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4期2023年1、2月合刊
雲語書摘 禪,覺觀的條件
靜慮進入到某一程度時,會產生各類現象,有的見光、有的聞聲、有的見影,都以為自己修持有功,佛菩薩來給自己灌頂了;此屬有所得之心,基本上意念是不清淨的,也與《般若經》究竟空義的旨趣相違。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3期2022年12月
雲語書摘 佛門清規認知(四)
第二部是《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本經收藏於《龍藏》中,是部不可思議的經典,得閱者要有莫大的因緣,佛陀特令羅睺羅受持守護。末世能受持者,亦為諸佛菩薩之所護念。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2期2022年11月
雲語書摘 佛門清規認知(三)
彼佛滅後,有諸比丘於山澤中修行佛法,具阿練若十二頭陀,堅持禁戒如人護眼;因是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1期2022年10月
雲語書摘 佛門清規認知(二)
以菩薩法的戒律來說,比方《梵網經》提到的十重四十八輕戒,所謂十重除了基本的五戒之外,還有不得說四眾過戒、自贊毀他戒、慳惜加毀戒、瞋心不受悔戒、謗三寶戒等可以看到大乘佛法的精神和中心思想所在。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0期2022年9月
雲語書摘 佛門清規認知(一)
佛門清淨,本無事僧,後因有越逾失當者,佛乃制戒;戒,梵名尸羅,有防非止惡之作用,亦有清涼的意涵,免為三業炎火所焚燒。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9期2022年8月
雲語書摘 安忍而住於道說
人們常說「看開點、看淡些」,這些話任誰都會說,但事情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如果真能做到,那才是真正達到「無生」的境界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8期2022年7月
雲語書摘 何謂禪修?
從修行的先決條件“棄惡”開始,說明本體的重要;修行
方法是“思惟修”,說明了其“用”的性質;“靜慮”雖也是種方
法,但以其呈現「外靜內動」的現象來說,就是一種“相”;而“功德叢林”呢?正是「禪修」完成的結果──也就是「境」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7期2022年6月
雲語書摘 再談〈五蘊的調理〉
《文殊佛刹經》云:謙下獲四種功德:1.遠離惡趣,不受駝驢牛馬諸傍生身。2.不被輕毀。3.惡友怨敵不能凌突。4.常為人天恭敬。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6期2022年5月
雲語書摘 建立大乘觀行正確之知見
《心地觀經》云: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5期2022年4月
雲語書摘 禪觀前之認知
因為「禪定是二法,佛法是不二之法。」何謂二法?二法即相對法,因人而異,無法解脫。所以禪定即使進入九次第定,未到滅盡定,還不能解脫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4期2022年3月
雲語書摘 五蘊的調理
老禪師當時介紹說:「本法門乃是輔助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一種方法,適合於任何的宗派,任何的行門。舉凡學佛行者,甚至教外人士,有意修心養性的任何仁者,只要依之修持,詳加揣摩,必能獲取深厚的利益。」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3期2022年1、2月合刊
雲語書摘 禪門中的密意
我們看,見性的人當如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雲在天空水在瓶………,
雖如此的平實而自然,然而「密」就在其中。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72期2021年12月
雲語書摘 正信心行--兼談神通不敵業力
雲公上人特別強調正信的重要,一般學佛,是依信、解、行、證的內涵,有道理、有方法,常說:「懂得道理好修行」
- 出處:解惑篇期數:370期2021年10月
解惑篇
問:請教師父,何謂「三世二重」的因果關係?
- 出處:解惑篇期數:369期2021年09月
解惑篇
末學有唯識學上的疑惑,請問與前五識相應心所中,遍行五心所的受、想、思心所如何生起功用?
還有別境五相應心所與前五識是如何相應呢?
- 出處:解惑篇期數:368期2021年08月
解惑篇
後學近拜讀 貴刊《解惑篇》【淨土法門、念佛】章( 226-252頁);對其中闡述,頗多不解,對若干論點,怵然驚惕,故冒昧修函,懇求開示解惑。
- 出處:解惑篇期數:367期2021年07月
解惑篇
乙今生被甲魂索命,說是前世乙殺甲,故甲魂今世向乙索命,這是因果。但我曾聽說凡事皆有因果,所以甲前世被乙所殺,應該也是有被乙殺的業障或因果;既是有被殺的果報,為何今世還會來索命呢?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2期2021年1、2月合刊
雲語書摘 四念處的觀法與行修
靜坐之後,如何照顧自己的思想意念?如何能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可以從《四念處》下手。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60期2020年11月
雲語書摘 經典摘要
佛子,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恒不捨離。
- 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59期2020年10月
雲語書摘 讀《禪行者之旅》開卷有益
奉行二時頭陀並安居。
棒喝下認取正法眼藏。
過午不食,夜不倒單。
瓶缽衲衣不蓄懡羅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