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庸看健康之道(續二)

    致中和,可使我們心態常處於寧靜平和的狀態,而人能致中和根源於先天的德性,透過修心養性,可以使人的心神清明,以常保健康。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97期2024年04月

讀中庸看健康之道(續二)
/詹天賜

 

  致中和,可以提升人的修養,使人能常保良好的健康心態。但是,人為何能達到中和的狀態呢?<<中庸>> 在第一章一開始即提到: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這是因為人具有上天賦予的德性,此德性是與生俱來的,而遵循這種先天德性修養的是中庸之道,依道修行並推己及人的就稱為教。這與 <<大學>> 第一章說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有異曲同工之妙。明德是上天賦予的本性,大學之道在於彰明先天光明的德性,而明明德於天下,正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表現。可見,不論是 <<大學>>,還是 <<中庸>>,一開始即開宗明義,把最根本的道理放在最前面,正如六祖在 <行由品> 告諸大眾的第一句話:“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有著相同的妙趣。明德、天命的德性,正是“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把最高深的知見,放在先天的稟賦、先天的德性上,正是 <<大學>> 與 <<中庸>> 的根本知見,依此知見修行,則是大學之道、中庸之道。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君子修心養性,要隨時警惕自己,在人所不睹、人所不聞的獨處狀態,也不能懈怠、放逸、昏沉、掉舉、散亂,以致偏離正道。

 

  正如 <<中庸>> 第十二章所言: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之焉;

  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

  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中庸之道博大精深,它有簡單的道理,也有極其深邃、聖人亦有所不知的玄理。以中醫為例,氣、陰陽、五行是基礎概念,看 <<黃帝內經>>,講的都是有關真氣、正氣、陰陽、五行的內容,有容易理解的,也有難以理解的部份。像下針的氣感,<<靈樞經>> 中所謂:“小針之要,易陳而難入,粗守形,上守神。”守形是針之技,守神則是針之道,針道有其隱微處,講不清楚,需要下針者的親身體悟。正如氣功,練氣有成者,覺得體內有氣,卻無法用言語講清楚,這是一種內在的體驗,但其微妙處,難知難解。

 

  <<中庸>> 談天人之學,在第二十一章也提到: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誠是天之道,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化育萬物,無為而治,是天之道,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規律。但自然規律究竟有多少,人永遠在分析、探究、認識中,也還是在摸索中,正如愛因斯坦指出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新的假設、理論的提出,需要想像力,這說明了我們所不知的自然規律還不知有多少。自然科學如此,生命科學亦然,常見的慢性病,其原因多半不詳,皆有待進一步探究。但有些隱微難知的道,聖人不思而得,能生而知之者,像六祖惠能,雖不識字,但其經典偈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亦留傳千古,可說是生而知之的典範。至於一般人,可學而知之,可困而知之,能擇善固執,以合天之道。

 

  <<孟子>> <離婁> 篇提到:“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可見中庸的誠,是有所本的。<<孟子>> <告子>篇也提到:“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人只要把握本有的仁心仁性,就是人之道,也是天之道,這也正是天人之學的一個旨趣。

 

  <<黃帝內經>> 指出心為君主之官,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神清明,可使五臟六腑安定,若不清明,則五臟六腑動盪不安,由此可見養心的重要性。身心健康,主要有賴於良好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健康良好的心態,而修身養性是一個保持良好心態的好方法。致中和,可使我們心態常處於寧靜平和的狀態,而人能致中和根源於先天的德性,透過修心養性,可以使人的心神清明,以常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