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因為那些佛已經成就了,而正在往這條路上走的修行人,如果以飯食供養他,等於他唯有維護色身,才能成就法身。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82期2022年11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白雲老禪師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前面的文字很容易瞭解,後面我要特別講一下:「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可以去看看,以這個比例來講,三世諸佛,是那麼大的數目字,還不如去供養。「飯」就是供養,供養一個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之者」可以做為行者、修行的人。這究竟怎麼說?前面看文字很容易瞭解,後面這個真的很難瞭解。

 

原來我供養三世諸佛,甚至那麼多的數目字,還不如去供養一個「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的修行人;裡面究竟說明什麼?如果能夠把握修行人是幹什麼的?學佛的目的又是希望成佛,那修行人不就是希望成佛嗎?

 

那些已經成佛了的,不管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甚至講到千億三世諸佛,這些已經成佛了。再說他已經成佛了,我們能供養什麼?一份心而已。可是這裡談的是「飯」,是實物上的問題,維護色身的東西。

 

他已經成佛了,色身何在?當然,如果以現在有少數的人說:我現在就是佛,我就是再來佛,那另當別論。真正已經成佛了,我可以這麼說,佛有因位上的,沒有錯;可是絕不是我活著的時候,我成佛了,我就是因位佛。不是這麼解釋,而是正在學佛,而且有了同樣的智慧,這才叫做因位上的佛。

 

講「般涅槃」,是概念的名詞,必須是今生色身的受報身一定要不存在了,才是果位的佛。既然是三世諸佛──果位上的佛,色身已經不存在,他是清淨法身呢!以這種飯食來講,去供養是沒有必要的。只是告訴你這一句話──還不如拿這些飯食去供養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的修行的人。因為那些佛已經成就了,而正在往這條路上走的修行人,如果以飯食供養他,等於他唯有維護色身,才能成就法身。

 

前面的文字,自己看一看,很容易瞭解;後面這個,的確容易造成誤會。要把握重點──「學佛是為什麼?」當然是為了成佛。已經成佛了的,該怎麼面對、怎麼去供養?現在正在學佛的,還沒有成佛的,該用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觀念去面對?這是必須要能夠把握的重點。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二章 舉難勸修(上)
/白雲老禪師

 

 

舉難勸修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第十二章說,人有二十種難,什麼叫做「難」呢?不妨說「障礙」,有二十種障礙;不要當成什麼困難,困難跟障礙是有距離的。這二十種,也不一定人人都有,所謂的「人」只是概念的說法,不是單獨指每個人,或某些人,這都是概念,不要在文字上去執著這二十種難。

 

第一、貧窮布施難

貧窮當然是自己沒有錢財,要想布施是很大的障礙,可以說做不到。說是難處,難處的本身就是障礙,佛陀提出這麼一個難,究竟說明什麼?並不是以分別心去看人。為什麼貧窮?當然跟過去的業有關係,講到業不要老是想到,善業、惡業這些名詞。「業」是一種造作,在梵文裡叫做「羯磨」,去受戒有羯磨和尚,就是作業;所以不要把業當成就是善、惡。這是一種方式,或一種方法,因為過去的行為,譬如吝嗇、自私、貪得無厭;如果過去世有這些行為,這一生往往所處的就是很貧窮的環境。

 

談布施,必須要有條件才能布施。貧窮的人想要布施,當然有難處,做不到。所以談到貧窮,要想為什麼會貧窮?只看布施,沒有錢,布施難,就會變成這樣。再說現在貧窮,並不表示永遠都貧窮,只要認真的工作,同樣可以消除貧窮。

 

如果只是說貧窮布施難,把它當成佛是這麼說的,最後就永遠生存在貧窮的環境裡,更不要談布施了。說貧窮布施難,布施既然是難處,是障礙,要怎樣擺脫貧窮,才能有錢可以布施呢?要用這種方式看這問題。

 

第二、豪貴學道難

豪是有地位,貴是有錢,就是有名、有利的人。非常有錢、有地位的人,為什麼學道難?真正學道難嗎?只是說處在這種環境的人,很容易懈怠放逸。因為人只要過得好一點,一旦有錢有地位就不會想到:這一生過得很好,來生會怎樣?他不會想這些問題,就會耽於懈怠放逸,沒有學道的機會。

 

其實這是警惕話,也就是現在有錢、有地位了,不要忘了人會死的,死了以後將來去哪裡?所以才會談到學道!學什麼道?學佛陀的道理方法!怎麼去認識現在?!怎樣去突破改變現在?!不只是這一生,還要考量到未來,這才是重點。

 

第三、棄命必死難

這句話大家能不能理解?棄命必死,這好像是廢話!這個「棄」是放棄或拋棄,如果不是正常的死亡,命都不要了,想拋棄、放棄自己的生命,真的還不一定會死,為什麼?如果必須要在這一生去承受多少業,想逃都逃不掉。看看很多人自殺,結果反而被人家搶救了,想死都死不了;這是關係到,這個人來到這世界就是來承受業報的,業沒有受報完之前,想死都死不了;意思是什麼呢?珍惜生命。

 

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人身已經得到了不珍惜它,有形的死亡,倒是很容易去理解,很多所謂慢性的自殺,就是棄命的現象;什麼樣是慢性自殺?一天到晚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就是慢性的自殺;這裡面不管是嗜好也好、觀念也好,就是自己造成很多的煩惱,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就是跟別人過不去,甚至有時候動不動就要跟人家拼命,這都是棄命的現象。

 

尤其慢性的自殺是很悲哀的事,人常常有這種行為,有的雖沒有表現出行為,可是卻有這種想法,有意無意的就會有這種行為。所以主題是要人珍惜現有的生命。

 

第四、得睹佛經難

如果不去瞭解它的法義,可能會認為,現在要看到佛經很容易,到處都是。「覩」字,不是眼睛看到就行了,這個「覩」是深入的意思,很用心地去看。不是說能看到佛經很難,不是這麼解釋。要深入、用心地去看佛經,的確不容易。

 

大藏經翻開來認為枯燥無味,看一看就想打瞌睡,所以有時一些文字,如果不知道法在哪裡,就很容易胡說八道。這句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我也有這種經驗:過去我年輕的時候,不是看佛經,是在翻佛經,我認為這麼一看就知道了。究竟說什麼?有什麼幫助?如果不能深入,很仔細地去發現它的道理、瞭解它的方法,即使跪在那裡,一天到晚去念佛經也沒有用。因為要念,會用眼睛去看,而佛經,就是幫助我們覺悟的道路,「經」就是一種道路。

 

第五、生值佛世難

我們出生來到這世界剛好有佛在世,「值」要當成「剛好」來看,剛好就是有佛的空間或時間。「世」包含了時間、空間。會想佛在哪裡?有時會講:佛在心裡;這叫做廢話。佛在哪裡?前文談經典裡面有道理、有方法,可以幫助覺悟;能覺悟,就能發現佛在哪裡。

 

覺悟在哪裡?如果來到這個世界,譬如皈依三寶就有覺的機會。至少知道現在,不管是法相三寶、常住三寶,或強調一體三寶,都有佛在。如果經常維護自己的思想意念,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佛就顯現了。為什麼說出生在剛好有這覺悟的時間、空間的環境裡,並不容易?所以不要說生在剛好有佛的時候很難,我跟你講,永遠沒有機會!

 

哪個佛?釋迦牟尼佛入滅了。現在的佛是誰?能看得見的是誰?是指能幫助,可以覺悟的人。這裡面,善知識也可以幫助,佛教的經典也可以幫助,甚至現實生活中,自己也可以去發現,如果只是照文字來解,的確就會造成很大的誤解。

 

第六、忍色忍欲難

談色、談欲,大家一定要把握一個原則,不能談色就是男女之色;它只是色法裡的一部分而已,不是代表整個的色法。色是依於眼睛能看得到、耳朵能聽得到,甚至鼻子能聞得到,依於自己的感官條件可以接觸到的,都叫做色。所以色以相來說,是依於人的感官能直接接觸到的而言。

 

「欲」是談從心裡面產生的意念,不是行為上的表現。前面的色是表面的行為可以接觸到的,叫做色;欲是內在的意念,不管是思惟的或是感想的、或聯想的。色與相很容易把握,欲往往不太容易把握。因為欲的本身沒有形相可以看得見,可是自己可以體會;但不要忘了,這種欲的體會、感受,如果沒有外面的色的相,同樣沒有機會。所以色與欲是相互的因果關係。假使講飲食或吃飯,講究色、香、味;看到自己喜歡的色香味,食欲就很旺盛,從這上面,很容易發現色跟欲的關係;如果沒有外面的色相,就不可能產生欲念。色以相而言;欲以意念來說。可是這裡談「忍」,不是以忍波羅蜜的忍來說,這裡的忍是以人來說。

 

因為開始講人有二十種難,是以人世間大家公認的忍而言,這種忍是不去做都不行的現象──就是色、欲會引發,從表面的感官,產生色欲的計較執著;意念就會產生去追求它、得到它的現象。可是要做到「不要去得到、不在乎、根本無所謂」是很難的事;不管是屬於色的哪種類型或範圍,動的、靜的,都會產生欲念。像百貨公司賣東西打折扣,那些東西就是「色」,聽到打折扣就引發了欲念,就會跑過去看看;本來就喜歡的東西,原來沒打折扣,太貴了還捨不得買,現在那麼便宜,那一定要買。可見色與欲,從外而到內,由內再產生行為,要這麼去看它;如果只是忍不住,只是這麼去看不夠,要知道它的法在哪裡?也就是,究竟是什麼意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