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二集(上)

前面提到,一部經典的開始,可以說就是談它的緣起。《圓覺經》一開始,是談成就如來道業之後所具備的一些成果、或者說一些修養,能夠表現的現象。我們來看這些文字,稍許解釋一下。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經文中的這個藏(ㄗㄤˋ),其實不是一般人講的藏起來、收藏起來,不是!藏(ㄗㄤˋ)的本身有殿堂的意思,譬如說一部藏經擺在經櫃裡,那地方就是一處擺法寶的殿堂。如果說三藏(ㄗㄤˋ)十二部是一大藏(ㄘㄤˊ)教,那就不能唸藏(ㄗㄤˋ)了,因為它裡面所收藏的是有三藏十二部,所以藏(ㄗㄤˋ)跟藏(ㄘㄤˊ)我們要搞清楚。譬如說藏(ㄘㄤˊ)書:一座圖書館或者一個書房藏了多少書;藏(ㄗㄤˋ)的本身,具有殿堂的意思,因為殿堂的本身有莊嚴、清淨、甚至內含了所謂的智慧、以及種種的道理方法,有包含的意思,殿堂也是包含的意思。

談到“神通”,很多人把它當成一些奇奇怪怪的,好像讓人難以理解的一些事。其實“神通”最簡單的解釋,我們能把握的話,就知道神通沒有什麼了不起,幾乎人人都具足,只是所表現的境界有高低的差別。“神”,是不可測,依於人的能力很難去臆測的叫做神。“通”,就是無障礙,也就是說這種行為表現對一般人來說,會產生很多的障礙,可是具備了這種修養的人,他表現出來可以說一般人沒有辦法去理解,因為他幾乎是完全沒有障礙的一種行為表現。談到“障礙”兩個字,也要了解,所謂“障礙”,最簡單的說法,就是缺點,有缺點就會成為障礙。這種修養的行為表現,已經到達了零缺點的境界;要知道,零缺點的境界不是一般人、或者是有一些修行的人可能做得到的,即使有所修行,也難免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缺陷或者缺點。

這句經文說:以神通進入到一個這麼樣的地方,其實這個什麼殿,或者我們稱之為所謂的如來殿、光明殿、及觀音、地藏各種佛菩薩的殿,其實說起來也只是指一個地方而已。唯一比較特殊的是,稱之為“殿”的地方,它很莊嚴、很清淨也很寧靜;也可以說清淨、寧靜、莊嚴的地方才能稱之為“殿”。我們看過去封建時代的王朝,有金鑾殿,那是一個處理公事、公務,處理國家大事的一個很莊嚴的地方,也可以說像是總指揮部一樣的,這是人為的環境。我們相距釋迦牟尼佛時代太久,我們現在表現的殿堂是依於這些修養成就如來聖果的一些成就者,把他們供奉在殿堂,其實是一種代表性的象徵。譬如說三寶殿,就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以及藥師佛,這都是過去成就如來果位的成就者,我們把他們供奉在殿堂。其實是尊重過去的成就者拿來做為我們的典範,這才是最大的目的,所以現在的殿堂裡不是以活著的人來表現,是拿已經成就了如來果位的來表現。往往一個殿堂的佈置、顯現的氣氛是很莊嚴、很清淨的。所以談到殿堂,佛教裡常常也有很多殿堂弄得花花綠綠。尤其現在,台灣因為受藏密的影響,幾乎可以說既不是顯教、也不是密宗,成了一種混合體。這些怎麼來的呢?其實,早期台灣的殿堂是很清淨的。從開放去大陸旅遊以後,看了四大名山、八小山、十六大叢林,依於它們的一些表現,慢慢引進台灣而改變成為現在的現象,就是顯與密變成一個混合的、並不是明顯可以分辨的。事實上,顯教的殿堂應該是非常簡單、非常莊嚴的一個環境。

其次,再看下面的文字:「三昧正受」。其實三昧就是正受、正受就是三昧。為什麼要寫成“三昧正受”?這是在翻譯上,往往有梵文和中文的意義,加在一起就會造成意思重疊的使用方法。所謂三昧就是正受,什麼叫做正受呢?以“受”字來看,“受”,不是以感受來講,這個“受”是修養完成所展現的行為,或者說一種表現。這種表現是曾經經過很嚴格的、精進的訓練,磨鍊以後而完成的。如果這麼說,三昧的境界就是你曾經依正知正見加以修養,在現實生活中體會而表現的一種現象、境界,都可以稱之為正受。可是一定是在正知正見的前提之下完成的。

再看下句「一切如來,光嚴住持」,這“光嚴住持”部份經典中有提及,“光嚴”兩字比較容易意會;所謂“光”是明亮的意思,“嚴”就是莊嚴的意思,可是“住持”究竟是說什麼呢?其實“住持”就是常住在一個環境,而行持一些佛事,好比法會、或是所有佛教裡的一些行為表現,就叫做“住持”。一般把寺院裡負責任的老和尚當成住持,其實也沒有錯,因為這個老和尚在這寺院裡,可以說是常住在寺裡的一個人,他負責全寺院所有的寺務;相反的,寺院的常住流動性可能很大。比如:有的參學、有的是掛單,都是進進出出的這種現象。真正常住在寺院的那個老和尚,在中國寺院傳統來講,都是三年或者五年,他發心常住在那裡負責操作寺院的一些公務,或者寺務,這叫做住持。如果把“住持”兩個字稍許分開來解釋,“住”是一種常住的現象,就是經常存在的一種現象;“持”譬如以俗話來講:持理家務、維持生活、作持一些什麼工作,“持”就是一種行為表現,也可以說常住在這麼一個環境,而且行持一些佛教或者寺院裡的寺務,這都叫住持。真正稱寺院裡的那一位,正當的名詞,應該是叫和尚,不應該叫住持。至於稱他方丈,那是一個比較大的叢林、環境,常住的人數、規模非常大的。所謂方丈,是依於一個合乎要有三個大殿、九個堂口或者四十八個寮舍……,譬如:裡面的常住最少要五百眾以上,這才能稱之為方丈和尚。其實“方丈”並不是一個人的名詞,“方丈”是這個和尚住的地方,這地方如果說的寒酸一點,以現在的言語來講,就是十尺見方,四四方方的一個房子,以一丈來計算,這個和尚就住在那麼一個地方。所以講方丈寮,那寮房就是以一方丈來計算,真正這個負責的人應該稱之為和尚。所以我們說方丈和尚,其實方丈是一個地方、一個這麼的環境,和尚才是那個負責人。“和尚”也不是中國漢人的言語,那是屬於新疆的言語。新疆話叫做“和上”,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可親近的老師,或稱做“親教師”。因為寺院的負責人,他本來就是具足了所謂的一體三寶,為什麼呢?他本身是出家人,是代佛陀說法,他也代表了佛,所以那個和尚就是一個所謂佛法僧三寶,一個綜合性的代表性人物。我們也可以稱他為師父,或者老師,就是這種意思。

接著後面:「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這些其實都是描寫環境的文字,就是釋迦牟尼佛在說圓覺之法的環境中一些現象。前面講過,因為佛陀說法時都有一個緣起性,就是一開始是一種什麼樣的現象,包含了所謂人、事、時、地、物等等。那這個地方,所表現的方式有所不同,是在一個非常莊嚴、非常清淨的地方。為什麼後面說它為淨土呢?有些人以為娑婆世界沒有淨土,好像娑婆世界都是很骯髒的。其實淨土,如果你看過經典,裡面有一句:「心淨即佛土淨」的話。這個“佛土”是什麼意思?很多人說是佛的世界,當然這麼說並沒有錯,可是並不是一個完整的說法。如果說某人在修行辦道或者親近善知識,在某個地方他得到覺悟,那麼那個時刻、那個環境就可以稱之為“佛土”,那個地方就是一個清淨的地方。為什麼呢?因為他原來具有無明煩惱、種種問題,他親近善知識也好,或者在某些地方自修也好,因為修行而對自己的這個自我,從人我到法我以至到無我,最後到達真如之我,這一連串的修養是在什麼地方完成,那個地方就可以稱之為佛土,或者叫做淨土。所以我們說:「心淨即佛土淨」,為什麼呢?先要能達到清淨的境界。這麼說好了,人們,尤其是學佛的人,常常有一些忌諱。我們看魚肉市場,你說魚肉市場究竟是乾淨還是不乾淨呢?其實於相上看好像是一個擺屍體的地方,擺這些魚的、豬的屍體,於相,是不清淨,可是這一些雞魚鴨肉對你而言根本無動於衷,你也並不喜歡牠、也不想吃牠的話,即使你處在那種環境,於表相看是一個不太好的環境,而於你的內心世界是清淨的,這就是所謂的心淨。所以不要把淨土一定要擺在一個什麼地方,其實處處都是淨土。問題在於你的自心、你的修養有沒有達到清淨?如果已經有了清淨的修養,到處都是淨土。

另外還有一個名詞我稍許講一下。我們常常聽到菩薩摩訶薩這個名詞,一般講菩薩,都知道就是十地菩薩的成就者,那摩訶薩呢?整個菩薩摩訶薩,這一句話要說它是梵文,的確是梵文;可是要說它是一個完整的梵文,那就錯了。因為菩薩摩訶薩,以菩薩而言,應該是叫菩提薩埵,在梵文中應該叫做冒地薩怛婆。摩訶是什麼意思?大的意思;那“薩”又是說什麼呢?沒有意義!其實應該怎麼樣去說呢?就是這些菩薩,是已經成就了的大菩薩,這麼一看就比較容易認識,否則的話,你要遇著一個不懂得這些,他問你這個菩薩摩訶薩究竟怎麼說啊?你如果說菩薩,菩薩在梵文中是“犁頭”,就是耕田的犁前面那個尖尖的頭,跟所謂覺悟者或者修行覺悟的人一點關係都沒有。你講菩提薩埵,事實上梵文也不是這麼唸法的。“摩訶”稱之為大,這都很容易解釋,那後面為什麼有一個“薩”字?其實這個“薩”還是一種簡略。因為中國的文字,常常喜歡用一種簡單明瞭的方式,而且你一看就不會誤解,就知道它說什麼。用這種簡單的方式來表現,所以我們常常說簡單明瞭。可是“簡單”必須要具備讓人人能明瞭,“簡單”如果讓人家聽不懂的話,就很容易造成誤會。經典上這種文字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性,所以大家也不容易誤解,只不過學佛的人對它還是要有所了解。因為講菩薩人人都知道,如果你到印度、尼泊爾,遇到那些懂梵文的學者,你如果講菩薩或者菩提薩埵,他根本不知道你說什麼?譬如:他們講“佛陀”,聽起來好像是“不達”、“不達”。為什麼?你到印度、尼泊爾,看到他們賣佛像,其實那個佛像不一定是佛,可能是菩薩、羅漢,可能是密宗裡的一些神、一些本尊,都叫做“Buddha”、“Buddha”。你如果不了解,以為反正這種像就是叫做Buddha,其實它還是講佛像或者是佛的意思。

我們看第二段。這段文字裡幾乎是說一些參與者,這些都是已經成就的菩薩。譬如:像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等等。可是後面有一句話「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我們看所有的經典都會加上“上首”兩個字,“上首”究竟是說什麼?以現在的語言來講就很容易了解,就是“貴賓”。只是在佛教的環境中,不稱之為“貴賓”,因為這些菩薩都是已經證得了菩薩果位的成就者。為什麼說上首呢?他們坐的位子就好像我們現在講的貴賓席,所排列坐的位子不同。我們現在的一些會議、或者儀式、典禮也都會有這種設置,佛陀時代也是如此,所以這就叫做“上首”。那為什麼後面講與諸眷屬?這些眷屬,大家要知道不是一般所講的家眷,這些都是“法眷”。跟隨菩薩學佛修行的這些學法的人叫法的眷屬,或者叫做“法眷”。此處的「與諸眷屬」,就不是指某一位菩薩的眷屬,包含了坐在貴賓席的這些上首,就是已經成就了菩薩果位的這些菩薩們,跟他們學佛修行的一些人,或者說他們的弟子、或者是他們的隨員,涵蓋的是很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