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研討》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其實任何經典裡面談到是以「值佛」來說;曾經在有佛的時代你也存在,不僅僅你曾經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下了善根。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1期2024年08月

《金剛經研討》 正信希有分第六
/白雲老禪師

 

所以談佛不可以執著於一佛,或者是二佛,其實任何經典裡面談到是以「值佛」來說;曾經在有佛的時代你也存在,不僅僅你曾經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下了善根。這個「已經」不能肯定是說過去,過去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剛剛要提兩個極端都不好,看輕自己也不好,把自己看得太高也不好。所以不要看經文翻出來說一佛、二佛、三佛、四佛,至少是曾經經歷了,還有過去無始以來,無量千萬億佛所種的善根。通常經典上面談「佛所」,不是說那個佛的地方;不像現在講「某某派出所」,不是那個某某地方,這個佛所是什麼?有佛就有一個地方。所以講一佛一世界,它不是某一個地方;常常也看到、聽到這些話:「處處都是佛!」再不然說:「佛在心中!」那說這個佛所在哪裡?沒有一定的地方!這裡面說什麼?包含了時間、空間都有覺悟的機會!也就是不一定什麼時候,都有覺悟的機會,這個機會能把握,就種下了一個善根而已。

 

所謂種善根是曾經有所覺悟,不要談過去世,談人這一生,不管現在年齡多大,總會有很多覺悟的機會。如果從來沒有覺悟的機會,告訴各位活不到今天,煩惱都煩惱死了!一定有覺悟的機會,當然這關係到學佛,所以這個「值佛!」一佛二佛三四…,不要拿數目字來看,不妨用這種方式,比較不容易造成一種迷惑;曾經不只一次覺悟,兩次覺悟、三四五次覺悟,這個是跟佛相應的意思!要有所覺悟才跟佛相應,何況過去無始以來經歷了多少?不是都造業,過去無始以來也曾經有行道!

 

能把握這個,曉得「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哪怕是從一個偈,或者是一念生起一個清淨的實信之心的話:「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要把握這一句話!為什麼說「如來悉知悉見」?不是釋迦牟尼佛都知道,如果釋迦牟尼佛都知道、都能看得見,那不叫做《金剛經》,也不是佛說的,因為前面講「如來」是覺悟之性;這種覺悟之性,在這裡面哪怕是看一句經文,看一段經文,或怎樣都能知解,而能顯現覺悟之性──「見」還是顯現的意思;不只是知道它的法義,還要能夠顯現它的覺悟之性,也就是能覺悟。

 

談到這裡大家會有一個疑問,禪門中不是講覺悟、開悟?不要放到那個境界上去。這麼多年談覺悟,我幾乎都是舉同個例子;如來的圓覺就像整體的一個圓圓的,像球一樣的西瓜,拿一個刀不管從哪裡,就這麼一片一片把它切下來,會發現那個圓有大有小。這裡面談覺,最後談圓覺,可以發現整體的西瓜,圓圓的就是圓覺,一片一片的呢?就是不同的覺悟。不同的覺悟有大有小,可是為什麼它不是圓覺?因在某一方面看是一個圓,但換一個方向就不圓了。

 

所以談悉知悉見,所顯現的覺悟有大有小、有深有淺;得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有大有小,如果都一樣大,能不能兜起來一個圓覺?不可能!還是有大有小,要把它組合起來,所以覺悟是有大有小,也不是說一覺就得悟,一悟就成佛了。說見佛,可以見如來,就是可以顯現了覺悟之性,不是成就了。所以說:「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無量福德是說什麼?就是平常點點滴滴,慢慢這麼累積起來、累積起來;可以說就只有自己真正能知道、能顯現,有沒有得到利益,不是別人來說的!

 

所以證果,佛法有一些條件,是什麼條件?「證、自證」,還要「證自證」;自己證明覺悟了不夠,還要證明這種所證的,是不是真正證了,怎麼辦?有幾種方法,一個可以到經典上,慢慢發現證明;還有本身已經證得這些利益的人,可以幫你印證。可是要聽清楚我前面講的話;他要已經擁有你現在所證的,他是不是曾經有過這種成就?!如果他自己都沒有,跟你印證的話,最多只是一個橡皮章而已。

 

因為很多人都會說到自己達什麼境界、怎麼樣了…,尤其常聽一句最不負責任的話;假使今天有一個做什麼功德的機會,拿多少錢,對方馬上稱讚「簡直是一個大菩薩!」所以講「如來悉知悉見」,一定要把握,這裡的如來是談覺悟之性,不是釋迦牟尼佛,或是其他的佛。「悉知悉見」這種覺悟之性,不是吹牛皮說:「我已經怎麼樣了…!」為什麼?「知」還要能做得出來、顯現出來,「知」展現不出來沒有用!

 

譬如禮佛、念佛,或在跟佛打交道的時候──不是跟某一個佛,或菩薩;凡是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曾經有經驗的或已經成就的,都是一個佛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打交道的時刻,不管是到佛堂、或是拜經也好、或平常看經也好,都叫做跟佛打交道。那時候就很容易瞭解,真正知道多少?懂得多少?能表現多少?這不是說說而已!這裡講凡是能夠這樣的話,這些眾生他得「如是無量福德。」

 

大家可以發現這只是解並沒有行,還是在一個福德上,不是一個真正修養功德。布施功德跟修養功德是兩回事;布施要完成功德,於布施而言,有沒有布施的修養?布施的修養是什麼?一個是物質的叫財施,一個是精神的叫法施。財施要有錢也是一種修養,為什麼?是慢慢賺來的!修養是慢慢累積起來的,法施也是如此!要解說佛法,自己一定也是曾經慢慢修養累積起來,才能這麼說。如果只是在文字上瞭解它的字義,解釋這些文句,雖然有跟佛打交道的樣子,可是沒有覺悟的機會。

 

所以很多人學佛學了一輩子得不到好處,為什麼?都是現在一般流行的,學一個什麼法門、一部什麼專門經典;假使說:「這個經典的確太深,很難理解!就去念,念到哪一天就能開悟!」再不然:「學一個什麼密法!」就是告訴你一個東西,叫你去抓!告訴各位,如果你不會游泳,掉到水裡不會死,那就要經常帶著一個橡皮圈掛在頸脖子上,一定不會死!你要不要經常掛一個救生圈,或者揹在背上?「怕萬一遇到水,掉下去會淹死!」可是,那不是辦法!

 

我常說:「不要別人告訴你辦法!」我曾經對出家的弟子講過:「我救人,可是最後,還是自己要救自己!」他們開頭不懂,我舉個例:當你掉下水,不會游泳,我會拿一根很長的竹竿給你,如果抓著不放,我會拿起竹竿從你頭上敲下去。這個竹竿伸給你,只是讓你喘一口氣,要利用自己的手腳,怎麼樣去動,一直動到自己游回來,自己救自己!我不可能拿一根竹竿硬把你拖上來,為什麼?這一次你掉下去我可以拖上來,下一次我不在,掉下去怎麼辦?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會游水!社會上不是也有這種話:「給他魚吃,還不如教他釣魚!」這個話不能講,一講又殺生了;也就是說給人家飯吃,不如告訴人家想辦法自己能夠賺飯吃。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金剛經》前面十六品都是在談「有」的問題,後面的十六品才談「無」的問題;也可這麼說《金剛經》前面就是談人在現實生活中,必會遭遇的一些人與事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有」的現象。所以前面都是以這種肯定的「有」來談問題。什麼是肯定的有?把握一個重點──有分別、有執著、有計較就是肯定的有。

 

每一個人都會有分別、執著、計較,也就是因為有這些問題,所以才需要去認識它;為了這些「有」,依自我意識而去分別;以自己的好惡、愛憎來分別它。有了分別,當然會選擇喜歡的、不喜歡的,這種所謂的分別之後,才會產生執著,有了執著以後一定會計較,計較什麼?這個是需要的,這個跟我比較親,這個是我的家人,或同學、朋友、兄弟…,總是往這方面去計較。也就因為有分別、有執著、有計較,所以才會有很多的問題,這些依人而言,都是肯定的「有」!

 

現在看看四相的問題,眾生是包含有情類、非情類、無情類,一般只談情與無情,或者談有情、談無情,很少談到非情。可能大家會想這個非情的名字,從哪裡來?如果看過《大般若經》,或聽我講過《大般若經要解》,就知道「非情」是一些什麼!記得前面我介紹,這都是依人本身具備的條件去看眾生,有情是有情感反應,可以直接感受得到的;非情是依於人,可以從見聞中間發現,可是不能感受到對方相同的情感,這些就是屬於非情類;無情不是說沒有情感,而是感受、體會都沒有辦法理解的。

 

所以我把它分別為有情眾生就是動物,非情眾生就是植物,無情眾生就是礦物,一般介紹經典不用這種方式,都是談人是有情眾生,把鬼或地獄的眾生、畜生、天道歸到那一類?我們感受不到,反而把他們當成什麼情與無情,這麼一個概括的方式去看,其實佛法分得很細,不是那麼一個概念來看佛法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