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非、空 (上)

今天跟大家談“有、無、非、空”的法義,這四個字很重要,如果搞不清楚,根本沒有辦法瞭解經典在說什麼。佛法總是教我們怎樣去認識“有”、突破“有”,進而去發現不同於原有的我,最後還要做到連這個「有」也要清淨。

先談比較容易瞭解的「有」,經典常提到這樣的句子“一切有為法”,尤其唯識學,總是離不開「有為、無為」的探討。基於“有”的本身是一種肯定的存在,不管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凡是你所接觸到的,從外表都可以瞧見,包括色塵、法塵、色法都是。那什麼是「無為法」呢?如果你不瞭解無為的“無”是什麼,就會變成一種否定;其實“無”不是沒有,它是從“有”進一步去做深入的認識,經過五蘊的調理,因此在佛法中是一種觀法。可見“觀”就是深入的認識,一個問題經過深入的探討,顯現出來的第一個現象叫“非有”,也就是“不同於原有”,但這只是一個過程,當過程完成後才會產生“無”的現象,所以“無”是一種境界。

舉一個例子來說:煩惱與菩提,大家都知道煩惱是肯定的“有”,那菩提呢?如果菩提不是“有”,難道是“無”嗎?既然是“無”,那菩提究竟是什麼?其實於法而言,煩惱是“有”,菩提還是“有”,關鍵在於怎麼去發現其中的道理,也就是怎麼去做深入的認識。“煩惱”很明顯的是身心不自在,但什麼時候身心會不自在呢?當然是關係到人與事的問題,這就涉及到業與道、因緣與因果的問題。

首先要確定的是,你是為自己煩惱還是為別人煩惱?因為兩者的差別很大,自己煩惱很容易體會,別人煩惱看到的只是他的表面,至於他的內涵是什麼?還有為什麼煩惱?我們全然不知。如果從因果來看,一般佛教徒會認為:煩惱的產生是一種業報,當然以概念來看並沒有錯,可是必須要進一步深入的認識,否則等於只是解釋名相,並不知道它的法義在哪裡。

我們看,煩惱會令身心不自在,所謂的“煩身、惱心”,“煩”是表面的不自在,還可以看得出來,內在的“惱”呢?最多你只能從概念上去安慰他:「煩惱有什麼用呢?」所以當很多人說:「啊!我的煩惱太多了!」如果你問他:「你煩惱什麼?」他回答:「反正就是煩惱嘛!」那根本連煩惱都談不上,純是妄想雜念而已;真正談煩惱,一定要知道煩惱什麼?是為了什麼人或什麼事而煩惱?如果不去探討“為什麼”,而只告訴別人你很煩惱,人家根本不知道你究竟是怎麼了?

所以,煩惱肯定是一個“有”,但這個“有”是表面的還是內在的?我們要進一步的去認識它;表面的,人家可以看出那種不自在,內在的人家就看不到,從中可以發現它的關鍵點在哪?就是“因緣”的問題;因為人有業,遇著不同的時間、空間就會顯現,剛開始顯現的時候還不能稱之為煩惱,那只是一種“無明”而已,為什麼?因為你不瞭解,所以也不能肯定「我為什麼而煩惱」,這個時候最多只是無明──因為無明,所以搞不清楚;那搞不清楚是一種什麼現象?就是迷惑!換句話說,把無明搞清楚了就不會迷惑了;所以有很多人把這幾個名稱混在一起,甚至連佛學辭典都這麼認為──“無明”、“迷惑”、“煩惱”只是名字相不同,其實意義相同,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因為“無明”、“迷惑”、“煩惱”三者的“體、用、相、境”是不同的,所以意義也不同。以本體而言,於無明我們只發現了作用;以迷惑來說,我們會知道它的境界;所以真正談煩惱,它一定具備了“本體”、“作用”、“表相”與“境界”這四項。

在這一堂課,你們一定要用心聽,否則我講完了你們還不知道我在說什麼?以為只是解釋這四個字而已,如果只是解釋這四個字,你們翻翻佛學辭典也可以知道一點,但對於修行終究還是用不上。因此你們的意念必須跟著我講的而動,如果猛記筆記,那是浪費時間!寫了一大堆結果還是無明、迷惑、煩惱!經典經常提到“無明、迷惑、煩惱”這三個名相,我們必須從因緣與因果去認識,才不會停留在我剛剛說的概念裡──「無明是一種作用,迷惑是一種境界,那煩惱呢,包含了體用相境.....」以致不能瞭解我究竟在說什麼?還有談這些跟自己的那個“我”有什麼關係?

首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正常的時間肚子餓了,如果沒有飯吃,會產生什麼現象?以人的基本心念來看,一般會去想辦法找食物,讓自己不致挨餓,但如果遇到一種人,餓了沒有飯吃,他不會去面對問題,卻在那裡分析:「我為什麼會餓?」、「不吃可以嗎?」、「是不是吃了就不餓了呢?」、「難道人就只為了吃飯?」若以無明、迷惑、煩惱來看,那究竟這會是什麼樣的人?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用一個名詞來形容,我會說這個人是神經病,不是嗎?肚子餓了當然要吃東西,吃了自然就不餓,如果在這節骨眼還在那裡分析、探討,那就不符合現實了。就像很多學佛的人經常自以為是,最後迷惑了還不知道,甚至還得意洋洋的對人說,自以為是在修行辦道:「哦!我要把所學的佛法運用出來!」看起來好像沒錯,我也曾經說過要把佛法融合在現實生活裡,但並不是叫你餓了去做一串無意義的分析,須知學佛的人也是人,所以不要把自己當成好像「我不是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餓了當然要去找吃的,不吃就會挨餓,如果你說要修“忍波羅蜜”,那麼餓一天、兩天、三天....甚至餓個八天、十天,請問你還撐得下去嗎?結果還不是要吃!

就是有太多學佛的人,找一些佛教的名相擺在現實生活中,自認為已與佛法融合,其實這是最大的錯誤,往往他們會忘了自己還是個人,只要是人就要用人的方法解決問題,除非哪一天真正成佛、成菩薩了。暫且不說成佛成菩薩,只要一般還在“欲界”的眾生,餓了都要吃,如果你說:那“色界”的眾生呢?他們餓了也不一定真正要吃,聞一聞就能滿足;甚至還有“無色界”的眾生,連聞都不需聞,只要想一想就可以得到滿足;但除非你真正已到達了超出欲界的修養,可以不用吃了,但可別忘了“色界”、“無色界”還是在天道,只是層次高低不同而已,唯有真正成佛成菩薩了,吃與餓就不是問題了。

所以,有很多學佛的人,學佛了十幾、二十幾年,自認為修得不錯,最後還是迷惑、煩惱,就像餓了不會去找飯吃,只在那裡挨餓,最後餓死了成為鬼道眾生。由此可見,為什麼我一直強調佛法是對人說的,不是對佛說的?還有,為什麼對色界、無色界的天道眾生還要談佛法呢?因為他們還是有業習在,既然有那麼多缺陷,當然需要用佛法化解,以到達最後的圓滿。不是有一句話──「出離三界」嗎?但是要出離三界,肯定的是業已完全清淨,如果還有業,必然得去面對與承受。所以大家要多思考我剛才所講的:問題發生了,不要像一些人只會用佛法或者佛教裡的名詞、名相,自認為很有修養,已到達了某一種境界;須知學佛修行,如果只知道道理是不夠的,還要起而行,在現實生活中實際的體驗與發現,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讓我們再回到“煩惱”這個問題上,如果我們懂得一些道理,也知道“煩惱即菩提”這個名相,但卻不能深解法義,那麼在沒有正式修行的實際體驗下,煩惱怎麼能“即”菩提呢?以禪宗的語言說:「你能發現、就能得到好處;不能發現,即使懂得一大堆,對你來說是一無是處!」現在大家不妨作個思考:“煩惱”既然是身心不自在,而且對這個問題也經過了認識、瞭解與發現,如果真正煩惱顯現的時刻,你是否還能保持鎮定,會冷靜的去認識問題、去做瞭解與發現一些甚麼?有一些佛教徒是這樣的,每次煩惱來了,就把一切歸之於業,感歎道:「唉!這些都是業報,是過去所做的,我現在應該要承受它。」但真正學佛的人就不一樣了,雖然他不否定業是過去所造作的,也知道要承受它,但他明白如果問題不能化解,煩惱最終還是煩惱!所以,唯有能轉煩惱顯現菩提,那才是真正的修行。

問題就在乎煩惱顯現的時候,你做得了主嗎?能心平氣和的去認識、瞭解與發現嗎?這當中就有兩種處理方式:一個是真正的修行人,懂得運用佛法的知見,去面對、認識、瞭解與發現,不會忘記自己是個人,也知道用人的方法去解決;另一種則完全忘了自己還是個人,面對現實時表現的是自我意識,所以稍不謹慎就會走上偏離的路。其中的因果關係與因緣法則在哪?就是如果只知運用佛教裡的名詞、名相,甚或佛法的道理與方法,但把人的角色與立場放一邊,忘了自己還是個人,全以自我意識去面對,結果一定會出問題。可見,以佛法來說,不管你學什麼,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我意識;總是把自我擺在前面,這也是為什麼目前教界會那麼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