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研讀之八十六 - 自我轉化的關鍵 (五)

因為華夏民族有大乘佛法的根機,所以佛法才會傳到內陸,因為華夏文化歷史悠久,根基大概都契合於佛菩薩的這種己立立人、己達達人、自利利他的仁者心境,所以大乘佛法西來,才會在中國落地生根,而且更把佛陀後期開演的大乘思想的精神發揮得更輝煌,更發揚光大。

所謂佛法不離世間覺,簡單的說,佛法是應衆生的需要才出現的,所以佛陀講的道理,總離不開我們現實的人生。生活在我們人類的這個社會當中,如果我們自心能覺悟,所產生出來的力量,也就是智慧的力量,它就會越大,那所完成的饒益也將是無限的。

什麼是合乎饒益的原則呢?自然是,我們必須要轉化自我,以眾生的利益為利益。所以《金剛經》裡面說:〝通達無我法者,是名菩薩〞。

〝無我〞的修養必須從有我中去突破!有我者,是凡夫眾生心;無我者,不是沒有我,而是〝突破我〞所完成的修養;要能以眾生之心為心,才能夠入菩薩聖流。

完成了心念的修養,自我能夠調伏之後,它就會變成一種力量,成為功德。但是如果沒有去修養的話,它肯定的只是業,也就是凡夫眾生心,也就是六道眾生法界。

所以佛法它是剖析道理的,它是真正的文明。真正的文明,它是很高的一種文化層次,因為它講的是自心的覺悟,真正的可以提高我們生活的品質、生命的意義;因為它是精神的一種覺醒,是精神文明的提昇。

我們再回到主題:從〝根聞〞到〝聞聞〞。〝聞聞〞它是自我意識作用的範圍,所有的自我,透過五蘊而顯現,既知它可以造作成業,其實也可以修養成道,關鍵還是在我們的自心,這就涉及到〝性聞〞了。

〝性〞是指本體,或者是指本質。請問:一個本體、本質,它能夠聽到什麼?

首先,我們從身外聽的接納,緊接著是自我意識──色受想行識的作用變化,由如來藏提供能源,熟悉的就展現,陌生的就收藏;性聞的本體就是提供這個能源,並且負責收藏的,這是第三層能所關係。

我們如來藏這個本體的能力,它本來是具足的,它本來是清清淨淨的,它本來是一律平等的,聲音只要來了,它一概接收。

所以唐朝杜丞相曾經問無住禪師說:〝烏鴉已飛走了,怎麼還聽得見烏鴉叫呢〞?

無住禪師回答說:〝聞無有聞非關聞性;有聲之時聲塵自生,無聲之時聲塵自滅〞。

如果是這個樣子,那聲塵來時,當然就相安無事,但是偏偏起作用的是我們的五蘊;本體提供能源,它的關係是〝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所以本體本來清淨,它之所以有污染,是我們五蘊作用之後給它的;它的能力,本來是無障礙的、無窮盡的,之所以出現障礙,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就等於把那個本來清清淨淨的如來藏,投了許許多多的垃圾進去,這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造作,也就是業,就因為我們無始以來造作的種種的業,使我們原來的那個能力,使那本來清清淨淨本來具足的東西,失去了它具足的能力,成為障礙了。就好像電腦的新的光碟片,本來你要怎麼用,它都不受限,但一旦你輸入了資料,它的用途就受限了。

佛陀開啟大乘經典的思想,主要也就是要讓我們明了萬法本源的道理。所以佛陀說〝要依了義教,不要依不了義教〞。明白了根本的道理,才好從頭收拾,發無上的悲心,為救度眾生而努力。

所以《金剛經》才要強調〝破執〞和〝離相〞!比方修淨土法門,如果不提起正念,不從道理方法上下手,而只是嚮往臨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會顯現那個金身來迎接你,其實這也會成為妄想雜念,到時候臨命終時,可能也會有佛來引導你,可是那是不是真正的佛?

如果這個時候,你不提起正念,你的意念不清淨,你就沒有辦法跟阿彌陀佛相應;在《佛說阿彌陀經》裡面,佛說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極樂淨土;所以《金剛經》中佛陀特別開示:〝若人以色身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見通現,意思是顯現如來覺悟的境界。也因此如果你一念偏差,你只是執著佛的像,那就要知道,天魔也會顯現佛的像,你沒有真正的修養,只認形像,那你就跟著他走了。

好比般舟三昧,三昧如同三摩地,是一種正受、定的修養,所以昧最好唸末。般舟三昧是一種淨業修行方法,三個月裡,他都不坐不臥的,必須一心持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沒有功力,自我尚未加以真正的調適,那就很容易因為自心的執著而出問題。記得宣化法師曾提過,他有個徒弟修般舟三昧的時候,一心精進持念南無阿彌陀佛,看起來好像是入了定,自己以為是跟著阿彌陀佛在繞圈子,結果宣化法師看到的是,他跟著一頭水牛在繞圈子,於是趕快把他喚醒。修行路上若不先破自我,不離妄識,所見不真,那是非常危險的。

學佛如果不對自己的五蘊下手,搞個清楚,那即使再勇猛精進,自以為是道,結果就會走火入魔,確實是非常危險的事。所以學佛必須要親近善知識,必須從聞起修;所謂聞而思而修,因為佛法是覺悟之法,於〝心〞要覺悟,於〝法〞方能見道;於心若迷,執著法就會成為障礙。學佛的路上,最怕就是強調自我意識,自以為是。龍樹菩薩曾經說過:〝要顯現佛性,必須先除我慢。〞欣賞佛菩薩的慈悲,我們就要學著去轉化自我,所以《金剛經》一開始,須菩提向佛陀請法,就是問的:〝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