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聞法,溫故而知新

    老禪師解個公案:有位禪師在看經,有人問他:「您是位禪師,已經灑脫自在了,為什麼還需要看經呢?」禪師回答他:「我不是在看經,我是在遮眼。」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6期2023年04月

雲語書摘 聞法,溫故而知新
/若知

 

  雲公老禪師曾說:

  一般人學佛,總是把自己當成是佛教徒,而不是學佛的人,這是很大的錯誤;做個佛教徒很容易,皈依三寶就可以了,但是做個學佛的人呢?就要看你有沒有在修行!

  學佛人常說要「修行辦道」,可是要知道,修行是「誰」修啊?辦道,又是辦「什麼道」呢?尤其很多人誤會,以為修行是在學某個法門或是某個宗派,或者專門誦經、拜經,就叫修行,老禪師認為錯了,那不是修行!

  老禪師解個公案:有位禪師在看經,有人問他:「您是位禪師,已經灑脫自在了,為什麼還需要看經呢?」禪師回答他:「我不是在看經,我是在遮眼。」遮眼?大家想到什麼嗎?經中不是提到過:「令汝流轉,心目為咎」的話嗎?因為眼睛是最直接的造作工具,眼睛不是人的靈魂之窗嗎?一個眼色、眼神,都透露著你的內心消息。而且用眼睛看,直接就產生分別、計較、執著,所見都是人家的不對、盡是人家的缺點,禪師說「遮眼」,是不是有其言外之意?要我們不要盡見人過,而是返照自己呢?!

   老禪師嘗說:「我常說很多人聽了不歡喜的話:比如『你怎麼學佛?你現在要怎麼做、怎麼學。……』很多人聽了不歡喜;我還強調:『這不是在學佛,是在浪費時間!學佛的目的,是要學佛陀的道理方法、學佛的智慧。』打一開始我就講,人有很多的問題,甚至於無可奈何,為什麼?因為人的智慧不夠,而學佛就是要學佛的智慧。」

  《千佛山雜誌》每期的封面上都有〈信佛、學佛、可以成佛〉的標語;如果信佛不學佛,就沒有機會成佛。學佛,要怎麼去學呢?就是要修行!修行談什麼?老禪師一針見血地說: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什麼行為?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的行為,因為這三種行為常會出錯造業,那怎麼辦?所以要去調整它:「原來不好的,使它變好;原來好的,使它更好,這才叫修行!」

  學佛千萬不要這麼講:「人有貪瞋癡,學佛是學戒定慧,以戒定慧去消除貪瞋癡。」這就是:「把戒定慧當武器,貪瞋癡是敵人,拿著武器去消滅敵人的作法」,這是講不通的。佛法有道理、有方法,具因明學的思考的邏輯、推理和結論,基本上是智慧之學,不是自我意識的知識經驗。

  所以老禪師說「修行就是修理」,怎麼說?

  學佛人要「修理自己所不好的,使它變好,把錯的改過來,是對付自己,修理自己。」

  可是一般學佛的卻不是如此,懂得一點佛教的東西,就去修理別人。比方自己的朋友也是佛教徒,只要看他(她)有一點點不如法,就會檢點:「你看你學佛,怎麼這個樣?不是有五戒嗎?不是要有定力嗎?」盡是要求別人如法如律,而忘了自己該修心養性的口德了。所以學佛修行要把握住方向,是修理自己,不是修理別人。

  戒定慧又如何修?從哪裡來?釋迦牟尼佛會給你嗎?非也!戒定慧是要自己去學習、修養。因為我們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的行為會出錯,所以,需要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理方法――戒、定、慧,依這些道理方法來調整自己、修正自己,使自己身口意的行為愈來愈好,就不會再造業。

  學佛是為了要成佛,如果你問:「成佛了又怎麼樣?」禪師說:「佛的智慧無人能及,任何問題沒有化解不了的。」《金剛經》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

  可見佛的智慧多深廣無邊,像一恆河裡所有沙數的恆河,這所有沙數恆河的沙數,佛世界如是,這些佛世界裡的眾生,眾生起一念佛就知悉,各位想想,這是不是簡直不可思議!因為佛已轉無明為法性身,對一切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的智慧如何來?皆從修心而來!所以學佛要從心性上著手。

  談心性,就會講到明心見性,什麼是明心?「明自本心」;什麼是見性?「見自本性」。「本」是什麼?就是明自心這根本事;明自心是什麼?也就是要明白自己的意念行為以及身體行為、言語行為;自己能不能發現:有沒有出錯?有沒有偏差?有沒有主觀意識?有沒有太過於感性?或者太過於理性?有沒有這些問題的存在?如果能及時發現,馬上去調整,那就是修行!

  可是修行,要修到什麼程度?要修到不會出錯,於心,已能明了,那就是明心。但絕不能說──「佛說眾生皆有佛性,所以我本來就有佛性,我就是佛。」不可以!為什麼?因為,眾生雖然皆具有佛性,可是無始以來的造作早已把佛性掩蓋。

  尤其,人最大的毛病,喜歡追逐無明,比方探討過去世,不懂過去世,就去請教別人,而且還真的相信那一套;再不然,就是問未來,活在無明裡。其實學佛要正視的是生命,該把握的是每個現在。面對現在,發現有問題,該怎麼辦?要像佛陀一樣,因為我們是學佛的人,而佛陀有很多的道理方法,講究要實際地修行、體驗,雖然我們尚未具足佛陀的智慧,但至少從佛陀的智慧中,我們已得益很多;所要努力的是,把佛陀的智慧轉化為自己的智慧,突破無明而覺悟。

  目前佛法不夠普及,佛教卻很熱鬧,可是佛教雖熱鬧,學佛的人你有沒有從中發現它的饒益性?有沒有得到利樂?對生與死的問題有沒有幫助?於現實生活有沒有化解問題?如果沒有,那不叫學佛,即使你信佛,也只是個佛弟子而已。

  現實生活中,人必然會與人、與事打交道,既然會打交道,就要注意一些事項;包括家裡、辦公室、學校、任何的社會團體,甚至於地方首長、民意代表,都離不開人與人、人與事的問題。因此,我們要知道,佛法最高的境界是隨緣,如果學佛的人不懂得隨緣,一定會覺得不自在,只有做到隨緣了才能自在;但隨緣不是隨波逐流喔!隨緣是什麼?遇惡緣不受污染,逢善緣不起分別。

  當然,一旦隨緣就有結緣的機會,結緣講究結善緣,千萬不要結惡緣。與人結善緣,最好的辦法是什麼?講話的時候,少講一句!如果你勇往直前時,不妨停下來,可是千萬不要往後退,因為一往後退,就沒有結緣的機會了!而多講一句,這個緣也會跑掉;所以要有智慧,能做到恰到好處。

  究竟要怎麼著手、才能真正結善緣?注意,這並不是叫你主動去找人說:「某某,我要跟你結善緣」;不是這意思,因為處世既然講究要隨緣,而隨緣就有機會結緣,這是法生起的一個順序。

  當然,談結緣還是狹隘的說法,不夠廣泛,其實緣的層面很廣;學佛的人千萬記住,結緣不是去勉強別人,因為,勉強別人就變成攀緣!前面說隨緣,有緣就可以結緣,一旦結了緣,還要惜緣,珍惜這份緣;這是一些概念。

  若要把理論運用在現實生活中,尚需要戒、定、慧三學,簡單解釋如下:

  戒:不犯,就是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受到傷害。

  定:當自己會亂,情緒把握不住的時候,能夠沉得住氣,慢慢沉下心來,穩得住,但不是叫你勉強壓制,而是需要時間的沉澱,這是定。

  慧:當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行為表現的時候,千萬不要自作聰明,以為天下人都是傻瓜,因為,往往聰明反被聰明誤,那不是智慧;也就是說身口意的行為,一定要及時面對自己、把握自己,與道相應,所呈現是饒益的結果。

  談戒、定、慧,有個例子,怎麼去把握?

  自己真心的想幫助別人,當發現別人錯誤的時刻,你認為是錯,對方並不這麼認為 (如果他認為是錯他就不會做) ,所以這是自我意識的認定,那就千萬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告訴對方;否則會引來對方的質問:「為什麼都是你說了算?」產生反效果,再說:

  第ㄧ、用自己的方式,很可能引發別人的不歡喜,為什麼?譬如理由是「我是一番好意、說的是實話、都是為你好」,這叫自我意識!有沒有想過「忠言逆耳」這句話?其實忠言並不逆耳,而是聽的人的感受,忠言成孫悟空的〈緊箍咒真言〉了!一唸就叫人受不了,為什麼?因為你用的是自己的方式,對方接受不了,最容易造成傷害;不要以為自己是一份善心、菩薩心,可能表現的都不是。為什麼?你講出來的話沒有錯,可是聽的人,感受到你的語氣、文字的內容,是在教訓他,他怎會受得了?他會歡喜嗎?

  第二、大乘的四攝法裡有一項〈愛語攝〉,請注意:「愛語」不是世俗的花言巧語,花言巧語有時是口是心非的惡作,本質是傷害而非饒益,所以不是愛語。

  愛語是什麼?愛語是種智慧用心的肺腑之言,是誠懇的表達,是以「同理心」為出發點,運用善巧、方便、柔順的語言,完成勸諫導人向善向上為目標,是菩薩法慈悲喜捨的運作。

  所以想要幫助人,都要在戒、定、慧熏習的條件下才能完成。

  為什麼要學戒定慧?因為人的意念有貪瞋癡,但不是拿戒定慧去打貪瞋癡,而是要學戒學定學慧,當自己具備了戒、定、慧修養的條件之後,才可以化解內心的貪、瞋、癡,所以不是拿戒定慧去對付貪瞋癡。

  六祖說「佛法不離世間覺」,《金剛經》則曰「一切法即是佛法」,佛法必須運用於現實生活中,幫助我們出離妄相,化解煩惱。

  像人的一生中,有兩個生理期的轉變,一是由少年變為成年人的生理期,再一個就是中年進入老年的更年期。在這兩個變化期間,很多人連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情緒的變化、為什麼會這麼做?為什麼一面對問題的時候就做不了主?真正的原因,就是無明,佛性未顯,沒有修好戒定慧。

  所以,戒定慧是要去學,學了,要慢慢去做,怎麼做?還是從自己身體的行為、言語的行為、意念的行為上面去著手;這三項是我們心的表現的工具,因此要「調心」,心怎麼調?好像調琴的弦;首先,調弦、調音要非常有耐心,人就是耐心不夠,為什麼耐心不夠?自我意識太強!自我意識怎麼形成的?習氣所致;習氣來自哪裡?還是來自於自己身口意的造作,不過是無始以來的聚集種子,於因緣和合當下而顯現。

  所謂「一切唯心所造」,唯什麼?唯自己的心所造,造業如此,要轉變為道去修行呢?也是唯心!所以要多知道些佛陀的道理和方法,如果完全不知道佛陀的道理方法,盲修瞎練,那成佛是沒有機會的。出家人在這方面比較佔優勢,在家居士沒有那麼多時間,除非退休了,才可以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此外,用心的人,在現實生活中,看人、看事、看社會、看世界,而後再行觀覺照,也可以得到一些啟示,發現道理方法,那就是「悟」。

  所以開悟其實沒有什麼了不起,隨時都有機會,問題是,你有沒有把握住佛陀的道理方法?有沒有把握住佛陀的智慧?不在經典裡面、不在大雄寶殿、也不是在禪堂,更不是佛陀的全身舍利;佛所遺留下來的,不是從這些上面去探討,因為佛法不離於現實,離於現實也就沒有佛法可言,可見問題在於:你把自己的我擺在哪裡?!

  如果你是很虔誠的把心放在唸佛上,那沒有什麼不好,可是有個問題,你唸佛做什麼?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未免太自私了!為什麼說唸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自私的呢?想想,如果大家跟你一樣都跑了,留下這些人怎麼辦?還有更多的人…,需要你介紹佛陀的道理方法、佛陀的智慧,你需要讓更多的人得到利益。

  為什麼說不要那麼自私呢?畢竟學佛的人是發菩薩心、行菩薩道,什麼叫菩薩心、菩薩道?就是自己先學習,等到有了修養,把自己既得的利益,與更多的人分享,才叫菩薩,如果只是自己走了,豈不是太自私?

  七、八十年代,當時佛教界的狀況,忽而唸佛興起,忽而學禪盛行,一陣子又流行藏密,潮來潮去,大家也跟著學這學那,有人就問老禪師:「老師父!我什麼都接觸、也都學了,可是還是茫茫然,怎麼辦?」老禪師說:「要問你自己!」

  聽者不明其妙,疑惑著:我已經不懂了,為什麼還要反問自己?因為佛法是不外求的,他從未認識自己,不在自己的「心」上下工夫,當然沒用。所以真正的問題,還是在明瞭「一切唯心所造」,進一步思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如何讓自己的心充滿源泉活水?!

  所以要談明心見性,必須知道明了什麼心?見到什麼性?

 

  雲公老禪師說:「一個修行人,凡起心動念,必須要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係。」如果我們時時刻刻能夠把握住自己的起心動念,自然就能明心見性;於心能明了,佛性就會顯現出來!。

     ( 本文參考雲公上人演講集《開拓新的思路》〈談心〉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