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33期 2009年1、2月合刊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第一義空"
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第一義空",這裡的"義"是道理、意義,"第一"通常說是最上的意思, "第一義"可以說是唯一的意思,也就是說絕對的,沒有相對的了。
為什麼要講第一義空波羅蜜呢?在前面我們介紹過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和大空,為什麼這裡還有"第一義空"呢?可見談"大空"這些空,還是有所謂的"願"或者是"大前提",表示還是"有",最多只是讓空相到達一個更微細的境界而已,但不管怎麼談空,目的是饒益性的。
"第一義空"究竟說什麼?"第一義"肯定是饒益性的,沒有傷害的,不僅不傷害別人,自己也不會受到傷害,才叫第一義。可以這麼說:信佛、學佛,目的是成佛,那麼"成佛"就是第一義,但這還不容易把握,我們還是講吃飯好了,舉吃飯的例子最容易理解,人天天都在吃飯。
如果以"第一義空"來說,吃飯怎麼去發現它的道理?吃飯是世間法,怎麼去理解呢?必須要以營養為例來說明。如果營養是一個大空的現象,那麼第一義空呢?就是即使你吃了再多的營養,你能不能吸收?能不能消化?能不能完完整整具備身體所需要的營養?一定要能做到這種程度,你才會達到空相的究竟,才叫第一義空;可以說"第一義空"就是在某一種前提之下完成究竟的一種饒益性。因為吃飯的目的是為了健康,營養可以維護健康,如果你不能吸收或者不能消化,就表示你不能維護健康,所吃的營養還是沒有用!但有營養,也能吸收、消化,也就是說"大空"的境界是有了,可是為什麼還不健康呢?譬如講到營養,每一個人每一天假使吸收一百分的營養,腦就佔去了百分之七十五,其他五臟只有得到百分之二十五,這是指在一切正常的情況下,如果你胡思亂想,妄想雜念一大堆,營養就會不夠,本來只有一百分的營養,結果百分之七十五還不夠腦的消耗,就會去找五臟,五臟的營養就會不夠,當然會生病,甚至連五臟全部的營養都給了腦,還不夠呢?結果腦也會生病。
所以"第一義"是什麼呢?是說在正常的運作之下,它的結果必須是饒益性的。如果說多吃一點營養,就可以胡思亂想了,但是你的吸收與消化系統又不能夠承受,因為營養過剩了,你所吸收的、消化的有限,因此並不表示你胡思亂想,消耗的營養大,多吃一些營養你就能夠維護健康。"第一義"是講這種道理,如果你不懂第一義的道理,就會變成我只要多吃點營養,供給腦需要的百分之七十五,如果我現在吃一百分,再多加一百分好了!我就可以胡思亂想了,沒有錯!但是你是不是能全然吸收、消化,把這些營養都送到腦部去呢?首先你的腸胃必然承受不了,以致沒有機會供給腦的營養。
就好比說:燈泡不是有十燭光、五燭光、一百燭光、一千燭光對不對?假使正常在某種光度的情形下,就以一百一的電來說,一百一的電壓,如果你用的燈泡剛剛好是一百一的話,那這個燈泡不管你用多少燭光都很好,對不對?如果燈泡的電壓是兩百二,結果你用一百一,這個燈光一定不亮,因為燈炮的電力與電壓都不足嘛!相反的,如果本來電壓是兩百二,現在使用一百一的燈泡,這個燈泡一定會燒掉,為什麼?這就是不能恰到好處,可見"第一義"就是恰到好處,而且結果一定是饒益性的,不會造成破壞、傷害,這樣的才叫做"第一義空"。
其次再看下面,我們把"有為空"、"無為空"放在一起講。"有為"肯定是有所作為,也就是身口意有行為表現的都叫有為,譬如身的行為是動作,口的行為是語言,意的行為就是思想表現,這種種身口意的動作行為表現都叫做有為。涉及"有為空"就可以發現:身、口、意要清淨的意境, "有為"才會突破成為"無為",但“無”不是"沒有",為什麼?因為你身口意還是存在著行為。好比於身而言,行為、動作不會逾越,不會造成傷害,雖然是有為,可是這種有為是一種無為的現象。舉例來說,我現在拿錢或者一些物質去幫助人,這是一種有為,但我從不認為我這種行為是救濟,所以行為上是有,可是事實上已經突破了這種有的執著了,這就是無為的現象。我們又可以發現,無為是一種真如境界,"真"是從假而顯的,"如"是圓滿,從缺點來對照的;可見"有為"是假的、是有缺失的,這是一種假相,是一種有缺失的虛妄之相;"無為"是突破了假相,顯現它的真相,是沒有缺失的,才叫做無為,所以無為以真如而言道,就是這個意思。
"有為"是以世間法,依於身口意的造作行為而完成的,能突破這種有為,並不表示沒有作為,所以"無為"不是沒有作為,還是有,只是表現的不一樣。詳細的來說明,有為是以業的造作行為來講,有行為造作就會成為業;如果說道就是修養,可是修養還是一種行為,緣於"業"的本身,是我們造作完成的一種結果,"道"的造成也是一種結果,只不過其結果是菩提。可見兩者都是一種有為,造業是肯定的有為,如果我們去修行,一定是要突破原有的"有為",不好的使它好,好的使它更好,雖然還是有行為,但卻是一種無為的現象,並不表示沒有作為。
所以我一直說:"無為","無"不是沒有,無為並不是說沒有行為,還是有,可是不是一種有缺失、有問題的行為,而是已經沒有缺失,突破了的現象。我剛剛講,有為是一種假相,而且是一種不實在的,若以真如來講,肯定它是有缺失的,但這是以人的標準來看缺失,不是以佛菩薩的標準來看。因為人的任何行為造作都會有缺失,如果去修行辦道,這個缺失是不是會愈來愈少?最後把這所有的缺失都改正了,就會有深厚的修養,這種修養的本身是不是也是一種有為?有造作的行為,如果把它也擺在有為法上面是可以的,可是它的境界不同,為什麼?於業的造作是有缺失的,也會成為障礙,於"道"的造作呢?它雖然沒有缺失,可是還是會有障礙,什麼障礙?我們曉得"業"是煩惱障,"道"是所知障,它還是有其不一定的絕對行為!。
可見"無為"一定是連所謂的所知障都要排除,最後顯現無為的現象,如果一定要做個結論,究竟要怎麼去認定"無為"呢?比如說我現在貪心很重,看到什麼都產生一種貪欲之心,這是有為,對不對?但是有一個問題,貪欲一定是有行為表現出來才是有為,要有貪的行為,如果慢慢使這種貪念愈來愈少,是要有所修養的,貪欲才會慢慢的減少,不過這一切還是有為,直到減少到原來的貪欲完全清淨了,是不是無為了?因為有為就慢慢、慢慢....轉變,最後連有為都沒有了,是不是沒有行為了?其實過程中還是有,是經過了有為,把缺失轉變,慢慢成為沒有缺失了,才能由假而顯真,從缺失而顯圓滿,這才是真如;所以無為是以真如而言道,是從有為突破的另外一種現象,這是談有為無為空,後面還有一個叫做"畢竟空",既然談到無為,應該好像是畢竟了,對不對?
其實,無為未臻畢竟,"畢竟"其實就是究竟,"畢"是完畢、終了、結束,好像我們在學校讀書,畢業了,比如在某一個階段畢業了,可見畢竟只是一個過程,一個階段,並不表示結束了,還是有的;如果說,原來你念小學這是個有為,小學畢業了,進入初中,以小學而言,你不需要再有了,可是並不表示中學不要有為了,還是要"有為",只是於小學,你已經到達無為境界了;如果你再進入到高中,你的初中又變成無為了;可是在初中的時候還是有為,那你在高中的時候也是有為,只是初中變成無為;當你再進到大學或者研究所,假設你完成了博士班好了,博士班是不是究竟了?如果我們講"畢竟",假使說博士學位已經拿到了,是不是你真正什麼都不要學了?一切都完成了?其實還有需要了解的領域,你只不過是在這個階段的專業上完成了,並不表示所有的都已完畢了,從中可以發現,這一個畢竟,是在某一個階段,好比說讀書取得學位,最高是博士學位,對不對?那"博士學位"就是一個畢竟位。如果談"無為"是在某一個階段,譬如說小學到達中學,小學是無為了,可是在中學,又是有為,進入到大學,你的中學是無為了,可是大學還是有為,可見還是在有為、無為裡面,即使進入到碩士班,還是有為,為什麼?大學是無為了,可是你還是在碩士班,那還是有為,再進入到博士班,也是如此,如果到達博士位呢?於有為、無為來講,已經學業完成了,這是一種什麼現象?於學的來講,是畢竟了,為什麼?因為"學"已經告了一個段落,好比說博士班後就再也沒有學校可念了,但是不是什麼都懂了!那只是暫時依於你這個讀書的學位而言,是畢竟了,並不表示你所有的學識都通了,所以它不是究竟的完成,只是一個究竟的段落。
如何了解"畢竟"?例如聲聞乘,聲聞乘有三向一果,到達阿羅漢成就,以聲聞乘來講是畢竟了,如果以菩薩來講,你那個聲聞雖是無為,但因為阿羅漢還有微細惑,還是有為,所以只是到達了一個聲聞乘的畢竟而已,如果要修菩薩法呢?聲聞對菩薩而言,的確,聲聞完成羅漢是畢竟了,可是以菩薩位來講,只是聲聞乘的畢竟,基於菩薩不只是度自己,還要去幫助別人,那就要到達菩薩完成了才是畢竟;但如果以佛位來講,那麼菩薩也不是畢竟,一定要佛位完成了, "佛",才是最後的一個結果。可見聲聞是畢竟,菩薩是畢竟,佛是畢竟,但如果以學佛的究竟而言,佛才是"究竟"!可見聲聞、菩薩還是"畢竟"而已,所以畢竟只是羅漢,畢竟只是菩薩,究竟才是佛,這是對"畢竟空"法義的認識。
下面還有一個"無始空",這個"無始"空,難道是說無始以來就是空的嗎?須知談及"無始",要從"有始"上面去認識。無始是從有始開始,假使問"人從哪裡來"?我們說人從父母來,那是以"我"而言,這個"我"是從我的父母而來,這是個有始,那麼我的父母又從哪裡來呢?是不是我的父親有父母,母親也有父母?他們又是從不同的父母來,這是另外一個"有"的開始;父親有父親的父母,母親有母親的父母,而父親的父母又從哪裡來呢?這麼一直類推,看似有一個開始,但是這種現象卻是個無始的現象,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所以概念上,"人"是從父母而來的,但絕不是一個所謂的有始,如果從"有始"而來,我從父母而來,那父母從哪裡來?當然還是從父母,不管你怎樣推,都是從父母,可見上推父母就是一種無始,不是一個有始的現象。
如果有始只是以這個我來講,有我,是個有始,這個"我"從哪裡來?從父母而來,而這個父母就變成一種無始的現象,如果要定位這個"我"的話,比方:我是白雲,白雲的父母是誰?其中是個有始,對不對?如果說管他那一個我,反正就是因父母而生,這種說法就變成"無始"了,因為說話人是站在父母的地位講"我"?還是祖父母的地位?還是曾祖父母的地位呢?那就不能夠肯定那一個是有始,所以"無始"是從"有始"去認識的。
佛法中通常都是講無始以來怎麼樣,譬如說這個人這一生,他從來不做壞事,可是,往往日子都過得非常不好,那些壞的人反而比他過得好,他就會講了:我從來不做壞事,為什麼過得那麼不好?所以需要認識:無始以來,你所作的業很難肯定,雖然你這一生做好,但這一生為什麼所受的都是不好的呢?那是你過去無始以來所做不好的緣故,現在才承受不好,但如果你現在做好,將來就會受好的果,這之中就是一個因與果的關係,也就是一個"有"跟一個"結束"的關係,可以發現,從一個起點到一個終點,那就是一個暫時的"有始";打個比方:假使從高雄到台南,有一個起點也有一個終點,這是不是一個肯定呢?就好像從高雄到台中,是不是也是一個相同的起點,一個終點呢?不同是不是?如果從屏東到台中,它的起點是不是又不一樣了?可見這個起點都是暫時的,以某個起點到某個終點,這是個有始,絕不是一個無始的現象。通常我們談無始,要以圓相來說,假使畫一個圓圈圈,你從任何一點開始順著方向,都會回復到原來那一點,那就是個無始的現象,如果畫的是一條直線,就會從起點到終點,不管你畫多長,都有個終點。若以一個圓來說,起點在哪裡?終點又在哪裡?
沒有一定的!從哪裡都可以,可見這個無始就是以圓來說,不是以縱橫或者上下來講,但也不捨這種方式。譬如畫一條線,這樣便有一個起點與一個終點,如果這是起點,我用一個圓相來畫,畫到那個起點的話,不就是終點嗎?究竟哪一個是起點?哪一個是終點?它是從任何一點都可以開始,也可以回復到那一點,所以世間法,是個有始的現象,而佛法則是以無始的現象來講,只不過佛法不捨棄這種有始,這種有始只是以人暫時的現象來看,所以我們講現在、未來、過去,其實是個無始的現象,一般就是談三世,這一生、前一生,那你前一生的前一生、前一生不要了嗎?可見你的前世有無始,同樣你的現在也會成為過去,你的未來也會成為現在,還是一個無始的現象,不是個有始的肯定,這就是我們講"無始空波羅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