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修行與行修的認識

    「修行就是修正身口意行為,以戒作為皈依就能完成。談行修,除了必須要有戒之外,還要有定的修養。」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98期2024年05月

雲語書摘 修行與行修的認識
/潛

 

《禪的語絲》第三則:

  修行的詮釋:修是修養,行是行為;修養自己的「身、語、意」行為,就叫做修養。

  《以法為師》〈聞思修〉謂:

  修行就是修正身口意行為,以戒作為皈依就能完成。談行修,除了必須要有戒之外,還要有定的修養。

 

  所以,修行可以說是從陌生的,修養到熟悉的;行修則是以從已經熟悉的,也就是不好的改變為好的,好的還要更好,不只是提昇,還要增上。

 

  以智慧來說,從聞到思到修,仍是屬於智的部份,智就是知識經驗的累積,而慧是以智為基礎,把知識經驗顯現出力量來;也就是面對色塵緣境時,能用得上「智」,發揮出來的力量是饒益的,不是傷害的,就稱為慧,或叫做般若

  可知,修行是修正身口意行為;行修就是有了智的內容,怎麼去發揮「智」的力量,叫做行修。以十地菩薩來說,從初地入四地,可以說是行修的開始,完成了四地,才是行修的深入。因為一位行菩薩道的學佛者來說,從初地的歡喜地、二地的離垢地、三地的發光地、四地的燄慧地,是可以從戒上著手,如果加以修定的話,就可以進入到四地,但不是四地的完成。

 

  行修是把已經熟悉的去轉化成經驗,如果行修是煉鋼的話,那麼鐵就如同修行;把鐵鍊成鋼,當鋼未成菁英之前,只是行修的開始,而使鋼成為菁英,是慢慢一步一步的提昇,以至增上。人的行為表現會因陌生而出偏差,做錯事,去修正、調整,就是修行;到熟悉了,那是已從聞、思到修而完成的德養。如果不具足智的條件,要行修談何容易?

 

  例如把米當成飯來吃,結果會如何?何況成米之前是稻穀,在這之前是秧苗,慢慢成長到開花結穗,完成了才是稻穀,在精鍊成為米,米要煮熟成為飯,才能吃。可知,任何一件事的完成,都有它的繁複,修行辦道亦是如此。

  如同釋迦牟尼佛在燃燈佛時,就已被授記將來成佛名釋迦牟尼;當他成為淨飯王的兒子,即悉達多太子時,淨飯王就請了二十多位不同專業的老師來教他,出家後也參訪許多的善知識,最後在雪山苦行六年,發覺苦行也不是究竟,才在菩提樹下再加以思惟修,始成就道業。

 

  釋迦牟尼在未成佛之前,透過聽聞收集資訊,即知識經驗的收集,就經歷了許多時間歲月。在佛陀學派未建立之前,當時的印度已有了十一大學派,而佛陀學派成立時,被認為是個叛逆的學派,事實上是改革的學派。佛陀所表現的思想,有許多是其他學派的菁華,凡對人有利益的都會保留,有缺失,會傷害的,則加以改正,如此才形成佛陀學派。

 

  世間法是相對法,不離於好壞、善惡的分別,但是以佛法來表現,不說壞,只能說不好;例如談善、惡,可以談善、不善,但不可談惡,因為善、不善,好、不好不是相對法,而善惡、好壞肯定是相對法。佛法是以世間的相對法為基礎,但佛法的目的是要從相對中去認識了解,去發現些什麼,這種發現就要看修養,知識經驗收集愈多,發現的就多,收集的少,發現的就有限。所以知識經驗或資料收集愈多,必須加以處理、思考,甚至靜思,靜思可以淡化自我意識,就會顯得客觀。

 

  所謂靜思,不是盤腿坐在那裡冥想,想與思是有差距的。想是從色塵緣境造成誘因而發想,思是已經擁有了色塵緣境,從色塵緣境裡面形成的資訊,或知識經驗,去加以比較選擇。此時,必須有靜思的條件面對這些事,當擁有了很多的資訊,不能只用自己主觀的自我意識認定處理,必須比較、選擇,選擇之後所得,再加以比較,再選擇,不斷地比較選擇,到最後沒有比較的機會了,所得到的即使有一些缺失,也是微乎其微。

 

  以佛法中說,第一次從比較到選擇是粗相,第二次的比較選擇是小相,第三次的比較選擇是細相,再由細相到達微細的境界,這是從靜思所得。如果以止觀的方法來調理五蘊,這樣的行為就是靜思的行為。想的發起,是從色塵緣境成為誘因而完成的,也就是色受而後想;如果以自我意識處理這些資訊,就形成色受想行識一氣呵成,因為想行之間少了修行的動作,最後顯現的仍是自我意識。

 

  想行之間要有修行的機會,就必須建立間隔,利用這間隔或謂空間,把意念所起的去抓住它,進而做思惟修,從粗相、小相、細相到微細的境界,乃經過想後轉變為非想,在想行之間的空間裡行修,把想至非想而不斷地提昇、增上。也就是把不好的改為好的,好的使它更好;可以說非想愈多,進入到思的粗相愈容易,那末就不會憑自我意識去行。

 

   從止觀作五蘊的調理,會有很多的非想,也就是不同於原來的想;而我們一輩子的修行,可能都在非想裡打轉,真正的非非想,肯定已到達微細的境界了,它存在的思是很微細的。所以,要達到非非想的境界,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