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研討 大乘正宗分第三

    也有很多居士問我:「師父!我要不要去拜佛指舍利?」我說:「這是自己的事!」他說:「你告訴我要不要去?」我說:「要看你是什麼樣的起心動念?」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3期2023年11月

金剛經研討 大乘正宗分第三
/白雲老禪師

 

接上期: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話,雖然是修行覺悟的人,跟真正修行覺悟的人還是不同的,因為只在表相打轉,就好像看到佛就磕頭、就拜,磕頭幹什麼?拜幹什麼?一定有它的內涵。

 

 

妙行無住分第四

在這裡順便提一下,《金剛經》原來沒有分成三十二分,是一位宰相張无盡分出來的;還有,梵文經典集結以後,用貝葉寫出來時,不是用這種文字方式;而是像經文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樣四句、四句組合成一個法要。所以有一些經典會提到,如《法華經》後面說得最清楚──某一些菩薩曾經受持、讀誦、書寫、為人解說幾萬頌,甚至於幾十萬頌的,就是說一部經以四句為一個法要,四句就是為一頌,而《金剛經》的文字是用中文的方式來表現。現在來看內容,從這上面就可以看出來: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這裡的重點,於這一小段談法義,可以專門談布施的問題,如果談整個這一分的,就不是只談布施了。所以他分得很好,叫做「妙行」,就是依於行為──這個行為當然包括有布施的行為、精進的行為、忍辱的行為。所以這裡談妙行,不是單一的布施行為,這一段是談布施佛法!

 

經典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所以開始聽我介紹經典,好像常常都在重複,其實不是一直重複,而是每一部經典裡面,幾乎都談到一些相同的道理方法。首先來看布施究竟怎麼說?「布」是普遍性,沒有分別;「施」不是施捨,「施」是付出,也有給與。其實給與還不夠謙虛,應該是付出,為什麼?給與一定是他沒有,我給他!總有一個我意識在裡面,無住就是不住於相的意思,給與就已經執著於相了──你有、他沒有,就有分別了,施就是付出,這種付出是與人共享,與人分享。

 

所以釋迦牟尼佛強調平等心,可是很多人,把這個行為當成:「有錢,應該做好事!」再不然就有點佛教的味道:「要做功德!」強調布施就是功德!功德是什麼?功是力量,德是修養!通常說做功德,要做功德先要有修養,要有錢、要有智慧,先要有這些修養,怎樣使它發揮為力量!要發揮為力量,先要有付出的行為,沒有付出的行為,怎麼使它發揮成為一種力量?所以做功德必須要考量,本身有沒有具備這種修養?

 

談「布施」除了物質方面,本身有沒有具備這種條件?談到修養條件的問題,很多會勉強人家的方式去付出──就是現在最流行的一句話:「布施愈多,功德愈大!」這是一種勉強的方式!其實付出要量力而為!付出完了自己都沒有飯吃,那不叫付出。所以談功德、談付出、談修養,先要考量這人的本身條件,以及具足的資格都要考慮到!

 

如前些時候佛指舍利來到台灣,很多人以自己的想法問我:「老師父!怎麼不帶弟子去禮拜?」我說:「我禮拜佛指的時候,佛指還沒有到台灣,剛從法門寺的地宮裡面拿出來!」也有很多居士問我:「師父!我要不要去拜佛指舍利?」我說:「這是自己的事!」他說:「你告訴我要不要去?」我說:「要看你是什麼樣的起心動念?」如果是禮敬佛陀的智慧,圓滿的覺悟成就,以及他為眾生付出的精神,我贊成你去。

 

首先「資生施」就是資養生命,事實上就是色身的問題。色身要維護,必須要物質條件才能維護。可是一個人的色身,僅僅維護得好,不行,只是一個行屍走肉!所以必須還要有法,「法」就是養法身。法究竟說什麼?法最簡單的解釋,凡是以事說出它的道理,或依什麼道理去說明這個事物,叫做「法」。很多人說佛法裡的叫做佛法,世間的叫做世間法?如果我說:「釋迦牟尼佛說的法也是世間法!」不曉得在座聽了以後怎麼想?要怎樣才是佛法?他的道理方法學會了,吸收了、消化了成為修養,最後產生力量,能幫助人們真正離苦得樂,才叫做佛法!否則我常說:「一部大藏經,只不過是一大堆的印刷品!」

 

以釋迦牟尼佛本身來講,他成就的是佛法。還在學雖有機會可以成就佛,並不是肯定的佛法;也就是說這一種修養,要能夠成為一種力量。所以世間的法,如果依業的現象來看,難道除了業的現象,世間就沒有道了嗎?如果世間沒有道,為什麼還有各家各派、各式各樣的宗教?世間還是有道──儒家有儒家的道,道教有道教的道,基督教、天主教,都有他們的道。除了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離苦得樂,顯現這種力量稱為佛法;其他的可不可以說也是佛法,或是相同於佛法?一般學佛的人會說:「絕不是佛法!」可是如果學佛久一點,一定會贊成有相同於佛法的,可是它不是肯定的佛法!

 

問題出在哪裡?就出在相對跟絕對的差別;因為只有佛法可以突破相對,顯現絕對!如果以圓滿來講,只有佛法才是一個圓滿的法,任何的法,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失。可能大家會聯想,憑什麼講這個話!是不是你自己講的?如果你認識不一定是佛法,也有成就的結果,如依於佛法十二因緣而修養的,還有不是依於佛陀說的道理方法也可以成就,叫做緣覺乘,或者叫辟支佛,或叫旁佛,或叫做相似佛。所以談佛法,千萬不要動不動就否定世間一切的法都沒有道,好像只有業!

 

「資生」養色身是以物質而言,法呢?就是養法身。所以,一個是物質層面,一個是精神層面。一個人要想活得好好的,健健康康、歡歡喜喜,資生不夠,也就是物質不夠,還要有精神!在這上面,可以發現一個問題,世間的人,只是精神裡面的架構內容有所差別。佛法裡面,法的精神內容架構,是以零缺點來說的,這是先要瞭解「施」,就是財施、法施,財施就是以物質維護生命。布施常有人講三種,其實只有兩種布施!如果說:「無畏施怎麼不是布施?」請你告訴我怎麼個施法?布施肯定只有兩種,無畏施是一種精神表現,為什麼?於資生的施也好,或講財施也好,於法施也好,有畏懼、有擔心、懷疑都叫做有所畏,不是無所畏!這裡談的就是一種精神產生的作用,要以無所畏懼的精神去行布施,這說明了一個無住的問題!如果還有所畏懼,不是無住,而是有住;也可以說以相而言,是有相而不是無相!無相布施就是談這個問題。所以這一品標出的題目就是「妙行無住」,這種行為「妙」,以台灣話怎麼講呢?「上好!」──就是最好的。

 

對佛法裡提出來的一些名相,有時把它混為一談,甚至都是這麼講「布施有幾種?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沒有錯!有三個這麼的名相,真正付出的行為是兩種,沒有第三種!用這種話比較容易把握,行布施如果能力夠,是持續的、恆久的、不變的叫做無畏。到寺院裡假使有兩個人添油香,看他在添就問「你添多少?」 「我添一百塊!」本來只打算添五十塊,「他添一百塊,我拿五十塊不好意思。」可能拿兩百塊出來。不管是用什麼方式,都是有所住、有所畏,為什麼?真正的布施,以無所畏懼的精神去做,不管別人怎麼做,我的能力有多少就怎麼做。如果一定要強調「布施愈多功德愈大!」沒有錢怎麼辦?以這種方式,都是有所住、有所畏,也就是執著於相了。

 

由此可以看出來,為什麼要用「無所住心」,因為生起的心念,已經有執著、有分別了,這種執著分別對別人、對自己都算在一起,不是算某一方面,為什麼要強調這個?如有的人說:「我這個錢給他!」別人說:「你錢給他,他一會兒會拿去賭錢、或者吸毒。」這個布施的人說:「反正是在布施,管他幹什麼!」也還是有所住、有所畏,為什麼?你害了他。本來布施是一份功德反而造成傷害!就可以發現一個問題,佛法告訴你的一些行為,肯定是利益的、饒益性的,如果有傷害,就不是真正的一種慈悲心,慈悲心是要拔其苦給與樂,然而表面看到拔其苦,最後給與的還是苦!

 

所以聽了一些道理,就會問究竟要怎麼做?以下的道理告訴你:「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如果執著於相、執著於功德,都是有所住。從經典上看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最後,這個話就變成好像「空空」的了。佛法是說,怎樣從很多的缺點把缺點減少,減少到什麼程度?減少到沒有缺點了,就圓滿了!學佛絕不是一開始說要這樣做,一下就要達到什麼,不是如此!為什麼六波羅蜜有精進波羅蜜?精進波羅蜜就是怕放逸、懈怠,希望繼續不斷的往前去做,把原來的缺點愈來愈少,少到最後沒有缺點!所以說佛法講究的是一個整體的圓,就是零缺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