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 (二十一)

    頭痛是常見的症狀,它的成因十分的複雜,一般人偶而頭痛時會先觀望一段時間,若為經常性頭痛時,則多半會去看醫生,以檢查是否有問題。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69期2012年8月刊

十四、酸痛保健法 

頭痛

       頭痛是常見的症狀,它的成因十分的複雜,一般人偶而頭痛時會先觀望一段時間,若為經常性頭痛時,則多半會去看醫生,以檢查是否有問題。當檢查不出什麼問題時,則可視為亞健康狀態,宜嘗試做各種保健。酸痛是針灸推拿的強項,因此,頭痛時進行經絡按摩,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經絡保健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可以將頭痛分成感冒頭痛、經絡穴位疼痛、及受傷處(阿是穴)疼痛等三種,前一種是不定點頭痛,而後二種則是定點、定處的頭痛。感冒頭痛是因為風寒造成的頭痛,風性輕揚,它會將寒氣往頭部帶,而寒性收引,主痛,因而會造成頭部的疼痛,這種疼痛因風性游走而較無定處。有時感冒表証(畏寒、發熱、鼻塞、頭痛、身痛等)雖然大部份解除了,但頭痛依然存在,這種的頭痛可視為感冒後遺症。第二類是定點、定處的疼痛,一般人只覺得頭會痛,不太會注意到是那個部位疼痛,當問及何處頭痛時,通常會指出疼痛的大致範圍。經絡不通則痛,定處疼痛時,主要依經絡循行路徑來判定需要保健的經絡及穴位。足三陽經由頭走足,胃經由前方向下走,膽經由側方走,而膀胱經則由背面走,故一般而言,前頭痛找胃經,偏頭痛找膽經,而後頭痛則找膀胱經。此外,督脈亦主一身陽氣,頭部中間處頭痛是常見的可能疼痛點,因此,頭部督脈經絡及穴位也是保健的一個重點。第三類頭痛是頭部受傷後的後遺症,很多是小孩時跌倒傷及頭部所致,但因兒時氣血較充足、經絡較通暢,因此在休息過後,不再有顯著疼痛時,就忽略它了,但因受傷點有淤血,容易造成氣滯,因而形成堵塞點,而成為邪氣的聚集地。當年紀漸大,正氣不足時,這些受傷點的邪氣勢力逐步擴大,堵塞到附近的經絡時,形成了痛點。當然,像車禍受傷或頭部碰傷等,也都是造成頭部氣滯血淤,形成阿是穴的主要原因。 

        對治感冒頭痛,在經絡保健上一般係取風池、百會、太陽穴等三個穴位來保健。風池穴,顧名思義,它是與風邪有關的穴位,感冒時,它與附近的風府、風門、翳風等穴都是保健的穴位。按揉風池穴會酸痛時,表示已有風邪聚集在該穴位上,因此頭部會有不定處的痛點。保健時,按揉頭部背後兩側的風池穴各約二分鐘,若有酸痛感向四週散發,代表部份風邪已遭驅離,通常頭部會有較輕鬆的感覺。其次是接近頭頂的百會穴,它是眾陽經的交會處,故有百會之稱,按揉它,可提升陽氣。當按揉百會有疼痛的感覺時,代表寒氣也進駐到百會穴了,按揉它可驅離邪氣,提升本有的陽氣。接下來是直接對治頭痛的太陽穴,它位於眉梢到耳朵上沿之間的凹陷處,約在朣子膠穴的外上方。通常按揉兩側太陽穴一、二分鐘後,頭痛會有顯著舒緩的保健效果,它可以說是對治感冒頭痛主要的奇穴(不屬於經穴)。由於頭部結構較為脆弱,按揉頭部穴位時,力道不宜太過用力,以免傷及頭部,應由輕而重,依個人承受力而定,最多用到中等力道即可。 

       在頭部經絡穴位方面,就個人實際保健經驗而言,疼痛點多位在各經絡穴位之上,頭部經穴圖如圖一所示。因此保健時,可在頭痛的範圍裡,找出疼痛的穴位,並加以按揉,通常可得到緩解。有一次,有位山友的太太,提到她最近經常頭痛,我問她頭痛位置,她指向頭部後方右側偏向中間的區域,在膽經腦空穴附近,於是我就按揉她的右側腦空穴,按時十分疼痛,按完之後,她覺得舒服多了。由於按壓該穴仍然疼痛,代表瘀積較為嚴重,於是我就當場教這位山友按揉該穴位,請他回去後再幫他太太繼續按揉。當穴位堵塞較為嚴重時,按揉後,碰到該穴位都會痛,但人通常會覺得較為舒服,這代表較深層的邪氣、堵塞在穴位的垃圾,已被清到表層來,但還沒完全散掉,故按壓時仍感疼痛;但因該穴位堵塞程度已經減輕,故疼痛有所緩解。在這種情形下,若輕微按壓該穴位仍感到疼痛時,可在休息數天後,再繼續按揉。當我不久後再碰到這位山友的太太時,她很高興的說頭痛好很多,已不怎麼痛了。 

        當然,頭部疼痛也有可能痛在經絡上。有位師姐,我同修第一次見到她時,眉頭深鎖,說是為偏頭痛所苦。我同修幫她處理過後,當下輕鬆許多,臨走前教她簡易的保健之道-每天用梳子(有間距的)從頭的前方順勢加些力道往後下方梳刮下去(如此可將經絡上的堵塞物加以清除)。下次見面已是一個月後,發覺她雙眉開展,原來她依照此法,每天勤做,偏頭痛的問題就此解決。 

       就個人經驗而言,頭痛以偏頭痛較為普遍,而偏頭痛就經絡而言,是膽經的循行路徑,故實際保健上,以按揉膽經穴位較多。較常按揉的膽經穴位為位於耳朵斜上方的曲鬢、懸厘、懸顱、頷厭等四個穴,及上述提及的腦空穴等。這四個穴位由於名稱較為難記,因此私下將它們取名為“四小膽”,加上它們上方的頭維穴(胃經),一次保健這五個穴位,是實作上常見的作法。換言之,只要是頭部前方的偏頭痛,我常先按這五個穴位,保健效果通常還不錯。就個人的理解,偏頭痛之所以普遍,多半是感冒未癒所造成的。依傷寒論的六經辨証,一般傷寒首先是太陽(膀胱經)表証,未獲痊癒時,再傳入少陽(膽經),為半表半裡,故有忽寒忽熱的感覺。若寒邪再深入,則可能入陽明(胃經)或太陰(脾經)、少陰(腎經)、乃至厥陰(肝經)。故人一生在歷經數十次感冒後,頭部膀胱經及膽經受寒邪侵入的可能性是很高的,這二個經絡的穴位被寒氣進駐的機會也是極高的。由於膀胱經可以說是人體的下水道,它的邪氣通常被往下帶,帶向委中、承山等穴,故在頭部的膀胱經穴位疼痛點較少,反而是膽經的穴位疼痛點較多,而造成常見的偏頭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任何頭痛,包含感冒,太陽穴都是頭痛保健的必要穴位。 

       至於頭部受傷的阿是穴比較難以處理,主要理由是它受傷的位置不固定,範圍較難以確認,多半只能事後疼痛時再按揉,較難有系統的依經絡來保健。通常它的疼痛是一個區域,形狀不一定,依當時受傷及復元狀況而定。當然,我們也可利用十個指頭輕敲頭部各部位,以找出可能的痛點,但仍難以確認阿是穴的位置。在民俗療法上,也有檢查、保健頭部的方法,只是從事這種療法的人較少。我所知道的只是他們會憑手部按壓頭部各部位的感覺,去判定頭部那些部位是需要保健的。由於頭皮與頭蓋骨之間,應有一層薄薄的氣血流經其間,若其間太過乾澀,代表該部位氣血不足;而其間若有太多水氣或雜質,代表該部位有堵塞,應加以清理。此外,也有所謂手拿五經的方法,就是以五根手指抓頭部的五條經絡,中指抓中間線的督脈,食指、無名指抓左右兩側的膀胱經,姆指、小指則抓兩側的膽經,以找出可能的堵塞點。可見身體十分複雜,檢查、對治的方法也十分複雜,不斷學習以增加相關的知識與經驗,確是必要的保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