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53五蘊識變(一)

    談“識變”,首先要認識五蘊,當然誰都知道五蘊,前面已講過很多“色受想行識”的問題,可是關係到“色受想行識”而後所得到的“識",是一個結果;所以這裡談五蘊識變,不是談色受想行,而是談“識”。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08期2016年2、3月合刊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談的主題是〈五蘊的識變〉。談“識變”,首先要認識五蘊,當然誰都知道五蘊,前面已講過很多“色受想行識”的問題,可是關係到“色受想行識”而後所得到的“識",是一個結果;所以這裡談五蘊識變,不是談色受想行,而是談“識”。若各位還記得前面講的“六無為”,就很容易把握現在講的五蘊識變是談什麼。換句話說,前面講“六無為”是以人的我來談“法的生相”,也就是法怎麼生起的?是從色受想行而到識。現在談的五蘊識變,講的是“我相”於法的生起,要進入到滅,所以前面談的是生相,現在談的是滅相,以無為法而說識變的理法。

 

    那滅是滅什麼?滅“識”,也就是滅“色受想行識”的“識”所完成的結果。這結果不是不變的,是可變的。但這種可變不是定位於色受想行完成了一個識,而是法的生相還必須進一步使“識”怎樣進入到滅相,當然這些都是以法為基礎。所以識變其實就是從五蘊完成的一個結果怎麼樣使它再起變化而從生法到滅法。猛一聽不太容易瞭解可是你如果能夠把握“生法”是依人的我為基礎也還離不開有分別、計較與執著也就是有自我意識因為法的生起總離不開自我意識,怎樣使這個法能進入到滅相就必須要從五蘊上面,也就是前面理解了色受想行識完成的一個我法的生相之後怎麼樣從識,從這個結果再去作認識,使原先的以業為識轉變為以道為識這就是因業轉變為道的第一個識變

    其次再看第二個識變我們曉得道有深淺所以“識變”是由淺而入深的這節談“五蘊識變”的重點就是以道而言不是以業而言因為一般談“我法”的生起是依業來說,至於“我法”的滅相呢則是從道來說這兩個東西如果只看到都講六無為,會認為有什麼差別呢但在唯識學裡面就有不同於其他學派的分析我常說唯識學是於法相建立之後如何去了別的一種學問。所謂“法相的建立”也就是一個“法的生起”所以我們談五蘊從色、受、想、行以至到識這是一個法相的建立;但是這個“建立”難免有業或者有道,只是這種道並不能把握因為它還是一個法相的建立離不開自我意識的關係所以現在所談的“五蘊識變”是從道上面著手也就是怎麼樣使原有的法相的生起轉變為法相於“識”怎麼樣生起變化進入到滅相”這是一個基本理論的認識

    所以不要看都叫做六無為好像都是六個東西,其實唯識學看起來很多名相相同事實上從法相到唯識可以說建立法相然後認識而後肯定絕不只是一個過程因為一個過程裡面同樣它會起識變同樣從生相可以到滅相,也就是任何一個識變都可以這麼做。只不過當我們有了這種概念還是要以六無為做基礎,來解釋這個識變,看它怎麼樣從生法到滅法

    通常佛法的整體觀念是談「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這是談法生,也就是一個法相的建立,怎樣從生法去認識所完成的一個結果現在則從生法怎樣進入到滅法並不是把因緣和合法拆散來說,而是做更深入的認識。所以從業進入到道的識變,有深有淺、有高有低,差別在哪?肯定於業的認識,從一個法相建立的生起,怎樣顯現道之後再進一步深入去做認識。舉一個例子比較容易把握“識變”的道理,從業到道的識變還是舉吃飯的問題肚子餓了肯定要吃飯,吃飯並沒有捨棄吃菜,所以飯、菜都關係到一個飽與餓的概念。如果餓是一個法相的話,其實飽還是一個法相,假使以生法來講是關係到吃的問題吃是一個生法,也就是一個法的生起,飽與餓就是一個法相的分別,這是以業來說。

    以道來說,我們要把握什麼呢?因為飽與餓是存在的,吃也是少不了的;那麼吃飯與飽餓的道在哪裡?就在“營養”!可以發現道不離於業,業裡有道;那怎樣從識變中,“一個法的生起,進入到法的滅相,於業才能不會有分別、計較、執著,也就是你的自我意識可以從前面所講的六無為中,雖不是清淨而是能把握”;一旦進入道,並沒有捨棄原有的業,這基本概念一定要把握!並不是談道就完全捨棄了業。換句話說,我們要吃飯,有飽有餓這是業的生相的話,那法或道的滅相在哪裡?其實道的滅相在營養,而營養是看不見的,但是其中有道。

    譬如以五臟來看,肝臟需要的是維他命B方面的營養,腎臟需要多種維他命以及少量的荷爾蒙來維護;肺臟肯定必須吸收維他命A方面的營養,可見營養是關係到身體的健康,有病與沒病,在乎營養的均衡與否!因為這裡談識變是以道來講,為什麼說有高下?因為身體的健康情形是一個業的色身,要使身體健康,於營養的攝取就必須恰到好處;多了會生病,不夠也會生病,只有恰到好處才是道!所以道有深淺,差別在於多的缺失、少的缺失上去把握,這就是識變,然後達到恰到好處又是一種識變。這都關係到法的生到法的滅,其中最大差別是,同樣是講六無為,可是必須要去把握它的不同點,這是先要建立起的一個概念。

    現在以六無為做基礎,來看“五蘊的識變”,究竟怎樣談滅相?首先看“虛空滅無為”,前面談六無為是講虛空無為,不談滅。這裡講虛空如果以生相而言,虛空本身既沒有生也沒有滅,但是虛空中可以見到風、雲、雨、電,這些是生相,也就是法相的生起。當我們看到這些風雲雨電的時候,從生相上就會執著;譬如夏天覺得太熱,希望涼快一點、冬天太冷希望暖和一點、衣服洗了希望有太陽可以晒、如果走在路上希望有雲不會直接被太陽曬著,這都是法於生相的認知。可是有一個問題,天上自然變化的法相,是集因緣和合而生,這是自然現象不是人為現象,可是有沒有人為現象呢?以現代地球村的觀點來看,當然有現代的生相,什麼生相呢?譬如看太空的臭氧層,因為人為的關係而傷害了,甚至還使臭氧層變成一個破洞,這是法相生起的最大缺失與傷害,其實都還是在生法上,不是滅法。現在常講的環保問題、物資回收的問題,其實都只談從原有的生相,怎樣回復本有的現象;譬如塑膠類埋在地裡,不容易完全腐爛消失,如果環保回歸到自然,能用樹木、竹子做的紙代替塑膠類的話--雖然紙還是一個生相,但是被我們丟棄不用了;把它埋在土裡,還是可以回歸原有的自然面目,此中就可以發現什麼叫做生,什麼叫做滅了!

    其實這都是自然的現象,關係到人為的造作才有這些問題存在。所以我常說佛法是對人說的,譬如談虛空滅無為,如果硬把天上虛空中的風、雲、雨、電當成是虛空的話,就看得太窄了。所謂的虛空,以一棟房子來說,未蓋好之前有它的虛空,一旦蓋好以後,在房子的任何一個空間裡同樣也有虛空,也就是從一塊空地到蓋好房子,都離不開它的虛空現象,那要怎樣從生的現象到滅的現象?這就關係到有為、無為的問題。我一直強調唯識學裡談有為、無為,“有為”肯定是身口意的造作行為,“無為”並不是身口意不造作,而是從有為的造作轉變成另外一種現象;就如剛剛講的,塑膠類跟紙類做成的容器同樣都是有為,而有為、無為的差別就在生相與滅相的差別;像環保物資回收的問題,就是從生相怎樣進入到滅相的方式。譬如講虛空,如果盡談天上的,人能破壞卻不一定能維護,在概念上看好像能維護,只要不去造作不就維護了嗎?其實人已經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形成了傷害,所以要使它恢復的話,只能說人能做的是去改變太空的自然現象,但人又沒有這個本事。所以佛法從業到道都是關係到生死問題,生死問題又在乎“我行為”的有為到無為,從生相到滅相。

    所以這裡談虛空絕不只談太空的虛空,任何一個地方的空間都可以稱之為虛空,這是一個前提。譬如以人體來看,人體上有很多空間,耳朵的形狀是一個空間,耳的聽覺就有生與滅的差別;嘴同樣不是也有虛空、有其空間嗎?但是嘴在乎的是舌頭,談到舌頭如果只偏於酸甜苦辣,那只是生相,如果我們把它當成表達語言的能力,它的生與滅就涉及到業跟道了!如果只談吃喝,只有生相沒有滅相。佛法是從業的認識到突破為道,道又有深淺,怎樣慢慢熏習、修養,使它愈來愈好?可是這個基本理論就關係到有為、無為的造作行為。以虛空相來看,不要局限於只是抬起頭看到的太空,因為以這種物相來看,於生死很難涉及到業跟道的關係;也只有涉及到業跟道的關係,才能夠談生相與滅相。

    所以談五蘊色受想行識,它本來就是一個法的生起、一個法相的建立所完成的現象,但這限於業的範圍;而學佛是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從法相的建立後,去作認識與了別而後肯定,這中間一定要發生變化,那就涉及到生相與滅相的問題。所以談“虛空滅無為”,一定要瞭解六無為裡的“無為”都是從“有為”而顯;可以說,“有為”是肯定的生相,“無為”是把原有的生相怎樣進入到滅相!這裡談虛空是一個大前提的概念,通常只要講到虛空大家就是抬起頭來看著天上,認為那就是虛空。再舉一個例子,整個人體是一個色身,也是物質體;色身是一個生相的話,要怎麼樣進入滅相?從有為、無為來看,眼耳鼻舌身意的“有為”是什麼呢?色聲香味觸法的“無為”是什麼?講“無為”不是說沒有這些東西,而是怎樣從“業”進入到“道”的範疇,由“道”的範疇再怎樣提昇境界,才知道“滅”在那裡?“滅”在說什麼!

    所以滅相不是消滅生相,是於“生”怎樣從認識了別而肯定的變化上,如何轉業而顯道!那什麼情況能顯現呢?最簡單的一個方式,譬如講禪定工夫,“人”的色身是一個物質體,我們說腦袋瓜會想,那是因為第七識會起變化,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會接觸“色聲香味觸法”,這是根在起變化;從這上面起了生相,要怎樣讓物質體進入虛空的境界?就必須要使原有的生相起變化,使原有的有為怎麼去突破,才能達到“虛空滅無為”的境界。但這種境界有高有低,完全根據所下的工夫的多少、以及在佛法上認識瞭解與熏習的多少而定;一般說學習佛法看經典,好像會進到廟裡,也會見到、聽到什麼,事實上如果只是以依賴的方式去接觸的話,很容易,那定位於什麼?只是一個佛教徒,只是一個生相,佛法的生起而已。沒有辦法使佛法從有為到無為,使自己原有的強烈的自我意識,從生相進入到滅相;所以只知道佛陀的道理方法還不夠,須要去運作這些道理方法,以及不斷地熏習修養,才能顯現出滅相,這是這單元談“五蘊識變”的第一個“虛空滅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