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96期2024年03月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怵,則不得其正。 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讀中庸看健康之道(續一)
/詹天賜
82讀中庸看健康之道(續一)
養生最難的是養心,如何常保良好的心態,是一個重要而關鍵的健康問題。致中和,是一個使人常保良好心態的養心方法,《中庸》第一章提到: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根據理學家程頤的解釋,“中也者,言寂然不動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 … 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達道。”我們可以把中和理解成是人的一種修養,在面對色塵緣境時,內心能寂然不動,不起波瀾者,這種修養稱為中;有所感而動心時,能符合人情事故、禮節法度者,謂之和。人的修養能達到中和的境地,就符合天地化育萬物之道。正如《大學》第八章所言: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
身有所忿怵,則不得其正。
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
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修身之道在正其心,而正其心正是達到中的修養。面對色塵緣境,內心不動,不起情識作用,這也是一種無為的表現。但是人在面對色塵緣境時,心中難免會有所感,好惡在所難免,正如《大學》第七章所言: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
此之謂自謙 …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見人行善起好心,見人行惡起惡心,這是孔子所謂的“唯仁人,能好人,能惡人”的寫照。凡事不自欺,心安理得,應對得宜,這也是一種修養。因有好惡之心而起喜怒哀樂的情識反應,是人情之常,但是人也有包容的心,心寬體胖,故能達到正心誠意的中和狀態。也就是說,人因色塵緣境起情識作用時,若能以足夠的修養、包容的心應對,當可使情緒的反應適可而止,以回到不動心的狀態。
致中和是一種理想狀態,需要靠自己不斷的提升,才能達到的修養。正如《中庸》第二章提到: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君子時時處於“喜怒哀樂之未發”的狀態,而世俗人則無所忌憚,故心隨境轉。追求欲樂,是人之常情,但得失無常,境遇無常,患得患失,常起情識作用,容易引發各種煩惱。如何在生活中,讓自己的心常保中和的狀態,是需要修養的功夫。正如《中庸》第十四章提到: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
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君子安於目前的職位、地位或處境,做好本分的事,不做分外之想。非本分的事,本非自己能力或權責所及,旁觀即可,必要時再參與。每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知識經驗及習慣,例如與上司相處之道,盡本分即可,本分之外,建議為主,助力為主,不必堅持己見。究竟每人都有其工作壓力及考量,壓力來源不盡相同,各級主管由於位階不同,需要考量的層面不同,視野及格局也不同,故討論時,可適時建議,但不必在意是否被採納,權責不在己,自己不用擔心其風險,心安理得即可。正是“觀棋不語真君子”、“萬物靜觀皆自得”。遇順境,輝煌騰達時,能隨遇而安;遇逆境或厄運時,也能認命接受,這也是一種致中和的修養。遇順境而喜,遇逆境而憂,是人之常情,但能經過人生歷練,而能不斷的提昇修養的,正是求上達的君子之所為。
《中庸》第十四章又提到: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在上位不欺陵下屬,在下位不攀援,以誠待人。遇逆境時,反求諸己,而不歸咎他人,是“不管人家對不對,自己一定要對”的寫照;而正己無怨尤,不怨天、不尤人,是“念起無怨尤”的胸懷。這是一種上達的修養,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在人我的互動中,不斷的反思、探究,才能逐步的提昇。若平日裡蓄養足夠的德能,遇到機緣水到渠成,自然會有發揮的空間;而如果是勉強攀緣,凡事存徼倖心理,有時結果反而會得不償失。凡事隨緣,以平常心看待萬事萬物,居易俟命,修養德性,福報機緣自然會到。有了這樣的修養,自然可以常保平和的心情,使健康得到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