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法的理念認識「心」(下)--從心的運作與能所關係看輪迴出離之要

    世間的人與事,涉及到應該與不應該的時候,最主要的關鍵是有所計較和執著了;像是「煩惱」,如果不計較,不執著,煩惱便不會發生,則「煩惱」便成「空」相,心念常住清明,生命的時空裡,那會有不自在的道理。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99期2024年06月

以佛法的理念認識「心」(下)--從心的運作與能所關係看輪迴出離之要
/若知

 

 說明:右頁(a)圖中等號相連的三圖,表示實為一圖,用以說明心之成因與內涵。

由(a)左圖已知能所相應之後,心法一成,色蘊即動,接連著受、想、行、識起作用,五蘊的作用與變化通常人在一剎那間即完成而絲毫不覺;學佛便是於觀照中作修養工夫,於受之發起,想與行之間建立起間距(b)圖,行(是內蘊的意動趨向,非已表現於外之行為)若能建立迴轉的空間,則識之結果也就沉穩而周到。

雲老禪師曾提出一修行法要 ── 學佛方程式:當分別心生起時,切莫一味地計較執著,必須去認識了解,久而久之必然能從中發現什麼,進而有所突破。13若要把認識了解的工夫做好,便須修習止觀法門。修行人要做自我的調適與修養,便在抓住一意念完成之剎那,於靜中去作止觀的工夫;止於任何一念,去做研究、分析、認識,發現自己五蘊的起動與變化作用,進一步在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若恆常地從事止觀的運作,有所發現之後,便可步入禪那之領域,從事向上一著的努力。14幫助我們發現業我,修養道我,最後還要突破而成為清淨的無我(如c圖左)。

提到「無」,雲老禪師特別提醒:莫把「無」當否定!「無」不是沒有,乃「有」之突破,或「不一定」。15

圖5 (心之成因與內涵)

 

        

               

探討法要 ──

勤習止觀

基於上述,知道能所相應,染著成心(成意、成識),執虛妄以成「我」,妄想自纏,復依種種因緣關係,起親疏差別愛憎等情識,於業更增造作,如蠶作繭,墮生死海。

識取了這一關鍵,則平日裡勤習止觀,觀照自心意念的起動運作便為修行人的恆常功課。

娑婆世界既為堪忍的苦海,怨憎會、愛別離、有求不得、五陰熾盛、生、老、病、死等,人生有此八苦,生活中無一不是苦,當自心與色塵緣境相應,煩惱心生之際,如何自處?!

《心經》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接著後面還有一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可見「色」非色塵也非色法,而是色蘊心法!《心經》又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可見色塵之「有所」是不可改變的 ── 因為空不了,而相應色塵之「能」才是可以掌握改變的,隨塵境而煩惱或是轉煩惱成菩提,關鍵就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可否照見五蘊皆空?所以必須認識五蘊,在五蘊的內涵與變化上去掌握!

如何使色塵之「有」──「所」成為空相?剛說「所」是空不了的。好比眼前聳立一高樓,你覺礙眼擋你視線,如何空?「所」是空不了的,須改變的是「能」!第一,你可以選擇離開現場,不讓高樓障礙你,但無可諱言心胸有礙,太狹隘了,容不下一棟樓;第二,你可以欣賞的角度,以高樓為背景或主體,照張滿意的相片;第三,你何妨進入大樓內參觀,好生打發你必須停留的時間?也許會有所發現。其他還有更多正面的不同選擇,所以心法因人而異,轉煩惱的方式也很多,何必跟自己過不去?俗話不也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嗎?心若能轉即能內空其相,雲公老禪師曾說:「空、就是不計較,不執著」16,心識作用若能自主了,煩惱即可除,此時佛法的知見當可適時用上。

 

 

註13  白雲老禪師著《修行法要》。高雄,金禧廣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註14  禪林用語。即指言絕意斷之正真大道,與「向上一著」同義。《景德傳燈錄》卷七〈盤山寶積章〉

      (大正藏五冊·二五三中):「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註15、16釋白雲著《 老禪師的話 》。彰化:佛印月刊社,1992。

空的認識

  世間的人與事,涉及到應該與不應該的時候,最主要的關鍵是有所計較和執著了;像是「煩惱」,如果不計較,不執著,煩惱便不會發生,則「煩惱」便成「空」相,心念常住清明,生命的時空裡,那會有不自在的道理。

茲分兩方面來談:

1.諸業隨緣了,切莫造新殃。

八識田中有業的種子,也有道的種子,既是學佛人宜以道我之修養去改變習染之業我,平日裡,宜設法使道種成為親因,則因緣會遇之際,即使緊要關頭,道的種子也容易萌生顯現,不致隨業造業。於行法上,達摩祖師〈四行觀〉之「報怨行、隨緣行」可為參考。能持報怨行則於逆境無拂怒,不致增惡業;能持隨緣行,則於順、逆無耽染,隨緣而清淨。

2.轉業成道,進而道亦不執著,清淨無為。

達摩祖師四行中後二觀行「無所求行、稱法行」可作為轉業成道的參考。三界唯心所造,萬法唯識所現;三界既是苦海,萬法只是束縛,則如何掙脫束縛,超出苦海,道理明矣。難怪四祖道信禪師於禮僧璨大師問道之時,師問以:「誰縛汝?」答曰:「無人縛。」師說:「何更求解脫乎?」就使道信禪師得悟真諦,可見覺照工夫的重要!

既明「心」之成因機要,能所相應,五蘊發起作用,就是吾人的起心動念,也可以說,是吾人的自我意識 註17。所以面對塵境,常行觀照,於明了自我(起心動念)之變化作用之際,便易於掌握業的內涵,清淨身口意的造作,而做到:

惡業切莫造,已造速懺悔;

善業莫執著,已作悉回向;

念念俱明朗,無記性自除。

所以雲公老禪師說:「要想明心見性,先要修心養性」!又常說:「一個學佛行者,要能把握住自己的起心動念,還要能維護自己的起心動念,進而調適自己的起心動念。」18唯有如此恆常地努力,工夫在純熟之下,才能展現妙用效果來;這也可以說,所謂頓悟(明心見性)必須從漸修(修心養性)而來的道理一樣。

學佛是以佛陀的道理和方法,運用於現實生活,以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一方面饒益自己,同時更可以饒益別人。

 面對現實,塵境是不可改變的,一旦面對不諧的人與事,迴避不是根本辦法,因為宿因宿緣仍在,現前一刻不了,那一天那一時辰還是會碰面的;有云:「假使千萬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即是。因為一切都是「自己造作自己承受」,然而「解鈴還待繫鈴人」,明白了心的運作與能所關係後,我們該以怎麼樣的心境去面對呢?

《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說水沫所漂經》云:「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法。」塵境(所)既不能改變,可以改變的是能(識心作用),相既是一種虛妄19,那麼,何必讓自己追逐虛妄,成為「相」的囚虜而作繭自縛呢?!

                         

註17  釋白雲著《 心之路 》。彰化:佛印月刊社,1985 。

註18  白雲老禪師著《 禪的語絲 》。高雄,金禧廣播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

註19  《金剛經》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金剛經》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突破了「我」,即無人我眾生壽者之對立,學佛是在如何將無明轉為明了,設法使自己履行於覺道的清淨無為20;而後,方開啟生命另一頁的嶄新長程。

以上是概略介紹「心的運作與能所關係」,從而可見生死輪迴與出離之要道。

 

 

 註20補充

  佛法中有有為法和無為法之別,有為法即有所作為之法,世間法之一切均屬之,佛法中凡初學賢聖在未入無學位(阿羅漢、八地菩薩以上)前所作均屬有為。《金剛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為參領真如諦趣,佛法中有無為法之說,佛法中所談之無為切莫將之與道家之無為混為一談,此為先決條件。佛法中所提到的「無」不是「沒有」,無為不是沒有作為,而是認識明了有為法之後突破的結果,沒有造作,沒有缺失,不受後有,超出三界,所以是清淨無漏的。然這並非覺之究竟,即使成就了阿羅漢,還要能迴小向大,發菩薩心願;若是菩薩果位中人,則是生生世世的來去娑婆,普度眾生;因為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彌陀淨土法門是方便接引娑婆世界眾生的法門,是超然 ,但非必然。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