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56五蘊識變(四)

    不動以滅而言,是否“生”不起了?其實“不動滅無為”於生還是起,還有生的現象,不表示“生”已不起、滅已滅,完成了“不動”,所以不能照文字解釋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1期2016年6月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所談主題還是五蘊識變,現在來介紹識變的第四個“不動滅無為”。不動以滅而言,是否“生”不起了?其實“不動滅無為”於生還是起,還有生的現象,不表示“生”已不起、滅已滅,完成了“不動”,所以不能照文字解釋,那會讓佛法錯得一塌糊塗。在這裡稍許分析一下,為什麼不動滅還有生相?舉一個例子,譬如:業生了,如果道能顯的話,業就滅了,這是生滅現象,由業轉變為道。可是“道”是有層次的,假使以滅相而言,轉業顯道,是不是道就不會再生,只有滅了呢?這等於照文字解釋,認為由業轉道,道已經完成了,所以到達不動滅了?這的確嚴重的誤解佛法了!因為道有層次,也就是要看你修養到什麼境界?這裡談滅,“不動滅”是依於原來業已經完全不存在;於道的層次,以修養來看,是不動的一種滅相;但是這不動是指業而言,不是指道,“道”還是有生滅現象。

    譬如所知、煩惱,其實都是一種障礙, 所知也好、煩惱也好都是業的範圍,一旦這些障礙突破,顯現完成的道,就知道於業而言,生已經到達不動滅的境界,為什麼?因為業已經沒有了,這時完全進入道的世界,因此在道的層次中,可以去發現,就以聲聞乘而言,由凡轉聖是業,進入須陀洹,還是有業,進入到斯陀含,還是有業,進入到阿那含呢?這時於業而言,可以說進入的是“不動滅”了,因為他的業已經清淨,這是第三個阿那含的完成,於業的生滅而言,已經是無為的境界了,但還不是結果,要到達什麼境地呢?一定要到達阿羅漢完成,道的範圍已經肯定了,道的現象也已肯定了,而業在這時候已經不會再發生,這個無為才算是結果。

    為什麼稱之為“不動滅無為"?那是以道而言不動滅,但這道的層次以聲聞乘來講,以學佛的成就結果來說,聲聞乘還是一個有限的成就;我們學佛的目的是成佛。可見以聲聞乘的這個道而言,業是盡了,也就是業不再生了,所顯現的道是不動的現象,就無為來說是一個結果,但這個結果必須要阿羅漢完成了。而阿羅漢完成了,這種不動滅無為是不是就肯定是不動滅了呢?其實在道上面的層級還不夠,因為從聲聞的阿羅漢到菩薩,菩薩還有十地的差別,最後要到達佛,所以從中可以發現:為什麼要把十地分為變化位、提昇位、增上位?譬如四地到七地是等覺菩薩,要進入到八地完成,到達九地、十地的範圍,那為什麼叫等佛?

    可見等覺並不等於佛,這一點要瞭解,因為“不動滅”以道而言,假使由聲聞乘發起菩薩心、行菩薩道,進入到菩薩,還要經過初地到四地的變化位、四地到七地的提昇位,要七地完成了,這時候進入到第八地,於道而言是一個寂滅的現象,不是生滅的現象,因為八地是不動地,以無為而言沒有有為了,八地菩薩稱之為不動地,是已進入寂滅的境界,於“無為”已經沒有“有為”的存在了,是一個無為的完成;這是講“不動滅無為”的境界,它定位在什麼地方。當然要談道理、談方法,就關係到從識的轉變,並且涉及到整個唯識學。譬如“五重唯識”觀法,就是告訴我們五蘊的識怎樣起變化?從變化到提昇、到增上,到最後究竟,這是它的基本理論。這“不動滅無為”,如果以菩薩位而言,肯定是進入到八地了,所以第八地叫做不動地,這時“滅”是寂滅 ,不再關係到生滅了;如果以涅槃而言,它是無餘的境界,不是有餘!這是談不動滅無為於識變的現象。

    再看第五個“想受滅無為”,它跟五蘊的受想是不是相同呢?只是把字顛倒而已,這就關係到前面所講的生滅之“滅”的問題。從色、受、想而“生”的現象,在行為上的修養,所完成的識蘊的結果,這是五蘊識變的順序。進入到第五個“想受滅”的境界是什麼?是依於定法,四禪八定的“非想非非想定”;就是講想受滅。如果還要談受想,那還是在五蘊的修養過程中間,為什麼“想受滅”要把想放在前面?在唯識學裡有“自證”、“證自證”的說法,前面的“想”是談自證,也就是不動滅無為完成了,這時候發起的想, 那是什麼想呢?稱之為“非想”,從這種想的內容 ,又拿什麼來證明所完成的境界,確認所想的是不是完成了?就要從“受”上面去看,但這個受不是五蘊的受,是依於經典、善知識,已經成就的這一些修行者,從他們的知識經驗,以及經典上的一些證明,證明你所想的、完成的是不是可靠的?所以它不是受想滅,而是想受滅,這一點要特別把握。如果還是受想滅的話,連擇滅無為都還沒有完成,為什麼?因為只是一個五蘊的變化,色受想行識在生滅上的轉變而已。“識”,五蘊的第五個識蘊要起變化,一定要經過修養改變;譬如轉業成道、轉凡入聖都是一些改變。所以談想受滅,以四禪八定而言,這時候的想是非想,必須經過受的證明才達到的非非想的境界,這種無為法就叫做“想受滅無為”。

可能大家還不很瞭解,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懂,如果重複再重複的講,往往就會回想到五蘊識變的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這樣就會搞亂,在這裡只是告訴你一個基本的原則,談受想不能談“滅無為”,因為那是五蘊的一個識變的修養而已,而“想受”是你到達了不動滅無為的境界之後,所發起的非想,從經典,甚至已經成就的人所印證的,來證明你所成就的是不是這個滅?如果達到真正不動滅了,這個想受滅是以定的境界而言,你的第八定就完成了。為什麼叫“非想非非想定”?這是“想受滅無為”的一個基本理論,我不想舉太多例,因為這很容易造成自我意識,只要還有自我意識,肯定都是業的,即使關係到道,最多只是所知,而所知還是一種障礙。

再看第六個“真如滅無為”,佛法裡常常談到真如,究竟真如是什麼?最簡單的解釋,「“真”是真實 ,“如”是順利圓滿」,用這種方式來解釋很容易理解,如果不加上“滅”以至“無為”的話,這真如境界只是學佛者剛跨入門的一個境界而已。要曉得這裡的“真如”是以佛的境界來說,如果以菩薩位來講,則是進入到善慧、法雲地的境界,這真實的面目,是已達到圓滿的境界了才叫做真如。所以這裡談真實,是以菩薩十地裡的八地、九地來說,以及佛的境界的真實現象。這種現象前面的“真”,肯定是“想受滅無為”完成了修養所達到的境界;可是以識變而言,五蘊的識變就已經過了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到達第五個想受滅的境界了,所以識的變化是五蘊中間那個識,從生滅到寂滅以及到想受滅完成了,這時談的“真如滅”絕不是一般講的真如之道,如果把菩提當成真如,只是一個起碼的修養而已,沒有什麼了不起。

   可見這裡談五蘊的識變完成的第六個“真如滅無為”,肯定是到達菩薩八地、九地的境界,也就是等於佛境界的真實。“如”的意思是圓滿,這裡只談圓滿還不談究竟,為什麼?一定要“真如滅無為”之後才是究竟,那是個什麼境界?就是菩薩十地的法雲地。為什麼要講“滅無為”?通常我們說“雲可以滋潤大地”,這是它的緣起,雲層可能帶來的是什麼?是雨水,也可以說像太陽;為什麼要拿這一些來說呢?我們看看老天下雨,它有沒有分別?它不會說那一個地方要多下點雨,我就下點雨;那個地方不需要雨我就不下雨,它沒有這種分別,它是一個普及性的,就像太陽的光線一樣,是個普及性的,這是一種什麼境界呢?是“如”的境界,這“如”就是一個圓滿的境界, 因為裡面沒有分別,它是平等的, 所以如的本身具備有圓滿、有平等的意義在。所以講“真”, 不是以假而言, 是完成真之後,也就是完成了菩薩十地的善慧地跟法雲地的真,因為他等於佛了,因為學佛的目的就是希望把佛性完全顯現出來,能成就為佛陀那才是真實,後面的“如”就談到滅無為的問題,那必須是八定已經完成了。

    可以說,滅無為是以第九地的修養來說,那不是非想非非想,非想非非想是八地的境界;這裡談的滅是講五蘊滅盡了,所以九地稱之為滅盡定,滅盡什麼?滅盡五蘊,於識根本就不起,識到達什麼程度?就是一個真如的境界了,否則你的識還會有變,最高也只是想受,就是非想非非想的這種境界而已。第六個“真如滅無為”,肯定是滅盡了,五蘊於識完成不起變化了。我們曉得不動地是一個寂滅之相,善慧地跟法雲地是一個真如平等之相,從這就可以發現“滅無為”是滅什麼無為?如果以剛剛講的太陽、雨水來看,沒有任何有為的這一種心念的存在,如果再以比較多思考一點的方式,“真如滅無為”是一個什麼現象呢?等於就是一種自然現象,這種自然現象就是一些經典上所講到的,從因果的關係到因緣的法則,以至到自然的現象完成,這個“真如滅無為”並不叫做返璞歸真,返璞歸真是什麼?你做了壞事,而後成為一個好人,那還是一個有為法,這裡談真實,於佛陀的道理方法是真實的,依於這種道理方法到達你這種精進修養完成的結果,是善慧地以至到法雲地,到達了這種真實的境界。它是一個什麼現象呢?它是一個圓滿的現象,這種圓滿是沒有缺失了,是以滅相而談無為,是九次第定的第九個,五蘊的識變不再起變化了,所以叫做滅盡定,也就是五蘊的識變滅盡了,這種境界就叫“真如滅無為”。

    我們看五蘊識變談六個無為法,其實都是談一個凡夫眾生怎樣慢慢轉變為賢聖之法;譬如聲聞的羅漢,聲聞完成之後發起菩薩心、行菩薩道,然後進入到菩薩位,從變化位一直到提昇位,最後增上到什麼程度?跟佛一樣,這是其中的一個過程。可是還要把握一個要領,五蘊的識變其實以六無為而言,是談前面的五個,後面的那個就是結果。前面的第一個就是由業相怎樣慢慢的去修養,慢慢的清淨你的業,進入到道,到達了“非擇滅無為”的境界,非擇滅無為一旦完成了,你的業就清淨了,可是於道還有沒有到達某一種層級,要到達“不動滅無為”,這時道的層級就肯定了,慢慢再增上到什麼程度?“想受滅無為”,如果以滅無為而言,八定中間完成了非想非非想,這是第八定,非想非非想完成了,而最後的一個結果,等於圓滿究竟了,那是什麼境界?“真如滅無為”,也就是於五蘊的識變,已經滅盡了,這個“盡”是盡絕,已經完全不會有識的生起,也不會有變化,也無所謂道與業了。所謂無分別、圓滿、平等的境界,最簡單的說法就好像太陽、雨水一樣。

   我們就可以把所謂的五蘊識變,以六無為來看,如果再比照一下我前面所談的,百法裡面的六無為法,看這兩者的差別有多大!可以說百法裡談一百種法,並沒有涉及到在修養上,怎樣運用道理方法去看自己的修養如何?可是不要忘了,這裡談五蘊是談每一個修行者的那個“我”,由業我到道我,最後是清淨我,單單業我到道我,就已到達非擇滅的境界,然後完成了道我之後就是不動,以至到想受,一旦這個道我完成了,就已經到達一個清淨的我,就是“真如滅無為”的境界,那是一個什麼結果?就是菩薩善慧地跟法雲地,也就是菩薩九地、十地的境界,相等於佛。可是這裡面有沒有談到六無為的完成,以五蘊的識變是不是最後完成就是佛位呢?沒有!最多只到達菩薩九地、十地,那麼佛位是什麼境界?往後慢慢再講,大家一步一步跟著,去認識它、瞭解它,這一節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