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四集 (上)

經文: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當文殊菩薩代表在場的人提出問題後,此時釋迦牟尼佛所回答的四個字,幾乎常會出現在各種經典上。那四個字呢?就是“善哉善哉”。很多人都會把它當成像開玩笑似的,或是佛教的一種比較怪的動作。我們看布袋戲、歌仔戲、電視劇裡的出家人一見面,用單掌這麼一豎:「善哉!善哉!」其實這四字真正的意義以白話最簡單的說法是:「你問得好!你問得好!」也就是「你問得很不錯」,是這種意思,也就是你所問的內容是很有份量、而且對眾人都有利益,這是稱讚的意思。過去也有人翻成比較簡單的說法:「好啊!好啊!」那是不夠份量的,在文字的本意上還不是很完整,而且沒有深度。我們以「你問得很好!問得很好!」用這種方式說,其中就有它的深度。這是我們在看經典,不一定什麼經典上,當別人提出問題,佛陀都會先說這麼四個字。這兩個字重複使用,是一種加強語意的話。

文殊菩薩提出來的,當然重點還是在“因地法行”。“因地法行”、“大乘者”以及“正住持”這些前面都已解釋了。“不墮邪見”我稍許加以解釋:我們很多把“墮”當成墮落、懶惰,究竟“墮”是什麼意思?用現在的語言來講,就是“沈淪”的意思,往下沈淪就是“墮”。不墮呢?就是不往下沈淪。這裡講“不墮邪見”,往往我們把“邪見”當成邪魔鬼怪,其實經典上不是這麼說的,是講“偏邪”。“偏”是不正,“邪”是依於正常的情形之下而不正常;這還是不容易把握!如果把邪見、外道放在一起,就比較容易把握。“邪見”,是不正常的一種知見,加上外道,就是說這個看法、這種認知是不同於佛教所說的菩提大道。也就是說,是以佛法本身強調的菩提道來講外道。同時我要加以說明,很多人聽到“外道”二字,都認為是罵人、毀謗的話。其實這就像我們常說本省、外省,這是一種正常的說法。以省的籍貫而言,有本省、有外省;以國度而言,有本國、外國;如果以鄉村來講有本鄉、外鄉;本村、外村;如果是不相同的道路就稱為“外道”,這是依這個人所站的立場說的;同樣,對一個信仰其他宗教的人而言,他也可以說佛教是外道,那是站在他的立場。所以我們不要把外道看成好像是罵人、很不禮貌,毀謗啊等等,不要用這種方式去看。不同於本道的,或是本道以外的都可以稱之為“外道”。剛剛說到認知上的邪見問題,這種邪見就叫做“邪外之見”,就是偏於外道,不是本道的一種認知、或見解。所以若把邪見跟外道放在一起就比較容易把握。

其次再看,往往佛陀回答一些什麼,接著就是原來提出問題的菩薩或聲聞弟子都會有一個交代。什麼交代呢?就像佛陀願意回答這些問題,那麼提出問題的菩薩或是聲聞弟子,就會很感激的、很尊敬的再做一個表示,最後就靜靜的等待佛陀來解說、分析或者幫助化解這些問題,這就是“緣起”;這些都是屬於緣起的一部份。也可以說,一部經前面的開頭提到很多,像這部經還不是太複雜。有些經典前面的緣起很複雜,不僅提到一些聲聞弟子的名字、菩薩的名字,甚至還有天龍八部……涉及的非常多,其實那都是提示一些什麼樣的對象參與這個法會。為什麼一定要強調這一點?當你看一部經,如果非常仔細的去看緣起的話,就會發現這部經適合於一些什麼對象。如果緣起裡沒有提到的,後面只加一個“俱”,比如說“千二百五十人俱”,後面若沒有提什麼的話,這是比較偏於比丘方面的。如果緣起裡提到有聲聞弟子、菩薩弟子,還有已經成就的菩薩或者天龍八部都在裡面,甚至還有人非人等,那你就知道這一部經是很普及性的。凡是已經成就、或者沒有成就、或者根本還在受非常苦業報的眾生,都可以從這部經典裡得到利益。緣起裡提這些名字、名相,其實不是涉及到人,就是涉及到事。我們看經一定先要了解,為什麼經典前面好像很囉嗦?其實不是囉嗦!是告訴我們,這部經一些參與的人(適合的對象),或者這次法會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是適合於所有的眾生,這才是主要的目的。

我們再看下面的文字:
經文:「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這段文字一開頭就說“善男子”。我們看有的經典裡說善男子或者善女人,這兩個名詞如果只提善男子,當然有它的道裡;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同時提,也有它的道理。現在先看看為什麼要稱男子、女人為善?難道來聽佛陀說法的眾生裡就沒有惡的?這是我們必須要去思考的問題,因為佛陀對眾生,從來不分別有善惡!可能大家會直覺反應:如果佛陀對眾生不分別善惡,那為什麼說有善業、有惡業呢?這就是我們於道理方法上的認知、跟佛陀對眾生的認識,或者是一種稱呼、分別不同的地方。眾生,如果依於業而言,有善有惡,可是當他有善或惡的表現時,我們並不能夠就定論說這人是善人或就是惡人,為什麼?因為他在某一個時刻表現得不怎麼好,可是他是不是經常都是如此呢?同樣當他表現得蠻好的時候,是不是經常也是如此呢?所以佛陀對人通常以“善”來稱呼,可是也有人會強辯:「既然他稱善男子、善女人,那就表示有惡男子、惡女人」,如果一定要這麼說,那「這個人長得很帥,難道一定就要涉及到另外很醜的人嗎」?如果用這種方式去聯想,所以說是強辯。這是我們對名詞先要有的一種觀念。

所謂“善男子、善女人”,我剛說佛陀對人,他是不分你的業的內涵是善是惡,而是他對你的關懷,對你的慈悲心是平等的,所以稱“善男子、善女人”。至於經典上有的只說善男子,不說善女人,為什麼有這種分別?因為佛陀在某些時刻說法,的確,他不准許女性參與來聽法。所以有時候,看某一些法會中包括出家、在家的全部都是男性,這時候他就只稱“善男子”。如果在場的還有女性的話,他才會加上一句“善女人”,這是我們要認識的。其次還有一個問題,尤其是我們出家的,在這方面的確要注意!是什麼呢?我看在電視上或者平常一些場合,常會聽到我們出家的稱呼居士:「善男子、善女人」,這是很不可以的一個稱呼。為什麼呢?通常稱人為善男子、善女人,除非你本身已經超越了善與惡,已經不存在善與惡的業了,是一個完完整整的清淨菩提道果的成就者;否則的話,就是太過於把自己的身份、地位、修養提得太高了!所以有時候,看起來好像,喔!「善男子、善女人」…,甚至於人家提出問題,你也一樣的「善哉!善哉!」,這不是在學佛、學菩薩,是把自己提高到跟佛菩薩一樣的身份、地位了,這是不太適合的。

再看下面的經文:「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

“無上法王”,大概因為經典上有這種名詞,所以我們現在把人當成法王;像密宗的一些仁波切與法王。其實“法王”,不是可以人代表法王的,可以說是以法而言,以佛陀所說的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你的確全部都具足了,不單單能理解,而且還能夠實踐地去修養;不僅僅能理解、有修養,還有成就了。並不是這個人叫做法王,是他具備佛法的智慧已經到達了領導的地位,就像今時所謂的國寶級人物;國寶級人物不是說這個人是國寶,而是依他所擁有的知識、經驗、智慧來稱呼他的;其實法王也是如此,我們不要把人當成法王。試看下面的經文就知道。

“有大陀羅尼”。有大陀羅尼,是什麼意思?你要具足了大陀羅尼。講到陀羅尼,很多人認為這是密宗的名詞。其實陀羅尼不是限於密宗的名詞,“陀羅尼”,我們用比較容易了解的說法就是「包括了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它是一個圓滿的、圓融的、無礙的一個整體」,類此都可以稱之為“陀羅尼”。千萬不要老是把一個名相直接翻成什麼,譬如:我常常講智慧的“智”,在梵文中叫“闍那”,但“闍那”如果直接翻為“智”的話,幾乎有一點錯,為什麼呢?因為“闍那”在梵文裡的涵義是“一切的知識經驗”。這個一切的知識經驗,包含了世俗的知識經驗及佛陀說的知識經驗,這些都是屬於智。可能大家會想到一個問題:「你說世俗的知識經驗是“智”還說得過去,佛陀說的知識經驗,你不可以侷限於“智”啊!」這就關係到對梵文的認識與否。我們曉得,世俗的知識經驗也好、佛陀的知識經驗也好,如果你不能運用它,使它發揮出價值,而且這種價值是肯定的、絕對的、饒益性的話,就不可能稱為“慧”,而這種饒益性是絕對的,沒有相對的。所以世間法,我們稱一切的知識經驗,它最多只能稱之為“闍那”,不能稱為“般若”,也就是不能稱之為“慧”。因為佛法是從相對中可以突破而顯現絕對的一種成果、或者是一種饒益性,才稱之為“慧”。因為慧(般若)是運用知識經驗產生的一種力量、一種效應而且結果是饒益性的。我們看很多經典上的名詞像“無上”,“無上”在梵文中一般的習慣是“阿耨多羅”,它就只是“無上”嗎?因為“阿”本身,不一定是“無”的意思。如果我們真正要看阿耨多羅,用“阿”(ㄛ)來發音的話,肯定是“無”。這個“無”,是一個不受限制的無,既然不受限制,為什麼後面還有“耨多羅”這名詞呢?我們說“最上”,這個“最上”其實還是在“無”裡面。你唸阿ㄚ耨多羅,就變成“最上”,這個“耨多羅”,就成了有限量。要是唸阿ㄛ耨多羅,就是“無上”,以數目字來計算“阿ㄛ耨多羅”它是一個無限量。所以我們在名詞上不要以為翻譯出來是一個什麼意思就確定了,往往它真正包含的涵義,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完全看出來的,在經典上的翻譯是為了給大家不要想得太複雜。事實上,單是佛學辭典裡提到的一個名相,可能涉及的涵義非常多,它不是單一性的,為什麼翻譯經典用單一性的,有的根本不翻出來呢?因為涉及的層面太廣,如果全部要寫出來,的確,一個名相就很難把握了。所以有很多根本不翻!從佛學辭典上多參考就能得到利益,這是我們對一些名相的認識。

其次我們看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大陀羅尼門,這個“門”是法門,我剛說過這種法門是一個圓融的、圓滿的法門,所以叫“圓覺”。“圓覺”不是我們用眼睛直覺的去看的一個圓;直覺的看,只能看到某一面,要以整體的圓來說,那才是叫圓覺。也就是不管從那一個方向去看,都是圓的,沒有缺失的,才叫圓覺;從這裡,我們也就知道這一部經的主題,原來就是講圓滿的覺悟,所以,在此處特別先標出重點。至於談圓覺就涉及到覺,涉及到覺就包含了層面跟層次,在某一個層面顯現的層次,都有不同的覺。比如“本覺”,“本覺”可以說就是佛性,也可以說是一種潛能,我本來就具有覺悟的能力,叫做本覺;人人都有這種能力!問題是,能不能顯現出來?如果顯現不出來,就等於沒有;能顯現出來,我們才說它是一個什麼現象。為什麼要談本覺?還要談顯不顯現得出來?因為“本覺”,是有情眾生都具備有的。

緊接的是“始覺”,開始覺悟,什麼時候開始?所以說,覺的層面是很廣的、層次也是很綿密的。譬如說“始覺”──開始覺悟,你開始覺悟是從對某些事物、於某些時間空間裡所展現出來的,至於你所覺悟的成分,到達什麼樣的層次呢?所以講到覺的層次,包括體會到一些什麼、感受到一些什麼、理解到一些什麼、發現到一些什麼,這幾乎都是開始覺悟的一種層次的現象。我們不能說,「體會什麼、感受什麼、理解什麼、甚至發現一些什麼,這個不是覺」,其實這都是覺!只是說這些覺,還停滯在一個開始覺悟而已。我們曉得開始覺悟之中,還會產生一些什麼現象呢?「好像覺了」。所以有另一名詞,叫“相似覺”。相似於──好像是體會、感受到什麼…。為什麼有一個“相似覺”?因為覺的概念、現象相同,可是內涵不同;為什麼?譬如說:吃飯,吃飽了,那你原來的餓呢?消失了;既然已經飽了,你必然也有所覺悟,為什麼?你有感受啊!我感覺我飽了。可是你真正飽了沒有呢?當然我們以當下的現象來講是飽了,如果依營養來講,是不是飽和了呢?或者是不夠?或者是超過了?這個你就不知道了!所以,當你餓了吃飯,於現象也飽了、於營養也恰到好處,那才算是真正的飽;否則的話,只是相似的飽,也就是“相似覺”;那只不過是近似於好像是飽了。這是講同樣對一個事物的感受或體會,或是一種理解,甚至於一種發現,它的差別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