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四章 請問善大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四章 請問善大
/白雲老禪師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

道合者大。

 

這主題是說,什麼是善?什麼是最大?前面談到業,這裡談善,跟談善業是不一樣的,不要把它連在一起。談善肯定就是說好的東西、好的事、好的問題,一切都是以好來說。這種好的標準是什麼呢?這種好的,以什麼作標準或做為指標呢?

如果「公認為好」,這個公認並不是以現在的民主法則──少數服從多數的那一種好來說。這是對人而言,因為佛法有分別法,也有普及法;所謂分別法,是對某些人;所謂普及法,是對所有的人。這裡所謂的「好」,可以說在某些人是好,可能對其他人就不一定是好。

 

譬如做煙酒生意,一般說應是不好,可是在人的社會裡還是很普及;那煙酒是善還是不善呢?如果以酒來講,酒在戒律裡是遮戒,什麼叫做遮戒呢?就是依於五戒前面的四戒而言,會因為酒,而把應該守的四個戒律遮掩住了,這叫做「遮戒」。為什麼呢?因為喝了酒之後,會使智慧迷失掉,什麼事都會做出來。

 

交通事故的車禍,大部分都因喝酒過量而出車禍的。那麼是不是酒真的完全一點都不好呢?在戒律裡也有這種說法,譬如拿來調藥,就是配合藥一起,把它當成藥物來治病,還是被許可的,這就表示它並不是不好。

 

大家如果去過泰國,就看泰國的出家人嚼煙草,為什麼要嚼煙草?因為嚼煙草,吃煙草裡的汁有解毒的作用。因為泰國的地區潮濕、燠熱,不管是蚊蟲,還是傳播細菌的媒體,很容易傷害人,因為有這些病菌,所以他們都必須要嚼煙草。

當然,什麼人都可以嚼煙草,但可能會造成病害,所以要看所處的環境的需要。像泰國這種又濕又熱的環境,當然可以把它當藥。所以難以定論說一定是好還是不好,必須要想到,對某些人,不是多或少的問題,而是對那些需要的人,對他可能是好;可是對那些不需要的人,就是不好。

 

如果這樣東西某些人不需要,可是另外的人需要呢?像吃辣椒,辣椒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尤其是湖南、江西、四川,這些地方吃辣椒,吃得那麼厲害;因為它就等於泰國的環境要嚼煙草是一樣的道理。在這幾個省份,尤其是夏天,吃辣椒吃得最厲害。因為夏天,那裡是濕熱的環境,各種黴菌最多的時刻;他們吃辣椒,並不是為了口味,是為了從飲食中把它當成藥來使用。

 

談到人的名位,是不是現在的名位很低,慢慢要升高,就是貪名了呢?甚至想做總統,是不是就是貪名了呢?這只是表相,沒有什麼好不好。真正確定它好不好,是得到這名位之後,由所作所為來確定好不好。就像天底下的母親都是好的,可是也有例外,有母親把親生女兒賣掉,甚至把親生兒子打死的。所以一定要瞭解,我剛剛說佛法有個別的、有普及的,有其差別,不能一概而論。

 

又如講利或錢財,錢財究竟好不好呢?沒有錢財,衣食住行都沒有辦法;可是有了錢財,若不是做為正常的維護色身來使用,所完成的就是貪欲,錢財也不好;所以說錢能救人命,可是錢也能傷人命,問題就是在使用的價值上。所以不是名位好不好、錢財好不好的問題,不是用這種來分別。是要看他的作為之後,也就是造作行為完成後的結果是怎樣,才來確定它是好,還是不好。

 

以學佛的人來講,對在家的,希望他學佛,想盡辦法讓他學佛,好不好呢?這並不是好不好,問題是在哪裡?得到的結果怎樣?結果不是他信佛或不信佛;而是你想盡辦法,如果對方愈來愈討厭的話,就不好了。常常希望別人學佛,想盡辦法、不厭其煩,叫人家沒有辦法,只好勉強來應付你:「好,我來學佛」,或「我來皈依」。這都是不好,因為學佛是自己的事,不是別人的事。

 

即使你學佛了,你不去修行辦道,不能依教如法,同樣也是不好。看多少學佛的人修行辦道,如果在修行辦道的過程中,感覺不好受,這樣學佛好不好?「學佛是好,可是我不好受!」就是我剛剛說的:學佛是個人的事,得到利益也是自己的,這不能勉強。

 

又如在佛門裡出家的,有的人實在不願意過這種生活,承受不了,要還俗。有人遇著這種事情,想盡辦法去安慰他、勸他、挽救他,其實都是錯的。為什麼?他要還俗,跟你有什麼關係?他出家也是自己的事,學佛也是他自己的事。所以門下也有極少數的人,都說師父是最不慈悲了,人家要還俗,只要安慰他幾句,他就不會還俗了,你就不去安慰他。我今天安慰他,他今天不還俗了;我明天不安慰他,怎麼辦?我天天都為了他一個人,來安慰他好了。這種觀念都是錯誤的!

 

其次談「大」,什麼最大?有一句笑話──「我最大!」講這個我最大,並沒有錯。因為你有一個我,人人都有一個我,人人都以為自己那個我最大。談大談小,一個軍隊出去作戰,那個做將軍的應該最大,對不對?可是真正去拼命的是那些士兵。他們最大嗎?可是以軍隊的職位來講,將軍是大,那些士兵就變成小。

 

我剛剛說過,這不是名位上的問題,而是他的作為上的問題。一個部隊出去作戰,在那裡拼命的人,那些人才最大。而將軍是根據作戰計劃,下一個口令,叫人家拼死拼活。我最近寫了一本書,叫做《生之偈》,裡面有一百六十幾首。書裡面我就提到,將軍下一個口令,士兵就去拼命。當然這裡面,也就是談到道理的問題。

 

所謂的大小,不是以形狀或是表面,以什麼身分、地位來評論。譬如講房子最大,一棟公寓可以住五十、六十戶人家,這個房子最大嗎?假使是五十戶人家的一棟大房子,把它分開也變小了;所以不能在相上面去說什麼是大。真正所謂的大,要以得到的利益為大,可是這種利益,不是貪欲的利益,貪欲的利益,是以自我為中心,不能稱大,要以什麼為大?

 

譬如:他做人,處處都替別人想,他就很偉大。可是話又說回來,也有很多人,做人處處都替別人想,自己全家受罪,那你說大不大?一點都不偉大。為什麼?你個人很會做人,可是你身邊跟你有債務關係的這些人,你都不管,你偉大在哪裡?有首兒歌說「爸爸媽媽最偉大」,是因為爸爸媽媽對他好,所以最偉大,如果哪一天對他不好,就不偉大了。

 

可見這裡面,既不是感性的,也不是理性的情感作用,而是講它的饒益性。如果不能把握它的饒益性,就沒有辦法去確定;「善」是如此,「大」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