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與問題分析(續一)

    一般而言,人起情志是正常反應,若有較激烈的情緒反應,通常是當時的狀態在意料之外,也就是現有狀態與預期狀態之間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在緩下心來後,就要靜下來分析、探究現況的起源,為何會有意外的狀況發生。

  • 文:詹天賜出處:思惟園地期數:392期2023年10月

情志與問題分析(續一)
/詹天賜

 

  在面對人事物時,人若起了較激烈情緒反應,這時如能及時煞車,為自己爭取到反思的時間,就可以對這件事情作較深入的分析、探討,對問題得到進一步的認識,在期望狀態、現有狀態、消除差距的對策與方法上,能更進一步掌握,久而久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增強。因此,情志的變動是探討自身問題的契機,掌握此契機,深入的探討,對自己是十分有助益的。若能對問題作進一步的探原,就可能察覺到有更深層的內涵可供深究,正如老禪師所言:“止於一念:研究、分析、認識。觀照菩提:察覺、返照。這是一門由外而內,由粗而細的工夫;原則上,即在想行之間,於間隔的空間裡,運作、開發、突破的修養,也就是掌控的方法。”在家人雜事較多,把一念改為一個問題,在粗相下點工夫,再逐步向內探究,或可作為一條分析人生問題較為簡便的方法。

 

由情志探究問題

 

  一般而言,人起情志是正常反應,若有較激烈的情緒反應,通常是當時的狀態在意料之外,也就是現有狀態與預期狀態之間存在著較大差異,因此在緩下心來後,就要靜下來分析、探究現況的起源,為何會有意外的狀況發生。意外可簡單分為內外因素,外來的因素,若為不可控的環境因素,則可加強對環境的理解;若為內因,則要向內探究其成因。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溫水煮青蛙”,提示了現況的發生有可能是蘊藏、累積的結果。例如我五十嵗左右時,身體狀況出了較大的問題,血壓曾多次高到不敢量,有兩三次全身乏力,身體極不舒服,瞬間覺得生機渺茫。當時有關健康的知識與經驗十分匱乏,因此不免有擔心害怕的心理,事後也看了醫生,曾在診所做了心電圖,也沒什麼問題。也看過一位曾治好先母腎結石的中醫,經脈診後,也認為我心臟沒什麼問題。直到遇到一位現為道長的中醫師,才直指我心臟的問題,吃了三個月的中藥後,停了降壓藥,又持續吃了幾個月的中藥,總算把心臟有時不舒服、血壓高的現象緩和下來。後來學了經絡保健與中醫養生,心臟不舒服的感覺就更少了。

 

  探究身體的突然不適,原因十分複雜,但與生活方式、先天、環境、醫療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關注健康的人也都知道生活方式是決定健康的最關鍵因素。但不良的生活方式,並不會立刻影響到健康,曾經在網路健康影片中聽到一位研發癌症藥物的專家指出,吸煙導致肺癌大致需要二十年的時間,由於時間的遞延,加上兩者不是必然的,而是概然的關係,這會使得吸煙者容易有僥倖的心理,直到疾病纏身,才後悔莫及。我曾遇到一位八十餘歲的山友,每週仍會爬小山二、三次,遇到時會聊上幾句,他說他過去有吸煙的習慣,近年來由於呼吸不順,容易喘,已戒煙,最近沒看到這位老大哥了,也不知道他狀況如何。

 

  五十歲左右身體狀況不好,曾對自己的身心狀態極為失望,常因心臟不適而擔心害怕,四處看病求醫,幸運的是,我遇到了一位貴人醫師,他大致治好了我的心臟問題,如今養生保健的知識增加,可以回顧探究病因。這位中醫師後來提到,我的主要問題不在心臟,而在腎臟,他治的主要在腎臟方面。於是我回想到我過去有一個不良的飲食習慣,那就是喜歡甜食,而多吃甜食容易傷到腎臟。<<黃帝內經>>指出:“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甘入脾,若甜食吃太多,則傷心、傷腎。依五行相克關係,脾是土,腎是水,土克水,甘入脾,甘味過量,也會傷到腎,所謂“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這都是甜食過量傷腎的現象。我曾到網路查多吃甜食的問題,查到容易引發的健康問題就包含骨質疏鬆,這正是甜食過量傷腎的現象。

 

  若再深究自己過去為何會嗜好甜食,原來吃甜食也會形同上癮。甜食是否會上癮,在研究上尚存在爭議 (註一),但甜食確實讓人難以抗拒。有報導摘錄一位醫師的著作指出 (註二):“大腦中許多神經傳導物質,都和我們的情緒息息相關,其中多巴胺(dopamine)接受器,就和愉悅、快樂等情緒有關,只要是讓你感到快樂的事,都會刺激腦內多巴胺的分泌。而「糖」這物質,除了讓舌頭味蕾跳動外,也會激活腦內的多巴胺受體 … 問題是,甜食也會刺激腦內鴉片受體 … 這時就會逐漸產生對「糖」的依賴,再加上一般甜食熱量高,一不小心就會對甜食上癮,造成肥胖以及糖尿病後遺症。”甜食雖不像煙、酒容易上癮,但會形成所謂的“食物依賴”,而過量的進食。 (未完待續)

 

 

註一:請參閱 https://case.ntu.edu.tw/blog/?p=35090

註二:請參閱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18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