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與說話技巧

所以在一個團體,我們說僧團,就是出家的團體,或者講寺院裡的出家眾,我們曉得,一個家庭裡,同樣父母生下的兒女,也有其差別,一個寺院的團體則是由不同的家庭出來,聚集在這麼一個環境,如果因為在這個團體發現有一個表現的不是那麼好,甚至於不好,你不能認為這個團體「大概就是那個樣」,如果用這種方式去看,就是以自我的分別心在看!為什麼?憑看到、聽到的去分別,那就是在聲色中討生活!即使現出家相了,有所謂的三寶的樣子,不要忘了,他畢竟還是人,他也是帶著業來到這個世間的,他所表現不好的時刻,並不表示他完全都是不好!在一個家庭也是如此,一個家庭裡,兄弟姐妹是不是每一個都是那麼好?或者因為裡面有一個不好,就說他的兄弟姐妹不好?甚至會講得更難聽「他們的基因本身就有問題……」,這都是以自我的分別心去看問題,依所看到的、聽到的去執著什麼、計較什麼。

我們常常提到慈悲,慈悲是什麼?都知道:「慈悲就是拔苦與樂」,沒錯,問題是「如何去拔除人家的苦、怎麼給與人家喜樂呢?」還有“四無量心”裡 的“喜”跟“捨”,如果只有慈悲沒有喜捨,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爛好人,最後自己會受到傷害,為什麼?因為慈悲,就勉強地做,那就會造成傷害!還有一種是什麼人呢?他把慈悲當成一個招牌、看板,或者一個文宣廣告,就是掛在嘴上。什麼叫慈悲?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有那麼多的人崇拜他?因為他的慈悲,是擺在眾生苦難的前提之下,不是在分別喜樂而去說慈悲!尤其我們佛教界,慈悲兩個字經常可以聽得到,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出在要求別人慈悲,不是自己把菩薩當成偶像去崇拜去修養,所以用自我意識去看別人,那自己的修養在哪裡?就好像我的門下弟子,有一份熱誠,去跟信徒們推薦「我們老和尚如何如何好」,可是當你講「我們老和尚如何如何好」時,有沒有考量到自己?講話的人的本身,是不是同樣也那麼好呢?如果老和尚好,你自己不好,這個老和尚好在哪裡?如果說老和尚不好,你自己表現的很好,連老和尚也可以沾你的光!尤其我們常常說「老和尚寫多少書,有多少的光碟,好好去看、去聽,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有沒有注意當你講這個話,人家要問你「好在哪裡?」如果連你自己都講不出來,你說好,那有什麼用?

就好像很多在家居士,夫妻兩個,有的太太信佛教先生不信,有的先生信佛教太太不信佛教,他們總是問我:「師父,我的另一半,要用什麼方法讓他來信佛教?來皈依?」我說:「你為什麼要他信佛教?來皈依?」「我來這裡得到很多好處。」我就問他「你得到什麼好處?」他根本就說不出來,他是憑他的感受,我說你要想一想:「你希望另一半也來學佛、來皈依,說學佛好,那你自己平常的習慣、脾氣、表現不好的那一面,是不是愈來愈少?如果還是一樣的話,你看,你說好,如果學佛那麼久,還是這個樣,你怎麼去度他?」所以我就會告訴他們,你不要希望他去信佛教、皈依,我說你自己調整自己,把得到的好處,從日常生活中,讓他看到、聽到,的確,你的缺點愈來愈少,毛病愈來愈少,人也變得愈來愈使人感覺可親,你不要他信佛教,不要他皈依,他自己都會感受到!在多少年以前,我每星期日,都會在菩提寺上課,有一對夫妻,每星期日他先生開車送她來上課,他車子只到山門口,下了車,他就開車走了,這樣經歷了差不多一年以後,她先生會把車停在停車場,跟她一起進來上課。他太太曾問我「怎麼能讓她先生信佛教?能皈依?」我說「妳要自己能表現出來使他能感受得到,如果妳都變得愈來愈好,他有好奇心,他也會要跟妳來,究竟這個老和尚講什麼,使妳能改變那麼大?要去感動人家!」以後她先生比他太太還虔誠!所以他們夫妻兩個,就會常常彼此一起討論聽到的、學到的,以及跟自己本身的問題,調整了多少,改變了多少,還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我們常常說「度人」,那我常講「拿什麼去度人?」就是開一部大巴士,你當駕駛,要想載這一車的人,從出發點到目的地,平平安安,做司機的須要具備多少條件?不只是駕駛技術,對車子的性能、交通規則,還有料想不到的意外發生,你都要能掌控,才能平平安安把一車的人載到目的地!即使什麼條件都夠了,至少我們看台灣,出車禍,都是自認駕駛技術不錯,猛飆車而出車禍的,為什麼交通規則提出來「開車不要打手機,開車不要喝酒,開車不要怎麼樣……。」為什麼提出這些來?因為太多人不在乎!我們曉得,開車同樣要制心一處!所以說一個學佛的人,面對學佛的人跟不學佛的人,你跟他相處,絕不可能用同樣的方法,為什麼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不同的病,需要什麼樣的方法,絕不是用一味單方,就像我平常常說的,信徒有煩惱,來請教法師怎麼辦?法師教他「好好念佛」…如果說「我最近身體不太好?」「好好念佛」…「最近我生意愈來愈不像樣了?」「好好念佛」…就是一個好好念佛,什麼都不要,念佛能當飯吃?!

我不是說念佛錯了,你不能夠用一個念佛的方法,去化解所有的問題,尤其動不動就是「一句彌陀罪滅河沙」,如果天下真有這種好事,大家也不要坐在這裡聽我講道理了,「你回去念一句佛,什麼問題都可以解決了。」剛剛不是說到“慧學”嗎?你如果沒有智慧如何能化解問題?要化解問題,必須要認識問題、了解問題,憑什麼去認識、了解?要有智慧!沒有智慧就不可能!何況你要表現,需要自己有修行完成修養,你面對外緣,也要有修行完成修養,自己才能做得了主,絕不可能自認為「我經典也看了不少,我每天打坐,我每天要幹什麼……」我不是說那些都不要做,而是「你吸收了多少、消化了多少?」也就是說「你看了多少,做了多少,能不能用得上!」

就好像身體有問題,一定是某一方面的營養有缺失,如果說「你講了之後,缺的營養我都有吃」,那你就要思考,你都有吃,為什麼身體還是不好?你的消化系統,包括你的胃臟、脾臟,能吸收多少?又能消化多少?有的人粗茶淡飯,身體好得很,有的人山珍海味,一天到晚生病!那是為什麼?其中就關係到智慧,因為一個人的五臟,都有不同的營養需要,何況我們人消耗營養,最大的地方是在我們的腦,如果以營養來分析的話,我們每一天吃一百分的營養,腦需要的營養佔了百分之七十五,我們的器官只要百分之二十五就夠了,這是在正常的情況之下;那如果有妄想、有雜念,或者煩惱多了的話,那腦的營養就不夠,腦的營養不夠,肝、腎的營養就要補給腦,結果,肝、腎就會生病!所以雖然說,肝的營養、腎的營養,我需要的,我也是在加強、有在吃啊?那你有沒有想過,你腦的那些妄想雜念,有沒有減少呢?也就是說腦的營養的消耗有沒有減少?尤其吃了營養,不一定你就得到了營養,我們知道,某一些營養太多,同樣會造成一些障礙,營養不夠會造成障礙,如果說你身體需要的都能滿足,那才是正常現象!

譬如以我的生活來講,我差不多一天,就是中午那一頓飯很要緊,而且一定要吃飽,早晨無所謂,我要是沒有什麼事,早晨都懶得吃,常常很多人問我長壽之道、健康之道,認為九十幾歲了一定有什麼秘訣?我說什麼秘訣,就是一般人講的一般的話「生活正常,有適當的運動,尤其妄想雜念愈少愈好」!我們談身口意幹什麼?修行,就是修正我們身口意的行為,身口意的行為經常會出偏差,有偏差,趕快修正,修正到什麼程度?修正到沒有偏差,這是講外表的,還有內在的五蘊調理,我們千佛山有一些入門的工夫,那是基礎學,如果你都做得好的話,不只是在道業上得到利益,連你的身體健康狀況都可以改善!

不管是對別人、對自己,從言語上去表現、去接受,基本的關鍵性在那裡?在於“返照”這兩個字!你如果經常記得這兩個字,那麼你經常都在修行!如果我們只是去看別人、聽別人,或者學別人,或者是去分別別人,那將一無是處!自己不僅什麼好處都得不到,很可能還會傷害別人!所以說,建立起人際關係,因為人活著就會跟人打交道,你跟人打交道,總是在看跟聽的上面去計較什麼、執著什麼!從內在的“表現”,從外在的“攝取”,都是要“返照”,如果說把自我擺在前面,就等於自設障礙,別人進不來、自己也出不去,那最後,也就是我一開始所講的,學佛的人,最後變成一個怪人,一個怪物了!尤其本身知識經驗太貧乏,也就是說智慧不夠,往往表現的會叫人家鄙視,台灣在早期,佛法、佛教沒有目前這麼興盛的時刻,連牛奶糖都不敢吃,喝牛奶也不可以,當成這會殺生,所以那時我就寫了一本小冊子,叫做《菩提大道》,當時在全台灣各廣播電台播放,這是五十年代的事。牛奶、奶製品,跟殺生有什麼關係?殺生是什麼?是把一條生命毀掉而去得到一些什麼,那才叫殺生!一些基礎的佛法,當然裡面就包含了有戒、有定、有慧,因為戒定慧三學,它也是有層次的,從淺而深,到最後不可思議,不管你在戒定慧上面下的工夫,或者多、或者少,幾乎都可以看出來你有沒有真正在學佛?或只是一個佛教徒!那在什麼時候看得出來?當你跟人家相處,面對人、面對事,依於你的內在怎麼去表現?再者,由外面的色塵緣境,看你怎麼去攝取!

面對人與事,要懂得拐彎哲學,善巧方便之運用。方便比善巧難,一點不注意,方便便成隨便。道的問題不在乎業重業輕,有時業重反而成就快;輕者容易不在乎,反而不覺。業重有時返照得快,不能說業輕成就快,業重成就慢,只能說,業少成就快,業多成就慢。

修行辦道必須懂得把握每個當下,因過去業因才有現在業果,面對現在,不要造作不好的,還要不造作成為另外一個業。從身口意的行為把握任何一個當下,要知道世上沒有治療後悔的藥。要面對──內在表現,外在攝取,人際關係,語言善巧,都是修行的機會,任何一當下,能把握就是修行,不把握就是浪費。面對現前的問題去化解──好的如此,不好的也如此;發現問題的關鍵性,分析、認識、了解;一個問題現前,必須面對,去認識,要能化解,才是有智慧,有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