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九章 假真並觀(下)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九章 假真並觀(下)
/白雲老禪師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從這又可以發現:人同樣都是一個色身,都是四大、五蘊,六根、八識組合起來的,這是常性,人人都是如此。如果,色身要想轉變為法身,就需要修養,修養知識經驗轉化為智慧,有了知識經驗轉化為智慧,就有了法身的樣子,可是並不是完成了,要怎樣才是完成呢?以這種知識經驗,慢慢慢慢去調理原來的這個假我;假我為什麼要去調理?因為假我是因業而來,有無明、煩惱等種種的問題;要怎麼去調理?這種調理不是一下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慢慢去調理。

 

譬如:習氣,不管什麼樣的習氣,剛開始可能比較多,慢慢怎麼去減少,少到什麼程度?少到沒有了,這就是調理,也可以說就是修養。修行是以身口意作為下手處,誰的身口意?是每個人的那個我的身口意!所以修行不要老是挑剔別人的身口意,而忘了自己的「我」。

 

色身,人人都有相同的色身,是假我,人人都是如此;那個真我又是什麼呢?假我會造業,不管善的、惡的;真我是什麼?能夠調整造作行為而顯現出道,就是「真我」。可是這還是有我的狀況,必須要怎樣?突破有我而轉變為無我!真我、假我都在那個我的上面,怎麼樣去突破?要怎麼樣到無我?這就先要瞭解,「無」不是沒有,無是從有的一種突破現象。

 

譬如這「我」,會用言語罵人、也會用言語鼓勵人、會用言語傷害人、也能用言語幫助人,這都是所謂的真我或假我,都可以歸納在「我」上面,都是有「我」的現象;這會造成傷害的我,以及可以幫助別人的我,都還是造作的我;造作什麼?造作成業!不好的就是惡的,好的就是善的。如果在這個情形之下,怎樣使不好的轉變為好?好的使它更好呢?但即使惡的轉變為善,善的能更善,這種境界也只不過是「真我」的樣子,還不是「無我」的成就;因為知道善會幫助人,惡會傷害人,這還只是「有我」的分別選擇而已;必須從有我上,先從「假我」而顯現「真我」,這個我就已經有機會進入到「無我」的修養了,但不是已經有了無我的修養!「無我」究竟是什麼樣呢?

 

舉例來說:人家侮辱你、毀謗你,自己會不好受;人家稱讚你,就會非常歡喜,這都是有我!認為毀謗就是不好的,稱讚就是好的,這就是所謂的善行、惡行,這是假我,如何才是真我呢?就是那些會傷害的不做,去做好的;慢慢傷害的愈來愈少,好的愈來愈多,這樣就有了真我了。可是真我於道而言,並沒有達到目的,因為還是有我的現象;佛法在修養上的境界,是強調「出離」!

 

出離就是突破!要從假我突破而顯真我,也就是去惡向善。可是善多最後所得到的是福報,將來過得更好,如此而已!如果好到去天道的話,說不定在天道享受福報,懈怠放逸什麼都來了,就會成為一種障礙。要怎樣再突破真我,而顯現無我呢?有句話比較容易把握──隨緣隨境;就是我不會起分別、不會起變化,也就是不計較了,也不會執著了。那麼不會計較、不會執著,是不是惡的不在乎、善的也不在乎了呢?不是如此!它是從假我突破以後的作為。

 

「無」不是沒有,「無我」不是沒有我,還是有我的存在,而是怎樣能達到隨緣隨境,這我已不會起變化;當面對現實的問題,可以做到不起分別、不會起變化,這是講「真我」之後的修養。究竟怎麼比較容易把握從假我而到真我呢?因為這都是有我的範圍,只是真我的層次有提高而已。那麼要怎樣突破,而顯現到「無我」的境界?用白話說:假使原有的無明現在能明了,原有的煩惱能化解了,這是「真我」;「無我」是必須原有的無明不會生起、煩惱也不會發生了,當下所顯現的才叫做「無我」!如果還有無明煩惱的發生,還要去明了、去化解,最多只是真我而已,不是無我。

 

無我是連煩惱也不會起了,無明也不會發生了,究竟是什麼樣子?你說木頭、石頭不都是這個樣嗎?要曉得,木頭、石頭,它沒有「有我」之相,也就是無所謂假我、真我,也就是無所謂真的石頭、假的石頭,石頭就是石頭,不能用談人我的「有、無,真、假」去看;認為「無動於衷」,乃至用佛法上的名詞「如如不動」去看,這都是錯誤的解釋。再舉個例子:出家人跟世俗人並沒有差別,還是要衣、食、住、行,要過日子;可是出家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於世俗人,這在觀法上面,就有了「非常」的認識;不同於世俗人,可是還是人!所以出家人要能做到,衣食住行可以隨緣隨境,自我不會起分別,不會說衣服料子不好、衣服破了,或這食物太辣,不喜歡等等,還講究色香味種種的分別,這都是有我之相。

 

「無我」是什麼?就是無分別心了!到達無分別心了,才能說「無我」顯現,但並不是成就;要怎樣才是「無我」成就了?因為談無分別之心,一定是因為有分別之心,對你而言,你本身有了修養,不會發生這種分別心了,但還不是「成就的我」,為什麼?以四禪八定而言,即使到「真我」幾乎還在四禪的範圍之內,要進入到八定中的第五定,也就是空處定,進入到空處定,這時的我,無所謂有我無我了,可是進入到空處定,就這麼停下來的話,就會變成什麼?就是木頭、石頭了。

 

我剛剛說,還是從有分別之心到無分別之心,無分別之心,是來自有分別之心;這個中間,還有因果關係;所以先進入到空境了,這個時候,要有所深入的認識,所以進一步是什麼?那就是進入第六定──識處定,這種識處,就是深入的認識。

 

講觀法,幾乎是在八定中,要進入到第六定,這是它的修養的過程。這段文字的後面說:「如是知識,得道疾矣!」假使能這樣地去認識瞭解呢?要成就道業就快了。所以這段以四禪八定的修養,最多只是完成了四禪,進入到無色定的第二階段,還只是「識處」而已,後面離「遍一切處」以及「非想非非想處」的距離還差得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