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觀(中)

談這些絕對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主題──-“靜淨的思考、深入的認識”。尤其現在我講的每一句話,幾乎都可以引發你的思考與起心動念!禪門中不是有這麼一句話:「抓住了,就是你的;抓不住,就當面錯過,什麼好處都得不到!」我再舉一則大家熟悉的公案:有一天,有一位參學的出家人,到寺院見老和尚,老和尚問他:「你從哪裡來?」他就一五一十的說他從哪裡來,老和尚又問:「要到哪裡去?」參學者又說了「我要到哪裡去!」這時候老和尚就問了他一句“未後句”:「你不嫌累嗎?!」如果換成你是那位參學的人,你準備怎麼回答?是否回答說:「我是來參學的!」幾乎每一個人都會這樣回答,但通常老和尚遇著這種情況,他只會告訴你兩個方向,一個是叫你「喝茶去!」一個是叫你「吃餅去!」其實老和尚是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那究竟「喝茶去」與「吃餅去」各具何含意?如果你是一個參學者,未具禪觀的條件,可能會認為這個老和尚簡直不是“善知識”!不是嗎?我明明告訴你:我是來參學的,你卻叫我喝茶去、吃餅去!我要喝茶、吃餅,難道還要來你這裡?於是會搬出一大堆理由,以自我意識去面對問題,那是沒有做禪觀的緣故。

在中國禪門裡,趙州從諗禪師是最有名的一位行腳僧,八十四歲還在外面行腳,通常這一些行腳僧,對叢林的規矩法則非常熟悉,比如他要到一個寺院去掛單或者趕齋、討單────什麼叫“討單”呢?就是想在寺院常住一段時間,可以領一個職務,這就叫作“討單”。那“掛單”是什麼?就是想在寺院住個一到三天,但不能說「我要住一到三天」,而要肯定的告訴寺方確定要住幾天,還有按規矩,掛單是不能超過三天的。另外一個名稱叫做“趕齋”,就是中午吃一頓飯,吃完飯就走了,但是在大陸上還有一些不講道理的地方叫“子孫廟”,認為寺院是一個家族擁有的,可能是父母或兄弟姊妹或兒女,將財產賣掉蓋的寺院,一家子都住在一起。因此到了“子孫廟”,前面講的三個──趕齋、掛單、討單都不允許,只能夠討一個「水火單」。什麼叫“水火單”?就是寺院廚房裡的鍋子、水、柴火可以給你用,其他的你要自己準備。 

剛剛提到禪林的「喝茶去、吃餅去」,究竟有何含意?其實“喝茶去”就是告訴你:喝杯茶、休息一下,你就可以走路了。“吃餅去”是說你還可以再留個一天、半天,所以,如果你們不熟悉這些禪林規矩,即使會禪觀,也不知所云。因此你必須要從中去認識了解,才會有所發現;禪觀只是一種方法,但是它的內容、境界的高低,卻關係到個人所具備的知識經驗的多少,換句話說,有多少修行,累積的功德就有多少!如果一位參學者,老和尚對他說:“喝茶去”,那你最好休息一下就趕快走;如果“吃餅去”,那表示你可以跟知客師打打交道,住一個晚上沒問題,為什麼?通常遇到老和尚問:「你從哪裡來?」如果你告訴他「自己從哪裡來」問你到哪裡去?你告訴他「要到哪裡去」這就叫做廢話!所以他才會問你:「你不嫌累嗎」,表明了你這裡跑、那裡跑,簡直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可見禪門中,禪師往往會講一些話,但參學者不能用直覺去看、去想,就好像我說:「你口渴,我給你一杯熱茶!」如果你只是照直覺去想,那什麼好處也得不到!在台灣,有很多寺院常舉行禪一、禪三或禪七,其實真正的禪七是七十天,沒有什麼一天、三天、七天的,那為什麼現在會流行這些名詞?這是他們的理由:「因為現在是工商業社會、大家都很忙,所以要給大家機會參與」。其實如果要進入禪的世界,一天、三天、七天,捱得上邊嗎?恐怕連七十天也不一定能得到什麼好處!在這方面我寫了很多相關的書,但你們總是無法發現究竟在說什麼?因為你們自己擁有的資訊太少,平常也很少在這方面下功夫,才會覺得禪是那麼陌生,好比談一些名詞,幾乎大家都會,甚至要去對付別人時,還可以朗朗上口的提出一些名相。

記得民國五十幾年,我在台北主持禪七,有一位自認為在禪的世界,境界已非常高的人,帶著踢館的意味來到我這裡。當我讓學員討論問題時,他提出了一個問題:「請問主七和尚,《心經》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經,究竟《心經》談的是什麼心?《金剛經》明明說『現在心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那還談什麼心?」我就問他:「誰在那裡問我“三心不可得、談什麼心”」?他說:「當然是我!」你看!那個“我”有多強烈!我接著說:「你的“我”在哪裡?眼睛是我?還是耳朵是我?因為你的眼睛看見了、耳朵也聽到了,那麼哪一部份是你的“我”?」我可以告訴各位:「如果把一部《心經》搞通了,三藏十二部全都會了!」所以,別小看只有兩百六十八個字的心經,那裡頭任何一句話或是一句經文,就關係到多少經典!就如剛才所說的,很多人學佛只會從經典隨便抓幾句話、一些名詞、名相,當成自己炫耀的本錢,其實本身並沒有做「靜淨的思考、深入的認識」,將釋迦牟尼佛的智慧轉化為自己的智慧,因此講了半天,最後都是釋迦牟尼佛的,跟自己毫無關係,這就是為什麼禪宗特別講究要“發明心地”,發明心地就是認識自我、突破自我,而且還能夠把自己得到的利益跟更多人分享。

所以別小看“靜淨的思考”,第一、能靜得下來,第二、本身要先淡化自我,才能達到第二個“淨”。這時思考的就是五蘊的調理,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所以就要運用止觀的方法,才能夠做到“靜”與“淨”,思考才不致偏差,否則都是自我意識!至於“深入的認識”,雖然知道“觀”是深入的認識,但在佛教的十大學派中,各學派都有觀法,究竟你是以哪一種方式去觀、去做深入的認識?所以,談“禪觀”,這“觀”不一定只限於所謂的“禪”,觀的方式很多,就不能把”觀“當成個人的看法,“觀”一定有它的軌則,是以什麼樣的道理方法作為基礎,才不致於越軌。

現在再舉一個公案讓大家思考:有兩位禪師在一起,也可以說是兩位高僧,至於他們的身高有多高?我不知道!兩個人之間有一段對話,甲問乙:「什麼是佛?」另外一位禪師回答說:「蔴三斤!」,這到底是在說什麼?好像佛與蔴扯不上關係是不是?為什麼問他什麼是佛,要回答蔴三斤呢?這則公案在《指月錄》、《無門關》裡談得很多.剛剛說「禪通三藏」,你不要以為他們是離開經典在胡說八道!之後,另外一位第三者,聽到了這段對話,就去問懷海禪師,懷海禪師就是百丈禪師,也是建立叢林制度的一位宗師,當第三者這樣問他時,他並沒有講話,但問的人據禪宗語錄的記載,他反而開悟了,他到底悟到了什麼?這個公案一直還有後續,有說:「火裡來、水裡去」,就在講這話的時候,旁邊剛好有一位老參,是苦行的“禪和子”,他持反對的說法:「你為什麼不說水裡來、火裡去,卻說火裡來、水裡去呢?」這個公案到此結束無下文了,請問你們發現了什麼?這裡的“水”跟“火”,你們不要把它看得太平常,所謂“火裡來、水裡去”與“水裡來、火裡去”,兩者本來就有很大的差別!最初公案是問:「如何是佛?」卻答:「蔴三斤」此中說明什麼?可見每一個階段的禪觀都不相同,最後還要能表現出「如何是佛」來,因此別忘了我提醒你們的每個環節,可以說我講的每一句話跟主題都有關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