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摩訶衍與眾生心

大乘起信論 摩訶衍與眾生心 /白雲老禪師

 

前面談了二佛性、三佛性,現在來看五佛性。這裡再重複一下,佛性是談「覺悟之性」或「覺悟的本能」,也可以說「覺悟的一種本質」。

五佛性──有所謂的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果佛性、果果佛性。這些名詞如果不去深入瞭解的話,很難去發現在說什麼?首先第一個叫做「正因佛性」。「正」當然是肯定的、正當的。「了因佛性」是明瞭的,「緣因佛性」是依緣起而顯現的,前面三個是談因。第四、第五說「果佛性」、「果果佛性」,是從因到果,這只是一個理論上的認知,不是一個修行的成就;不是說從因就到果,就完成了,不是這種現象。先看前面三個,因為什麼樣的情況,而能顯現這種覺悟的本能,能顯現覺悟之性。第一個「正因佛性」,「正」並不是說,有偏與邪的這一些分別,不是以這種去看正因佛性;正因佛性就是談眾生本身,原來就有佛性的因,也就是覺悟的因,在阿賴耶識裡面,或講如來藏裡面,本來就有正因的覺悟之性。談到正因,並不涉及偏因、邪因,不是以相對去看,通常佛法談「正」,如八正道,並不是說除了正道,還有偏道、邪道這麼去看是一樣的認知。

 

以顏色來分紅、黃、藍、白、黑,都叫做正色,在正色下是不是還有別的,或偏的、邪的色呢?因此以顏色來講,就只能說,它有深淺、有濃淡。紅色,有紅的正色,就是本來的色,淡一點,更淡一點,再淡一點,淡到什麼程度?在這一個系列,以現在的說法,叫做紅色系列。於因而言都是正因,所以談正因,一定要把握,千萬不要把正因是佛法,其他的都是偏邪,不是用這種方式去看佛性。佛性肯定是覺悟的本能,於因來說是正因,這正因不是以偏邪相對,而是說這種因有深、有淺。在如來藏裡面,人有覺悟的本能,而覺悟的本能不能顯現,問題是出在無始以來,因為造作太多的業,把佛性的正因掩蓋住了,沒有機會發出來,是非常嚴重的一種業相。人的業,如果在修行的道路上,慢慢去修養、去調理,業就慢慢淨化,當然佛性之因,顯現的機會就愈來愈快。所以,佛性因都是正因,是因為業的關係,業染污得多,當然顯現的機會就少,染污得少,顯現的機會就多,是用這種方式去看「正因佛性」。

 

其次「了因佛性」,了因佛性怎麼去看?正因佛性,眾生皆有佛性不能顯現,是因為業的關係,還是依於道理、依於方法,可以去明瞭這種現象,不一定要等到所有的業都清淨了,覺悟之性才能顯現。所以談覺悟之性,是談因不是談果的道理,就是在這裡,為什麼?從因上面去認識、作了別,這一種現象叫做「了因佛性」。舉個例子,剛剛談顏色,假使從正色上面去認識,有各種顏色的系列色,以正色而言,要顯現淡一點、再淡一點,淡到什麼程度?必須要有道理方法,才能去明瞭,可是最後歸之於因,還是一個正因佛性。以明瞭而言,是以道理方法去看正因佛性,也就等於看顏色是一樣,不能說那個淡的紅色就不是紅色,因為那個正色,不是一個本來面目,假如加了水,或加了其他的一些東西,讓它淡化了。從這些道理方法,可以明瞭正因佛性,所以這叫做「了因佛性」。

 

第三個「緣因佛性」,「緣」就是講緣起的緣,因什麼緣起去看正因佛性,或講覺悟的本能。還是用顏色來看,比較容易瞭解。「正因佛性」肯定就是什麼顏色,「了因佛性」是從顏色上面有一些差別相,所謂的濃、淡的差別,是在一個正色的系列上面去看;「緣因佛性」,改一個字比較容易瞭解,叫做染因佛性。這個「染」,就是染著的染,不是污染。千萬不要當成污染,是染著,就是染上什麼而執著什麼。為什麼講是緣?因為緣是一個助力,不是主要的。

 

以顏色來看,藍色的加黃色的,就可以變成綠色的。藍色、黃色是正色加在一起,當然就成為一種調和性,這種調和性就是一種助力所產生的。但在這裡面還要瞭解,不是這樣就認識了藍加黃就變成綠。因為藍的多、黃的少或者黃的多、藍的少,所顯現的綠色就不一樣,甚至有淡綠,很可能也變成一種淡黃。可以發現,以正因而言,所顯現的是綠色、還是綠色;顯現出黃色,還是黃色,只是淡綠、淡黃的差別。是因為助緣所變化而成,所以叫做染著,是依於外面的一種助力,這助力是什麼?兩種不同的顏色,放在一起產生變化就不是一個原來的色。

 

藍色本來是藍色,黃色本來是黃色,因為藍與黃調和以後產生綠,這是因緣而起。談到因緣,還涉及到什麼?有因緣、有所緣緣、有等無間緣,還有增上緣。我剛剛講藍色加黃色去調和,會變成綠色,在這四緣裡面可以去發現。所以談緣起,還是以四種因緣法來看,這是說緣因佛性。

 

緣是一種助力,於正因是不變,眾生皆有佛性,為什麼佛性老是顯現不出來?是因為色塵緣境所造成的,這就是緣因佛性的一個道理。其次,從因上面再看它的果,若對正因、了因、緣因,都有所明瞭的話,就可以進入到果的認識。我再次強調,這裡談果,不是一個因到果的一個結束,而是一種認識。「果佛性」跟「果果佛性」的差別在哪裡?「羅漢、聲聞」的覺悟之性,「菩薩、佛」的覺悟之性,都叫做果佛性,為什麼還多了一個果果佛性呢?這就是一個究竟的果性。

 

譬如聲聞完成了阿羅漢,菩薩十地的確完成了十地菩薩,就叫做「果果佛性」。菩薩十地,四地到七地是談等覺,八地到十地,是等佛了。可見還是果佛性,要到什麼程度才是果果佛性呢?就是原有的果,於因位上已經完成,再加上,從修養上面,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過程中間,可能修養,到達這種聲聞的果,或菩薩的果,或是說有佛的果。但還是在因位上,可以說從因的成熟完成的一個果,這種果不是一個結果。可是在佛教裡面強調,佛法是唯一佛乘,也就是說,佛法最後是成就佛的果位。所以說,聲聞果、菩薩果,或者講一定要到達阿羅漢果、菩薩果、佛果。前面講第四個果佛性,是定位於因的完成,第五個果果佛性,才是到達有了這種果的因了。

 

一棵果樹開花了,開花了是因的現象,正因、了因、緣因,都可以發現,為什麼?花開到什麼程度,花開完了會顯現它的果,可是這種果不是成熟的,但不能說它不是果,它還是果,只能以果佛性來講,是這種現象。果果佛性,肯定這個果成熟了,確定了這是結的什麼果。可是必須要瞭解,為什麼談一個果佛性,還加一個果果?因為於果而言,有成熟的果,還有異熟的果,怎麼講?所謂成熟的果,是一個普遍現象,異熟的果有的提前、有的落後。所以在果上面要去發現,雖然果已經成熟了,是什麼時候成熟才叫做成熟?有早熟的,也有晚熟的,可是在一般概念來講,在某一個時間中,都是果成熟的時刻。所以果果佛性,除了成熟的果,還要不捨棄異熟的果。

 

這五個覺悟之性,從因到果,把它連貫起來看,假使說煩惱即菩提,一定是煩惱中間有菩提。以正因佛性來講,煩惱中間有菩提,怎麼去明瞭?要去認識煩惱,而去發現菩提,這只是一個理論,要有緣!要明瞭必須依於道理方法,可是這種道理方法,不是肯定的。講緣覺乘,他以飛花落葉,甚至於某一種色塵緣境,都能引發他的覺悟之性,都可以叫做緣,這裡是肯定於緣起,緣起是以四緣來說;煩惱、菩提相互之間的關係,從因與緣,因緣和合而成為什麼?煩惱,是因為什麼事情而發生,結果顯現煩惱,這是一種因緣和合,同樣菩提也是如此,也要因緣和合才能形成。當然中間還有所緣緣,還有等無間緣,還有增上緣。這是於一個煩惱與菩提,在因上面去完成的。

 

看它的結果,原來以煩惱為因而言,顯現的應該是煩惱的果,沒有錯,因為煩惱的因,就會顯現煩惱的果,當然就有不自在、不快樂的種種現象。這種果就是叫做果佛性,可是也不一定因為煩惱因一定成為煩惱。所以在因上面,就可以決定「了因」跟「緣因」的差別,可以幫助轉煩惱而成菩提,但這只是轉化,於轉化中間就必須要瞭解,煩惱中間有菩提,要去發現這個菩提,究竟是怎麼形成呢?它是來自煩惱的認識、了別。所以說,煩惱因可能成為煩惱果;可是,煩惱因也可以轉化為菩提果。可是煩惱因成為煩惱果,也是果佛性的一個發起;煩惱可以轉化為菩提,它也是個果佛性,可是它這一個變化,是依於道理方法。

 

當然中間,還有漫長的過程,究竟煩惱與菩提,在第五個「果果佛性」是什麼?肯定煩惱化解了,顯現的是完整的菩提。可是我在這裡要提醒,這個顯現完整的菩提,並不是究竟,因為這個菩提的境界,是聲聞?是菩薩?還是佛?還是在果佛性上面。果果佛性,就肯定阿羅漢、菩薩,只是,依佛法的一個過程而言,人的修養境界,加上願力的不同,有這種差別。可是佛法是講唯一佛乘,所以說學佛是要成佛,「成佛」是完成究竟的覺悟,就叫做果果佛性。只是我還是要提醒,以菩提而言,菩提已經圓滿了,幾乎煩惱沒有了,菩提也不需要了,這時所完成的,是經歷了果佛性,而後完成的究竟果佛性,所以叫「果果佛性」,最後的果果佛性,就是一個「究竟的佛性」。從五佛性上面,從因到果,前面三個因都只能到第四個果佛性,要從第四個果佛性完成,才有機會進入到果果佛性,前面三個因不可能直接到果果佛性,這一點要把握。如果說果佛性,就是從學佛到成佛中間有一個過程,這種過程,依於修養顯現的一個結果,叫果佛性,聲聞、緣覺、菩薩,這些都是果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