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法義 二諦圓融

大乘起信論法義 二諦圓融
/白雲老禪師

 

現在來介紹「二諦圓融」,通常佛法是講「四諦」,為什麼要談「二諦」?這就是必須要了解聲聞法跟菩薩法。

 

真與俗──

以佛法的基礎法而言,聲聞法是以四諦來說,菩薩法是以二諦來說。是不是把苦集滅道中減掉二個呢?不是,因為苦集滅道在佛教裡以法而言,是一個基礎法。所以並不是多兩個、少兩個的問題,「苦集滅道」,在聲聞法裡談苦與集的關係、滅與道的關係,這是一個不變的原則。

 

菩薩法還是以這種方式來說,唯一不同的是聲聞法說苦怎麼樣?集怎麼樣?滅怎麼樣?道怎麼樣?是分別來說。菩薩法呢?是苦與集的關係、滅與道的關係,分兩部分來說,也就是不是苦集滅道,一個一個講,如聲聞法談四諦。為什麼有這種差別?先要了解,因為聲聞乘的根基比較淺,聲聞乘的執著,尤其法執方面很容易造成很難變通。菩薩法呢?有太多的善巧與方便的方式來說佛法。事實上苦與集的關係、滅與道的關係,說苦、說集、說滅、說道這四個,其實就是兩個部分。也就是苦與集的關係,滅與道的關係,所以菩薩法呢?並沒有捨棄苦集滅道四個,而是把它分成兩部分來說明。

 

為什麼不以苦、集、滅、道四個分別說,而要以苦與集、滅與道分成兩部分來說?因為聲聞法,以圓滿、融會、貫通而言,聲聞乘的根基是比較差一些。菩薩呢?是比較圓滿融通,可以把很多綜合起來看。大家還記得我前面講了很多的道理,談到布施的問題,有財施、有法施,還有無畏施;以菩薩法來看,應該只有兩個,也就是財施與法施,如果以聲聞法來講,就是有財施、有法施,還有無畏施,這就是不同點。

 

再看為什麼四諦法為基礎而談二諦?就是一個圓融之法。怎麼圓融?是「苦與集」,為什麼苦?苦是集合而來的,要消滅苦必須要有道,所以很容易發現什麼?發現這裡面有世間法,還有佛法。我要跟各位提出一個必須注意的問題,就是世間法、出世間法,千萬不要把它當成一個什麼?「噢,世間法就是世間的,佛法就是出世間的」,在二諦圓融裡面有個子題,以一個專門的題目來說明。

 

先看「苦與集」,於世間法而言,人人都是如此,所以說世俗的苦都是累積而來的。可是這個苦如何去消滅它?所以就談到怎樣消滅「苦」,必須要有「道」。就可以發現世俗中只有苦沒有道,「道」呢?如果來學佛就有出世的機會。出什麼世?就是出離世間的苦,顯現的是一種真實的,也就是對人有利益的。

 

世俗的,因為苦是累積起來去承受苦,但沒有辦法、沒有道理怎麼樣去消滅其苦。佛法則有真實的道理,可以幫助我們怎麼樣去出離它、突破它,所以有所謂的世俗的以及突破世俗的真實的一面,這個「真與俗」,就是真實的與世俗的。

也就是說,一個真實的面目是關係到道,世俗的就關係到業。如果說第一個就是「道與業」的關係,就比較容易把握,如果談「真與俗」,往往就會變成什麼?「俗」是世俗的,「真」就變成佛法或出世法,成了相對法,不是這意思。因為這是要經過修養,才能夠出離,才能夠突破的。

 

空與假──

以「苦集」與「滅道」而言,「苦集」是一個假相,不是一個真實的相,因為是假相,所以要怎樣出離這種假相,使這個假相不存在,而顯現它的本有?「本有」是什麼?就是所謂的「空」,所以談「空」,不能談空相,是「空性」,「空性」是什麼?就是這個假的原來不是一個單一而完成的結果,很可能是很多的組合起來完成的一種現象。

 

「空」呢?就是要怎麼樣去突破這種相,而顯現出它的本質或是本體。

 

覺與迷──

「迷」還是以苦集來說,為什麼?沒有做壞事,沒有做不好,我為什麼會苦?這是一種迷。「覺」呢?並不是說,這種苦,是因為集合而來叫做覺,不是的,千萬不要搞錯。因為這一種苦,是無始以來業作形成的,必須要去承受它,只是不知道道理方法,所以覺還是一種道的問題,要去覺悟,怎麼樣去突破這種迷情;或說怎樣從煩惱中間,怎麼去顯現菩提!如果把覺與迷以煩惱與菩提來說,就很容易把握,迷就是煩惱,覺就是菩提。

 

世出世間──

為什麼要講世出世間?不講世間或者出世間,這就是很多人不容易把握的地方。「世出世間」包含了兩個名詞的組合,就是有世間的及出世間的。通常是以世間法為基礎,因為世間法有缺失、有障礙,會造成傷害,所以要怎樣去出離它?出離其實就是突破,因為依於世間法有這些問題,怎樣去出離?就是突破它。

 

有為無為──

「有為」肯定是有所行為動作,這是一個表相,可以看得出來的。無為呢?並不是沒有行為、動作,所以「無」不能當成沒有。用什麼方式來看呢?有為肯定就是煩惱,身心不安;「無為」呢?就是從煩惱中間顯現菩提。「煩惱」從相上面很容易發現,不管身口意,甚至面部表情、眼神,都可以看得見,這都是有為。那怎樣從中突破顯現無為?

 

還是要有道理、有方法,從煩惱中間去發現它的菩提;就可以發現有為法就是業,無為法就是道,也可以說有為法就是煩惱,無為法就是菩提。為什麼這麼肯定?因為煩惱是身心不自在,能突破以後身心就變成正常了,所以無為並不是沒有作為,是轉那種不自在而變成正常;原來心不安,轉變為心安靜了;這就是有為無為的差別。

 

業與道──

為什麼不擺在真俗、空假、覺迷、世出世間、有為無為之前呢?因為這些都是以業與道作為一個基礎的理論,後面還有一個煩惱與菩提;業與道是個基礎理論,這個理論怎麼去把握?它的道理與方法在哪裡?就可以發現什麼?有煩惱與菩提的關係。

 

談二諦圓融,是從真俗、空假、覺迷、世出世間、有為無為,這都是談二諦。可是要怎麼樣圓融呢?要談業與道、煩惱與菩提,所以談二諦圓融,是先從前面的五個來認識,後面的兩個是圓融之道。前五個是談四聖諦的認識,後兩個再以二諦分別去認識。

 

第六個與第七個呢?就是怎麼使它圓融,因為四諦的本身怎麼分別都有其缺失,要怎樣使它沒有缺失能圓滿,而且能夠融會在一起!就要知道:業與道的關係,煩惱與菩提的關係。所以談二諦圓融,不能以七個一起來說,因為二諦依於四諦而言,就是苦、集、滅、道,只是菩薩法

苦集作為一部分,滅與道作為一部分。

 

再把前面五個放在一起來看,二諦為什麼以苦集與滅道分成兩部分?「苦與集」,受苦的時候,這種苦果是因為很多的苦因集合而來的,它不是單一的,是累積起來的,就會知道世俗的本來就是如此。

 

可是在佛法中說這是一種假相,為什麼?如果是一種真實的話,就不會迷惑,因為會迷惑,所以才有世出世間的這種問題存在。那麼世出世間,在佛法上怎麼分別?就有有為的跟無為的分別,所以談二諦是用這種方式去看。怎麼去圓融?要了解業與道的關係,煩惱與菩提的關係,這整個組合起來,才能達到二諦圓融的目的。

 

現在把業與道,煩惱與菩提跟前面五個一起來看看,業肯定就是真與俗的「俗」,空與假的「假」,覺與迷的「迷」,世出世間的「世間」,有為無為的「有為」,這都是屬於「業」。道呢?就是從這個業裡面,怎麼樣去出離、去突破呢!從世俗的顯現出真實的,從假相怎樣去發現它的本質,從這種迷惑怎麼能覺悟,而從世間怎麼樣能出離,從這種有為的怎麼能夠突破顯現無為,就很容易發現業與道的關係了。那怎麼去把握呢?就要從煩惱與菩提上面去把握,也可以說業與道是一種理論,煩惱與菩提就是一種方法了。

 

依於這種理論,從方法上面去著手,那麼前面所談二諦,真俗、空假、覺與迷、世出世間、有為無為,就很容易達到出離的目的。為什麼?煩惱與菩提,肯定說煩惱中間有菩提,如果煩惱中間不能顯現菩提,則永遠是一個世俗的人,永遠在有為法裡面打轉,永遠都是在假相上面造成迷惑。

 

煩惱與菩提──

從煩惱中間顯現菩提,就不一樣了,顯現出它的真實面,可以知道本質的空性,以及覺悟的這一種現象,甚至出離世間的修養。這種修養要顯現「無為」才能顯現。煩惱與菩提,煩惱中間怎麼顯現菩提呢?

 

像做一件什麼事,在做的時候不覺得怎樣,為什麼?依於自我意識,依於當時的時間、背景,依於當時的因緣,或因果關係去做一件事,這件事做完了,可能會後悔,也可能就是一味的做下去,即使錯了也不認為是錯,這個就是屬於煩惱的部分。這種煩惱的部分在理論上,是一種業作而形成的,關係業與道的道理,因為這種業作形成,還是自己做自己受的,不是別人給予的,所以真正的煩惱,並不是別人給予,而是自己造作形成的。如果能從煩惱中間先知道,這是業作形成的,怎麼辦呢?所以要有道,依聲聞乘來講,就是講八正道,以菩薩法來講,就是講所有的波羅蜜法,要運用這些,然後才能從煩惱中間顯現菩提。

 

絕不是說煩惱來了, 我不要煩惱, 就能顯現菩提, 必須要有「道」,也就是要有道理、方法,照著去修行,才有機會顯現菩提。

 

怎麼才有機會呢?譬如說毀謗,毀謗是最叫人家不好受的,為什麼?毀謗是因為不好受,是感覺「我受了冤枉,沒有這回事,你在那裡講我有」,其實,如果要在這中間顯現菩提,該怎麼把握?既然人家講的不是事實,只是一個假相使人迷惑,只是一個世俗的人,就只在這一種「因為他罵我,在那裡毀謗我,說我怎麼樣?」都在有為法裡面打轉,如果還能把握這些,就知道這是業作而成,這個業作關係到什麼?有現在、有過去。

 

有現在做的也有過去做的,知道了這一些,「他毀謗,毀謗既然不是事實,為什麼煩惱呢?」必須要有道來幫助,道就是靠平常的修養,才有機會從煩惱中間顯現菩提。所以道是包涵道理方法,還要去修養,具備這種條件,從煩惱中間才能顯現菩提。絕不是拿這個道是一種菩提,去消滅煩惱,去對付煩惱;因為苦、集、滅、道的滅是講消失,不是講消滅,要使它化於無形,才是「滅」,要去消滅它,就變成武器跟敵人的關係了。

 

在這件事中知道毀謗不是事實,可是不能說「我沒有這回事」,認為沒有這回事,可是別人認為有!至少知道真正沒有這回事,這中間有個誤會存在,如果找出誤會來,那麼煩惱中間就顯現菩提了;找不出那個誤會來,是不是就不能顯現菩提呢?還是有機會,為什麼?依於八正道法,依於各種波羅蜜法,若平常具備這種修養,他毀謗,自己很清楚,根本就不會造成煩惱,雖然煩惱的樣子有,可是本身並不會因這種煩惱而得到煩惱的果,這是什麼現象?因為本身具備了道的修養,所以不會為煩惱所轉,反而還可以拿來當成一種更好的知識經驗,這同樣也能顯現菩提。

 

這就是講二諦圓融先要能把握的,前面五個可以說都是談四諦的關係,第六個就是講業作與道的,一個業作與道修養的道理方法,而下手的地方,就是第七個煩惱與菩提,煩惱中間有菩提,怎麼樣從煩惱中間顯現菩提?這就是談以四諦法作基礎,以二諦來圓融,化解這些煩惱,這就是所謂的二諦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