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研讀 《大乘三聚懺悔經》(中下)

    所謂隨喜功德,是要隨順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心生歡喜並稱揚讚歎;當我們和別人的善心、善行相應時,撓場感應,為此也是在成就自己的善心善行.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9期2023年07月

佛經研讀 《大乘三聚懺悔經》(中下)
/釋若知

 

於是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住大乘發菩薩心諸善男子、善女人等,云何當應隨喜一切眾生善根?」

大乘佛法以眾生為尊,必須泯四相,方能絕百非,所以隨喜功德相當大,普賢菩薩十大願裡,就有「隨喜功德」願。

所謂隨喜功德,是要隨順他人的善行、成就和功德,心生歡喜並稱揚讚歎;當我們和別人的善心、善行相應時,撓場感應,為此也是在成就自己的善心善行。何以故?

  一、可以破除我執;唯有將自己和他人視為一體,泯四相,自心才會真正地隨喜他人的善行,之所以不能隨喜,源於執著和自私――我人四相對立,人我之間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

  二、可以剔除嫉妒;嫉妒心是凡夫俗子我執的強烈表現,通常緣於對欲的執著,「有」就歡喜,自己沒有見別人有,就會因羨而生嫉,因嫉而生恨,乃至釀成傷害――「我沒有,你也別想有」的悲劇。若能提昇品德修養,轉物質情境為精神情境,轉利己為利他,轉我執為慈悲,對別人的善行成就能心生讚歎,嫉妒心自然無從生起。

三、可以成就福慧資糧;「隨喜功德」是平等心的擴大,大乘三聚的重點就是在利他的精神,破除我執、剔除嫉妒都還是自我的轉變,真正進入了「隨喜功德」的修養,不僅自己做了功德不作功德想,還能「見善如不及」,而且隨喜別人的善行美德,這比自己行善更有意義,而且迅速成就大乘佛法所需要具備的福慧資糧。

為什麼隨喜功德的力量大?除了有益個人心性的陶冶外,一如施人恩惠,擁有無私的美德。《四十二章經》佛說:「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一支火炬,可以點燃數千百支火炬,讓成千上萬人食住無憂,而原炬之火無損如故;佛陀說,施人炬火,福亦如之;可見施人恩惠,福德是無量無邊的。

那麼,應如何「隨喜功德」呢?功德與福德不同,雲公老禪師說:「德是修養,功是力量。」福德屬個人布施、供養以及行善累積的福德資糧,是有為法,福德再多,還是有限;功德就不同,功德是轉化心性後,突破「有」完成「無」的修養,如「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無所求的心而去隨喜一切善行,此即隨喜功德。

  佛告舍利弗:「是住菩薩乘,善男子、善女人等,應晝三時及夜三時,從坐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十指掌應作是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眾生所攝,彼等所有諸福德聚,若初作、若正作、若作已,若自作、若教他作、見作隨喜;若於佛邊、若於法邊、若於僧邊、若福伽羅邊,若行布施福事、持戒福事,若等行福事,彼等我今皆悉隨喜,最勝隨喜,最大最妙最極最淨,無等無等等、無上無上上,諸佛許可,我今應當如是隨喜;所有過去諸佛如來正遍知者,從初發心乃至入於無餘涅槃,於其中間所有福聚,彼等我今皆悉隨喜;所有未來十方世界諸世界中,當有如來應供正遍知,從初發心,所有修行六波羅蜜和合福聚,彼等一切,我今皆悉如是隨喜,乃至如於諸佛許可隨喜隨喜;若復現在一切十方諸世界中,有諸如來應供正遍知,從初發心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乃至入於無餘涅槃,於其中間所有福聚,我今皆悉如是隨喜,最勝隨喜,乃至如佛許可隨喜,如是隨喜。

「從坐而起」,可見佛陀時代修行人的精進,都是夜不倒單的。與懺悔一樣,於晝夜六時,同時而行之,先是於一切世界所有眾生所作之善行諸福德聚而隨喜,接著於十方過現未來三世諸世界所有諸如來的善行所作福聚而隨喜;可見隨喜功德要以平等心、無分別心而行之,正是《金剛經》「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發揮。

另外我們看,眾生修行所得是福德聚,因為眾生修行須由凡轉聖,提昇德養,累積的是福與德的資糧。而十方三世諸佛的修行,因為入聖階已具德養,所以只言福聚;分三世來看:

對過去諸佛,「從初發心乃至入於無餘涅槃」其中間所有福聚,我皆悉隨喜。

對未來十方世界諸佛「從初發心,所有修行六波羅蜜和合福聚」,我今皆悉隨喜。

對現在十方世界諸佛,「從初發心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乃至入於無餘涅槃」其中間所有福聚,我今皆悉如是隨喜。

隨喜功德的福聚,如一炬燃千百炬之普利十方,其正能量有如幾何級數的倍增,不可思議!

舍利弗!於意云何?如是隨喜和合福聚,得幾功德有大利益?

以下是佛陀舉例說明隨喜福聚的功德利益:

舍利弗!若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眾生所攝,彼等一切成阿羅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彼等恭敬奉事,給施衣服、飲食、湯藥、床敷等事,乃至命終,彼所得福寧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

佛言:「舍利弗,且置!三千大千世界諸眾生等,眾生所攝。若復東方如恒河沙諸世界中,所有眾生,眾生所攝者,彼等皆得成阿羅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至盡命供養供給乃至湯藥,是等諸事。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所得福寧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

且置意思是暫擱著,猶言「且慢、稍待」,接著提出更勝的形容;第一個形容是「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眾生及眾生所攝」,攝是攝受、攝持之意,也就是包括與眾生相關的一切眾生在內,皆成就阿羅漢;第二個形容是「若復東方如恒河沙諸世界中,所有眾生,眾生所攝者,彼等皆得成阿羅漢」,僅僅東方就有如「恒河沙諸世界」,其數已遠超過「三千大千世界」之量。

《金剛經》佛陀曾問須菩提:「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諸恒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請問諸恒河所有沙數的佛世界,那是一個什麼數字?所以第二個形容的數量是遠超過第一個的。

佛告舍利弗:「如是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恒河沙等諸世界中所有眾生,眾生所攝,皆成羅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盡形供養奉事供給,乃至衣服湯藥等事,彼所得福寧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不可思議能得邊際。」

第三個形容呢?以「南方、西方、北方四維上下,恒河沙等諸世界」,其數量當然更大過第二個形容;這還只是形容供養如許眾多眾生成就羅漢的功德。

佛告舍利弗:「若住大乘,發菩薩心,諸善男子、善女人等,能有正信,無諸諂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能如是隨喜隨喜。舍利弗!彼前福德於此福聚,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億分百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及一。

至於若是大乘根器菩薩發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只要能隨喜因地眾生以至諸佛菩薩修行福聚的功德,所獲福德就已遠遠超過前面所說供養恆河沙數眾生成羅漢的功德了,那是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億分百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及一。

舍利弗!諸菩薩等,如是隨喜能具足故,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住於大乘,復能如是隨喜隨喜,當得如是無量無邊大福德聚。

舍利弗!若有婦人,厭惡女身欲求男身,欲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應如是隨喜隨喜。」

菩薩行隨喜功德,若能具足圓滿,沒有漏失,則能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果行者住於大乘不退失,要隨喜功德並讚歎隨喜別人的隨喜功德,當更能聚積成無量無邊的大福聚。如果有女子厭棄女身,想轉男身欲成就正等正覺,那麼也要如此隨喜功德並讚歎隨喜別人的隨喜功德。

爾時舍利弗復白佛言:「唯願世尊為我廣說,勸請和合所得福聚,利益安樂諸天世人,亦為現在及未來世諸菩薩等,攝受廣大諸善根故。」

「懺悔業障,隨喜功德」之後,以下是「請佛住世、請轉法輪」勸請和合所得福聚。

爾時佛告舍利弗言:「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欲為多所利益安樂天人,能問如來如是之義。舍利弗!汝今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

舍利弗言:「善哉世尊!我今欲聞,願為解說。」

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住大乘者,應於晝夜各在三時,從坐而起,偏袒右邊、右膝著地,合十指掌,應作是言:

『諸佛世尊當憶念我,所有十方一切世界,所有諸佛如來應供正遍知,證菩提已,欲轉法輪,我今悉皆勸請――彼等諸佛世尊,皆悉願轉無上法輪,為欲憐愍安樂利益諸天人故,如是三說,亦復如是:我今勸請諸佛世尊,唯願為轉無上法輪,唯願彼等諸佛世尊施於法施,願佛世尊普設法會,願諸世尊注大法雨,願諸世尊然大法炬,願諸世尊擊大法鼓,願佛世尊作法音樂,願諸世尊吹大法螺,願諸世尊建立法幢,願佛世尊以法充足一切眾生,令諸眾生以法自恣,多所利益安樂世間,憐愍一切諸天人故。』」

又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欲當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晝三時及夜三時,偏袒右邊右膝著地,合十指掌而作是念:所有十方一切世界,所有一切諸佛世尊,現住在世,若住若行,應當憶念、應當禮敬,應作是言:

所有現在十方世界諸佛世尊,欲捨壽命入涅槃者,我皆勸請:諸佛世尊莫入涅槃,久住於世,不思議劫、不可說、無有量、不可稱劫,為多利益安樂世間諸天人故,堪忍久住,無令身心而有疲倦。」如是三請,諸佛世尊久住於世,於無量劫利益安樂一切世間諸天人故,堪忍久住,勿令身心而有疲倦。如是勸請彼所善根,應當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勸請之後,要將勸請的善根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圓覺經》云:「種種取捨,皆是輪迴。」唯有迴向,才能清淨功德。

舍利弗!汝今當觀,勸請迴向得幾許福?

「舍利弗!於汝意云何?若此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持用布施諸佛如來,其所得福,寧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非所思量之所能知。」

佛告舍利弗:「且置!三千大千世界滿中七寶,如是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諸世界中滿中七寶,持用布施諸佛如來,其所得福,寧為多不?」舍利弗言:「甚多!世尊。非可思量能得邊際。」

「舍利弗!汝今當觀: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正信無諂,能發無上菩提之心,能作如是勸請諸佛轉於法輪。舍利弗!如此福聚比前福聚,百分不及一,千分百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勸請諸佛住世轉法輪的功德,遠遠超過以東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諸世界中,滿中七寶持用布施諸佛如來,所得的福聚。

「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等發菩提心,能作如是勸請迴向和合善根能具足者,當速成就無上菩提。」

其次,能作如是勸請迴向和合善根若具足者,加速成就無上菩提。

舍利弗!我於往昔行菩薩行時,亦常如是勸請諸佛,轉於法輪及久住世。我以如是勸請諸佛轉法輪故,因彼善根因緣之力,是故今者帝釋天王諸梵王等,恭敬合掌而勸請我轉於法輪。而作是言:「唯願世尊,多所憐愍安樂饒益一切世間諸天人故,轉於法輪。」舍利弗!我於往昔行菩薩行時,勸請諸佛久住於世,轉法輪故。今得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我涅槃後,正法當住於五百歲,像法亦復住五百歲。

佛陀說,因為他曾在往昔行菩薩道時,勸請諸佛轉法輪及久住於世之故,今世也獲得帝釋天王諸梵王等,恭敬勸請世尊轉法輪;並且獲得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辯、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的超凡修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