯現?所以“影”是一定有一個實體而後所顯的一個影像,好比鏡子裡面照見了什麼,比方是一個人,那一定是有一個真實的人,所以鏡子才會顯現,如果沒有東西擺在鏡子前面,鏡子就不會顯現什麼。

“影”就是告訴我們: “人” ,如果以業而言,像影子一樣,隨著色塵緣境而顯現,不要以為現在沒有受什麼業報,就是沒有業,其實,業隨時都會顯現,問題在於你能不能夠不斷的去化解這些業,使業能夠清淨?而如果一天到晚因業而擔心害怕,那也不成!為什麼?以佛性而言,佛性就好像是一面鏡子乾乾淨淨的,鏡子裡面之所以會有這些污垢,是人為造作而形成的,可見,業與佛性的關係,業是人為造作而有的,佛性就是被這些業掩蓋了,如果因為只看到業,忘了佛性,那你就會變得消極、頹喪;相反的,如果執著於佛性,否定了業,那佛性永遠顯現不出來,因為佛性被業掩蓋住了,業若不清淨,佛性怎麼顯現呢?就像一面鏡子因日長月久沾上了灰塵、污垢,使鏡子看不清楚了。所以這裡所說的“影”,它有正面與負面的兩種意涵,必須用返照的方式去見取,於正面要返照其負面的,於負面要返照其正面的。

所以“影”並不確定是佛性或是業,或者是道?不是以一個固定的影像而說波羅蜜法;必須知道“影”是一個假相,假相之外它有一個實體,所以不要忘了那個實體。但如果執著於實體,卻把實體當成假相,就會變成兩個假相了,其實一個是實體,另外一個是影子。所以執著於正面、負面都不對,而是要去返照──看到了影子,知道是假相,可是一定有實體的存在。因此如果把假相認為就是那個實體,那也是錯誤的!等於我剛剛說的:佛性如果是實體,那我們的業就變成假相了?那也不對!
如果說業顯現的時候是實體,那麼我們的佛性沒有顯現時不就變成假相了?所以這不是兩個東西。因為影是一個假相的話,是因為某一個實體而顯現的,就好像業有苦有樂,那什麼樣的業確定是苦?什麼樣的業確定是樂?有時顯現的業明明是苦,但可能也會轉變為樂,不是嗎?有的業原本顯現是樂,可能轉化為苦,至少有所謂「樂極生悲」的形容詞,不就是一個不能把握的情況嗎?所以談影波羅蜜,千萬不要當成一個影子而已,認為人生如影不實,何必怎麼樣,那不是佛法,只是消極概念;所以依於影來舉例說明,不要忘了它的實體,可是也不可以執著於實體而捨棄了影像。

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偶像這個問題,現在一般年輕人把電影明星與歌星當成偶像,如果看了一張劉德華的海報,海報上面的照片是真的劉德華嗎?其實只是個影像而已,事實上,他所執著的不是那張海報,而是劉德華那個實體,如果把海報當成劉德華可以嗎?影波羅蜜就是教你認識並把握,知道“影”是在說什麼。其實,影波羅蜜如果把握不好,那只是在影子上打轉,就很容易造成錯誤!就像我剛剛講到劉德華,海報與他本人,海報只是一個影像,假使是一個舞台設計,劉德華舉行歌友會,看到背景上的影子是不是就是劉德華?事實上是劉德華,因為有實實在在的劉德華那個人,才會有影子的出現,所以談影波羅蜜,不能扯到影射或者泡影去,為什麼?
因為“影”一定有實體的存在,沒有實體的存在就不能說“影。也不能夠分別這個影有物質和精神的差別,也不可以把實體當成是物質,影像就是精神,因為影像究竟能表示什麼?精神是有內涵的,所以不可以誤解。依影去看它的實體,去探討實體;就算實體不存在,也不能否定有它的影像在。好比:我們的祖先或者父母或者祖父母過世了,可是,你只要眼睛一閉,意念一起,他的影像不是很清楚嗎?其實,那個樣子並沒有實體,可是雖然現在見不到實體,但有現在的影像則一定有曾經存在的實體,並不表示以前從來不認識這個人,現在卻有這個影的存在。

所以,我們談影像千萬不要把它的意思誤解了,尤其把這個影解釋成如夢幻泡影,以這種方式去否定它的內涵,就像我剛剛講劉德華的海報,你看劉德華長得好帥,看他的眼睛、鼻子非常好看,其實不談別的,凡是照相都經過修飾,而且是照他最漂亮的一面,你們看有很多電視明星,另一邊臉可能是大麻子,可是攝影師都儘量照他比較好看的一面,有兩個人是最明顯的例子,一個是歌星xx,一個是電視明星xxx,的確他們的兩邊臉剛好相反,一邊很漂亮,一邊卻稍有瑕疵,你說你看到的究竟是什麼?這不是叫你去分別,而是說不要被這些假相迷惑了。
因為假相有它的實體,實體也是由假相所組成的,好像人的色身是由四大組合而成,四大的本身是個假相,要合在一起才會完成色身,完成色身就變成一個實體了,所以談影像是從實體與假相中間去探討、去究竟,那才是影波羅蜜的道理,千萬不要把影誤會成影射、影子、幻影.....不能那麼去看!它是一個影像與實體的關係,所以佛法如果不在這個上面看的話,談我、無我,真我、假我就沒有這些道理的存在了,如果懂得影波羅蜜法的道理的話,就知道為什麼還有我、無我,還有真我、假我,因為那中間有影、有實體,這樣就很容易了解它的義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