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研讀之七十六 - 一體三寶之識(四)

    自心如果沒有覺悟的話,那我們就是一個眾生相,這個眾生相,不只是人,而是法界的眾生群相;所以《金剛經》要我們不要自外於眾生,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外於眾生,那就有人、我、眾生的差別觀,一有差別觀,根本上是背離佛法的。

  • 文:若知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17期2007年 8月刊

自心如果沒有覺悟的話,那我們就是一個眾生相,這個眾生相,不只是人,而是法界的眾生群相;所以《金剛經》要我們不要自外於眾生,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外於眾生,那就有人、我、眾生的差別觀,一有差別觀,根本上是背離佛法的。
須知萬法由心而生,所謂〝心生種種法生〞,我們的心,也就是五蘊,透過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根,跟外面的塵境相應打交道之後,它產生的是一種虛妄的心識作用現象,如果我們錯認這種虛妄的現象,把它認為實際的〝有〞,那麼就會依於這種幻化出來的現象,產生種種造作的結果,以致這個〝有〞形成為一個結果,於是就在三界六道裡面輪迴了。

造作的如果是善的,完全是善業,他就會上昇到天道;如果造作的有善有惡,有理性又有感性,是一種相互交爭的矛盾的現象,比方你比較有理性,能夠去判斷事情,但是依於有的時候緣境不好,使得你沒有辦法自我控制,那這個中間就有不好的造作,就形成了善中有不善,如果有這樣的現象的話,受報就是人道;如果說理性都沒有了,完全是感性衝動用事,這時候造作就會是貪瞋癡的惡業。如果是慳貪的惡性,沒有辦法調伏過來,慳貪惡作的話,它的受報將來就是餓鬼道;如果是瞋心惡作,就會是修羅果報;如果慾念橫流,不知檢點,所做都如畜生的行為的話,那就是畜生道;如果造作狠毒惡劣的,或盡是傷天害理的行為,沒有絲毫理性,完全是感性的衝動,好比殺人放火,乃至於殺父殺母,毀謗三寶──謗佛、謗法、謗僧等的惡業,那就會到地獄道受報;這些因因果果,都是依於我們自心的造作所顯現的六道輪迴的現象;只不過,自心既可造作業,同時也可成就道,如果,我們的自心能夠跟覺悟的道理相應的話──一念覺醒,翻然悔過;以佛法的至理開啟我們心中的慧光,對整個生命做全盤的、真正的認識,透過學習覺悟的道理方法,讓我們去確認自己生命的內涵,以及它的來龍去脈,如果能夠搞清楚的話,那就能夠掌握住自己的未來路該怎麼走,如果是走正信覺悟的路的話,很可能他就會呈現修行的結果,比方聲聞的阿羅漢、十地位菩薩,乃至於像佛一樣的完成正等正覺的〝明妙圓覺〞。

所以修行的路可以完成轉迷為覺、轉凡成聖,只是這種選擇從哪裡來?從自心的轉化而來!
比方,我們聽聞道理方法之後,發現這才是人生的真理,而願意接受它,覺得非常有意義,這麼一來,就開啟了自心中追求覺悟的種子了。於是,親近皈依三寶,成為三寶弟子,然後願意放下自我,去接受以佛為導師,以法為學習的宗旨的目標,以僧為熏習師法的對象,這樣的學習、累積、提昇、增上,總有一天,我們就會覺悟到什麼,那自然就能夠轉凡成聖;轉凡成聖不只是道德的轉化,而是自己生命意義的一種覺醒,而這一切,完全是由我們自心做主宰。

所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我們也曾經介紹過,它有十法界之說;除了六道凡心的輪迴之外,還有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聽聞佛法,主要是能夠開啟我們自心的智慧,然後才知道怎麼去做選擇──轉迷成覺。
《金剛經》是大乘佛法的經典,所以在須菩提為眾生請命的時候,他會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地白佛言;透過經典,我們看到佛弟子禮佛的儀節並不是我們今天五體投地式的禮拜。

五體投地的這種禮拜,是佛法傳到中國以後的事。中國是一個重視倫理文化的禮義之邦,四維八德三綱倫常早已經深植人心,所以民間禮天地君親師常講究三跪九叩之禮。佛教的禮儀,到了中國,自然也摻入了本土文化的色彩,五體投地就是中國式的禮敬方式。而在經典中,我們所看到佛弟子或者是菩薩向佛請法的時候,他們幾乎都是偏袒右肩、右膝著地的。在印度的出家僧侶,披的是袈裟,由於人普遍都是用右手在操作的,所以袒露右肩是非常的虔誠恭敬,表示赤誠的對佛陀的禮敬,那因為他必須要披上袈裟,所以把左肩覆上,偏袒右肩;再則順右為正,所以他繞佛,必須右旋,右繞三匝,也是表示一種虔誠的用心;因為在繞佛的時候,他要一心專注,專心一意,於右繞三匝之後,然後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在《圓覺經》中,菩薩為眾生向佛請法,即是如此的恭敬;在《金剛經》裡,弟子隨侍佛陀身側,就沒有像菩薩一樣繞佛三匝,所以一千二百個弟子,他們托了缽、用過飯,把缽洗好了之後,然後把腳洗乾淨了,敷展了座具,就圍著佛陀坐起來;早期的出家人,他們都以一塊布舖在地上隔開泥土,那就是座具。古時候的修行人──比丘,他們都是展座具舖在地上,坐在具上來聽佛陀說法,演變到今天,出家僧人在受戒之後,也都有一個具,這個具,在禮佛、禮法、禮祖、禮師等最恭敬的儀式中都會用到,只不過它已經不當座具用了。

在原始佛教中,我們從經典可以看出來,僧人對佛不行五體投地之禮,因為他講的是皈依佛,皈依佛──兩足尊,看重自性中的佛性,所以不主張對佛行膜拜禮;若是優婆塞(夷),他就要頂禮佛足,他必須要用手,兩掌向上去承佛足,或行抱足禮,以示求福求慧,要福慧雙修,因為佛是圓具福慧的修證者;〝皈依佛〞,可以獲得佛力功德的加被;若是一個修行人,他則不著興對佛禮拜的,因為佛是覺者,學佛要學覺悟,而覺悟是要由自心發出的,即自性之覺悟。《金剛經》裡面才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此,佛陀尊重眾生,宣言:眾生皆有佛性!
我們學佛的最終目標,就是必須把這佛的本性顯揚出來,如佛一樣!
為了重視這個──每一眾生的本體性,其佛性,所以身為比丘他不頂禮佛,他們對佛合掌行問訊禮,或者是叉手禮──雙手交叉合抱於胸前,或者是十指交叉(十度萬行),以示心心相印的一種、開啟自性中的一體三寶之尊,重視的是自心覺悟的本能,〝一體三寶〞的本性;所以,除了有一種自我的砥勵之外,還有向佛看齊的那麼的一個目標和精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