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庸看健康之道

    小人可以看成是世俗的人,多賺點錢,以提高生活品質,這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一生為了五欲奔忙,到晚年面對老病死時,會有無力、無奈之感。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95期2024年1、2月合刊

讀中庸看健康之道
/詹天賜

 

81讀中庸看健康之道

 在網路上搜尋有關養生方面的資料,收集到一些養生學派的文章,由於管理領域也談論到學派,如程序學派、行為學派、計量學派、系統學派、經驗學派等,因此我有興趣去看這些文章。在所收集的文獻中,我選取了一篇名為“中醫養生的九大流派”的文章作為主要的參考 (註一),並據此來整合這些有關養生學派的內容。這篇文章將養生學派分為九個學派,包含順應學派、養性學派、動形學派、靜神學派、溫補學派、培元學派、調氣學派、藥餌學派及食養學派等,我大略將這些學派分為三類,一為以養身為主的,含食養學派、藥餌學派、溫補學派及順應學派;二為以養氣為主的,包含調氣學派、動形學派、培元學派;三為以養心為主的,包含養性學派及靜神學派。學派的分類,固然有其學術上的意義,但對我而言,只是想吸收一些養生的知識經驗,因此,我大略瀏覽過文章內容後,就根據自己的時間與興趣,進一步探究與學派相關的內涵。就我的理解,養性學派係以儒家思想為主,而靜神學派則以道家思想為主,而<<中庸>>是儒家的一個重要典籍,因此我嘗試由中庸的內容來理解養心之道,因此就有了這篇心得。

 

  再次讀《中庸》,覺得它有許多適合用來理解健康之道的內容。例如第七章中提到:

 

  子曰:人皆曰予知,

  驅而納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

  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良好的生活方式與心態,是健康的基石,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包含合理的飲食、適量的運動、不吸煙、不酗酒、少生氣,保持良好的心態等,這些都是“予知”的範圍,但是一般人還是會陷入種種健康陷阱之中。例如“管住嘴、邁開腿”,是健康守則,但美食當前,“吃了再說”的心理,會將健康飲食暫擺一邊。當體重超標,警覺應控制體重時,又想快速減肥,因此,對“管住嘴、邁開腿”而言,一般人常不能“期月守也”。例如當我們和家人、朋友、同學聚會時,美食當前,會盡情享用,尤其是過年期間,體重容易增加,形成健康負擔,這些都是健康的“陷阱”。我過去喜歡吃甜食,也是健康陷阱,造成了不少的健康問題,後來逐步減少甜食的種類及數量,到如今淺嘗輒止,體悟到能捨還真不容易。“管住嘴、邁開腿”,這個簡單易行的方法,要實施起來,則要有較大的決心與毅力才行,其養生效果還是十分顯著的。最近爬小山時,遇到一位約五十歲的山友,他提到四年前健康檢查時,赤字不少,醫生建議他要多注意飲食、多運動。他在健康亮起紅燈後,決心運動,於是常爬小山,體重由八十公斤左右降到了七十三,再改掉吃宵夜的習慣,體重又降到六十七左右,他的身高約一百七十幾公分,體重算是降到標準區間了。

 

  五欲樂,是一般欲界眾生追求的目標,正如 <<禮記>> 的另一篇 <禮運> 篇所提到的:“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欲界眾生有大的好惡,喜好美食美色,厭惡貧苦死亡,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是“小人下達”的寫照。小人可以看成是世俗的人,多賺點錢,以提高生活品質,這本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一生為了五欲奔忙,到晚年面對老病死時,會有無力、無奈之感。尤其是面對健康問題,許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已導致一些慢性病纏身,這時才來調整生活方式,雖能改善健康,但對慢性疾病而言,要想治癒可能為時已晚,只能控制。工業化社會使得家庭的形態轉為以小家庭為主,年輕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生活、工作壓力都大,長時工作,經常外食,很難維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尤其是良好的心態。因此,要如何紓解壓力,已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過去曾與一位同事拜訪一位著名半導體企業的高階主管,他主要提到的就是如何紓解員工壓力的問題。紓解壓力,在企業實務上,有許多的探討,紓壓方法也有許多,這在網路上可以輕易的查到。但是要真正紓解壓力,一個較為根本的方法,就是“君子上達”,以修身養性的方法,來提高知見與修養,可以消化壓力來源,以常保良好的心態。

 

註一:請參考 http://zyywh.hebcm.edu.cn/col/1575331384287/2019/12/03/157533858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