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經要解 - 九十波羅蜜(無煩惱)

這單元要介紹九十波羅蜜的第三十五個──“無煩惱波羅蜜”。

無煩惱的“無”不是沒有,無煩惱不是說沒有煩惱,無煩惱還是須從有煩惱來認識。首先探討一個問題:是不是有菩提就沒有煩惱?其實有菩提並不表示就沒有煩惱,所以這裡的“無”不是沒有,是從有突破以後的一種現象,或者是不一定的意思。“煩惱”以人而言是一種業的現象,所謂的“煩身惱心”,“煩”是表面的,“惱”是內在的。於表面的,身體的不自在就是煩;於內在的,內心的不自在就是惱,那要怎麼瞭解它的法義呢?人通常會為了一些事情懊惱,其實懊惱的本身不一定表現在外面,可見“惱”是內在惱怒的表現,心裡如果惱怒就會煩躁不安,簡單的說,身心不自在就是煩惱。那煩惱又是怎麼形成的呢?是緣於無明──“無明”最簡單的說法就是沒有能力明了,如果用另外一個字來解釋“不明了”就叫惑;所以無明成惑,是因為不理解而迷惑,這種迷惑的現象就是無明。

我們經常直接解釋一些名詞,好比把“無明惑”解釋成煩惱,看起來好像正確,事實上其中包含三個不同的內容:所謂的無明,是根本不明了,為什麼不明了?是因為迷惑,所以迷惑才會產生煩惱,絕不可以直接把無明惑當成煩惱,一句話就完成了從“不明了”到“迷惑”以致到煩惱的過程,於法只是一個不清楚的概念。所以,談煩惱是講身心都不自在的現象,“無明”、“惑”以煩惱的整體而言,都是一種業的習氣與現象。再談“習氣”跟“現象”要怎麼分別?以習氣而言,通常習慣所表現出來的叫習氣,現象呢?是表現出來的一個樣子,可見,有所表現才會有現象,等於有造作才會有結果。所以,煩惱與無明都是因為業的關係,這在概念上比較容易把握,但有一個問題:如果煩惱是業,那究竟這個煩惱是善的煩惱還是惡的煩惱?很多人可能不能接受這樣的問法,煩惱哪裡還有好的?但剛才明明說煩惱是因為業而顯現的,業有善、有惡、有無記,怎麼可以把煩惱都歸類成不好的呢?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有人跟我提到他很煩惱的時候,我總會說:「不要只是問煩惱怎麼辦?你必須要告訴我,你為什麼而煩惱?」就是因為煩惱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如果不去探討為什麼煩惱?就沒有機會突破煩惱,完成從“有煩惱”到達“無煩惱”的境界。

經常有很多人煩惱來了就去找法師:「法師!怎麼辦?我有那麼多煩惱!」法師就告訴他一個方法去對治,但這麼做是不能消除煩惱的。以現在的心理學而言,最多只是心理暫時的轉移而已;可見必須從煩惱的“有”去探討、去下工夫,才有機會突破。如果不在乎煩惱的“有”,對你而言這個煩惱只是一個概念。所以,煩惱是因業而顯現的,“業”有善業、惡業與無記業,可見煩惱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煩惱,甚至還有不好不壞的,一時搞不清楚的煩惱。如果不問他“為什麼煩惱”,就直接告訴他一個方法去對治煩惱,那分明是告訴他:不管一切!照著去做就行了,那就變成不講道理了,佛法必須講求道理與方法,告訴我們應從煩惱的“有”著手,知道究竟為什麼煩惱?如果是因為自己學佛、出家很久了,在道業上感覺沒有一點進步,我會說這已經不錯了!因為你還知道自己在道業上沒有進步,表示已有修行了,最怕的是兩種極端的現象,一個是:反正我這輩子完了,這輩子想都別想了!另一種是認為自己非常不得了,好像已經是佛菩薩了。其實,這兩種都是在煩惱中打轉,萬一因為吹噓自己是佛菩薩,哪一天被拆穿了怎麼辦?你看,當時XXX風光一時,但真相被拆穿了,他是不是很煩惱?只是他只能把迷惑、煩惱暫時擺一邊。所以,有時候我會講一些人家不能理解的話,我說:一個喜歡誇大的人,能夠持續的維持他的誇大也很不容易,好比你沒有錢,卻要裝出一副有錢的樣子。舉例來說,有人問:「你在哪裡做事?」、「我在台大」、「在台灣大學?這可不得了咧!」但是台灣大學,上有校長下有校工,究竟你在台大幹什麼卻不說清楚,一般人不就喜歡用這種方式來看事情?所以煩惱本身有二十六種、甚至七十二種之多,有最粗的煩惱也有最細的煩惱,還有所謂“根本煩惱”、“隨煩惱”、“枝末煩惱”,種種煩惱分析起來非常複雜,如果不從煩惱的“有”去著手,可以確定是永遠脫除不了煩惱的!因為在假相中過日子,老是擔心哪一天被人拆穿,必須維護那一份真,想一想能維持多久?

所以,妄想雜念是一種煩惱,能不能提起正念也是煩惱,而真正提起正念又能維持多久?說來說去還是煩惱一堆!一般人講佛法就不會用這方式講,可見於煩惱的“有”不去搞清楚,只在煩惱裡做文章,隨著煩惱打轉,最後還是會被煩惱所轉。所以我剛剛說一個喜歡吹牛皮、誇大的人,他要繼續維護他的牛皮與誇大,最後都會變得很了不起,為什麼?你想想看,如果一個人沒有錢,卻要維持長年累月的闊氣,那是不是不簡單?尤其早期軍人生活非常清苦,譬如一個阿兵哥戴個像樣的手錶,或穿一套比較像樣的衣服出門,看起來滿像一回事,但是一回到營房也許身無半文,因為手錶、上衣、褲子全是向人借的。

在這裡講個小故事給大家聽,以前我當兵時有一個很好的同事,他是我的助手,職稱是助教,那時候我是教官,有一天他結婚了,大家去鬧新房,那天我穿著西裝去,他的新婚太太一看:咦,徐教官你怎麼穿我先生的衣服?其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因為他的先生是我的助教,約會時都是向我借衣服穿的,怎麼那天我就是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所以,我才說要維持誇大、牛皮,還得有本事撐下去,因為不知道哪一天真的會穿梆。

其實,維持假相是煩惱,維持不下去更煩惱,所以一旦有煩惱,千萬不要只會說“怎麼辦”?一定要探討煩惱的“有”。佛法中說:依於“根本煩惱”會再產生“隨煩惱”,煩惱往往不斷;所謂煩惱有“粗相”與“細相”,都跟修行辦道有關。剛剛提到“根本煩惱”、“隨煩惱”,“隨煩惱”這名詞很容易讓人誤會,很多人就這麼解釋:“隨煩惱”比如看戲、看電影時,劇中人哭就跟著哭,劇中人笑就跟著笑,也就是“隨著別人的煩惱而煩惱”說是“隨煩惱”。其實那是錯誤的,佛法說“隨煩惱”是隨著原有的“根本煩惱”再發起的另類煩惱,好比因貪而起煩惱,想“將本求利”,賺愈多錢愈好,這種因貪財而起的煩惱就是“根本煩惱”,如果是為了要滿足自己的貪欲,甚至去搶錢,這搶錢的行為是因為原來貪錢的“根本煩惱”再起的煩惱,就叫“隨煩惱”。因此,原本只是將本求利,貪圖賺錢,至少還不致違法、坐牢,但若為了滿足貪欲而去偷、去搶,那麼“違法”、“坐牢”就是一種“隨煩惱”──隨著原來的貪再起的煩惱。可見“隨煩惱”是隨根本煩惱再發起的煩惱,絕不是看戲時人家哭隨著人家哭,其實那種擔心只是憐憫、關懷而已,不一定是煩惱。

知道了煩惱須從“有”去著手,但究竟要怎樣轉煩惱顯現菩提呢?是不是要從煩惱裡面去顯現、去化解與突破,才能達到無煩惱的境界?不是的!如果你這麼去看“無煩惱”,那就會變成沒有煩惱了,以為煩惱來了去突破就能化解,最後顯現菩提,就變成沒有煩惱了,其實這不叫做“無煩惱”。剛剛我一直強調要從煩惱的“有”去著手,也談到如果沒有煩惱,是不是就沒有菩提這個問題,因為就算你有菩提,什麼叫菩提?它是個什麼樣子?其實菩提只是一種現象:原來的不自在,現在變得自在了,原來不歡喜,現在歡喜了,但歡喜也好、自在也好,那是因為原來的不自在與不歡喜已轉變成另外一種現象,是因為無明煩惱成為障礙了,以所謂菩提的“道”去突破,難道就不煩惱了嗎?有可能還是煩惱!源於即使有道理方法,你如果用不上力的話,還是不可能顯現菩提,所以這絕不是把一個煩惱的“有”再轉換成菩提的“有”,或者說煩惱的時候就沒有菩提;菩提存有的時候煩惱就沒有,這是相對法,佛法不是用相對的方式去看。

須瞭解煩惱人人都有,即使佛菩薩乘願再來,還是有煩惱,是因為有“願”,是為眾生煩惱,不是為自己煩惱,所以,我說過:「要大慈大悲,必須受苦受難。」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受苦受難,就不可能成就大慈大悲。可見如果“大慈大悲”是一種法樂,那“受苦受難”就是一種苦了,不還是煩惱嗎?但是卻可以達到“無煩惱”的境界,因為你不是為自己,如果是為了自己會造成無明“煩惱障”、菩提的“所知障”,於“業”於“道”都會形成障礙。

所以,要突破煩惱障與所知障,絕不能說我有煩惱,我也會有菩提,那我有菩提,我就沒有煩惱,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佛法。依於“無煩惱”絕不是“有菩提”,因為只要還有菩提都不是無煩惱,從中我們就能瞭解“無煩惱”的法義,一定是把煩惱所有的“有”都突破了,完全化解了,但卻不能說是“沒有”煩惱了,因為煩惱與菩提的現象是因為原來有業,因為“無明”與“惑”才顯現煩惱,如果無明能明了,不迷惑了,覺悟了,業也清淨了,其中的道理絕不是一個否定,所以“沒有”是否定詞,佛法的“無”卻不是,它是經過修養與調理,慢慢使自己的業變少,顯現更有道德與修養,千萬不要誤解“無煩惱”,以為是從原來煩惱的“有”突破而顯現菩提的“有”,因為那還是一種“有”,必須連菩提的“有”都不需要了才是“無煩惱”。

所以菩提是經過化解障礙之後的一種現象,一般稱菩提為“道”,所以“菩提”並不是一種結果,不是“有”的完成,而修行佛法的結果須是清淨的、究竟的、圓滿的,因此,“無煩惱”是煩惱經過修養,完全清淨了,業不再發生了,當然道也不需要了,這時才說是佛性顯現了。其實如果說“無煩惱”就是佛性的顯現,那也是錯誤的。最多只能說“無煩惱”是一個真如境界,為什麼?因為“煩惱”是假相形成的,你能突破這個假相不就顯現它的真實了嗎?能顯現真實當然就進一步達到所謂的菩提現象,必須這麼認識:煩惱是“假”,菩提是“真”,煩惱是“不如”,菩提是“如”,真如要這麼看。所以“無煩惱”是一種真如的境界,須把握“無煩惱”並不是沒有煩惱,它是從有煩惱去著手,所以佛法中談到“無”,只要不把它解釋為沒有就不會錯!以上是“無煩惱波羅蜜”的義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