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7期2024年04月
金剛經研討 妙行無住分第四
要做一個修行覺悟的人,不要只是做一個佛弟子而已。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7期2024年04月
佛遺教經法句
諸苦我為本 三毒諸苦因
知苦色身受 法身無有損
- 出處:休庵絕案期數:396期2024年03月
休庵絕案
公案:
舅舅原來是外婆的兒子.
- 出處:休庵隨舉期數:396期2024年03月
休庵隨舉 公案五十三參--五
誘因:如何是化身?
機鋒:有相無狀之念。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6期2024年03月
396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無我,觀是我觀,身是我身,有我之分別;於此分別之餘,不計量,不執著,不於一念中,生些微雜染;亦即是出離,亦即是莊嚴清淨,是則無我之境.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6期2024年03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九章 假真並觀(下)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6期2024年03月
金剛經研討 妙行無住分第四
如果能把二十八天──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色界四禪定、無色界四禪定真正搞清楚了,到最後第九定就可以檢驗你的修養!
- 出處:休庵詩詞期數:395期2024年1、2月合刊
休庵詩詞 佛語
循四諦聖法,即見道聲聞
遵十二因緣,即見道緣覺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5期2024年1、2月合刊
395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殊不知理法於世間,原本就是相對;於佛法中,則以相對之現實,必須深入認識而至明了;於明見中觀察細微,進而有所發現,方能覺悟出離相對,突破而至絕對之心無所著。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5期2024年1、2月合刊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九章 假真並觀(上)
密教也有所謂的淨業觀法,什麼叫淨業觀法?身口意是造作業的三個工具,為了讓這三個工具怎樣不去造作成業,反而能轉變為道的修養,所以才有所謂的三業去受三密的加持,相應而成道,這是它的原理。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5期2024年1、2月合刊
金剛經研討 妙行無住分第四
所以空是空相,不是空其內容,談虛空是從內容到相,就是從內到外,或從外到內,前面不是講「住」是存在的現象,這裡虛空就是談住;外面是講住相,內面是講色身香味觸以及布施,這是內涵。
- 出處:休庵絕案期數:394期2023年12月
休庵絕案
人,永遠在相對中打轉。
因何轉不出來?
自我意識太過強烈!
- 出處:休庵隨舉期數:394期2023年12月
休庵隨舉 公案五十三參--四
誘因:如何是功德聚?
省思:所作皆辦,具諸佛法。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4期2023年12月
394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菩薩爾時,復作是念:我不成熟眾生,誰當成熟!我不調伏眾生,誰當調伏!我不教化眾生,誰當教化!我不覺悟眾生,誰當覺悟!我不清淨眾生,誰當清淨!此我所宜,我所應作。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4期2023年12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念等本空(下之二)
真正「我」要清淨,是業已清淨了,道也不需要了;還需要道來維護,表示還有業。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4期2023年12月
金剛經研討 妙行無住分第四
施我一開始講過:「對自己、對別人。」對別人一定是付出,對自己一定要放捨,如果能把握付出跟放捨,就是有一個我跟他的關係,所以應該用這種方式「不住於相。」
- 出處:休庵隨舉期數:393期2023年11月
公案五十三參
誘因:牆頭有草時如何?
機鋒:陽春三月勿起風。
轉語:自心中擺秤鉈!
發意:松石住黃山。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3期2023年11月
393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不作惡業故,無惡業障不起煩惱故,無煩惱障不輕慢法故,無有法障不誹謗正法,故無有報障。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3期2023年11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念等本空(下之一)
可是即使見道,也只能說完成了一次的見道,或一期的見道;必須要同樣的事不會再犯,甚至更多不同的事也不會犯了,才能叫「成道」。所以見道、成道的距離,是相當的大。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93期2023年11月
金剛經研討 大乘正宗分第三
也有很多居士問我:「師父!我要不要去拜佛指舍利?」我說:「這是自己的事!」他說:「你告訴我要不要去?」我說:「要看你是什麼樣的起心動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