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七之三

    老和尚曾說過:「當業報現前時,要能歡喜去承受,問題就在你歡不歡喜得起來?」目犍連他這就是以歡喜心去承受,這是悟道人才能做得到的。

  • 文:若知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20期2017年4月

楞嚴探秘七之三           若知
學佛若不能建立正信,很多人就會迷信神通,以為大神通就是大修養,這可糟了,引眾生入無所回之地。所以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為什麼後來他躲不過果報?因為「神通不敵業力」!從幾件事情可以看得到,一是目犍連尊者在入定的時候,看到自己的母親墮到餓鬼道,食物不能下嚥,一碰到就化為火焰,目犍連很痛苦,就想用神通去化解母親的災難,可是神通無法替代業報,目犍連只得求助於佛陀,最後是藉「供僧盂蘭盆法會」的功德力才使母親免除餓鬼之苦。
目犍連的一生,最後是在經過伊私闍梨山下的時候,被裸形外道推亂石砸死的。印度的外道很多,有七十二種外道,裸形是不穿衣服修苦行的。一般比丘對目犍連的死頗不以為然,認為此意外是可以迴避的;當然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他可以預知到前面會發生什麼,他為什麼不躲開?佛陀告誡並安慰弟子們說,諸比丘,目犍連是一種殉教的精神,並不是他不知道預防,他有大神通力,他可以保衛自己不死,但這不是究竟的辦法;修行人不可以違背因果法則,目犍連在因地曾經捕殺過魚,如今殺生的業要了結;而且目犍連早就發願把他的生命獻給真理,現在滿了他的願,他是懷抱著歡喜心而殉道的。如果弟子們都能有目犍連這樣為道犧牲的精神,佛法就更能發揚光大了。
老和尚曾說過:「當業報現前時,要能歡喜去承受,問題就在你歡不歡喜得起來?」目犍連他這就是以歡喜心去承受,這是悟道人才能做得到的。其實也是極平常的一些道理,只看你怎麼面對現實生活,他絕不是逃避的!老和尚在《思路》裡有句法語:「修道時,六親不認;行道時,眾生皆尊」,因為你是把自己放到眾生裡面去了,眾生都等於你的父母,眾生皆尊!「殉道時,大捨忘我;成道後,乘願再來」;老和尚說:此乃佛弟子應有的認識與作為!
須菩提他是解空,什麼地方顯現出他解空的修養呢?有一次就是結夏三個月,佛陀到忉利天上為母親說法去了,人間很多皈依弟子都很思念佛陀,乃至優填王還請舍利弗帶了一位畫匠,到天上去為釋迦牟尼佛畫像。當佛陀回到人間的時候,所有的弟子都去迎接,只有須菩提在耆闍崛山洞裡定中不動,他就體會到"如何才是迎接佛?"他不去湊熱鬧、他能不為相所轉,他是在定中與佛陀的法身相應,也就是他知道佛陀的教導與傳法的精神到底在哪裡!他領悟到一個修行人應該去做什麼?是法身慧命上的傳承,與佛陀相應,而不是在現象上的執著計較,所以他能定中「見佛」。
須菩提與迦葉尊者托缽的故事,前面已提過,報到佛陀那邊,佛陀就在跟弟子們說法時,特別提出來,說須菩提、大迦葉二人托缽「心不均平」,雖然兩位大比丘都已證得了阿羅漢,但有取捨就有分別,對眾生不平等,是不慈悲的,所以阿難「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這是阿難心裡的想法;世尊已經說了,須菩提、大迦葉一個專討富戶,一個專討貧戶,都是有所取捨,對待眾生是不平等的,所以「欽仰如來」,欽是欽佩的意思,仰是仰望的意思,簡單的說,就是恭敬地等待著如來的釋疑--「開闡無遮,度諸疑謗」。何謂無遮?"無遮"就是沒有遮止,意思是沒有遮攔、障礙。
佛教的精神是救世的,是平等的,是慈悲為懷的,在佛教全盛時期,寺院多為國家所護持,沒有經費的顧慮,所以每當法會之後,都行無遮普施的活動,對社會貧苦窮民大開利樂之門,所謂無遮,是沒有選擇性的!比方我們現在焰口的行法,主法的金剛上師他必須要做一個觀想,做金剛上師的觀想;已做功德的名單牌位都立在那裡了,受邀的亡魂到時自然會來,可是沒有人為他們做功德的,好比城隍三世一切遊魂、無祀男女孤魂這些亡靈,百姓歷代宗親,還有陣亡的三軍將士英靈、乃至天災橫禍罹難的無祀亡魂等等,都是在法會當中可以召請來受饗的;而無遮就是無止盡,普施有情,不問有緣無緣都可來接受食與法的饒益。
所以法會內涵有很多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你看得到的是"顯",看不到的是"密",所以不要認為法會中,你做的就是自己得了,其實你只要參加了法會中的功德,凡與你有緣的冤、親皆蒙其利。為什麼慢慢演變成了「盂蘭盆法會」?「盂蘭盆」是佛陀的教誨,經過「盂蘭盆」的供僧及「燄口」的施食,能讓先亡離苦,脫離惡道的輪迴;這是自有佛教以來傳承的教法,因為唯有在這樣的布施中,它會完成一種法的饒益性;在十法界中,鬼道眾生他是有通的,召請來的時候他能聞法而心開意解,得度的機會比較大;不像人類頑強的執著心,鬼類眾生有通,感悟比較快,法力入心,產生一種功德饒益性,他就能夠感應到那個力量。尤其法會的功德主,如果你做法會功德主,你是虔誠的要超度某某人,他一者感受到你的虔誠,當然會來領受,再者他領受到法會的虔誠功德力的話,他就能得到解脫,但也是要靠福德因緣的具足。
我們再看目犍連尊者,最近看到這麼一個訊息:
十九世紀末,英人比爾特在印度伊私闍梨山,挖到了被巨石砸死的佛陀大弟子目犍連的兩枚牙舍利,比爾特本以為可以就此榮華富貴,豈料在返英的船上賭錢,他卻將身上的錢連同舍利一併輸給西班牙人。他惱羞成怒,暴力相向,沒想到引來一場十級颶風將整艘船捲入海底,目犍連的遺骨也從此葬於深海。
所以我們看,法界不是以前介紹水分子,水分子我們的意念都可以感應的,用善心去感應的話,水分子會變成雪片、雪花一樣,六角形很美,用瞋心感應到水分子它又變成很恐怖的樣子,才知原來無情物也是有情的呢!所以面對自然界,我們該怎麼做?當有颱風來的時候應該怎麼做?每次颱風來的時候,你怎麼面對?尤其我們是佛弟子,應該怎麼做?!其實當下不用心的話,就是當面錯過!你若用心的話,"法界有情"就是同一體了!所以為什麼說佛法是不可思議的?為什麼說「法力無邊」?就看你的意念擺在哪裡!若是善心,就是善念感應,我們的意念就如同電波,善心正念就是正能量,你不要想「做不到,不可能」,正念就能夠感應正能量!但是意念如果不純的話,是自私的、有所求的,當然就會產生很多的挫折,也就無法感應了。即使遠在美國,好比美國的朋友要來超度,或是你有美國的親人要超度,即使相隔幾十千萬里,也是可以超度的,為什麼?地址寫出來,意念到了,功德力就到了!有一次為朋友的父親做超度,在菩提寺幫兒時朋友的爸爸放焰口,他們還有親戚在台灣,有晚輩來跟拜,當召請的時候跪在那邊,擲茭的時候居然有個茭從地面跳到拜墊上去碰他,他的感覺,就像長輩生前的習慣,跟他打招呼一樣;那個茭丟下去,竟似刻意跳上來碰他,好像長者要碰他一樣,讓他有這樣的感覺。
台灣現在各種神教很盛行,其實這些都是存在的,佛教並不否定這些,這是生命存在的實相問題,但是理性的面對而不迷信,起碼,它對社會人心還有防遏犯罪的作用,壞事不能做、要多做好事,只不過離佛法的覺悟之道還有一個距離,但如果這個社會人人行善、壞事減少,則起碼對世道人心可以興起正面推動的力量!
我們再看摩訶拘絺羅,摩訶拘絺羅跟舍利弗有親戚關係,在前面上座弟子曾提到過;他的外號叫梵志長爪,他修行用功到指甲都不剪,變成好長的指甲。梵志長爪摩訶俱絺羅是舍利弗的親舅舅,梵志就是婆羅門道人,他極擅長議論,好辯好勝。當舍利弗還在母胎中時,長爪梵志竟然辯輸了他姊姊,他想他姊姊必然懷了絕世聰明的孩子,將來不得了,為避免將來輸給這外甥,於是到南方去遍學十八種經書;他們的四吠陀是基本經典,婆羅門要學四吠陀;他精進到不剪指甲,全副的精神致力於學數論經典,於是終於成就了無敵的論辯才智。回到家鄉,原想找他的外甥較量一番,不料舍利弗已經追隨瞿曇(Gotama)出家修行了。瞿曇是佛陀的種姓,也就是釋迦種族。梵志很好奇,瞿曇是何許人也?竟能度優秀的舍利弗?到了佛陀處,僧團的祥和讓這位外道不敢輕舉妄動,於是他向佛陀問訊之後,就坐在一旁等待機會,心裡不免浮出一個疑問;因為他是學數論派,辯證的,到最後他可以把一切議論駁倒;心裡面就想:既然一切道理都可推翻,那麼什麼是諸法的實相、最終的真理呢?什麼又是第一義呢?這是修道人自然要思考的一個問題,也是他心中最大的困惑!世上既然沒有絕對的道理,那麼真理在那裡?一切的論點可以被擊倒、一切的語言可以被推翻、一切的執著都可以轉化,那什麼才是實實在在的呢?世事真理的第一義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