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4期2023年12月
施我一開始講過:「對自己、對別人。」對別人一定是付出,對自己一定要放捨,如果能把握付出跟放捨,就是有一個我跟他的關係,所以應該用這種方式「不住於相。」
金剛經研討 妙行無住分第四
/白雲老禪師
這裡談「不住於色布施」,後面講聲、香、味、觸、法,為什麼這裡布施不是談資生、法施?不要忘了!我講過如果是談功德那是付出,這裡談的是自己的修養!可能會有問題?眼睛能看得見有色,耳朵能聽得到有聲,舌頭同樣會辨別甜的好吃、苦的不好吃,還是有這些怎麼能不住?「住」用白話稍許詮釋,就是「存在」的意思;執著於有錢、有一個什麼東西,就是一個「住」,有所住。因為人有眼耳鼻舌身意,而眼耳鼻舌身是接觸色聲香味觸,五根接觸五塵,會引發意識而產生法,法是什麼?剛剛講了:「世間的法!」
所以不要動不動就是講佛法。因為眼睛看到、耳朵聽到,就會產生好看、好聽,鼻子聞到呢?好香、好臭,就會有這些差別!到餐廳裡吃東西,餐廳的老闆要抓住顧客的胃,就是在乎色、香、味,色香味就是從經典裡來的。人因為有欲望,是因為業而使人產生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可能就會造成貪,所以講貪欲。可是不要以為有貪欲,我就是個罪人就該怎麼樣?不要用這種方式去看,人人都有!除非沒有業了,還有業都會貪。業已經慢慢減輕了,如果執著於道還是貪,不要以為修道就沒有欲,佛法也強調「道」到最後也要清淨!
如果認為業不好執著於道,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學佛的人,可是表示境界還是有限。因為沒有道就作不了主,還是依賴於道;業呢?又擔心、害怕!剛開始必須建立起知見,建立什麼知見?人有欲望是因為業而顯現的一種習氣,這種習氣怎麼辦?當然要想辦法;頭一個要認識是苦的還是樂的,而且苦樂是以人的立場來看苦樂,不能說娑婆世界只有苦,沒有樂!所以經典上講人的業報是因為有苦有樂。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說人都是一些業,業都是苦的、將來都受惡報!為什麼佛法強調要修善,還談十善業道,為什麼要談這些?學佛剛開始要怎樣去惡向善,去惡不是說不要它就可以了,還是必須慢慢減少惡,培養善,善愈多力量愈大,當然惡的力量就會被壓下去;也就是說,如果經常有一份善心,就不會有惡的行為。
談色聲香味觸,是依於人的五個根本,接觸到外面的五個塵境,就是於塵境要不住!也就是剛提到,不要老是眼睛看要看好的、耳朵聽要聽好的,盡在自己的意識上存在這種心念,這就是有住;不住就是教人不要這樣!所以後面就談到:「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布施是一種行為,要付出,如果對自己而言,施也有捨的意思,對不對?講放捨,人有執著要放掉!放捨的解釋是不要去計較,不要執著,就是一種放捨。以凡夫眾生而言,幾乎每一天都依於五根接觸五塵,產生自我的意識而完成的法。所以講「不住」──應該不以執著去行布施,這是對自己的一種修養。這個修養跟前面那個有什麼關係?如果以物質層面來講,不要貪於物欲,這是施的一種現象,或者一種修養;於法不要自我意識,也要放捨,如果以自我意識貪於物欲、貪於自我意識,就是有所住,所以於此先談布施,它裡面的關係在哪裡?布施我一開始講過:「對自己、對別人。」對別人一定是付出,對自己一定要放捨,如果能把握付出跟放捨,就是有一個我跟他的關係,所以應該用這種方式「不住於相。」後面又問:
何以故?
為什麼這樣呢?
如果不住於相、不去計較執著,布施的結果就是福德。這個福德不是「我這麼做了就得到福報!」不是!談福德是什麼?還是以修養來講。為什麼?如果能不住於相去行為,這種修養會顯現什麼現象?快樂、輕安、安穩,那叫做「福」。所以有一句話這麼講:「人在福中不知福!」為什麼?本來處在那個環境已經擁有這一些,我們反而不在意!
譬如家庭一切向錢看,以賺錢為目的,最後這個家庭一定不幸福!這聽起來好像消極,我的意思不是在這裡,是教人不住於相,賺錢幹什麼?錢要使它成為一種力量,而且這力量的後果,都是饒益性的,如果不能把握這個要訣,就變成布袋戲裡說:「財也空空、色也空空!」那個叫做「悾悾!」(台語)悾悾是什麼:「瘋子!」所以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要把握的要領在哪裡?不是不要賺錢!如果意念、行為中間,一天到晚都只是在那裡賺錢,賺了錢幹什麼?當然為了這個家,沒有錯!不管男的賺錢、女的賺錢,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
如果整天都看不見爸爸,或媽媽,這個家像家嗎?除了上班看不見,人家不會說你不對,下班了以後呢?究竟這個家怎樣才成為一個家?就有理由了:「應酬! 不得已!」不應酬就沒有人際關係,不能升官發財!結果在外面還另有一個家。
雖然有行為可是沒有福德,這就是有所住,執著於相;真正不住於相而表現行為,為什麼福德不可思議?如果這麼說,這一種福德不是可以想像的,這一句話就很容易瞭解;母親節,孩子們送一朵康乃馨、送個卡片,或送個什麼禮物,甚至於還帶她去看一場電影,這沒有什麼,年年都如此,不稀奇!可是話又說回來,當兒女獻上這份禮物,在那個剎那,真的這種福德不可思量!在這裡又講到悟了,悟就是在這麼一剎那,抓住了什麼!那「什麼」就是不可思議的一個力量。
所以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不能解釋為假使菩薩不住於相,拼命的去布施,這個福德不可思量!就變成現在的話:「布施愈多功德愈大!」這不叫佛法!對有錢的人來講,原來都是要錢;對沒有錢的人來講,沒有錢就不能學佛。所以不住或無住,的確存在這種現象,幾乎就像如影隨形。而人這種有住、有相、執著、計較、分別幾乎時時刻刻,即使沒有行為表現,在腦袋瓜子都會這樣想。為什麼這裡不談財施、法施,而要談色聲香味觸?因為學佛是從一個「有」的現象環境,慢慢去調理自己,最後到達「無」的境界。
現在把「有、無」兩個字再做解釋:「有」大家都很容易理解,「無」我一直強調不是「沒有」!如果說「有」是一種欲望的追求,「無」呢?是一種欲望的追求前提之下,怎樣去清淨欲望!行為看起來相同,它的意念不相同;也就是「無」是突破「有」的一種現象,可是還包含了一個「不一定」,有時候做得到、有時候做不到,做不到的就是一種不一定的現象,也是一種「無」的現象,為什麼?知道做不到就已經「有」,這種「有」原來是做得到,肯定的有;做不到就有不同於──至少不是一種貪欲的心去執著、去計較、去追求,佛法要把握這要領,要領就在關鍵性的問題。尤其我非常不贊成這種說法:「出家!這個人看破世情遁入空門了!」他空了什麼?肚子餓了還是要吃飯,天氣熱還是喜歡吹冷氣!
大家知道千佛山的道場差不多都是這個樣,凡是出家、在家共用的地方都有冷氣,出家人住的地方沒有冷氣。這是不是虐待出家人?說一句話睡的地方冷氣吹得涼涼的,假使涼一點,再蓋一條被子照吹,最後愈睡就愈喜歡睡,就變成五欲裡面的睡魔了。可是大家共用的地方,是在介紹道理或共修,如果這房子裡悶熱,大家坐在這裡,能夠安安靜靜、心平氣和聽我講道理嗎?可以發現佛法在哪裡!做這事目的何在?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如果不能把握,可以說只是依文解字,人家講佛法一些什麼,就知道了一些什麼,真正在現實生活中一點都用不上,那不叫做學佛。
「菩薩」是什麼意思?修行覺悟的人就叫菩薩,只是唯一不同有兩種現象,一個是正在修行覺悟的人,就像我們;還有一個,修行覺悟已經成就的人。所以菩薩有因位菩薩、有果位菩薩,為什麼這麼說?我們是正在修行的,所以是屬於因位,已經成就了的是果位,像文殊菩薩、觀音菩薩這一些。這一段大概作了一個簡單的介紹,大家要把握它的重點,重點是在個人修行怎麼去著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