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法義 五蘊的作用

    五蘊的作用,一定是五蘊起了變化才會有作用,五蘊不起變化,就不可能產生作用,所以我常說「五蘊起變化而有作用」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76期2022年5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五蘊的作用
/白雲老禪師

 

前面時段談到了五蘊的產生變化,也就是它的機要,知道了它的變化原理原則之後,再看變化之後,產生作用的一種道理。五蘊的作用,一定是五蘊起了變化才會有作用,五蘊不起變化,就不可能產生作用,所以我常說「五蘊起變化而有作用」。什麼作用?一個作用是業方面的,一個是道方面的。可是這兩個大前提,於因果而言是互為因果,不是一個獨立的因果關係,為什麼要這麼講呢?

 

先來看業與道的關係:業,是造作行為,有善、有惡、有無記,這是業的成份。道呢?一般講「菩提道」,菩提道究竟是什麼?菩提就是道,道就是菩提。為什麼?「菩提」是梵語,翻成中文就是「道」的意思。為什麼說它是互為因果?用幾句話來看──業即是道,業中有道,可是不一定會顯現道,關係到什麼?關係到修養。所以道並不是修養,道是依於修養去表現的一種方法,或是一種行為,稱之為道。

 

不要把修養看成是道,修養也是業,為什麼說修養也是業呢?道是依於身口意的調理,修正而完成的。可是它為什麼不是修養呢?因為它只是一種行為,沒有完成內涵。如果說道是一種修養,業也是一種修養,理論在那裡?因為身口意的造作行為,本身不是善的就是惡的,再不然就是善與惡搞不清楚,可是一定要動!身口意行為沒有動作的話,怎麼會有業的、道的形成?

 

所以道不能定位說是一種修養,如果道是一種修養,業同樣是一種修養。所以不要把道當成是修養,道是什麼?是一些道理方法。如果說是佛陀所說的一些教法,這些教法的重點能把握的就是戒、定、慧。具備了戒、定、慧多少才是修養有多少!具備了戒、定、慧的修養,當業顯現的時候,才有機會從業裡面去顯現道。

 

絕不是有了戒、定、慧的修養,一旦業顯現的時候,拿佛法去對付業,把業消滅顯現道,就變成相對法。佛法不是相對法,佛法講「出離」、講「突破」,因為業裡面有道,能不能顯現道?在乎對戒、定、慧的修養。如果修養不夠,顯現的道就不夠,如果修養得高,在業裡面顯現的道就高。所以業與道是互為因果的一個理論,是這麼建立起來的,這是對業與道要有的認識。

 

可是這還是個概念,如果拿煩惱與菩提來說,道就是菩提,而業就是煩惱,為什麼說業就是煩惱呢?肯定惡的是煩惱,善的難道也是煩惱嗎?其實善業、惡業、無記業都是煩惱,只是煩惱裡面有比較嚴重,造成的傷害比較大;有比較輕微,傷害也比較小,如此而已。

 

想必大家一時還很難去把握,為什麼業「善」的還會有傷害呢?像做生意將本求利,自己開店也好,開工廠也好,關係到生產的問題,就必須要有人,有人就關係到人與事了,這個中間就有利、有害。表面看起來是善的行為,裡面卻有善與不善的人與事的利害關係。業不管是善的、惡的、無記的都會形成煩惱,因為煩惱是身心不自在,這種現象稱之為煩惱。至於講「道」是菩提,通常可以發現,業不是一種道路,業是一種現象中間所涵蘊的內容,這內容中如隨著業一直走下去,就表示沒有修養,就沒有機會顯現菩提。如果轉變業,從業裡面去認識、了解而發現的話,要憑修養才能顯現出道來,這個理論一定要建立。

 

業與道的關係,為什麼說五蘊起變化之後,會產生作用呢?就是色蘊形成了,因為色蘊關係到外面的色法,會有所感受,有感受以後就會想「我該怎麼辦」,還沒有怎麼辦之前,會先想。這個「想」如果面對的是善惡之業,假使是善業,面對善業應該是很好,怎麼會煩惱呢?就要認識、了解善業裡面真正的內涵,它是多方面累積起來的善的現象,不是單一的,或是所謂的一個點來看善。

 

假使想做善事,一定有一個對象,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假設走在路上,看到一個人很可憐,好像病得很嚴重,在簡陋房子的角落或地下道,或比較偏僻的地方。不管任何環境,遇到一個這麼的情形,這時產生惻隱之心,顯現的是善業,話又說回來,善業很可能也會造成煩惱。為什麼?如果看到這個人很可憐,就從口袋掏錢出來想幫助他,說不定這個行為,使附近很多相同處境的人都跑過來了,假使口袋裡能應付,可能善心是圓滿的;一旦口袋應付不了,或給這個多那個少都會產生問題,看起來是善業,但已經形成煩惱了。不要說能不能做得到,僅僅本來想幫助一個人,忽然之間冒出那麼多人都來要錢,就已經不自在了,何況要把它處理好,真正完成善行。

 

如果沒有所謂菩提之道的話,菩提之道靠什麼顯現?靠修養,修養是什麼?戒、定、慧。最好要沉得住氣,必須在不造成傷害的前提之下表現智慧,才是修養。此時看業的顯現,從業裡面可完成菩提之道,所以業與道的關係搞清楚了,看五蘊的作用,就比較容易把握。因為任何一個色法,究竟是業、還是道?不是那個色法的本身,而是五蘊起變化以後,產生的作用,也就是那個「我」起分別,所生起的計較、執著的情況。

 

在一個西瓜攤前面,賣西瓜的人就有一把切西瓜的刀,假設剛好有人走到賣西瓜的攤子,看到賣西瓜的人,不認識他可能最多買點西瓜走了,或連西瓜都不買就走過去了;一旦發現這賣西瓜的人原來就是你的仇人,或是欠你債的人;這裡面的色法,顯現的不只是把眼睛放在刀上面,而是放在人上面。如果對方是欠你錢,看他在做生意賣西瓜,一定停下來說「某人你現在該還我的錢了吧!」對方說「我現在做小生意,沒有辦法還那麼多,現在有多少,還你多少。」如果認為那好辦,你有多少還多少!是一種善心不是一種惡意,就沒有事。如果硬要,說「你非把欠我的錢都還給我不可!如果不還,這個攤子就歸我,你人走路。」就會造成什麼?爭執,有了爭執可能就打起來了,說不定順手拿起西瓜刀,本來刀子擺在那裡什麼事都沒有,就可能變成殺人的兇器。

 

假使拿了這把西瓜刀想要對付對方,雖然五蘊起了變化,如果在「想」跟「行」之間,馬上依「戒、定、慧」的修養,即使拿起刀氣得不得了,都會停下來,因為有戒、定、慧的修養。當然真正有戒、定、慧的修養,連這種事情都不會發生。所以業力的顯現,有時為什麼說修養雖然有,面對現實的時候,能不能表現呢?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這時西瓜刀拿在手上,在「想行之間」未行之前,想一想「殺人是違法的」,何況在戒、定、慧裡以戒學來講,也不容許殺人,很可能拿了刀不會去做這種殺業的行為,這就顯現出道來了。為什麼?本來要變成惡,這時候停下來了,善業又顯現出來了。所以從惡業轉變為善業也要有道,沒有道怎能轉變?而道怎麼形成的?靠修養。所以業中間有道,要有修養才能顯現,絕不是「道」是一個力量、「業」是一個力量,拿道的力量去消滅業的力量,它的理論就在這裡。知道了這些,於作用來說是一種行為,一個作用完成一定有個結果,就是所謂的色、受、想、行、識的那個「識」。原來可能是惡業,轉變為善業,這種行為之後完成的作用,就是一種善,這種善也是道。

 

在佛法中談善,從業的善以及到布施行為,修行的行為種種,都可以稱之為善,叫做善法,所以佛法中只談善法,沒有惡法。於業而言有惡業,有惡的行為,沒有惡的法。這是以佛教來說,佛教只有善法,能顯現善法的都叫做道。可是業的本身有善業,不能顯現出善法來就不是道,叫做業。所以五蘊的作用,來自五蘊起變化,那怎麼會起變化?這關係到色法;也就是說這個人有一個對象,是人與事的問題,都可以稱之為對象,都叫做色法。

 

色心相應,色蘊起來,所謂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就是我談的「要靠修養」,怎麼去培養呢?又關係到想行之間的間隔建立。不是只停下來,而是要有止觀的方法,怎麼樣把「想」轉變為「非想」,甚至更多、更多的非想,那麼有一個非想,就有一個不同的作用,有更多、更多的非想,加以篩揀,至少最後得到的「非想」是一個圓滿的。

 

所謂圓滿的一定是沒有傷害了,這時的修養完成的作用是什麼?就是一個圓滿的道。從「想」中間顯現不同的想法,叫做「非想」,各種不同的非想都有一個道的存在。可是能不能達到一個圓滿的道?所以佛法談修養,談五蘊的變化,談五蘊的作用,就是先從知見,從理論上面、方法上面去學習,慢慢成為修養,然後才有機會當五蘊起變化時,五蘊所產生的作用,在想行之間才能去把握。否則,就是隨著色心相應,色、受、想、行、識完成的都是業。

 

本來人之所以會發生任何的問題,都是業的力量而起,業又依於外緣而引發,外緣引發的業不是善業就是惡業,或者無記業。如果隨著這麼轉,叫做隨業而轉;這不是學佛的人,因為沒有佛法的修養。若有了佛法的修養,當五蘊起變化時,在想未行之前,會建立起一個很大的空間,這空間去幹什麼?是憑平常的止觀法門,就是我教的止觀法門,去運用它,怎麼樣把「想」改變。怎麼改變?不好的使它成為好,好的使它更好,最後表現的行為,假使說是不好的想法,行為就是不好;如果經過轉變為「非想」,甚至於「非非想」,行為就到達了圓滿的結果。五蘊的作用,先要知道業跟道的關係,業與道不是相對的關係,是互為因果的關係,這個一定要把握。

 

其次,五蘊會起作用,一定是來自五蘊要生起變化才會有作用,如果五蘊不起變化就不會有作用。所以前面談到五蘊的色蘊,如果捨棄了前面的「色法、法塵、色塵」,這時候所表現的是什麼?只有作用沒有變化。什麼作用呢?就認定這個「色」是一個物質的體,或是偏於精神的體,跟那個「我」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說五蘊要顯現作用,是關係到業與道,這種作用來自什麼力量?五蘊變化的力量,五蘊變化產生力量,才完成行為;有作用,才會顯現結果,這個結果不是業、就是道,可是這二者不是獨立的,是互為因果的,這一點要特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