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4 (下)

我們從開始覺悟之中難免會發現,很多相近似的,於表面、現象上是相同,內涵不一定相同。可是並不表示我們這麼做,就到達了某一種覺的境界,就認為自己成就了。我們曉得“菩提”,也可以翻成為“覺”,可是“菩提”真正說翻成為“覺”也是不夠的,為什麼?因為“菩提”它等於是一條道路一樣的,你從這裡這麼走,到達目的地就是一個覺的結果,不是一個迷惑的結果,所以也可以說,從這條正當的道路,你到達覺的結果,這條路就叫做“菩提道”。我們說,菩提道、菩提果沒有錯啊,因為它也是屬於覺。你們看經典上提出一個名詞“無上正等正覺”,它的梵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就是講菩提嗎?可是它只是一種道路。如果後面再加一些字你就可以了解它真實的意義。譬如說:“無上正等正覺行”,那是一種修行;“無上正等正覺果”,那就是得到了一種結果。可是這些,都只是一種覺的現象,或是覺在某個層面上的完成或者到達某一個層次而已。真正“覺”,必須要到達“圓覺”──就是圓滿的覺悟。這個圓滿的覺悟,是從任何的角度去看都沒有缺失的一種圓,也就是“零缺點”的現象。如果還有缺失、有相對,那是一種覺,可是這種覺,正不正當還不知道。所以說學佛真正的最後結果,是圓滿的覺悟。圓滿的覺悟,肯定的說:是“突破了相對,顯現的是絕對,沒有任何缺失了,還有一點點細微的都不行”。

究竟什麼樣的成就,才是圓覺呢?譬如說:羅漢,阿羅漢所得到的果也是“覺”,可是不是圓覺,為什麼?證得阿羅漢,還有微細惑。這個“惑”就是無明迷惑的惑,即使證到阿羅漢還會有。因為阿羅漢的本身,就是一種無學位了,就是於他在這個聲聞乘──譬如說,四聖諦、八正道,離苦得樂,到達這種修養的最後所完成的一種現象。他在這“學”的里程上已經完成了,所以叫“無學位”。聲聞乘的覺,還是有缺失,只是他的缺失不大,是很些微的一點。

其次,就是菩提薩埵,我們講菩薩。菩薩分成為十個等分,從第一個等分到第七個等分,這中間有三個階段;從初地到四地,是一個“變化”的等分,在這階段裡,是會起變化的;四地到五地,稱之為“提昇”,就不會起變化了,他的修養會愈來愈高;六地到七地,是“增上”了。可是這個“增上”,我要特別強調,跟後面的增上又不一樣;因為八地到十地,也是增上位,可是他增上的結果不同。為什麼呢?六地到七地的增上是原來的圓滿還有缺失,是從提昇而慢慢增上去,所以初地到七地是三個階段,到達八地,才是不動了,也就是說具足七地的圓滿,而七地以前的缺失,他都不會再發生了,就稱不動地。那到達八地以上,是不是圓覺呢?不是圓覺,是“等覺”。他是等於像圓覺一樣,可是還沒有圓覺。我們常常說“等覺菩薩”,等覺菩薩一定是完成了八地以上,八地到十地這中間,的確,也是增上位,可是這個增上位是非常難,難度是非常高的。譬如要從不動地進入善慧地,再進入到法雲地,這階段幾乎就像一個人爬高山,已經快到山頂了,可是寸步難移,這個境界是非常難的。為什麼呢?愈是微細的缺點,愈不容易除去。可是,在這裡不是談缺點,是他的圓滿,整體的圓不夠圓,要使他到達一個完完整整的“渾圓”──整體像球形一樣圓的話,的確,是愈來愈難。所以說到達八地跟十地這種等覺,就叫“佛鄰位”,也就是跟佛陀正果的位置好像隔壁鄰居了,所以稱為“佛鄰位”。事實上,我們如果一定要講“等覺”的話,的確,到達六地、七地也可以稱為“等覺”,可是不能說是佛鄰位,真正講“等覺”應該是八地以上才是等覺,相等於像佛陀一樣的覺悟,只是還不夠;那最後的圓覺,那是什麼境界呢?圓覺就是佛陀的境界,或者講如來的境界都可以,那就是一個究竟圓滿。這種究竟圓滿稱之為“究竟覺”。所謂“究竟”,就已經是一個整體的圓,沒有任何缺失了,不管怎麼去看,都沒有缺失了。

前面提到,法王不是以人而言,是以他的智慧修養而言。所以下面才會談到,有這種大陀羅尼的法門,叫做“圓覺”。這“圓覺”是什麼?簡單的說,就是佛陀所說的法,而且它是絕對的利益、一個圓滿智慧的法。這種智慧的法,如果你完全具足了,所得到的結果,那才是圓滿的覺悟。                                                                                                  

後面談到「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這一段因為涉及清淨、真如,涅槃、波羅蜜這種種,我們在後面有詳細的解釋,這裡不做太多的解釋。可是要稍許說明一下:我們學佛法從開始,經整個的過程到最後的結果,我們看看它的歷程:剛剛說到覺,眾生都有覺悟的本能,也可稱之為“佛性”,這中間的經歷,絕不是說我覺悟到什麼我就成就了。因為我剛剛提到,有不同層面的覺,層面中還有不同的層次;你可能在某方面的確有所覺,可是換另一方面,是不是也都能覺呢?在世間法裡總少不了人與事,因此會有問題發生,關係到人一定就關係到事;而關係到事,一定也就涉及到人。人,有各式各樣的人;事,也有各式各樣的事。舉個例子,譬如:在飯桌上吃飯,都會發生一些問題,「這個我喜歡吃,那個我不喜歡吃」,這其中,你個人會產生一些問題,那有沒有想過,同桌吃飯的人,他也有「這個他喜歡吃,那個他不喜歡吃」的問題?也就因為個人的喜好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因為人涉及到那些飯菜,那些飯菜就是事物,因為這些事物,所以人產生問題。可是這些事物,是因為人的需要才有的,彼此之間有它的因緣法則,也有它的因果關係。你如果只是:「不要在乎那個我,我們眾生皆有佛性,我本來就是佛……」很多事情搖搖頭,好像跟我沒有關係,事實上,那只是一個暫時的否定、暫時的捨棄而已;是不是不會再發出來?人的一生,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十年,可是不要說短短的幾十年,只說一天,或者某一個時間、空間之內,都會有很多想不到的事,涉及到人與事的問題。要不然佛陀為什麼要談那麼多的道理、方法?因為這些道理跟方法,是針對人與事會產生不同的問題,當然不同的問題,需要不同的道理去分析、去認識、去了解,也有不同的方法去化解。我們常看經典上有一句話──“應病與藥”,就是什麼樣的病給與什麼樣的藥,可是千萬不要在文字上打轉。這“病”並不是一般色身上的病,而是說人與事上面所發生問題的病;同樣,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那種“藥”,也不是我們一般治療色身的藥物。如果這麼說:「煩惱是病」,我告訴各位,菩提不是藥!煩惱是病,沒有錯!可是,菩提絕不是藥!菩提是煩惱化解之後顯現的一種現象。要如何去化解,才能顯現這種現象?那就必須要依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道理方法,去運用、去針對你的煩惱去研究、去認識、去分析,能夠慢慢一點一滴,完完整整的搞清楚。煩惱是因為無明──不清楚,你如果慢慢搞清楚了,就是明了。或者說,煩惱是迷惑,那明了就是覺悟。所以說,煩惱是一種現象,菩提也是一種現象。真正要化煩惱、顯現菩提的話,必須要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道理方法剛好相契應於你煩惱什麼,這些煩惱才能化解。如果只以概念來看煩惱,那煩惱不可能化解!針對什麼樣的煩惱,而用一些什麼道理方法去認識、去了解、去化解,這時候你才有機會使煩惱消失,所顯現的另外一種現象就叫做菩提。千萬不要「煩惱是病、菩提是藥」,就錯得離譜了!佛陀說的道理方法才是藥,唯有佛陀說的道理方法才能化解你這個煩惱的病。這是我們必須要能認識的一些大前提。學佛,所謂懂得道理好修行,的確,千萬不要把佛法當武器,把現實當敵人,那是吃力不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