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經要解 - 十波羅蜜(二三)無礙智

介紹九十波羅蜜第八十六個“無礙智波羅蜜”。“無礙智”是講“法”、“類”、“智”、“忍”這四個項目所完成的智,那是什麼智呢?就是大圓鏡智。我們知道,鏡子本身並沒有什麼,只是顯現一個現象,並不會造成障礙或任何問題;此處講“無礙智”就是這種現象。好比一面鏡子,照漂亮的東西如此顯現,照醜惡的東西還是如此顯現;如果眼前無物呢?它不會感覺空虛或少了什麼,東西多了也不覺得擁擠,都能一一明顯的顯現;所以可以說“無礙智”的本身已達到類似的般若智,是實相完成之後般若觀照的一個功夫。如果以“定”的修養來看,是從四禪、四無色以至滅盡定,已經完成九次第定的階段;以無礙智來說,雖已達“滅盡”,仍然有所執著,為什麼?因“我 ”生也不起,滅也多餘,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否如此就大事已辦了呢?在菩薩法裡,你到達了這層修養,卻要看你能表現多少?能使人得到利益嗎?遇著比你差或跟你差不多的人,也許能夠表現,但是遇修養比你更高的人呢?那你是不是就不如別人了 ?! 而“無礙智”卻是:遇低的是如此,遇中的也是如此,遇高的也是如此,乃至遇到更高的,“我”的表現還是如此,因為已經沒有任何差別還會使你造成障礙,這才是無礙智。所以,我曾說過:要做一個真正的菩薩行者,或要做一個法師,能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必須天上知道一半,地上的要全知道;但是常常會發現自己“這個不懂”或認為“我是專修什麼”,如此於智而言是有礙的;無礙一定是無所障礙,是依於你的智的修養或者般若而言,已達無礙。只要還有什麼不瞭解的或者做不到的,都還是有礙。所以肯定的說,必須已達等佛或等覺的境界,也就是須完成八地以上菩薩的修養,所以說菩薩八地以上就具足了“無礙智”。

再看第八十七個“佛法波羅蜜”,或許大家還沒聽過這名詞──“佛法波羅蜜”。一定要瞭解,此處所謂的“佛法”,不是限於某一位佛的法,而是說圓覺之法,也就是圓妙明覺或說“圓覺”、“妙覺” 或“明覺”之法,那麼到此修養究竟是什麼樣子?如果以智慧的比喻來講,好比一盞燈,可以照亮一個環境,可是範圍有限,有許多燈,也只能夠照亮許多地方,那如果像太陽之光呢?還是會受限於東半球、西半球的地域,還是有礙的;而如果到達妙覺、圓覺境界的話,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再有黑暗,都是明亮的!這是什麼境界?就是所謂的“佛法”!佛法是一個沒有黑暗的境界,那以什麼來說?當然還是以般若來講,所謂的覺悟之光或者智慧之光,就是已經超出了等覺,到了圓覺、妙覺的境界。所以,究竟佛的境界是什麼?他是一個發明者,不是一個創造者。如同以發明飯菜的人來說,也叫做發明,若能從飯菜中發明所具備的營養,那又是另一種發明。如果能夠從“營養”中分析它的成分,自然也是一種發明;或者能研究出人究竟需要多少營養,又是另一種發明;此外還要知道什麼樣的人需要那一些營養?那就更難了,至少目前還沒有任何營養學家或者醫學家能做到這個程度;而瞭解什麼樣的人需要些什麼營養,讓所需的營養能恰到好處,那才是圓滿、才是明覺。這不是隨便就可以做得到的,只有完成了“覺悟之法”或者說“佛法”,才能做到。

既然佛法做得到,為什麼只能發明,不能創造?譬如說人從哪裡來?基督教說,人是上帝造的,是創造者;佛陀不這麼說,佛陀說人是從父母而來,所以是發明者不是創造者,為什麼佛只能發明不能創造?如果上帝過去能夠造人,現在有那麼多教徒,為什麼上帝不創造一個人給大家看看?其實佛陀告訴我們的道理方法肯定是我們能認知也可以做得到的,如果教一些做不到的,那叫做迷惑眾生,不是“實相無相”的真如之道;所以“佛法波羅蜜”的本身就是以覺悟為前提,達到圓覺、妙覺、明覺的境界,這是以佛法來說波羅蜜。

再看第八十八個“如實說波羅蜜”,這個實是講“實相”,即實有相,實實在在的實。“如實”是什麼意思呢?一般談道理方法,總是把世間法或現實的法看得很輕微,甚至認為不好,而一味的去追求所謂的理想或玄妙的,這就是“不如實”。“如實”是必須要能面對實有相,並能化解實有相,不會有任何障礙;所以要到達了無障礙的境界,才是如實的境界。至於“如實”後面為什麼還要加“說”呢?前面講八十六個波羅蜜,一直到無礙智為止,然後才講到“佛法波羅蜜”,而 “佛法波羅蜜”當然就是要弘傳流佈的道理方法,所以這裡講“如實說”,表示不是以自我意識來說,因為那還會造成障礙、問題與傷害。以前我一再強調現在很多人講佛法,其實說的都是人法,都是以自我意識來說,因此不是如實的佛法。

要知道“如實的佛法”必須要依教如法,絕不能離於佛陀所教、佛陀所說,才是如實說。常有很多人自己講了一大堆,最後卻總括一句:這些都是佛說的、都是經典上講的,如果追究一下,問他是什麼經典講的?他可能回答:「經典那麼多,我即使告訴你,你也很難找到!」這根本是騙人,想想!你能夠說出是那一部經,我就可以從那一部經典去著手,即使你不知道是那一部經典的那一品、那一卷,至少你要知道是那一部經,不是嗎?偏偏就有很多人講了一大堆:這是《十地經》、《心地觀經》、《本事經》....可能他自己都沒有看過。好比“本事”是講什麼?不是說你這個人有沒有本事,而是說釋迦牟尼佛的事蹟,如果你沒有看過這一部經典,就不知道這部經究竟說什麼?就以常常聽到的“九色鹿的故事”來說,大家都知道這是出自於《譬喻經》、《百喻經》,其實《纓絡經》也講,《妙童女經》也講,很多經都講九色鹿的故事,但是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知道一點那也不錯,就怕他自己說了一大堆,最後說這是佛說的、是經典講的,偏偏最後既不是佛說的,經典上也沒有,這就不叫“如實”說了,那是自己隨便說。所以“如實”就是要如佛陀的教法,老老實實,實實在在的來表現,才叫“如實說”,這是一種警告的意思。

其次再看第八十九個“自然波羅蜜”。既然如實,還怕你有法的執著,說這是佛說的,是經典上講的;以戒律來講,中國是大乘菩薩法採用四分戒法,南傳的戒法是五分法。如果原始佛典都談五分法,為什麼中國的佛法要講四分法?其實這是唐代道宣法師的用心,為求適合於中國的環境、民族性以及風俗習慣、人文史源等種種關係,把不適合的剔除。有人會認為怎麼可以隨便刪改,不依教如法呢?其實,佛法在乎順乎自然,讓眾生能得到利益。所以“自然波羅蜜”是告訴我們不要造成一種勉強,好比南傳的出家人是托缽營生,北傳的出家人都是自己煮食,如果照原來佛教的規定應該出去托缽,那在台灣可不可能托缽呢?還是可以!但是有一個問題,老百姓每天是不是都會特別煮一些飯菜擺在門口,等著人家來化緣?很可能你就要不到飯菜了。可見,環境不同,想要托缽還要有人發心。再看教界每回遇到傳戒或什麼事,就會有托缽的作法,看看托缽是什麼現象?往往事先都得做很多文宣,告訴大家明天戒壇有多少戒子要出來托缽,在家菩薩請先準備銅板!還有的更妙──有的在家菩薩拿了一口袋的銅板,其實真正的托缽,你一口袋錢全交給為首的一個人也可以,他卻化整為零,在每個缽裡都放一點銅板,究竟為什麼?我不瞭解!但這似乎已成了傳統。

多年前千佛山有個作風,現在已沒人懂得去體驗了;就是受完戒要出去化小緣,只准跟人家要一塊錢,多給一塊都不行,而不給也不行;你們可能不瞭解其中的道理,其實這是一種自然性,但看起來卻很勉強,為什麼?因為在中國不適合托缽,所以要你去化小緣,體會一下人家給你的那份難堪、侮辱與鄙視,進而返照自己的起心動念,順乎自然而去行修養。尤其有時候遇到發心的在家居士,你去化緣,他很可能給你一百塊、一千塊,如果這時你說:「這位菩薩,對不起!我只要一塊錢。」他很可能會生氣,至少他會感覺你這個人很奇怪!你來化緣,我給你那麼多你不要,反而只要一塊錢,而你還要花多少口舌跟他解釋,所以首先你本身要具備耐心!因為你的主題不是為了化緣,而是藉著化小緣以作一種心性的磨鍊,只不過這心性的磨鍊看起來有點不自然,所以要順乎自然的環境,達到自然的境界,才叫做“自然波羅蜜”,否則都是勉強。

前面講“如實說”是一種警告,後面告訴你不要計較執著,要順乎自然;《楞嚴經》就提到:「是因,是緣,是自然性;非因,非緣,非自然性」,這裡說的是因緣、因果,而因緣是法則,因果是關係,這是佛法的基本觀點,可是也不要捨棄自然,那自然是什麼?我們常說父母、妻子、兄弟、姐妹彼此的關係都是一種債務問題,這種話沒有人喜歡聽,其實還是一種自然性,為什麼?即使過去世沒有債務問題,沒有那些業作,難道這一生相處就沒有嗎?同樣還是會有,你能夠否定這種自然行為嗎?不可能!再進一步看,如果談佛法,捨棄了世間法,那就無法可說。所以如果認為世間法不好就捨棄它,那就表示你不懂得佛法;因為佛法是覺悟之法,人在現實中會迷惑,會造成無明煩惱,要怎樣從中去覺悟?能顯現覺悟的才是佛法。佛陀提出這些道理方法,也只是幫助我們覺悟而已,可見“世間法”於佛法而言,它還是一種自然的基礎,順乎自然而達到自然的修養與境界,這就是“自然波羅蜜”。

再說九十波羅蜜的最後一個“佛波羅蜜”。可能你們會想,才說“佛法波羅蜜”,何以又提“佛波羅蜜”?可以肯定的告訴各位,“佛波羅蜜”是一個結果,一個圓滿的結果!基於九十波羅蜜再怎麼談,談到最後,就如《千佛山雜誌》所特別強調的“信佛、學佛、可以成佛”一樣,最後一定要圓滿,所以“佛波羅蜜”是最後圓滿究竟覺的結果。只不過提到“佛”與“佛法”,通常我們會混為一談,認為佛法是佛說的,不就是佛嘛!佛法不都是一樣嗎?其實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因為佛不限定於某一位佛,佛法則每一位佛都有不同的法;譬如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的法,娑婆世界有釋迦牟尼佛的法,琉璃世界有藥師佛的法,所有佛世界都有不同佛的法,怎麼能夠說佛法就是佛或佛就是佛法一概而論呢?是有所差別的。以佛法而言,在娑婆世界肯定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法,所謂佛法,最後的結果要圓成,能到達佛的結果,但也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的法才能成佛,而是要視什麼環境而論;因為依於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如果要在娑婆世界即身成就,就必須要依照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理方法去修養,才能成佛;如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那就必須要依阿彌陀佛講的道理方法去成佛;也就是說,不同佛的世界有不同的佛法,但是完成的結果都是佛的結果,所以“佛”當然有所差別。

因為佛是以“願”建立起世界,譬如阿彌陀佛的願力世界是極樂世界,藥師佛的願力世界在琉璃世界,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各世界都有不同的佛,所完成的是適合於那個世界的佛。可見你若在娑婆世界成就,就不可能以西方極樂世界去代替,因為你一旦成就了佛,須依於你的願建立起你的佛世界,所以才講“一花一世界,一佛一世界”。這一個世界就是在乎這一位佛,不是所有的佛,所謂十方三世一切佛,是指所有的佛,十方三世都有不同的佛,這所有不同的佛謂之一切佛。十方三世一切佛,是指十方三世所有的佛。我們平常講諸佛,可見“諸佛”的範圍就比較小,為什麼?是你能知的,譬如講“諸位菩薩”一定是在座有某一些對象,如果說“十方大德”,這個範圍就大多了,就可以發現“佛法波羅蜜”跟“佛波羅蜜”,一個是道理方法,一個是行修後的結果。

九十波羅蜜到此算是告一個段落了,但是一定要知道,從第七十七個波羅蜜“定波羅蜜”開始,都是談最上的境界,也就是前面按照“有”的認識了解,而後去突破;這種突破需要有一些發現,因為發現才有突破的機會,才能顯現出“無”的境界;但這都還在“有、無”中間,最後一定要突破了“有無”,方能達到“寂滅”或“圓滿”,或是“究竟”,都有其不同。在每一個子題上所表現的,千萬不能夠以一個概念、一種方式去解釋或作認識。譬如平常這個人吃三碗飯,好像定型了,但是有時候吃了零嘴,可能就吃不下那麼多飯,只吃兩碗。而有的時候,本來這個人只吃一碗飯,但是因為運動或工作,體力消耗過多,有可能多吃一碗,所以是不一定的!因此反映出“佛法無定法”的理念,所以即使講九十波羅蜜還是以不一定來說法,不是一個肯定的,畢竟佛法講究善巧、方便,其實談波羅蜜法也有其善巧、方便,這是九十波羅蜜的道理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