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衣下的足跡 生滅之間

    《那先比丘經》相當於南傳巴利三藏並流傳于南傳佛教各國的《彌蘭陀問經》,是以西元前二世紀入主西北印度的希臘國王彌蘭陀,與印度佛教的僧侶那先尊者之間的對答,闡明「緣起、無我、業報、輪迴」等佛教基本教義.

  • 文: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86期2023年04月

衲衣下的足跡 生滅之間
/恕

 

前言

一般研讀佛典多半以「大乘經典」為主,但《那先比丘經》因以譬喻的方式來說法,故在此不揣淺陋,舉其一二,從中領略「譬喻說法」的生動與豐富性。

 

《那先比丘經》相當於南傳巴利三藏並流傳于南傳佛教各國的《彌蘭陀問經》,是以西元前二世紀入主西北印度的希臘國王彌蘭陀,與印度佛教的僧侶那先尊者之間的對答,闡明「緣起、無我、業報、輪迴」等佛教基本教義,讀此經猶如親眼目睹兩者的論述。基於用譬喻說法是原始佛教說經的方式,是佛陀昔時對不同層次的眾生宣講佛法的方便法門,《那先比丘經》是界於小乘與大乘之間的經典,也以譬喻說法的方式,深化了「有部」舊阿毗達摩師的說理內容,法理從粗糙不精變得深刻細密,法義顯得更豐富。

 

本經是在阿毘達磨佛教思想尚未成熟之際,介於《阿含經》到阿毘達磨佛教之間的著作,因為在阿毘達磨論書之中,解決「業果相續的問題」是被熱烈討論的重點。此經呈現精采問答,那先比丘折服了彌蘭陀王,王因而信奉佛教,嚮往涅槃的境界。此經反映印度佛教文明的智慧及希臘文明重實證的思想,對學術史、印希文明交流史皆具重大意義。提問者彌蘭王是位非常聰明的國王,精通各種不同的外道,所以彌蘭王總共問了五十三個問題,呈顯其尖銳及深刻性。本文只就「業果觀與輪迴主體問題」,略舉一二來淺探:

 

1、人死後還會再受後有之身嗎?

王問:「人死後還受後有之身嗎?」那先言:「人若有恩愛、貪欲的話,後世會再投胎為人。沒有恩愛、貪欲的話,後世便不再投胎輪迴再生。」所以惑業的因果輪迴如車輪般轉,那先指出貪愛的繫縛是其根本的問題,惟有一心念正法,斷惡修善,一直到智慧的生起,才能斷絕愛欲的縛著而得解脫。

 

那先尊者認為:善惡不止是來生的因;來生的因不只是由於為惡必遭惡果,為善雖在未來得生善果,也是得以再生的因!可見為善或為惡,都種下了來生的因,所以善惡都要清淨。由於愛染貪欲推動著生死的相續輪迴,若想要從情愛的繋縛中得到解脫,要以一心憶念正法,先從斷惡修善開始,到無漏智慧的生起,就能斷絕愛欲,不受後有。

 

2、王又問:「人以善心念正法與智慧本質相同嗎?」

那先言:「其義各不同。」王以譬喻言:「是否像牛馬各自有智謀,其心不同?」那先言:「王曾看過割麥的情形沒有?左手抓住麥苗,右手用刀割之。有智慧的人,一心念正法,令不散亂,以智慧之劍斷絕愛欲,就像割麥的人一樣,正念與智慧兩者同時運作,才能解脫生死。」

 

這裡,那先用的譬喻是:「智慧之人斷絕愛欲,譬如穫麥。」就像用鐮刀收割稻麥一般,智慧的利劍才能夠輾斷情欲的縛著,後世相續的輪迴。

 

3、人之投生是持舊神識或新神識?

這是一個相當古老的問題,也是佛教教義中的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投入輪迴的是新的神識,還是舊有的神識呢?」

 

那先為王解析這個問題:「人死亡之後,神識又有新的趨向,再次轉生。」人的神識展轉相續,就像燈火一樣,前面的逝去,後面的緊跟而來。從神識而獲得生命,衰老死亡之後,神識又驅向另一處獲得生命,因此轉胎再生的神識不是舊有的神識,也不脫離舊有的神識。

 

這裡用了一個譬喻:「神識像火,身軀如燈蕊,火借燈蕊與燈油不斷燃燒下去,人的神識也借身軀展轉相續,這展轉相續的神識,既不是舊有的神識,但也不是與舊有的神識完全分開。」

 

於此問,那先再舉一喻:「人小時候吃奶,到長大之後,身體還是續接在舊有的身體上嗎?當然不是!但是卻又延續原來的身體,還是共用一個身軀,生命體是由小而逐漸成長的。」

 

「就像點燈,燈蕊燃燒一整個晚上,是持續舊有的火光嗎?到半夜的時候,到天亮的時候,都還是原來的火光嗎?而燈火從一開始到半夜,必須要再一次點燃嗎?應該是不需要吧?都還是延續原來燈蕊上的燈火,一直在燃燒。人的神識相續,也是如此,前面的逝去,後面的又緊跟而來,死後神識再接受新的身軀而獲得生命,身軀死亡,必然會再次擁有生命,就像兩根燈蕊更相燃燒一樣。」

 

4、人死後是誰出生在來生?

那先尊者言:「是『名』與『色』於來生相續再生。」

 

王問:「那這是前生那個人的『名』與『色』去投生到下一生嗎?」

那先:「不對!那並不是前生那個人的『名』與『色』去投生到下一生。應該說前生的那個人,造作了善惡業而結生到下一生的『名』與『色』,又相續再生。」

 

「人的輪迴也是一樣的道理!今生的『名』與『色』所造下的善惡業,來生便因此善惡業而結生出新的『名』與『色』。所以人因無明造下的善惡業,會感得下一期的生死,是來生苦樂的依據,令自己無法解脫!」

 

依此說明業力的相續上,有情眾生因心的愛染而生死輪迴,因解脫貪愛就得清淨、超越世間。否則,業力是生死流轉的原因,不斷地造作善惡業行,將影響現在與未來的身心,生命就在因果的法則下從業受報,如同燈柱的燄火相續不絕。

 

5、什麼是「名」?什麼又是「色」?

 彌蘭王問:「您剛剛一直提到『名』與『色』,請問什麼是『名』?什麼又是『色』?」

 

 那先說:「您現在所看到的身體四大就是『色』,而心中的所想、所念、感受、情緒等等精神活動就是『名』。」

 

有情不外是五蘊的和合,名法是指五蘊中的「受、想、行、識」四蘊,屬有情的心理或精神的部分。色法是指「地水火風」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成的人我、山河大地等物質的部分。名色和合不分離,即是五蘊和合的假我,生時名色互相依存,死時五蘊崩壞而不住。(這是《雜阿含經》中對名色的說明。)

 

在輪迴過程中,舊有的名色之身不會新生,而是這一「名色之身」種下的善惡之業力,借助新的「名色之身」再生,猶如火借薪傳一樣。

 

6、沒有一個輪迴的主體,無我誰去輪迴?

《那先比丘經》並沒有完全按「十二因緣」的順序述論這個問題,而是隨問隨答。王疑:十二因緣的相續流轉不已,業力果報的不消逝,不就會有一個不斷輪迴受報的主體嗎?沒有一個真實的我,而卻有生死的輪迴,那麼是誰在輪迴呢?或者,生生死死當中是什麼在相續呢?是身?是心?彌蘭王對此問題不斷地加以探究。

 

在本經中,彌蘭王本來以為「前世與今生的名色是同一個」,一再地問那先,在生死中真的沒有輪迴主體嗎?如果沒有一個真實的我而卻有生死的輪迴,那麼是誰在輪迴呢?或者,生生死死當中是什麼在相續呢?是身?是心?彌蘭王對此問題不斷地加以探究,還狡辯說:「既然今生的名與身,在下一輩子不會再輪迴,那麼今生不是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嗎?」

 

那先就以六種精彩的譬喻來論述這個問題,說明雖然此生的名色,不會相續到下一生中,但是今生的名色所造作的善惡業力,卻會相續到下一生中。於此問題簡述如下:

 

1. 盜果喻:偷盜瓜果的人說:「果園主人種的是小樹苗,不是瓜果;所以,我偷果實不算是偷盜。」

2. 盜稻米喻:盜者狡辯:「你種下稻秧,我取稻穗,這是不一樣的東西,怎麼叫偷?」

3. 燒樓舍喻:為取暖而生小火的人,導致他人的房屋火燒,辯說:「我所點的只是一個小火而已,可不是那個大火。所以這場大火跟我沒關。」

4. 燒城喻:同上。

5. 聘婦喻:小時已受聘的女孩,長大後嫁給他人,前所聘者來求索時,嫁去的男方稱說:「你之前聘的是個小女孩,我現在所娶的可是個大人。」

6. 乳酪喻:買牛奶後暫寄主人家,不久牛奶變為乳酪,夥計要求主人還給他原先的牛奶。

 

以上偷盜者、强奪者,立場不正想諉過,違背了因果關係。那先為了讓其明白業力的道理,舉了這幾個譬喻,說明:「雖然此生的名色,不會相續到下一生中,但是今生的名色所造作的善惡業力,卻會相續到下一生。」

 

所以,盜果之人不能說原先的人不是種果實的人,即使在栽種時,樹木本無果實,但之所以有果實,是因為有「本」──有人先行種下了小樹。人生亦如是,雖然前身並不隨神識而轉生,但其所作的業力仍然存在,會在後世之身中繼續發揮其作用。

 

國王就這個問題問那先,請他回答這個問題:「小時候的我到長大成人後的我,是同一個人嗎?」那先反問彌蘭王:「初生時的你,吃奶時的你,到長大成人的你,是同一個身體嗎?」國王回答說:「不是同一個身體。」那先接著說:「如果不是同一個身體,那是另外有一個人幫你寫字,或代替你受罰嗎?」

 

可見,從小時到長大是同一個身體的相續變化,為同一個生命體所長養,不只是身體,人的精神的展轉相續,也都是在剎那剎那當中而生滅、而相續。就像從夜晚點燈到天明,雖然前一剎那的燈火,不同於後一剎那的燈火,卻是由相同的一個燈柱所發出來的火光。六喻中,那個為取暖而生小火的人,導致他人的房屋火燒,就不能狡辯自己沒有過錯:「我所點的只是一個小火而已,可不是那個大火。」

 

因此人所造作的善惡業力,如影隨身,生命結束之時,死亡的只是身體,業行是不會消失的,就像在夜晚點燈火寫字,燈火消滅時,所寫下來的字是存在不失的,如同今生所作的業行,將會於來世現行受報──此為那先尊者於「業果觀與輪迴主體」的又一譬喻。

 

只為佛說「無我」,反對有一個常住不變易的「我」,但又有善惡業報的輪迴說,自然不免隱藏著有一個一直在相續,且具有同一性的主體在接受果報的問題,是故在佛教的內部「阿毘達磨」中才提出了各種探究此問題的思想。佛陀說明「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指出沒有一個不變的輪迴主體在生死之中受報,只有隨業報而生的五陰和合之假我;並一再地以緣起說,來否定有一個真實的「我」。

 

總之,《那先比丘經》含納了許多面向的佛法要義,其知識、觀點涉及了多方面的哲學問題,含蘊許多啟示,也將原始佛教的「緣起」思想,導向後來的大乘「空有宗」的「緣起」思想,開啟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