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研讀之九十八 - 輪迴與出離的關鍵 (三)

基於這種體會,老禪師告訴我們,凡是在《般若經》裡,佛法若提到〝無〞,我們怎樣去看待?

〝無〞不是沒有,〝無〞是〝有〞的突破;它一定是從〝有〞去突破的,或者,有不一定的現象。比方,你面對〝無生〞的一種現象,無生它是講心境,我們曾經提到過,當我們的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跟外面的色塵緣境打交道的時候,引發了我們內心的變化,色蘊生起,緊接著就有一種感受,好的就歡喜,不好的就抗拒,然後引發出想、行、識,這五蘊的一連串變化,也就是我們自心的現象,那透過我們的根,也就是〝能〞,跟外的色塵緣境──〝所〞打交道,能所、根塵相應的結果,引發我們自心進一步再去相應它,怎樣面對這種情況去認識、去做調理呢?我們可以這麼去認識:

當你相應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生相;比方你聽到一句不好聽的話,感受不好,你拒絕它、討厭它,這就是一種生相。有了生相的啟動,其實已經有了五蘊的啟動,色、受、想、行、識已完成,它就會形成一種心念,這心念就是自我意識,可以成為主宰,再操縱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語言,去和別人打交道,成為對外的行為動作,而這就是業的造作;不管好的不好的,這種種都是生相。

心,我們知道它是一個主宰,可以主宰造作的結果;造作是業,那有業因就有業果,造作如果是好的,它會得到樂的果報,造作不好的,將來就會得到苦的果報;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依於無明惑,淪為造作業,而後承受果,就在這種惑、業、苦中輪迴不休,有沒有辦法化解呢?還是一個起心動念的問題!所以須菩提才會問佛陀: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們先來對心做一個認識!佛法根本的理念:要覺悟,就要從這個自心下手。所以五祖才會說:「不明自心,學法無益」。所以佛法根本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明白:它根本的關鍵在哪裡?

老禪師跟我們講《心經》,說這個心,它就是萬法的樞紐;所謂「心生法生,心滅法滅」。

所以講《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它有如佛法的軸心,而《金剛經》,就好像是一個輪子,它會產生一種力量,依著輪子滾動的力量;依據《金剛經》告訴我們的道理方法,去受持讀誦,依教奉行,依著這種輪子滾動的力量,才能夠使我們離苦得樂,才能夠完成〝般若波羅密〞,也就是從此岸得渡到彼岸去,離苦得樂。當然最重要的,我們還是要了解一個根本的問題,也就是我們面對自心要去做認識。所以須菩提才會問佛陀:

「善男子、善女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如果在學佛的路上,我們發起了一個大願力,發起了追求無上正等正覺的大道心,那麼應該怎麼樣面對自心呢?應云何住?住是安住,因為我們的心像猿猴野馬一樣,如狂又癡,奔馳不歇。所以在大部的經裡面告訴我們,像《楞嚴經》裡面說:「狂心不歇,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我們因為狂心不歇,所以產生重重的煩惱,那如何面對我們的自心去做一個認識呢?心倒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的心既是那樣的狂亂難以駕御,所謂一念三千,又說我們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這個講的〝生滅〞,就是剛剛講的意念。意念是精神層面的活動變化內容,它是以〝生、住、異、滅〞來講;同時也因為有情眾生的意識,而生成有情世界。

世間所有的現象不外兩種,一種是精神層面的,一種是物質層面的。物質層面形成出來的叫做器世間,是有情世間的眾生所依附生存的一個依據。凡是有情眾生都有意識的生命,依於意念的造作,也就是意識的造作,於是在三界六道裡面輪迴,這就是有情世間,有情世間的眾生所生存的這個時空範圍;比方我們說山河大地,這都是器世間,宇宙世界的範圍不外這兩種,一種是精神層面的,一種是物質層面的。

下面分別解釋一下,以物質存在的變化來講,它是講成、住、壞、空,以精神來講,它是講生、住、異、滅;談意念時,我們常會提到生滅的問題,生滅其實是一個簡略的說法,

也就是把〝住、異〞這兩個階段省掉了,而以〝生滅〞來代替。生命的消長,除了物質的變化之外,還有精神上的生滅變化,事實上,它還包括了一個住的現象,還有一個變異的現象,只不過它的變化剎那迅速,我們那裡發現得出來呢!我們平常根本不知道,我們自己的意念的變化是那麼的大,只有當我們學習靜坐止觀的時候,靜下來的時候,才會發現心念的游走、心念的變化,那簡直無法掌握,心的變化是那麼的大,而那就是生住異滅的現象。

心的變化既然無法掌握,那麼隨之而起的造作也就身不由主了,難怪經中會說「使汝流轉,心目為咎」,也說「一切因果世界,因心成體」,只不過中間有一個轉圜的空間;《金剛經》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若以精神來講,這就是般若實相觀照的殊勝!

先談什麼是有為法?有為法是指有所造作行為的法,不管好的、不好的,或者是好壞不分的,都是有為法。有為法肯定是業,有業就要受業果,入生死輪迴,《金剛經》才會談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無為法並不是沒有作為,無為是有為的突破,也是學佛行人所共同要致力的目標。

〝法〞起源於我們的心,透過六根,去與外界的色塵緣境相應,也就是我們曾經談過的根塵、能所相應的道理。比方《心經》裡面談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各位如果聽過老禪師講的《心經導論》,就知道這個五蘊的內容,它是幫助我們照見我們的自心,對自心作認識的一個根本法要;它可以解剖我們自心原來的面目,讓我們了解自己的心輪。

觀自在菩薩……,所謂的〝觀〞,是止觀的〝觀〞,也就是要做如此的觀行。菩薩行者必須要做如此自我的諦審深察,深入觀察,因為唯有進入到深入的觀照-這樣的修養的時候,才能夠得到自在,才能夠從五蘊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得到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