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0期2022年9月
雲語書摘 佛光普照
《泥沙集》〈佛菩薩的光圜〉謂:
「身光,依法身不捨色身而為本體,唯表本體經修養而具足德相者,故說名為法身,其內涵以圓滿清淨突顯莊嚴風範為標的。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9期2022年8月
雲語書摘 佛法中依心態而說六道
以惡口詛咒,兩舌是非,妄言陰詐,綺語誘惑而造成嚴重傷害者,當受大苦極刑之罪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8期2022年7月
雲語書摘 有漏無漏法
圓滿的顯現,來自缺失不斷的調理、改善、突破、化解,以至究竟清淨,無有污染之境。唯有「解脫」已是多餘時,才是真正的圓滿,也就是佛、菩薩的圓滿境界。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7期2022年6月
雲語書摘 學佛行者的障礙
這二十種難行,總歸起來,全因為有個「我」,受制於「色蘊」所起,而「受、想」的作用,以至不能解脫自在。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6期2022年5月
雲語書摘 種性之行的認識
種性之行是談菩薩行道,必須具備不同種性,建立不同的作為;例如要行善業,立宏願,學法門,成無上道,亦如四弘願的踐履,例如願度眾生,願斷煩惱,願修法門,願證菩提。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5期2022年4月
雲語書摘 十長養心
十長養心依其次第,乃四無量心、四攝法,以及止觀等持,而入於長養之位。是諸佛菩薩依之入於堅持的修養,所以古德們名之為行法之門。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4期2022年3月
雲語書摘 比丘的釋義
因此,面對善惡的時候,不分別愛、厭,平等對待,不起錯謬;也就是對待惡的使能轉為善,對待善的使之能更好。依於法的修行,猶如衣服,欲穿必須洗,洗淨之後,再穿又髒,髒了再洗;如是行為,即是於法的修行。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3期2022年1、2月合刊
雲語書摘 觀念十境
「念」於學佛行者而言,在「念念」相續之時,如何把握與維護;依所起之心念,後念相續前念的中間,能夠一念專注於一心,使其不致散亂,即在「念處」的功效,是否具有「道力」的修養德行?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2期2021年12月
雲語書摘 觀行先要止
像雞與蛋的關係是一種「法」的現象,猶如種子與果實的關係;千萬不要在彼此之間尋找其最初是什麼?因為「法」的最初與最後,只是一種因的組合,果的顯現。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0期2021年10月
雲語書摘 戒定慧之要義
唯有三學具足,才能從有缺失的平凡人,透過佛法的修學,而至無漏賢聖,以至正等覺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9期2021年09月
雲語書摘 具足梵行
修行全在心念的磨鍊,唯有從心念處著手,方能調理自我的言語和行為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8期2021年08月
雲語書摘 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人世間什麼最難行呢?即身、口、意行為的不造惡。
人世間什麼最難忍呢?即五欲、八風,皆能清淨不染著。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7期2021年07月
雲語書摘 波羅蜜行
從生到死,究竟而入涅槃的彼岸,是一個理想,而要抵達理想必須要有方法,有所謂的六波羅蜜法、十波羅蜜法、九十波羅蜜法,以至到達無量波羅蜜法。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6期2021年06月
雲語書摘 心生即種種法生
「因緣生法,不捨因果,心是諸行之主。
因緣違背,因果罔然,心是分別之王。
生法求滅,究竟因果,心是造作之主。
因緣離散,因果難顯,心是取捨之王。」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5期2021年05月
雲語書摘 善心不是慈悲
但是獻上一份心意時;所包含的是虔誠與尊敬?亦或是拔苦與樂?或只是一份憐憫,乃至求功德之心?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2期2021年1、2月合刊
雲語書摘 人性與佛性
然而佛性的的顯現,在於培養智慧的修學中,去面對現實的是非,能明辨是非,但不參于是非;於美醜的分別,是認識美醜,卻不為美醜生起喜厭之心。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1期2020年12月
雲語書摘 重業輕報
佛陀知道此事後,就放光勸誡他:「你以前離開欲望的世間生活,加入了修行的生活,卻又染上所有的束縛。如今要令內心清淨,必須連根拔起欲望的根!」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0期2020年11月
雲語書摘 身口意的調適
不妄語,交往互信。
不兩舌,無有是非。
不惡口,彼此無怨。
不綺語,是善知識。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59期2020年10月
雲語書摘 依法不依人
那法性在哪裡?是依佛陀的教法,經過個己實際的修養,在現實生活中能體驗、發現到,甚至能證得到的境界,有了這種修養條件的,就是法性。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58期2020年9月
雲語書摘 夢幻泡影
碩大的雨滴打在地上,形成水泡,馬上就消失了!他們因此如是思惟:「我們的身體就像這些水泡,終究會毀壞。」乃察覺到五蘊的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