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休庵絕案
休庵絕案 莫道無常句
問:如何是生命之歌?
謂:夕陽、枯樹、老鴉!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408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三世所有諸佛法
於此一切咸知見
從於如來種性生
彼諸佛子行斯道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二十七章 無著得道(下)
人在學佛的道路上,最恐懼的,就是自我意識。如果經過修行,慢慢去體會自我,原來這個自我是依習氣而表現的,經過修行呢?慢慢有了修養,所表現的自我,就是擁有知識經驗,有智慧,也就是所謂的「道我」。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金剛經研討》 依法出生分第八
所謂「勝彼」不是在對比上面超過它,而是講它的一個本體性。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佛遺教經法句 十二、精進八頌
修行無懈怠
精進伏眾魔
毅力持梵行
菩提果莊嚴
- 文:智障出處:溈山夜話
溈山夜話 《南嶽單傳記》評唱 四十九祖虎丘紹隆禪師
濯水抽足溪底,佛手驢腳龜息,
刀光劍影夾處,山門裏外成繫。
- 文:智障出處:溈山夜話
溈山夜話 作四闋賀歲詞
黃梁大千荷塘在
同把悲歡歎
好夢由來最易醒
秉燭夜遊 共聖典燦爛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讀佛經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四)
云何比丘不走如犬?若人撾罵,默受不報;呵責瞋怒,比丘不報,但觀內身,罵誰?打誰?誰受恚責?迦葉,是謂如此比丘不走如犬。
-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看破、放下、自在
放下,即在自我意識中的許多計較和執著之流弊;發現自我意識的堅持,是可以調整與改進的。
- 文:恕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衲衣下的足跡 天仙子.「茄苳即事」詞三闕
想那巍峨的泰山盪胸生層雲,會聚千種美景,高度超拔的視野,角度多元,達到「人無俗慮悟禪機」,去住無心,又哪來的人事糾葛、嫌隙?
- 文:鍾玲出處:文章轉載
文章轉載 清初超琛女禪師和二哥孫鍾瑞
超琛由素封服侍,沐浴更衣,之後端坐龕中,說偈句:「鐵釘如灰,四大風火分散。葉落知秋,正是歸根時候。呵呵呵!逍遙唯我。」
- 文:鍾文音出處:菩提叢林沉思
菩提叢林沉思 璀璨的永恆 尋訪那爛陀
那爛陀在印度話有「賜蓮之地」或「神知之地」之意,在《大唐西域記》裡玄奘另解此意為「施無厭」,當地曾出了一名悲憫眾生布施無限的國王,人民故稱之。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
認識我們的身體(續一)
飲食除了食物金字塔之外,也要注意一些養生原則,例如要遵守“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飽,晚上吃得少”的原則。
- 文:詹天賜出處:思惟園地
漫談個人目標的設定(續三)
尤其是學系統,講究的是宏觀、整體,看問題總往更大、更宏觀處看。例如看知識,就要瞭解整個知識體系,於是就有依複雜度高低,整合、論述知識體系的經典文章。
- 文:陳筱筠出處:徵文廣場
「生活很苦,但你要甜」
至於那隻叫Emmy的狗,心中應該渴望變成一個真正的小孩,如此才能跟人類一起玩玩啊.
- 文:編輯部出處:封面裡
千佛山雜誌2025年四月(408期)雜誌翻頁書
千佛山雜誌2025年四月(408期)雜誌翻頁書
https://pse.is/7ccs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