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 (八)

八、自我保健之道                      
在今日講求效率、專業分工的時代,學域愈來愈多,知識的分類愈來愈細,我們也愈來愈依賴專家學者的意見。生病了看醫生,是天經地義的事,醫生的診療意見是專業的、權威的,病人總是會尊重醫師及其擁有的知識經驗。現代醫學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記得以前臺大醫院第一次成功的分割連體嬰時,轟動一時,受到社會極大的關注與讚歎,大家對現代醫學的成就極為肯定。

但是人們也逐步理解到了現代醫學的一些限制與無奈,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只能長期依賴降壓、降血糖的藥物,而藥物總是有許多的副作用,類似“常用藥物手冊”的書即可查到各種常用藥物的副作用。因此,對醫生而言,患者長期服藥算是解決了這類的醫療問題,但對病人而言,疾病仍如影隨形,並未獲得真正的解決。於是人們轉而找尋補充或替代性的療法,相信機體有自癒能力、強調非藥物療法的營養療法、芳精療法、音樂療法、水療法等各類的自然療法,就成了西方許多患者的另類選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10月5日發表的報告指稱,慢性病將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大問題。在開發中國家,慢性病死亡人數約占全部死亡人數的80%,這些慢性病包含心臟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而絕大多數的慢性病主要原因是由不正確飲食、吸煙、和不愛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所引起。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97年即曾指出,影響人類健康與壽命的五個主要因素中,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因素,7%是氣候影響,10%是社會因素,只有8%是醫療條件。由此可知,依賴藥物實非久遠之計,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自我保健才是健康長壽之道。

中醫學者郝萬山提到:“我想這個世界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許多人生病以後都希望有最好的醫生、最好的藥來給他治病。但我作為一個醫生要告訴大家:真正的高明的醫生不在醫院,而是你自己;真正的靈丹妙藥不在藥房,而在你身體之內”。他也提到:“亞健康狀態對人有許多危害,它是許多疾病的前奏,也是衰老的徵兆,不可掉以輕心。亞健康狀態醫院不給治,要靠自我保健來調節,世界衛生組織把亞健康當作21世紀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因為一種病一旦形成,再用藥物治療就比較困難。”亞健康為次於健康的狀態,是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生理及心理方面的不舒適狀態,包含出現容易疲勞,經常性的腰酸背痛、食欲不振,以及易於心煩急躁、焦慮緊張等症狀。這些症狀的產生,意味著小病的階段,對於這些小病,一定要及時的、積極的去對治。

例如感冒,有人認為要趕緊服藥,有人認為只要多喝水、多休息即可,有人則認為它是萬病之源,應該及時的、積極的對治。對自我保健而言,感冒雖是小病,但卻代表著身體已在示警,宜採取積極對治的態度。人體畏寒代表陽氣已無法在第一時間將風邪、寒邪擋在第一線,而頭項(項為後頸部位)較為僵硬也代表著頭項部風府、風池、天柱等穴已受寒邪侵襲。若不及時對治,外邪將進一步往下侵襲咽喉部位,引起喉嚨發炎,這時代表著正邪對抗更為激烈;一旦正氣落敗,邪氣將再往下侵襲支氣管,乃至肺臟,而引發支氣管炎,乃至肺炎等。故就保健而言,出現感冒的風寒表証(含畏寒、輕微發熱、鼻塞、流清鼻涕、頭項酸緊等)時,就應及時對治。以經絡按摩而言,可取各解表及退熱穴位按摩,含按大椎、天柱、大杼、風門、外關等穴;同時,可按摩風府、風池、曲池、合谷等穴以袪風清熱等。鼻塞則可就近取迎香、上迎香、印堂等穴以通鼻竅。若無法兼顧諸多穴位,至少可取手上的合谷、曲池、外關等三穴按摩,或煮紅糖薑母湯來喝,以發汗解表。一旦病情加劇,有喉嚨腫痛、發燒等症狀,就要考慮及時就醫了,以免感冒由表入裡,乃至引發百病。

保健主要靠自己,不假外求,對保健者而言,絕不能輕忽小病,平時沒病時,也要試按各主要經絡穴位,並藉由簡易望診,來檢視所需保養的經脈穴位。這正是“真正的高明的醫生不在醫院,而是你自己;真正的靈丹妙藥不在藥房,而在你身體之內”。只有自己,才能隨時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才能經常性的查覺可能的問題。例如遺傳因素,自己那個臟腑經絡較易受邪,若能細心檢視,應能依自己的體質,找出應予加強保養的經絡穴位。

故自我保健之道,在觀念上應瞭解關鍵因素在於自己,生病時才依賴醫生治病,平時要自我不斷學習,找出適合自己的保養之道。每人環境條件各不相同,由經絡按摩、刮痧、拍打拉筋、足療、食療等各種保健方法中選取最適合自己的方式,不斷的學習與提升自己保健的知識與經驗。當然,這其間的關鍵在於實作,從實作中不斷去體會,且要持之以恆,否則說食不飽,就達不到保健的目的了。

綜言之,自我保健是一個終身學習的過程,在生涯規劃上,它應是一個不能忽視的重點,究竟有了健康的色身,才有更行更遠的本錢。而且,它可自利利人,能利益長輩、師長、家人、乃至有緣的人,真是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