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五蘊的內涵與修養 (中)

    那有修養沒修養怎麼看?就是決定於五蘊的受、想。感受如果不好,通常想、行、識一剎那間完成,立刻就形成一個結果;也就是說,你沒有思考的空間,你會身不由己地用一句話或者是一個動作反射回去.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402期2024年09月

雲語書摘 五蘊的內涵與修養 (中)
/若知

 

接著請看圖表三:

    

續上集,這個表從心色相應之後開始,也就是我們的心法相應於外面的色法後的現象;未學佛前,不懂道理,第一種現象就是一般的自我習慣性(業習)的反應。因為色受想行識一氣呵成,五蘊剎那完成,即心即我,這通常是一個業的造作,包括善惡無記性在內,形成「有」的結果。

 

比方人家講一句不好聽的話,如果你平常還有包容力,也許你就默默聽著,不會用一句份量很重的話去回他,或者是用一句不好聽的話反駁過去;如果平常就沒有什麼修養,那人家講一句不好聽的話來,你可能當下就會用不好聽的話頂回去,這就是色、受、想、行、識的一氣呵成。那有修養沒修養怎麼看?就是決定於五蘊的受、想。感受如果不好,通常想、行、識一剎那間完成,立刻就形成一個結果;也就是說,你沒有思考的空間,你會身不由己地用一句話或者是一個動作反射回去;通常這種反應,肯定純粹是業的造作,所以會形成「有」的結果。如果你是冷靜的理智者,遇到這種情況,可能你會技巧性的避開,或作幽默的迴響,因而化解了一場的糾紛,把一場驚天動地的有變成了虛無。

 

什麼是「有」?簡單的說,就是因身口意的造作而成了後續的「有」,因為有造作之因,而受造作之果;《地藏經》說:「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以有「業不重不生娑婆」的說法;而釋迦牟尼佛的願就是要在這難以堪忍的五濁惡世成佛來救度眾生,這就是釋迦牟尼佛非常偉大之處。

娑婆世界共分三區,就是三界,界的意思是範圍,三界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也叫三有;若細分,就是「九有」,再細分,是「二十五有」。

 

《楞嚴經》云:「令汝流轉,心目為咎。」可見流轉之因在自己,怪不得別人。心目為相所騙,所以在聲色中討生活。

 

「相」就是眼根所見,根與塵,能所相應打交道,產生我們的心識作用。心識與塵境起回互作用,然後引發我們身口意的造作行為。好比有貪瞋癡的心念,然後有殺盜淫的行為,有殺盜淫的行為,就有生死輪迴受報的結果。一般說來,人的心念所生起的,都是分別計較執著的;每當一個色塵緣境來的時候,我們的根與塵打交道,心色相應,我們的色蘊完成,五蘊就一氣呵成,它完成於剎那之間;但完成的,通常就是屬於一個「有」的造作,要如何出離這個「有」呢?經中告訴我們:「眾生為相縛,及為麤重縛;若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若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止觀」,便是面對自己的五蘊去認識、去觀照,去調理、去轉化,找到了心的作用源頭,就知道法是怎麼形成的,也就知道相是虛妄不實的。所以《金剛經》講究要離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見諸相非相的意思是:我們如果對一件表相上的人、事、物去做進一步的認識,就不至於依表相去做錯誤的判斷,而造成傷害,這才合乎「覺」的前提原則;所以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此處見如來的「見」同「現」,「如來」如果我們理解為覺者的覺悟的境界,就不會偏離般若的宗旨。

般若的宗旨是講究離相清淨的,所以對「則見如來」的解釋,千萬不能著相,否則就會以為見取瑞像就是修養的境界,那就不見真如了。

           

雲老禪師為了幫助學佛人易於下手,掌握要領,曾提出一個〈學佛的方程式〉,以道理方法幫助學佛人直接轉化自我。〈學佛的方程式〉是這樣的:

「當我們面對一個色塵緣境,分別心生起時:不要一味地計較或執著,應該深入的去認識或瞭解;尤其要於中有所發現,久而久之,必能自我突破。」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發現自己的計較執著點,如果看不到自己的計較執著,總一味地理直氣壯,自己認為理所當然,這類人多半是世智辯聰型,自我相當強烈,慢心高漲;禪德說:「要顯現佛性,必須先除我慢」,又說:「恭敬眾生,就是降伏自心處」,可供參考。

所以《金剛經》講究要離相,為的也是幫助我們轉化自我。因為菩薩行法,要無人、我、眾生、壽者的差別。恭敬眾生,降伏自我,打破人我眾生的對立,破除對壽者的分別、計較、執著,呈現大乘「同體悲、無緣慈」的平等一如的境界。

 

人、我、眾生、壽者是《金剛經》中講到的四相,禪門中常提到,要「泯四相、絕百非」,《金剛經》既是一部弘揚菩薩法的經典,自然它會提到有關菩薩法的特色。菩薩法的發心,既是凡四生九有的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是菩薩法行者所應有的理念。因為唯有如此,才符合「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聖意境,只要自外於眾生,於菩薩法而言,就不及格了。所以《金剛經》特別指出:「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為什麼佛陀會提出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的差別呢?仔細去思考,真的會發現佛陀的智慧非常深邃,乃至無量無邊。通常我們說,世界有兩類,一是有情世界,所有生命含靈的歸屬,是心所演化出來的,這是屬於精神層面的。另一類是器世界,是有情世界眾生所依於生存的物質世界。以有情世界的眾生來說,如果以「我」為本位,我以外的他便是人,我以外的許許多多的他、她、牠、它,乃至祂,便是眾生。菩薩法的根本理念是,眾生與我為一,是不分別眾生與我的,所以面對一切所有的眾生,必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一般有情的眾生,總離不開有我人眾生的差別相。什麼是我、人、眾生相呢?隨著理解的能力而有深淺。簡單說來,只要起一計較執著心,就有我相;有親疏的分別,就是人相;那喜歡吃雞魚鴨肉海鮮的,以及喜歡虐待動物、昆蟲的,就有了眾生相;這是因為人對有情世界的分別,產生了我、人、眾生的分別。

以物質的器世界來講,人也有計較執著分別心。因為人,在乎這個色身要活得久長,青春永駐,東西耐用,永保常新;這種計較、執著、分別,就是壽者相。

 

所以學菩薩法,要如何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於相起執著,於心就不得自在,這就是「眾生為相縛」的道理。所以佛陀才說:「使汝流轉,心目為咎」。自然,要出離流轉,也必須要由「心目為咎」下手去開解,使它不成為咎。所以要明白六根作用,根識相應與五蘊識變的道理,那才能轉業成道。也為此,《金剛經》中才說:「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

 

所謂「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就是因為我們自心執著,以眼見為憑,心識動搖,造作成業,而入流轉。眼見之色塵就是相,於相起大小、好惡、美醜的分別,於法相、非法相起是非、善惡、贊成、反對等等的計較。法相、非法相的本體性是平等的,所謂的「非」,意思還是「不同於原有」。好比說:喜慶節日,學生上街遊行表演,是一種法相;那麼一旦遇到什麼事,學生走上街頭去抗爭、示威,那就是非法相。其實以抗爭、示威來講,它的本身還是一種法相,只是我們不相應它,不能接受它,於是它成為一種非法相。所以說,法相、非法相的本體性是平等的,之所以說「非」,它不是一種否定,必須去認識其中的原因,才知道它為什麼與原有不同?所以法相、非法相都有它形成的因緣法則和因果關係。以菩薩法來講,面對種種的一切,不是去分別而顯現好惡,而是去認識瞭解,以化解糾紛和避免製造問題。所以經中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