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休庵隨舉
休庵隨舉 公案五十三參--十
誘因:是心是佛,非心非佛。
感歎:是心非心,是佛非佛。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401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六種震動,即動、起、踊、震、吼、擊等六種現象.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佛說四十二章經 二十四章 色欲障道(上)
這裡所談的色是說,從色塵、法塵、色法這些物質的現象,從動的、靜的去看人的自我怎麼樣,跟色塵緣境相契相應所發生的問題。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金剛經研討》 正信希有分第六
其實任何經典裡面談到是以「值佛」來說;曾經在有佛的時代你也存在,不僅僅你曾經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下了善根。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佛遺教經法句 戒睡眠十頌
流光如箭矢 眨眼即消失
晝夜計六時 愛惜莫空擲
- 文:智障出處:溈山夜話
溈山夜話 《南嶽單傳記》評唱 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尊者
佛陀遺教本懷,四眾佛子何可不知耶!尤以菩薩戒子,背師、忘法、壞戒有情,密乘誓言立之為首棄。口頭禪嘗謂之成就?三世諸佛愍然而悲;度母喟然而泣!
- 文:智障出處:溈山夜話
溈山夜話 伽陀賞梅(臨江仙)
揮向溈山圓中色,為師憑添諸相。
識解流注又一層。
爇向爐中去,點點破晨昏。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五蘊的內涵與修養 (上)
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
-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信、解、行、證
涅槃經》卷十五,告示了七知的範疇,層面極廣,並非僅限於自我意識的認知:知法、知義、知時、知足、知自、知眾、知人尊卑.
- 文:恕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衲衣下的足跡 散步手記 ── 給迤灑這條路上如海的記憶
佛教說的「因陀羅網」,喻華嚴重疊無盡、緣起無盡、法界無盡的思想。法義註解說:因陀羅網境界門是說「悟解萬物互相包含,縱橫交織、重重無盡、層層疊疊,渾為一體的殊勝境界」。
- 文:浮觀出處:佛研院園地
學僧月記 《佛說42章經》報告
強調面對色塵緣境時,運用定力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達到冷靜與專注的面對問題,從不造作到不傷害,甚至用智慧完成圓滿的饒益性。
- 文:鍾文音出處:特別邀稿
特別邀稿 桃花心木下的行腳,祈福
桃花心木
遣我悲懷
髮絲漸長
煩惱日短
- 文:鍾玲出處:文章轉載
文章轉載 靜稱尼師的山林靜修
這沙彌尼清晨唱誦的時刻睡過頭,她跪在一人一虎面前,靜稱師父面無表情,沙彌尼藉口說昨天到山陽縣城採購太累了,老虎咆哮一大聲,嚇得她忙說,是自己不應該貪睡,老虎這才鼻子哼一聲。
- 文:宇文正出處:文章轉載
文章轉載 聯副教我的事:不要馬上去做!
有時不是「人家說」,而是自己內心的聲音,對種種事件立即的反應。有些感受,澎湃得像大片松濤竹嘯。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
漫談身心互動(續一)
當人生病時,心理會產生變化,例如罹癌病人大致會有五個階段的心理反應 :震驚與否認期、憤怒期、討價還價期、憂鬱期、與調適期。
- 文:詹天賜出處:思惟園地
漫談複雜問題的分析(續四)
生態學第一定律:我們的任何行動都不是孤立的,對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無數的效應,其中許多是不可預料的。生態學第二定律:每一事物無不與其他事物相互聯繫和相互交融。
- 文:編輯部出處:封面裡
千佛山雜誌2024年八月(401期)雜誌翻頁書
千佛山雜誌2024年八月(401期)雜誌翻頁書
https://user267106.pse.is/6au9u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