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70期2021年10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熏習界說──染淨二熏(上)
所謂熏習,一般說就是慢慢感染,就好像衣服用什麼東西,或者用香的東西去熏它,顯現一種味道,就叫做熏習。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70期2021年10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善惡並明(下)
古人講:「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雖說話不一定很正確,但很值得參考,為什麼?人與人之間保持一點距離就有空間,否則,一旦沒有空間,退都退不了。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9期2021年09月
369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唯行者,自一切智住位,以至道種智住位之圓成,必須證得一切種智,住妙覺無上大圓滿之境界,方稱如來種性之究竟。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9期2021年09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八不中道
世俗的依業而言肯定是偏,佛法的如果依道而言,它也是不正,為什麼不正?因為強調一個道,就是執著於法,就會造成所知障。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9期2021年09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善惡並明(上)
它不只是限於女色,而是針對色塵緣境,去貪圖滿足的這安逸的逸;這種逸,是很輕快、很舒服的想法,也就是表現出利與害,過份了都是淫。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8期2021年08月
368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於意業所起,止於思想、寒熱、飢渴、苦樂、憂喜而已,故說意業所發,非是梵行。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8期2021年08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生滅的現象
現在提出三個子題來說:也就是怎麼樣去認識生滅的現象。
「來去的現象」—生滅的去來。
「相同跟差異的現象」—生滅的一異。
「斷跟常的現象」—生滅的斷常。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8期2021年08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割愛去貪(下)
因為修養不是一夜就可以學得起來的;智慧本來不夠,也不是一夜智慧就夠了。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7期2021年07月
367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梵行,梵天所行之法,以斷婬欲為要;修梵行者,當生梵天。梵行清淨,乃菩薩利他之行,以慈、悲、喜、捨為四梵住;此四無量心,乃往生梵天之行法。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7期2021年07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生滅的法義
法,是化解問題的道理方法,生相是有為法生起的現象;轉變為無為法,是一個滅的現象。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7期2021年07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割愛去貪(上)
在修養自己的時候,是不是貪愈來愈少?少到慢慢清淨了?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6期2021年06月
366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灌頂之義,約分兩大類:考真言門、一為傳教,二為結緣;大體上,是密乘行者、與印可傳教阿闍梨位,以及普為眾生,祝福加持。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6期2021年06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生滅說義
佛法裡有一個基本理論,是談因緣和合、因緣離散,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事實上是一個很難,甚至在佛法裡是最複雜的一個課題。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6期2021年06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二之四)
西藏的密宗裡常常會持咒語,大家不要以為西藏喇嘛念的都是咒語,只是他們的發音都是藏文,念的那種方式,其實跟我們念經是相同的,只是發音不同。我們念的是國語,他們念的是西藏語。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5期2021年05月
365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正心正念,於思惟中不分別計著,於讚於毀,心念不動;無論垢淨難易,大小成壞,以及有無,於心念中明了;猶言明辨是非對錯,卻不參與是非對錯,為法本因緣而生故,無體無性空無實故。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5期2021年05月
大乘起信論法義 境用四分
在經典上有一個最要緊的一個字「照見」,照見什麼?在這個表相中間,能深入而且還能肯定,證明所肯定的,就能夠了生脫死,得解脫,而得到真正的饒益性,這樣才能談得上於因緣法,在唯識學上面有所認知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5期2021年05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二之三)
所以「欲」不可以一開始就用「斷」的方式去面對;要先少欲,慢慢淡欲,最後能做到無欲,或是清淨欲。這樣慢慢去修養,才是面對欲應有的態度和認識。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4期2021年04月
364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菩薩勇猛求佛道
住於生死不疲厭
為彼稱歎使順行
如是令其無退轉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4期2021年04月
大乘起信論 因緣生法的軌則
因緣生法不是偶然的,不是把一個因,放在一個緣就會生起萬法,它一定有一些什麼樣的跡象、有些什麼樣的軌則,就可以發現因緣為什麼生法!
- 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64期2021年04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二之二)
以男女之間的感情來講,因為愛才會有恨,為什麼呢?愛產生變化了,愛變淡了,使原來的愛變成恨了。如果從來都沒有愛的成分、情感,不可能產生恨。