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五之三

    一般我們的自我意識裡,有感性的成分和理性的成分,有的人偏於感性,有的人偏於理性,在這裡暫不比較理性較好或感性較好,那只是種分別

  • 文:若知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1期2016年6月

               楞嚴探秘五之三         若知

    一般我們的自我意識裡,有感性的成分和理性的成分,有的人偏於感性,有的人偏於理性,在這裡暫不比較理性較好或感性較好,那只是種分別必須知道的是偏於感性容易衝動,受制於貪瞋癡易發脾氣,所以容易造惡業,也就容易墮落三惡道偏於理性的人比較冷靜,執著於理,容易流於冷酷,沒有人情味,事實上這些都是業性的現象我們要瞭解,感性有它不好的地方,理性也有它不好的地方,要怎樣去認識?便要完成自我的覺照如果理性強,就要做到「不要太冷酷」,合法合理也要合情,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想看,考量到別人的需要,不能一味的自我任性,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事情,太過理性了,就很冷酷免不了就會造成傷害,所以要培養智慧,才能克服弱點所以學佛就是用這些道理方法來幫助自己,去改變自己,把不好的變好,把好的變更好

  所以說「色不異空」或者說「空即是色」,注意這個,色是「色蘊」是「心法」,不是外面的色法不是外面的塵境,是我們的內心,「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外面的現象變化它是無常性的,我們要面對的是自心所以講佛法,它都是要回歸到自我本心,這樣子比較好理解問題

  再看第二段「空,於實法而言,法的生起,是因緣所生,無有實體;於理法而言,就理彰名,其實空寂,無實體性。因此,空無實乃不斷滅境,猶如無相;於有的勝義諦,瞭解擇滅,得突破而生起必然的結果。是故,說空不異於色,空即是色」要注意,「空」它沒有實體,它會產生變化,它隨緣而產生變化,它不是一個斷滅相,我們人很容易進入到斷滅相,強調有、強調沒有都是斷滅相,不是說「斷滅就是沒有」喔,強調有跟強調沒有都是斷滅相,要瞭解它中間的可變化性能夠瞭解這一點,你就不會對自己太執著,也不會活得那麼辛苦法是可以變化的,那個「我」為什麼要那麼頑強呢?!我堅持這麼做,一個不如意我就很生氣,為什麼要這麼頑強呢?其實它中間是可以協調的你量東西不就是嗎你能不能堅持說「我想要多長就多長」要剛剛好要恰到好處是不是如果要為它做一個套子,你要比照它的長寬高來做對不對才能做得恰恰好,你能照自己的意思「我非要做多大」「非要做多小」嗎塞得進去嗎?!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那我們對事情就是要這樣子,不能隨性就好像做菜,做菜要做到人家吃起來好吃嘛,要軟硬合適嘛,要各種味道都能恰當嘛,當然不能夠說每個人的口味都一致,可是取其中庸之道,不能太鹹也不能太淡,適中才能夠迎合大家的需要你不能照自我意識「我吃鹹的我就做鹹的」「我吃淡的我就做淡的」,可以嗎?!這個道理很簡單易懂,當我們自己去面對一件什麼事情的時候,怎麼不能夠調整呢?應該可以調整的嘛!否則活得好辛苦喔!

  「因此,空無實乃不斷滅境,猶如無相;於有的勝義諦,瞭解擇滅,得突破而生起必然的結果。是故,說空不異於色,空即是色」以提過不是沒有,它是可以產生變化的擇滅,剛才講到「苦、集、滅、道」的「滅、道」,它要消滅這個「苦、集」─「集因苦果」,要滅這個集因苦果,要有道理方法那我們看,你選擇擇滅」,用什麼方式呢?這就要考量了這個「適合用什麼方式」,方法不是只有一種,擇滅就是說,你要選擇恰當的方式,把它消除「得突破而生起必然的結果是故說空不異於色空即是色」,其實空它是要依於因緣,空、它是個虛空性,要依於因緣和合它才能生起法的現象

    再看第三段「總而言之,色,總歸是形質之物,所有形色相狀的質礙,無非因緣所生,原不是實有;若能明此事物之當體者,即是五蘊內涵的具之理,確定回互變異同相的作用。如是,有形是色,無形是空,空因色顯,色因空藏;就蘊的作用而言,色是因緣所生之法,無有實性住色蘊中;但是,實性雖空,當因緣和合之時,所顯者確是色相,所以說:依實性說色空關係,依因緣說空色關係;隨入世色之塵,轉識成法,明了五蘊的真象,歸於「不異」與「即是」之理,道出了實相空性的勝義諦。」

  質礙就是有物質的障礙,就是色塵是講外面物質是指「色塵緣境」的「色」講「空色、實性」,「依於因緣而說空色」,因為本體是一個虛空性,虛空性依於因緣和合而顯色,所以說依於因緣而說空色」,「依於實性而說色空」,依於它的本體性來講,實性就是實際面目,就是實有性,我們剛剛講的實相,依其實際的本體性來講,這個「色」也是依於因緣和合,它是一個假相,所以我們的色蘊,產生我們的心法,也是依於因緣和合產生的,跟外面的塵境,根塵相應,而引發我們內心的現象,實際上,它也是一個虛空性的,所以「依於實際而說色空,依於因緣而說空色」

  我們再看「諸法實相」,這資料是引《般若經》的佛語須菩提:若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我非無我、非有非無等,亦不作是觀,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是義捨一切觀,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從本以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般若波羅蜜要怎麼樣去做正觀?它是絲毫不起執著的!它兩邊都要打破!「空、假、中」於空假之中如何去顯其中道?「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站在我自己的立場來講,這是一個苦,可是依於別人來講它不見得是苦站在我立場來講是樂,可是以別人來講不見得是樂所以「非苦非樂」,破兩邊,要破這個執著「非我非無我、非有非無等,亦不作是觀」,要能不執著如是觀,是比較難一點了,要進入什麼叫做「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我們要知道就是了,等到我們說「做觀」的時候,你就要這樣子層層去突破是義捨一切觀,滅一切言語是絲毫不執著的,就像《金剛經》裡面講,我們要追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是真正到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無法可得,無法可修,非實非虛,都要打破的如果說要發菩提心,四生九有的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一切眾生而實無一眾生可滅度者」就是要發心去做你先要發心度眾生,卻告訴你「無一眾生可度」,要打破內心的執著比方說,我們原先是業,業要轉道對不對轉業成道若執著於道,那道還是業呢,道還是不清淨,還要捨,要捨才能夠清淨所以「四禪」的時候,它是不苦不樂,「初禪」是「覺、觀、喜、樂、一心」,可是你到「四禪」的時候,要「不苦不樂」,還要打破「一、異」都要捨,要清淨是義捨一切觀,滅一切言語沒有言語可以形容「離諸心行有心行的話就是有分辨,有心行就是有「心意識」,有意識的話就是有分別,它要「離諸心行」「從本以來」,「本」是哪裡的本啊?無始以來的!「從本以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佛陀在《般若經》告訴我們,這才是諸法實相,可是我們現在在生滅當中打轉,脫離不了這個生死輪迴的現象那要怎麼樣才能夠讓自己慢慢的回到原來的點呢?

  《藥師懺》裡面曾提到「實相懺悔」,「既懺悔已,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於是斂念正觀,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一切法空如實相」要生一種無垢濁心,瞭解到一切法本來是清淨無為的現象的時候,你該怎麼拿捏住自己的心應該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必須要做這樣的觀於是斂念正觀,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一切法空如實相」,這就是菩薩發心、菩薩願行不斷結使你能夠不怕既然瞭解到「一切從本以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這才是根本的「諸法實相」那我們怎麼樣回到那個清淨的本來既懺悔已,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這樣子,然後提起正念,「斂念正觀斂念就是把念頭收回來,收心要能「不斷結使、不住使海「結使」就是煩惱業的代稱我們說「結」《楞嚴經》裡面說「打結」我們的造作也是一樣比方手帕對角打結一個一個結打上去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