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採訪 走入社區與部落的熱血教授

    我是九二一地震的倖存者,回想當時驚懼猶存,也讓我感受到佛菩薩的存在。那時大石滾落,不敢往前跑就躲在桌球底,幸好書上面還有堅實的鐵架擋住,險厄中一直唸著「阿彌陀佛」,唸到感覺空氣澄清,灰塵沉澱,心也慢慢安靜。

  • 文:陳美惠出處:人物採訪期數:402期2024年09月

人物採訪 走入社區與部落的熱血教授
受訪/陳美惠
整理/編輯部

 

本期人物專訪,很榮幸同邀若勍、蓮善法師一起採訪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於一席談分享教授對臺灣這塊土地恒久的守護,如實體現對臺灣社區林業保育及專業領域的研發與開拓。

 

約訪當日正逢端午佳節,教授偕同家人一起回麻豆老家,鄉野挺拔的綠樹,不時傳來鳥雀的啁啾,高齢老父招呼我們到茶棚喝茶,邊聽教授細數她走入山林、社區、部落的曾經。那些都是教授跟山林長年的交心,言談間彷彿能嗅聞山林清新的空氣,感知土地的脈動,突顯這份人世珍貴的情意,此股精神志氣,是正向積極的綿延餘裕。

 

一、協助社區、部落發光      

目前任教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的陳美惠教授,為人親切和藹,雙眼散發出炯炯光芒,意志堅定且滿溢著智慧,她擁有著學者專家自信、博學、豁達女性的成熟美,親近她的人都能感到這位山林守護的熱血教授的熱誠,她協助地方發光,幫山林鄉民找回自己跟土地的連結,實令人感佩!

 

她說:本來我的專長是在研究室研究分子,最終走到社區部落,那時知道是時候了,應該要走出研究室去外面接觸人,就決定走向保育,慢慢的也找到適合自己走的路。我是一個凡人,只是目前在這個位置好做事,能善用大學的專業與團隊力量。回想95年到107年,這十二年走得較孤單,深入社區陪伴的大學團隊鳳毛鱗角。

 

107年,教育部開始試辦「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實踐計畫」,鼓勵更多大學教師走入社區,走到現場解決問題,因而有更多的大學專業進到地方,方才慢慢帶來改變與進步。尤感欣慰的,我們以前所做的社區保育及綠色經濟後來都得到認定,也在各地引起響應開枝散葉,目前我們的工作重點除了持續深耕場域,也善用這些年來累積的工作經驗與社會信任,進一步做好全國社區林業發展工作的鏈結,整合大家的力量一起深耕臺灣鄉土。

 

  在我與另一位作者合著的「里山根經濟-社區林業的知與行20年」這本書上,有提到「根經濟」三個字,說的是保育生物多樣性與地方人文特色,進一步發展社區的保育經濟,帶來地方的福祉與永續。但這樣的概念如何具體推動,其重點:如何將概念化為本土化操作?如何研發及專業配套?從無到有,將整個知識體系建構起來,落實「生態,生活,生產」三不偏,絕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漂綠行為。這就須抓住核心精神,去開闢、整合臺灣的地方特色資源,也給留鄉或返鄉青年創造工作機會,未來更應進一步創造綠領工作機會,納入企業、政府或公務體系的就業中。一切還是回到初心-──做好保育,所有的蒼生在其中,因此一路走來,我幾乎是從人與大自然共生的知識裡去感悟人生。

 

二、彷彿有歌

▲但不知教授這份為民服務的熱誠動力從何而生?

 

「從小我就喜歡看車站放置的善書,佛寺流通處擺放的結緣書我也看,喜歡佛寺的莊嚴,我明白佛法的道理教人向上,活用在現實生活中便有機會得到覺悟,所以處處都有佛法。追溯我成長的過程,受奶奶的影響最大!奶奶德行高,會幫鄉民處理家暴問題,幫產婦接生,熱心行善做公親。自小接受她的基礎訓練,潛移默化下早已許下為民服務的心願,說到我們手足間每逢過年過節都會聚在一起,彼此激勵,大談未來的夢想。

 

年幼就跟著父母在田裡耕作,「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累了坐在田埂一邊休息、一邊編織著未來的夢,希望能成為一位可以幫助農民解決問題的農業專家,或者制定農業政策的農政官員,因此這個理想就成了我未來選擇職涯的指南針。1993年如願進到公務機關,後來也完成台大博士的學業,那時農村環境更顯惡化了,人口外移,文化流失。在農委會林務局服務時就參考國外案例,提出「社區林業計畫」,但在國內還沒有「社區林業」前例依循的情況下,該怎麼執行呢?誠然萬事起頭難,一路磕磕碰碰,重重磨鍊,遇到的挫折實難向人道,但奇的是每當無法突破時就有貴人運,或者靈感萌發。

 

我是九二一地震的倖存者,回想當時驚懼猶存,也讓我感受到佛菩薩的存在。那時大石滾落,不敢往前跑就躲在桌球底,幸好書上面還有堅實的鐵架擋住,險厄中一直唸著「阿彌陀佛」,唸到感覺空氣澄清,灰塵沉澱,心也慢慢安靜。更多時,感覺有一股力量在庇佑著,譬如曾上山開壞了幾台車,又遇白道黑道鬧事,此外帶學生上部落山道中,險遇大石滾落,眼見再一步就遭殃,竟都平安。

 

▲聽教授所述,不知2004年時為何會卸下11年公務人員職務,辭去原來林務局的工作?

 

因為在推動社區林業計畫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跨領域專業」介入的重要性,正巧屏東科技大學開缺,思考不妨轉往可提供「更多專業資源」的學界發展。一來又可培養年輕人投入保育工作,找到活用自然資源的方法。2004年,我成立臺灣首間社區林業研究室,接下首個輔導的生態旅遊案例──「墾丁社頂部落」,初步實現保育紮根社區的夢想,其中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

 

1984年墾丁國家公園成立時,不少部落被劃入國家公園範圍,為了資源保護與景觀維護,對於國家公園區內的開發行為、社區部落的房舍修建及自然資源取用,依法管制,地方感受到層層限制,住民權益未受注視,因此官民起了劇烈衝突。我受到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委託接手任務走入社頂部落,每週一兩晚與居民開會幾小時,再開兩小時夜車趕回屏東市,隔天一早回校上課,這樣的生活過了二年,才慢慢打開居民的心。「有時在三更半夜從恆春開車回屏東,強勁的落山風呼呼地吹,常覺得很孤單、寂寞,但後來不一樣了!愈來愈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們捲起袖子一起做。」

 

這個過程中,最難的還是觀念的轉變與溝通,社會上瀰漫著拼經濟的思維,往往會殺雞取卵,影響到當地環境、人文,甚至人與人的關係。可見開拓不易,但我始終樂觀。因為秉持這個理念──「保育與經濟是朋友不是敵人,可以共存,也可雙贏,生態保育的旅遊愈發展,環境、文化就會保護得愈好!」終於得獲共鳴,讓社區、部落能永續發展。真正覺得自己如置浪潮,一邊滾動,一邊帶動著大家做事,影響所及,全國很多社區都開始跟進。山崖水畔似也叩響著這份濃濃的情懷與期望!這衷心的呼籲大家都聽到了:「大家要好好呵護這些美麗的山村、溪流,好的人情味,不要再戕害野生動物,破壞山林自然環境。」

 

三、輔導「生態旅遊」的案例一二

1、墾丁社頂部落───

2004年我由公務員轉至屏東科技大學任教,期藉大學的專業、研發與教育,建立臺灣本土的生態旅遊模式。最早發展生態旅遊的「墾丁社頂部落」是我與團隊的初試啼聲。

 

「社頂部落」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境內,雖以豐沛自然物種為傲,但居民和管理機關卻長期處於對立,推展之初困難重重,後來我將自己視為社區一份子,居中協調,切身站在居民角度設想,積極涉入、協調,帶領學生長時間在社區蹲點,才覓得發展的契機。                                                         

 

「墾丁不該只有墾丁大街、水上摩托車、沙灘!」

 

於是就在墾丁國家公園旁的社頂部落,與地方人士共同設計了「梅花鹿尋蹤」、「夜間生態體驗」的深度生態旅遊,讓墾丁旅遊有另一番不同風景。成為相當經典的生態遊程,到了晚上還可以跟著部落解說員的腳步,一訪社頂夜間生態,在蛙唱蟲鳴的引領下,感受最純淨的自然。規劃梅花鹿尋蹤和夜生態體驗等遊程,這也是南臺灣首個以自主營運和生態旅遊獲利的部落,榮獲2015年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團體組首獎」。

 

我強調「生態旅遊的核心價值是保育,長遠目標在於永續,所以每一條遊程的規劃都很嚴謹,不但低密度的使用資源,還要管制遊客承載量。」因此居民長年與這片土地相處所產生的文化、知識,變成了一篇篇動人故事,經由大家的努力,保育觀念提昇,居民志工紛紛投入保育尖兵,護送侯鳥平安過境度冬,從獵人轉身成為解說員的故事叫人動容,不僅為當地創造工作機會,更找回與土地的連結。

 

2、霧台鄉的阿禮部落──有了社頂的經驗後,我們團隊又將守備範圍擴及霧台鄉的阿禮部落。這是位於台二十四線最末端的魯凱族部落,霧頭山(Parathidane海拔2,736公尺)山腳下西面坡地海拔1200公尺的雲之境地,除了生態豐沛,也保有傳統珍貴的魯凱文化,非常適合發展生態旅遊。

 

可惜2009年,莫拉克風災帶來的暴雨,更迫切須陪著不捨遷村的族人重建部落,讓原鄉部落不致滅絕。「美惠老師是我們部落的恩人,今天如果沒有她,阿禮部落可能就沒了!」當初堅持要留在部落的魯凱族人感恩地說,經過近十年的災後重建,如今的阿禮部落得以美麗的姿態,繼續在雲端上傳承珍貴的魯凱文化。

 

如今地景生態豐富的恆春半島,已有十八個社區加入生態旅遊的行列。「幫助偏鄉部落的同時,我們也要慎選旅遊操作的方式,讓美麗的秘境能永續美麗,我們要找到的是人跟土地緊密的情感連結。」

 

▲佛法心得交流:

老和尚《思路》p148:

所謂佛法,就是發揮智慧,表現於:

1、事理的融洽。2、環境的適應。3、問題的處理。

最後完成於徹底的覺悟,以臻究竟圓滿的結果。

 

綜上所述,教授盡己之力幫助鄉民,發揮利他的精神,這些皆不離「事理,環境,問題」的處理,安頓眾生的身心,為其生活帶來生機,再造地方美麗的風景、人文特色。法師們在這裡想跟教授分享千佛山的精神──「生命的意義在發揮生活的價值,生活的價值在饒益眾生的生命。冀願化現象而成資訊,化問題而成智慧;藉般若之功 ,收穫菩提之寶。」

 

四、為鄉民生計另闢蹊徑

教授表示:

「執行『社頂部落』與『阿禮部落』的成功案例,計畫成果分別於 2008 年及 2013 年,兩度榮獲「國家永續發展獎」行動計畫類第一名。2015 年輔導協助的『社頂部落』,榮獲第三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團體組特優。但只有『生態旅遊』單一策略還不足支撐生民的『生計』,因此為山村居民及林農另闢蹊徑,從『旅遊的保育經濟』再航向『與森林共生的林下經濟』」。

 

教授謙虛的說:

「自己沒有什麼了不起,做這些不是為了個人的虛榮,要人讚美、要人擁護,而是要為大家服務。即使二十多年的奉獻已有碩果,我也只是一粒種籽,一座橋樑,常獲獎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可說的。很多社區願意跟我走,是他們覺得『這位老師不是為了攫取資源或想挖資料文獻,她的出發點完全是為社區。』因此更惕勵正念善心的重要,如果失去了尊重與信任那就不好做事了!既然國家邀我出來,我就要善用社會對我們的尊敬與信任,努力以赴,出去溝通時立場要中立不偏,每個當下都要謹言慎行,不能造成傷害。」

 

在經濟上的開闢發展:教授努力推動「生態旅遊」與「林下經濟」,一來為偏鄉部落建構永續發展的產業基礎,二來希望成為森林系學生畢業後,可創業的題材。2017年,倡議植根保育與永續的「根經濟」(Deep Economy),對社區進行「人、文、地、產、景」的全面調查,培力居民一起深入參與,保護與傳承人跟環境長期互動出來的傳統文化、倫理、知識與技能。透過旅遊規劃、文創設計與行銷服務,經營創業平台、網路平台,帶來創意與生機,再造地方特色產業。

 

什麼是林下經濟呢?它不離對自然大地的友善。無論是動物的保育,植物的種植都是善循環的啓動。誠然,森林恰恰是上天給予的ㄧ份厚禮,賜予多元惠益,相對的我們也要對森林合理利用。由於長年推動林下經濟,輔導許多社區投入行動,多年深耕、作育輔導青年創業,扎根地方,榮獲第四十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殊榮,並獲總統接見。

 

五、略舉「根經濟」與「林下經濟」社區範例

1、「保護里山」,協助「阿禮、大武部落」──

阿禮部落、大武部落在屏東霧台鄉最深處。教授想讓族人自給自足,於是協助族人重返部落,使部落得以延續,慢慢的荒廢的農田開始種起山當歸、養雞、種蕈菇...,這兩年也開始種植高經濟作物「金線蓮」。

 

最足以稱道的是,她憑著強大的信念要為人與環境走出一條共生之路,產出在地蜂蜜。民眾來此地旅遊,能認識新的養蜂方式,也有機會一嘗別具特色的山櫻花蜜,為山區的生態和經濟,建立起共存共榮的永續模式。「幾乎所有的事都是從零開始,大家一起學中做、做中學,沒養過蜜蜂,就找專家來教學,我們團隊的青年陪伴著一起學習」,慢慢的愈來愈多人認同,也願意伸出手協助。

 

2、牡丹鄉示例

接著「台二十四線上」許多部落,包括「大武、佳暮、神山、德文等部落,以及屏東南端的牡丹鄉」,都受惠於「林下經濟」模式。所以牡丹鄉正在驗證「地方創生」的核心理念,要讓珍貴的文化資產和自然山水永久傳承。尤其牡丹鄉部落生態旅遊已有基礎,透過建立友善環境和生計平衡的林下經濟,可成為名副其實的「恆春半島後花園」。

 

六、教育英才,紹繼自然森林環保的傳承

▲教授長時教育英才,學子遍地開花,可否談談妳如何帶領學生團隊,以及落實開展?

 

「過去大家會覺得森林系的出路就是林務局或種苗行之類的,現在學校有了生態旅遊、林下經濟課程,也讓學生多了一種技能,多了一項職業選擇。教學上本系擁有積極熱誠的教授群,提供完備的教學與輔導機制,積極培育相關人才,使學生更清楚了解自己的興趣。透過一點一滴的累積,以產業應用研究為主,基礎研究為輔,有更多的知識與準備,面對挑戰並與國際接軌,創造屬於自己的機會,實現更美好的未來。」

 

 

堪慰的是,學生們一致認同陳美惠老師的腳步,雖然做得辛苦但很有成就感,

「先向前走吧!讓我們找到更多幫助社區改變的契機。」就是這句話激勵著森林系同學推動山林保育,發展經濟文化相關產業的工作。慢慢的串聯成網絡,打團體戰彼此學習──養菇的吳儷嬅邀請養蜂的廖晋翊來牡丹鄉演講,促成農友間交流;另一好處,是能共同推廣帶狀保育,跳脫單點與行政區界線。完成山林社區部落的保護,強化山村綠色經濟,帶著屬於這座島嶼的自信。

 

七、後記:

細數教授一路走來對社區、部落、學生擘劃的藍圖光彩熠熠,諸多貢獻,一切緣於她懷有「守護山林不能消極,而是要積極創造它的價值,才能走得更久!」確實不負社區部落給她的稱號──「耕耘大地的教母」。不管遭逢任何酸甜苦辣,依舊堅定信念,勇往直前,饒益眾生。回想當初為了推動「根經濟」的過程,還曾遇民眾潑水或亮出藍波刀。所幸她堅毅不退,教學研究之餘仍時常參與社區討論,也常在電話中為民眾解惑;經過多次交流,居民才逐漸認同。因此她的每一步都是冒險、探尋,實有菩薩願為眾生做橋、船、大地的慈悲喜捨。這種在洪荒中開闢,抱著大喜大捨的心念,超越一般尋常,具有「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毅力,即使亮刀逼脅皆不退轉,足以媲美早期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在此感謝教授接受此次的訪談。最後以雲老禪師的《禪的語絲》.第39則的法語作為分享:

 

於身語意的修養,旨在行為表現時的一份慈悲;慈悲之所以作「拔苦與樂」

的詮釋,即在於意念中已經有了喜捨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