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思惟三昧:思惟,依如來所說法,思其義諦,惟念不失。梵語韋提希,或作吠提室弗多羅,意謂思惟;具運作思想,惟量所對境、所起之分別心。三昧者、又作三摩地,意謂正心行處,或凝心息慮,亦即制心一處而不散亂。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89期2023年07月

389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卷第二十
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一
/白雲老禪師

 

經    文

爾時,智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所取不可取 所見不可見

 所聞不可聞 一心不思議

 有量及無量 二俱不可取

 若有人欲取 畢竟無所得

 不應說而說 是為自欺誑

 己事不成就 不令眾歡喜

 有欲讚如來 無邊妙色身

 盡於無數劫 無能盡稱述

 譬如隨意珠 能現一切色

 無色而現色 諸佛亦如是

 又如淨虛空 非色不可見

 雖現一切色 無能見空者

 諸佛亦如是 普現無量色

 非心所行處 一切莫能覩

 雖聞如來聲 音聲非如來

 亦不離於聲 能知正等覺

 菩提無來去 離一切分別

 云何於是中 自言能得見

 諸佛無有法 佛於何有說

 但隨其自心 謂說如是法

釋  疑

心力能造作,不定於取,不定於見,不定於聞,有量無量,實不可取。何以故?譬如佛身,無能盡述故。又如隨意珠,應緣現諸色。又如清淨之虛空,眾色現其相,輒忽現又失。譬如佛音聲,音聲非是佛,却不離於聲;了知正等覺,於聲心分別,非心所行處;基於諸佛無有法,提問答所問,一切隨應眾生,隨眾生之自心故。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一

 

經    文

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善思惟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過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萬佛剎微塵數諸佛,皆號功德林、而現其前,告功德林菩薩言:善哉佛子!乃能入此善思惟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萬佛剎微塵數、同名諸佛,共加於汝;亦是毗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諸菩薩眾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為增長佛智故,深入法界故,了知眾生界故,所入無礙故,所行無障故,得無量方便故,攝取一切智性故,覺悟一切諸法故,知一切諸根故,能持說一切法故,所謂發起諸菩薩、十種行。

釋  疑

思惟三昧:思惟,依如來所說法,思其義諦,惟念不失。梵語韋提希,或作吠提室弗多羅,意謂思惟;具運作思想,惟量所對境、所起之分別心。三昧者、又作三摩地,意謂正心行處,或凝心息慮,亦即制心一處而不散亂。二俱即所思惟所觀之法,入正念而心不散亂。

 

經    文

善男子!汝當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是時諸佛即與功德林菩薩無礙智、無著智、無斷智、無師智、無癡智、無異智、無失智、無量智、無勝智、無懈智、無奪智。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

釋  疑

入思惟三昧,攝一切性智;承佛威神力,受持演說一切法;其時,諸佛即與諸智,覺悟一切法之功德。

 

經    文

爾時,諸佛各伸右手,摩功德林菩薩頂;時功德林菩薩、即從定起,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行不可思議、與法界、虛空界等。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而修行故。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行?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三世諸佛之所宣說。何等為十?一者歡喜行。二者饒益行。三者無違逆行。四者無屈撓行。五者無癡亂行。六者善現行。七者無著行。八者難得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實行。是為十。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歡喜行?佛子!此菩薩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其心平等,無有悔吝,不望果報,不求名稱,不貪利養;但為救護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為學習諸佛本所修行,憶念諸佛本所修行,愛樂諸佛本所修行,清淨諸佛本所修行,增長諸佛本所修行,住持諸佛本所修行,顯現諸佛本所修行,演說諸佛本所修行,令諸眾生,離苦得樂。

釋  疑

諸佛修行,菩薩應學;所謂十行,乃歡喜、饒益、無違逆、無屈撓、無癡亂、善現、無著、難得、善法、真實等。

 

所謂歡喜行:於施,能盡捨,是大施主;歡喜不吝惜,平等無差別,不求回報,不著名聞,一切以饒益眾生、攝受不倦怠;同時,以諸佛之本所修行,令使眾生離苦得樂為願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