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 第二十九集(上)

    虛妄在現實的人世間,於人於事是一種必然的現象,那些必然的不管是道理的、方法的,其實還是稱之為知識經驗,並不是說知識經驗叫做虛妄,而是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人與事”所發生的問題是虛妄的,如果是真實的話就不會成為問題,這些問題是經過探討以後去發現它的虛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07期2016年1月

圓覺之道   第二十九集(上)

 

經文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善男子! 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

佛說是人, 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 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繼續介紹圓覺之道,還是依於《圓覺經》做為藍本,這一段經文主要的重點是“隨順覺性”。這名詞很容易以為是普賢十願裡的“恆順眾生”或“隨順”什麼順境,不是說這個所謂隨順跟覺性,並不是你已經有了覺性而去隨順它,或者你隨時都要有這種覺悟之性,不是這麼解釋。“隨順”一定有什麼事、有什麼問題;“覺性”,是把它當成大前提,不管遇到什麼事或什麼問題,先要有一個大前提才知道怎麼去做。所以經文中提到虛妄的事,也就是說現實生活中,事也好、問題也好,其實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學佛的人往往很不喜歡虛妄,也很怕虛妄,甚至於排斥虛妄,如果以這種方式面對虛妄的話,那不是一個修行者應有的認識。

 

因為虛妄在現實的人世間,於人於事是一種必然的現象,那些必然的不管是道理的、方法的,其實還是稱之為知識經驗,並不是說知識經驗叫做虛妄,而是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人與事”所發生的問題是虛妄的如果是真實的話就不會成為問題,這些問題是經過探討以後去發現它的虛妄。所以一個學佛者不可以站在「我是一個佛弟子,世間法都是假的、虛妄的、都是不好的」,不可以用這種觀念或行為去面對,如果用這種觀念行為去面對的話,就叫做不隨順。隨順的主題是什麼?用一句話就比較容易把握,隨順就是不管發生任何問題,敢於去面對,不管無明也好、迷惑也好、煩惱也好,或者以世間法的方式去面對人或事,或去解決,就是不可以排斥它或否定它,唯有面對才能發現它的虛妄在那裡!如果只是否定、排斥、逃避是不行的!尤其學佛的人絕不可以用否定、排斥或逃避的心態或觀念去看現實,因為人活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否定、也不可能排斥、逃避得了,因為我們生活在人的環境中。

 

談要隨順是因世間法都是不好的,問題是不好在那裡?為什麼不好?如果沒有這種觀念或態度去面對,就會造成一種否定、排斥、逃避,因為對佛法沒有修養的基礎,就造成一般世間人認為「佛教、佛法都是消極的」;就是因為學佛者的本身沒有基礎才會有這種否定、排斥與逃避的心態,而敢於面對當然要有修養的本錢,是不是從佛陀的經典裡面去找道理與方法,然後照著去修,就有了面對的本錢?不是的!因為佛陀所說的經典也只是一些道理方法,一種知識經驗,而且佛陀講了那麼多的道理方法與知識經驗,你還要運用得上!這就看你在世間法裡面發生的是什麼?也不是要你從經典裡面找一個方法把問題消除,真正的意思在那裡?譬如佛教裡談“戒、定、慧”也好、談“波羅蜜法”也好、談“三昧”也好,其實都是告訴我們怎樣在佛法的熏習之下,有了一些基礎,那麼在面對問題的時刻,就可以去認識問題、去了解與發現。

我剛剛強調,若只說世間的一切是虛妄的,卻不能找出“為什麼是虛妄的”?就等於我經常講的,拿佛教經典裡面的東西來對付世間的東西,也就是拿一個武器去打敵人,但是消滅得了嗎?消滅不了。那只是對世間法的一種偏見與仇恨,忘了自己是人,如果只是用佛教徒的心態處世,就很容易造成否定、排斥與逃避。所以我說做個佛教徒不夠,要做一個學佛的人!學佛的人是什麼人?就是隨時以覺悟為前提,因為人都有覺悟的本能,有覺悟之性,或者叫做覺性;當你面對世間的一切,要怎麼去認識它、了解它、發現它?舉一個例子,譬如一個玻璃鏡子,看它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看得很清楚,但是有的玻璃鏡子看起來好像人會變形,不都是玻璃鏡子嗎?為什麼照出來不一樣?如果認為照出來清楚的才叫鏡子,變形的就不叫做鏡子,可不可以?那只是否定它、排斥它、逃避它;如果一面鏡子把你的樣子照得清清楚楚,平常一般人都可以面對,可是對凹、凸鏡這種鏡子,照自己的樣子的時候,你敢不敢於面對?當你看到鏡子裡的自己,頭一個就已經不歡喜了!而正常的鏡子可能會多花一點時間看看自己。

 

為什麼不正常的鏡子反映出一個不正常的形象,你就不會好好的看看自己?此中就有它的智慧和道理,因為這種智慧是從道理中間顯現出來的;鏡子本身跟你:正常的鏡子也是鏡子,也是你這個人去照,那種凹凸鏡也是鏡子,也是你這個人去照問題不在這個人的樣子,如果說正常的就像你,不正常的就不像你,只是在這上面分別,就會產生計較、執著。如果懂得照得清楚的鏡子與凹凸鏡的原理方法,能針對那些去著手,就不會太在意自己的形象了!對於不同的鏡子,如果不去認識了解與發現,就只在乎自己的形象,認為:「這是好的鏡子,我看起來就像個樣,那個鏡子簡直不像話,把我照成這個樣子!」那就還是把一個自我擺在前面。所以要敢於面對正常的鏡子跟那個不正常的鏡子,試著去了解正常的鏡子與不正常鏡子的原理,並不是一句話「正常、不正常」就算了!如果能弄清楚道理方法在那裡,這個“我”就無所謂了!為什麼?正常的鏡子照起來又怎麼樣?凹凸鏡照出來不正常的樣子又怎麼樣?但是往往一般表現出來的情感及反應就完全不同。

 

所以說世間法你老是用一種分別心去計較、去執著,當然得不到好處!何況想認識世間法裡為什麼是虛妄的話,必須要去面對它、認識它、了解它,然後才能發現問題之所在,這樣才談得上叫隨順。如果只是以自我為大前提,就幾乎無法隨順得到好處的機會。再舉一個例子,一個做母親的對嬰兒,假使小嬰兒解了大便或小便,她會把尿布打開來,可能還會仔細去看看大便正不正常,小便有沒有不正當的氣味?總會花一份愛心去看,所以一個母親絕不會看自己的嬰兒拉大小便在尿布上,嫌說好臭、好髒,趕快扔掉!因為她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如果只是自我在起分別,就會產生計較、執著,一個母親面對嬰兒拉的大小便會從中去發現什麼,可見是基於一份愛心去關心她的孩子,因為從大小便就可以知道小孩在消化系統或生理上有沒有毛病?這就是敢於去面對、認識、了解與發現。

 

話又說回來,如果同樣是一個嬰兒,換不是親生的母親,可能產生的心態就完全不一樣。如果以一個護士的精神來看,護士本來就是從事護理工作的,在嬰兒房從事清洗工作,給嬰兒換尿片,做這些工作感覺很自然,不會只是分別,而且說不一定也像母親一樣,從小孩子的大小便去發現問題;所以講隨順,是隨時在你的環境中間,關係到人或事,能從中去認識、了解,假使能發現什麼,那你所隨的就是順;如果只是排斥、否定、逃避,就是連隨也不隨,當然不能到達“順”的境界,為什麼?因為中間少了一個覺悟,如果將覺悟之性加進去,表現的結果當然就不一樣!

 

從上面講的這些道理,包括所舉的例證,還有經文後面也講到的,如果能做到這樣,就完成了“一切種智”。稍許分析一下什麼是“一切種智”?我們說要成就佛的智慧必須具備三方面:“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是什麼呢?就是一般的知識經驗,“道種智”是專門性的知識經驗,這是以世間法來看一切智、道種智。如果佛陀說的道理方法佛說的經典你都有一些概念,那叫做“一切智”。如果是從十大學派或八萬四千法門,從其中建立的專門性的知識經驗,就叫做“道種智”也就是概念的、普遍性的稱為“一切智”;重點的、專業性的就是“道種智”。

 

為什麼要談一切智道種智?因為關係到最後要完成的是“一切種智”。因為“一切種智”的形成來自“一切智”與“道種智”,但是我們往往誤解了“一切種智”,以為佛陀所具備的就是“一切種智”,凡夫眾生就變成是“一切智”了,不可以用這種方式去分別!佛陀完成的是一切種智,其實凡是學佛的人都是朝著一切種智的目標在修養,也就是要想達到一切種智的圓滿,就必須要具備一切智。我剛剛說世間的一切道理方法或知識經驗就叫一切智,而佛陀講的經典中的道理方法、知識經驗也是一切智,為什麼?誰都知道“佛法不離世間法”,因為佛法是從世間法裡顯現出來的,憑什麼顯現?就是前面所說的,要敢於面對世間法,去認識了解,從中能發現一些什麼,可以說就是佛法,如果不能發現的話那就是世間法。所以還是要以世間法為基礎,因為佛法沒有任何問題的存在,而是一些化解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整體來說就叫做智慧。

 

所以,我為什麼一直說學佛是學智慧!因為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都是累積而完成的智慧,譬如戒怎麼樣維護莊嚴?那也是要完成了智慧才能幫助你去認識“怎樣是關係到戒”?“怎樣才叫做莊嚴戒”?怎樣叫做毀壞戒”?這都要具備智慧的修養才可以!定也是如此,因為會散亂才需要定,至於為什麼會散亂,就要搞清楚,而怎樣才能不亂?那就要從散亂中間去發現,才有不亂的機會。所以學佛,不管你談佛陀說的任何道理方法,千萬不要只是當成一個道理方法,如果你擁有了這一份本錢,面對世間的道理方法,卻統統當成是虛妄的、假的、不好的,這樣根本沒有機會,也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去調整自己、修養自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