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九章返本會道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九章返本會道
/白雲老禪師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這段文字,很容易造成誤解,「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為什麼知道的愈廣博、愈多,對於道來說,反而會造成道必難會?這句話什麼意思?常常看了經文的文字,如果只是照字去解釋,變成目前台灣很多人說的:「學佛,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好了,其他統統都不要。」就會變成這種現象。事實上智慧的形成,絕不是念念佛就可以有智慧的,沒有智慧就不能覺悟,不能覺悟,所作所為可以說都是在業的造作中過日子。

 

這兩句話應該怎麼解釋?必須要把四句話貫通來看,「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前面說「博聞愛道,道必難會」,要瞭解,重點是在「守志」上。志是講什麼?不是講志氣,是講要去修行辦道,或學習佛陀的道理方法;原來的願望是什麼?也可以說,志就是志願,原來的志願。如果只是把時間擺在世俗的知識經驗,就很難跟道融會貫通;因為完全不知道佛法在說什麼,而只知道世間法在說什麼。這幾句話的主題,要把握重點,一定是在說這個「守志」!就是「立志學佛,目的究竟是為什麼?」

 

要把握這個原則,就是守志,如果只是在世間法的知識經驗上下工夫,可以說,就沒有見道的機會。所謂的「難會」,就是非常困難跟佛法去會合,去融會貫通。在這幾句話裡面,可以發現什麼呢?並沒有否定廣博的學問,只是說不能偏。如果偏離,跟道就沒有關係了。

 

 

我常說:「凡是修行人的起心動念都必須與生死有關,與道相應」,就可以去發現,我講的是什麼意思了。我也強調:「沒有世間法就沒有佛法,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世間法有缺失、有障礙,會產生很多煩惱,甚至會產生很多偏邪的知見,如果只是在經典上去認識什麼,不知道世間的一切,就沒有辦法相應「佛法作什麼用!」

 

我常常說:轉煩惱成菩提,或煩惱即菩提。說明只是把煩惱搞清楚,甚至以世間的知識經驗來分析煩惱、化解煩惱,不可能化解得了!因為還是煩惱。佛法呢?是有了佛陀的道理方法,在煩惱中再去認識、瞭解,就有突破的機會,當然就能夠化解。重點是成為學佛者,千萬不要只是偏於世間的一切;有很多人來找我,總會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這跟佛法有什麼關係?沒有佛法不是也過得很好?沒有佛法,不也是智慧?像談科技的問題,科技再怎樣發達,不管是所謂的電腦、網路,從硬體到軟體,所有的設計,都是人腦去創造發明的,不是電腦本身發明的。

 

沒有人腦,就沒有這些東西;如果只是堅持,科學如何如何好,可是科學是怎麼來的?還是人從很多的現實上面的問題也好,過去留下來的問題也好,慢慢去研究、發展,有了某些東西之後,再慢慢去聯想,然後發展得更廣,這都是離不開人。

 

所以我常說:「佛法是對人說的!」為什麼呢?佛法不可能對佛,或對菩薩來說。因為人,不管如何好或不好,還是人。以人的分別心來講?善人當然最好,惡人不好。就是把人分別有善、有惡。哪一類的是屬於惡人,哪一類的是善人。如果用分別心去看,還是每一個個體的自我意識。為什麼?所謂的善人,真的一點點惡都沒有嗎?所謂的惡人,完全沒有一點點善心嗎?所以不可以用分類的方式去分別。佛陀說法絕不是去否定什麼,而強調自己的什麼,不是如此;是用他的智慧,提出很多道理方法幫助人們,怎麼面對世間的一切,去認識、去瞭解,而後怎樣去突破它。

 

要不然談「煩惱即菩提」有什麼意義?因為煩惱於人而言是必然的,沒有人沒有煩惱,是人必然就有煩惱,怎麼辦?譬如很多人只是一時太過於感性,情緒方面不太穩定,關心他的人呢?就認為他精神出了問題,甚至當神經病來看。今天的社會不只是台灣,這個世界不管是年輕的、成年的、中年的,甚至於老年也好,各種年齡層都有,往往因為一時的情緒不穩定,太過於感性,就顯得跟平常不同,變成不太正常的現象。關心他的人呢?就認為這個人腦筋出了問題,趕快找醫生。醫生一看:這個人精神方面有了問題。怎麼辦?首先就是給鎮靜劑,讓他好好睡覺,卻不去探討為什麼會這樣。

 

 

佛法是要去探討為什麼這個人現在精神顯得不太正常?為什麼表現出來的感性那麼嚴重?是去探討他的成因,也就是怎麼形成的!所以我才會說:「世間法所展現的,是一連串的為什麼;佛法就是去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最後把這些為什麼,都給它化解掉。如果沒有世間法,佛法在哪裡?佛法究竟是什麼?在概念上說,是佛陀說的道理跟方法。

 

但是佛陀說的道理跟方法,譬如前面說的:當別人傷害你的時候,等於舉火燒天;這是佛法嗎?不也是世間法嗎?世間的人也知道這種道理!究竟佛法是什麼?佛法在哪裡?總認為經典裡的文字語言,就是佛法。其實經典裡的文字語言,以中文來講,跟世間所用的文字語言完全相同,並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要瞭解,如果要與道能夠會合、能夠融會貫通,千萬不要只是認為經典裡說的就是佛法,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就是世間法。用這種方式去看,永遠找不到佛法。因為「佛」是覺悟的意思,「佛法」呢?是能幫助我們覺悟的道理方法;把握這個原則,就很容易知道「什麼是佛法?佛法在哪裡?」就像煩惱與菩提,「煩惱」兩個字只是一般的文字,「菩提」兩個字,還是一般的文字;佛法在哪裡?

 

如果說菩提就是佛法,把菩提拿給我看看?那就知道「轉煩惱成菩提」是從煩惱中去探討,認識、研究、發現的,把煩惱搞清楚了就覺悟了!為什麼煩惱?煩惱的關鍵性在哪裡?最後展現出來的現象就叫做菩提,也就是所謂的「覺」。可是這種覺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覺,所以菩提只是把它當成為覺不可以;因為菩提是覺悟的道路,或從這條道路可以到達覺悟的目的。

 

在漢族,對《菩提道次》這本書不太重視,可是在藏族,就是西藏喇嘛的這一系,特別強調。菩提可以說,假使從煩惱中間真正能夠轉化,顯現出菩提來,它不是完整的,還是有層次的。何況,以煩惱的本身來講有其層次,當然轉化為菩提也有層次;也就是小的煩惱轉化出來的是小的菩提,大的煩惱,轉化出來就是大的菩提。不要忘了,煩惱還有其層面,因為內涵不同,煩惱的現象相同,煩惱的內涵不同。不同的內涵去轉化,怎樣使原有的內涵搞清楚,這種搞清楚,也就是一種菩提,所以它展現出來的面也不同。

 

再說,以菩提道路來講,從開始到結果,一定要把握,它中間有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個因馬上就完成一個果。因為由因到果是有過程的,只是這個過程,有的比較短暫,有的比較長久;這根據什麼?根據煩惱!煩惱就是如此,有其過程;有的過程可能短、有的可能長。所以要說層次、層面,這裡面包含了它的經跟緯;如果只是一味地,拿佛教的經典就當成為佛法,根本不認識世間法,這佛法沒有用處。同樣,世間法非常的豐厚,完全不知道佛陀說的道理方法,就不可能轉化問題,或化解問題了,因為問題會成為障礙,障礙就會產生所謂的無明煩惱。

 

所以簡簡單單的四句話,如果不能真正瞭解佛陀在說什麼,很容易會造成「博聞不好」,就會變成這個樣,而「守志」就好像是很好;成了一種分類,分別它的好與壞而已!我常說要知道「法在哪裡」!如果找不出法在哪裡?世間法也有其法的所在,要轉化它,還要展現得出來。展現出來的,也就是要能突破了,而且原有的問題也化解了;不能到達這種程度,就不能稱之為佛法,是這章大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